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观念性表达

    摘 要:当代工笔人物画在20世纪把90年代经历了盲从的模仿和理性的回归,在新世纪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观念性的表达反映了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对于时代的感知,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当代画家在创作危机与责任中走出了传统观念的桎梏,拓展了想象的空间,融合了不同的创作元素,给工笔人物画以脱胎于传统的全新面貌。

    关键词:当代;工笔人物画;观念性

    工笔人物画走到21世纪后,置身于全新的中国传统画创作的变革时代,当代工笔人物画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在人文主义的情感表达和人的自我感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人的精神世界塑造方面空间范畴更为宽广,沿袭了传统工笔画的创作技艺,又根植于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属性。这两个立足点如同工笔人物画的两条腿,确立了当代工笔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丰厚的创作基底。一方面,工笔人物画作家秉承传统画优良的创作工艺具有独到的东方魅力,有力地抵抗了西方的殖民文化入侵,使得这个时代的画家不再是盲从地跟风与模仿;另一方面,国内的写实风格和多彩的本土民间艺术,成为工笔人物画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多元文化抵制了传统国画因循守旧的创作习惯,使得工笔人物画保持了传统国画的精粹,同时具有现代的情感追求和多彩表达,这是新世纪当代工笔画创作的时代趋势。

    工笔人物画进入21世纪后发生骤变,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门户的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观念思想随之转变,皆因全球化的文化艺术信息在此时被充分共享,而对如此纷繁的西方艺术表现形式,当代中国的艺术家在20年间经历了一个由盲目模仿西方現代主义艺术观念形式和追求视觉感官刺激到回归绘画本体精神表达理性状态的观念转变过程。

    进入21世纪更加呈现出全方位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技术的发展形成的新写实性,还是实验性观念性的表达、传统重彩绘画的当代表现、工笔人物画的意笔表现、材质媒介的主体表现都从各方面反映了中国工笔人物画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的思考和创新精神。在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吸收与借鉴中,在继承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了传统与当代的结合,使中国画完成了时代的转型。“85美术新潮”之后为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时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多元讨论深入人心,工笔人物画领域,古典、现代、写实、写意、表现、抽象等综合风格不断出现与发展,但是与历史上所有文化复兴的发展一样,它也是利用一种新时代之下的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生态,借用艺术的某种传统基础,不断发展壮大。

    这不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简单崛起,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工笔人物画由传统的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但是观念的变革或者说是观念的冲击以及社会影响带来的文化变革,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是一个艺术的实践性问题。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定局,再加上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信息文化的扩展早已进入艺术领域。对于中国文化和工笔人物的创作思想观念,简单的拼接与组合已经不能够体现艺术的当代发展,当代艺术的精神追求是放大人的自我表达,以个人的艺术观念与视角来反映社会的集体情感与精神感悟,从而不断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自身的本质力量。90年代之后的大多数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工笔人物画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已经不再被传统的图式技法观念所束缚了,而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包容性不断向油画、水彩、版画以及设计汲取丰富的营养,并向日本的浮世绘、欧洲的印象派以及各种现代画派借鉴,向民间木版年画、民间装饰图案借鉴,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现代工笔人物画,只有通过观念性的表达寻找一种新的视觉与感觉经验,同时寻求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艺术的结合点,才能建立一种新的艺术观念体系,以观念指导创作,从此不再把时空环境中的真实物像仅仅作客观性的描写,不再被“传移模写”所束缚,而是表现画家自己独特的精神感受,讲究画面的视觉形式感与观念的表达。不是之前的中国画没有观念表达,传统的中国画艺术有一套完备的价值体系与观念模式在中国文化的浸淫中长久不曾改变,当新时代的信息化、世界化的文化与艺术趋势的到来,传统艺术需要适应时代并能够反映时代风貌,这就需要中国画实现在当代的艺术脱变。

