河南省地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选取河南省2017年的数据,利用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聚类分析。找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为缩小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可供参考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因子分析

    一、引言

    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来,河南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62.92亿元发展到2016年的40471.79亿元,年均增长10.9%(按不变价格)[1]。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六省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变化。适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城乡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对于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积极意义,但如果城乡差距过大,将不利于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及改革的进程。为此,考察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不仅对河南省本身,而且也对其他省份的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本文将对河南省18个地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并给予政策性建议。

    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这其中有经济因素,地理因素,也有政策因素、历史因素。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分析,经济学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政府的各种政策制度等方面。本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操作的现实性,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变量指标进行分析。

    具体的指标有: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城镇就业人数比重;为农村就业人数比重;为农村工资性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比重;为农村经营性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比重;为对农业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指标的原始数据取自《河南统计年鉴2018》,得到河南省18个地市2017年的上述几项指标值。

    (二)分析方法的选取

    在居民城乡收入差距领域的研究中,往往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观察,收集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一般情况下,作为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发展水平的多项评价指标之间是存在内部依赖关系的。因此,这些相关的指标完全有简化的可能。为此,本文构建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各地市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水平情况进行聚类分析。

    (三)因子分析

    1、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對数据进行检验,以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由于因子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原有变量降维简化,因此它要求原有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否则将无法进行因子分析。本文借助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对原有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距阵,可以看出大部分相关系数都较高,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说明这些变量适合于因子分析。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785,根据统计学家 Kaiser给出的标准,KMO不小于0.6,就可以做因子分析。从 Bartlett 球度检验表示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 0.05,因次拒绝 Bartlett 球度检验的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2、提取公因子变量。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

    首先,看因子分析的初始解。初始解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对各因素的解释程度分别为:对非农业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860,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为0.877,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0.809,城镇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0.914,农村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为0.912,农村工资性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比重为0.909,农村经营性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重为0.820,对农村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0.826,可以看到对每个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可被因子解释,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此,因子的提取总体效果较理想。

    其次,从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来分析。因子分析后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转的结果显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5.878,解释原有变量方差的67.151%,第二个因子的特征为1.049,解释原有变量方差的19.435%,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6.585%。

    再次,因子的碎石图,该图表明了第二个以后的因子特征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因此,提取两个因子是合适的。

    3、因子的命名解释。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农村就业人数比重,城镇就业人数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均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以命名为城市化水平下的劳动力和产业结构情况。农村经营性收入占全年总收入比重,农村工资性收入占全年总收入比重,对农业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比重,均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可以命名为农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4、计算因子变量得分。选用2个主成分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以2个主成分代替上面8个指标对河南各地市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评价。因子得分函数为:

    在此,2个因子按各自方差贡献率加权汇总即得到综合得分,据此对河南省各地市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评价。

    5、结论:按照各个城市名称,各个城市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就可以按照其大小顺序,从大到小降序排列起来。从综合因素得分来看,得分为正,意味着该地市居民收入差距高于河南省的一般水平,得分为负,意味着该地市居民收入差距低于河南省的一般水平。从总体上看,河南各地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阶梯型”结构。2017年的居民收入差距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城市是济源市、鹤壁市、郑州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漯河市、许昌市、濮阳市,其他城市处于一般水平以下。收入差距较大的有济源市、鹤壁市,收入差距较小有的周口市、驻马店市、洛阳市等。在综合因子得分排序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济源市,而处于最后一位周口市。而18个地市中,有8个地市的得分大于0,说明河南大部分地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这表明河南许多地市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相对处于中等水平。

    三、河南省各地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聚类分析是将一批数据的个案或者变量的诸多特征,按照关系的远近程度进行分类。关系远近程度的定量描述方式不同以及利用的聚类方法不同,可以产生有差别的聚类结果[2]。 本文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变量进行分类,它使具有共同特征的变量聚在一起,以便使不同類中分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变量作分析,从而减少分析变量的个数,避免人为分组的主观随意性。

    本文利用 SPSS 统计软件,对河南18个地市的用来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济源市、鹤壁市、焦作市、郑州市属于第一类,这几个地市城乡收入差距小,其余属于第二类,这些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河南18个地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即城乡收入差距不是短期、偶然出现的,而是历史积累、沉淀的结果。河南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特点差异较大,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河南省不同地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物质基础。

    如收入差距较小的郑州。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郑州对外开放程度较大,经济发展较快,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着各层次企业和人才,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素质,而且大批知名企业集团到该地投资办厂,优化了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

    而与之相对比,以漯河为代表的收入差距较大的城市,地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总量较小,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同时,经济发展的滞后对人才的引进也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力,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仍然较为严重。

    四、结论与建议

    河南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象将长期存在,这种差异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可能扩大,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水平下城乡之间的联系程度,城市化进程,农村农民的收入来源,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等。针对这种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指出,当前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市民,特别是把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市民,使他们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权益。首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放开户籍制度限制。新生农民工的户籍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就地解决”,也就是要让农民工在打工的地方落户。其次,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转变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知识文化和技能缺乏的问题。为此,要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综合市场竞争能力,将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

    (二)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河南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进行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首先,要调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二,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三,切实尊重企业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给予经营决策权,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积极引导而不是搞行政干预。第四,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带动辖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引导农字号企业创品牌、开拓市场。第五,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三)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创业

    各个地市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已经建立的工业体系,加快产业培育,打造完整且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河南省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能力。河南省是中国的劳务输出大省,发展第三产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批就业岗位,增加务工农民的收入。同时,政府应加大创业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增加小额担保货款规模,科学引导有经济实力的农民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的二三产业、生态农业和县域中小企业 ,以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四)实施惠农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继续实施惠农政策,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近几年河南省先后出台的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儿童的营养补助计划、种粮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生活负担,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后,政府应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扩大惠农政策的范围。调整重城市、轻农村的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资本的投入和支持。为农业的发展构建比较完善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建立和创新农村资金信货体系、农业生产社会化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法律援助体系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品商品化率, 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刘忠广,刘德欣.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市场,2019,(19): 17-18.

    [2] 潘爱芹.山东省地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09,(01):59-60.

    作者简介:于帅(1993—),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人,统计学硕士,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统计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统计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于敏石破天惊是此生

    丁蓉他曾是大隐于西部的核弹专家,隐姓埋名近三十年,专注于一种武器的研发。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他和他的科研团队以及所从事的事业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