    当代艺术思潮对工笔人物画的影响也是多样的,所谓当代艺术思潮不仅仅是架上的绘画艺术追求,更多的是当代世界文化之下的多元表达,如媒体视觉影像艺术、拼贴艺术、观念艺术以及脱离架上绘画的行为艺术,冲击和影响着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纵览当代这些艺术的表现形式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作品必须能够表达时代特征,反映时代情感与精神追求,并与同时代的艺术观念产生共鸣,获得人文主义精神的认同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探讨现代工笔人物画,才具有其文化与历史意义。艺术只有与同时代的观念表达相呼应,才能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当代快节奏的社会状态使一些当代艺术成为所谓的时尚快餐文化,这一方面说明多元文化的发展也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泡沫。如何在面对这些艺术形式时有清晰的思维与观念认识,是整个社会艺术发展所需要认清的现实问题,同时这也是当代工笔人物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当代社会人们生存空间的改变,文化生态的多元化,世界一体化趋势,让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具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让画家在思维观念与表现上有了更多的自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社会文化艺术环境,但是选择的自由性,同时也带来了究竟我们要选择什么,如何选择,什么是精华,何为糟粕,如何取舍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困惑着我们,更加之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出现的迷人的甚至灿烂繁荣的当代艺术状态,让我们具有东方哲学传统的艺术形式与艺术家在这个纷繁的时代中迷失自己的方向。我们往往会被眼前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像文本产生崇拜感,竞相效仿,却没有认识到这其中某些艺术形式只是一种文化假象,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实现工笔人物画的当代观念表达?这需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跳出传统与现代对立与互相批评的范畴,站在更加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审视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问题与观念的认识。

    我们所要做的是在继承传统之时去变革传统艺术表现——改变固有的观念模式,让工笔人物画接受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图像文本,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技术与观念的冲突,促使它进行改革来适应新的时代与文化审美追求,由此促使它向新的当代的文化结构迅速转化。这就是工笔人物画当代观念性表达的问题所在,由此我们所要进行的中国画改革与创新是既符合傳统规范,又具有新时代的精神和现代意向性情感,在传统和现代的交汇处能够实现传统与当代的完美结合,又具有独立的时代精神和内心追求的艺术形式。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得到欣赏者的共鸣,才能使具有传统文化基因的人们以当代的视角去欣赏一个以传统艺术为视觉形式图像文本去反映当代的人文关怀,这是文化基因与自由性表达的完美融合。

    我们一提到当代,很多人就把这种观念等同于西方文化,当代是一个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我们所表达的事物是新还是旧,这都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所遵循与创新的艺术规则与价值观念对我们的视觉范式、思维形式以及生活状态的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深刻的影响,那么这样的艺术就是有思想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是时代精神观念的视觉表达。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延承了传统国画的写意表达和写实的主观再现手法,以现代科学绘画中的透视、素描、速写等手法取代传统国画的白描和临摹。这种立足于传统技法又融合了现代绘画的手法表达的是现代人的精神诉求,而不是单纯的写实主义,是以写实主义为根基,在空间表达、设色、图式等方面对传统国画创作系统的创新,这种全新的视觉形式是对影像艺术的再造。

    写意性表现运用超越线型的晕染烘托的朦胧表现取代明显的线型与分染,来塑造高度写实的人物状态,又朦胧具有时空感,改变了刻板的勾线填色式的工笔表现程式,使人物的精神境界得到烘托,渲染写意性的时空表达。在色彩上把淡雅表现转为浓郁的色彩,让人们重新回归对于色彩的情感认识,并且营造悠远的时空感。一切都在写实表现与朦胧情感追求中实现当代人物的观念性表达。当代工笔人物画已经走向了多元的趋势,形成多种角度、多层面的发展格局,无论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创作理念、艺术式样、审美趣味与艺术本体的追求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勇于探索创新的新局面,显示出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机。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下,在继承传统与当前所有的新的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的同时,我们要深入挖掘工笔画人物画创作风格的表现深度,并注重通过形式的层面而深入到绘画的精神层面,在新的知识视野与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徐辉.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观念主义风格解析[J].青年文学家,2011,(08).

    [2]陈艳.多元化的观念,多样性的形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张众.谈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写意性线”的观念表达[D].湖北美术学院,2014.

    [4]李澜.论西方写实观念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3,(02).

    [5]李长民.浅谈当代大学生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观念[J].大众文艺,2015,(09).

    [6]邢永海.工笔人物画创作的传承与发展——兼谈自己的绘画探索[J].美术,2017,(01).

    [7]王倩.中国“新工笔”人物画的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7,(08).

    作者简介:

    卜维芳,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王明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会员。

相关文章!
  • 电影《孔子》中传统文化观照的现

    王天彤《孔子》是一部2010年出品的国产传记体历史正剧,影片将时空的指针拨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周末春秋时期。其时的中原大地,周室衰微,诸

  •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

    张翠翠【摘 要】“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出自元稹的《遣悲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

  • 点映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电影营销

    摘 要:提及线下电影营销策略,点映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如今,选择点映的影片越来越多,但不是每部电影都适合点映。另外,点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