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内涵脉络探析
刘高吉 邱丽满
摘要: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革命家,他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其职业教育思想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崇,为我国近现代以及未来的职业教育道路奠定了坚硬的基石。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构建了一份系统完整的蓝图,研究其思想的历史脉络可以厘清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缘起和关键内涵,对我国现今乃至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举足轻重。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历史脉络
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我国封闭的大门,社会各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些许机遇,这是打破小农经济封建社会枷锁的最佳时机。此前,我国一直处于封建落后的农业经济时期,随着国门被打开,我国逐渐兴起小资产阶级的浪潮,这就意味着,我国各行各业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而新的发展需求是小资产阶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我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人才是稀缺资源,没有系统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这种矛盾的不断激化,我国亟需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来发现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新的生产模式,来缓解社会矛盾。黄炎培先生是我国具有实干精神爱国主义者,他是主张实业救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在当时他主张教育救国,希望培养出更多的实干职业者来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蔡元培、张謇、梁启超、伍廷芳、宋汉章等48人,1917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1]当时中华职教社的中心思想是发展实业来实现教育救国,也在这里产生了职业教育的概念,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为今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转变,对教育界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一、黄炎培主张“教育救国”思想的产生
黄炎培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实用主义,他的这个教育思想一直引领着他应用到职业教育中,也是他长久以来践行的原则。他用毕生的精力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他这种职业教育思想也是由自己的实际考察而总结得来的。他通过对当时国内外社会教育界的考察,以及不断的反思和总结,逐渐产生了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救国”思想,通过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发展,转变广大人民的教育思想。黄炎培曾任职过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在任职期间他就曾发现过当时教育界存在的普遍问题,那就是当时的学堂教育无法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多年的教育学习无法运用到对社会的建设上,教育和社会有严重的脱节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是当时普遍存在的,这也严重限制了当时小资产阶级以及工商业的发展。学校的学习和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在社会上生存。这种现象还是一种普遍现象,并存在于多地。当时,他通过《申报》记者的身份,走访了国内多个省份地区并进行详细考察,由此发现当前中国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而且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都存在着这种弊端。就是大多数地区的教育并不适合当代的社会需求,形成很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随即在次年,他又走向国际踏入美国,通过走访美国各大高校,他发现了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美国教育更重实用。到1917年他又从日本和菲律宾考察归来。[2]他一直奉行的就是实践出真知,通过实际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可以接受社会的考验的,他深刻意识的加强学校以及职业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迫在眉睫,这样才能缓解学校和社会脱节的现象。黄炎培作为蔡元培先生的学生,受到了蔡元培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一直励志于振兴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他倡导的是教育救国方针,这一方针的主要内容是教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学生学习的知识必须是学有所用。通过对这种职业教育思想的探索,逐渐建立了一种新的更加契合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这种新的教育思想发展以及对社会的作用能够体现出教育救国是切实可行的。二、黄炎培倡导“手脑并用”职业教育思想发展
黄炎培认为,所谓职业教育就是要所教的学生是能从事职业工作的,所学的课程是职业需要的。教育主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实践中。“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3],实践和理论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培养社会稀缺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做到做学合一。他所创办的学校中的教学实践环节就深入贯彻了这一中心思想。当时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的中心教育思想就是“手脑并用”,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加入学生实习环节,教学和工作有机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深入了解,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可以直接从事工作的。教学和实践的结合不仅需要适用实践的教学教材,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通过多方面的结合,才能培养出适用于职业,适用于社会的可用人才。当时的教育还要求学生毕业之前要通过满一年的工作实习并胜任该工作,才能领取毕业证书,确保每位学生是完完全全可以在毕业以后胜任工作岗位。[4]
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是通过对国内外各地教育界的考察,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他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实践主义者,他的教育方针中也一直贯彻着这一理念。他在学习过程中就勇于探索,学习了很多中西方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其中受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黄炎培先生通过这种实业教育,在传授理论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勇于探索,并寻找这其中的规律,总结办学的经验,最终通过他不懈的努力,建立了近现代教育系统中的新模式,几乎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5]在通过学习并吸取各国各地先进的教育思想后,摒弃旧的教育思想中的重致仕、轻四民,重学术、轻职业, 重选拔精英、轻实用人才, 士、农、工、商,等差有序這一观念。总结得出的将实践教育加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和学有机结合,手和脑要一起动。最终的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三、黄炎培“以人为本”职业教育思想内涵
黄炎培将毕生的精力都付诸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上,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先驱者,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先行者。他为职业教育建设的这种牺牲精神体现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他是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对人民的培养,能够帮助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得物资更加富饶,同样也改善职业工作者自身的收入,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理论知识水平。职业教育不仅要从教育层面出发,还要注重基层劳动者的利益。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劳动者的生计问题,使没有技术技能的劳动者通过职业教育能掌握精良的技术,能在社会上找到工作。这种新形式的教育方法,体现了他思想内涵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在他看来,人民是巩固国家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技能,从事一项职业,解决生计问题,没有后顾之忧,那国家一定能强大起来。国内的教育重心应该放在民众身上,职业教育更应注重对民众的教育。教育方向一定是要为众多民众谋利益的。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有稳定基础,才能更好的促进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他的基本立场就是使广大民众能够受到教育的正面影响,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让更多的民众获益。职业教育是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只针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这是他办职业教育的初衷。他的“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也一直贯彻到他的各个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思想中,这种遵循为平民服务的思想,为改善平民生活为目标的立场,充分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的教育界具有很大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这一思想也一直延续至今。
黄炎培先生认为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性格“谋个性之发展”,不仅要追求学生们能学习更好的技能,获得从事职业的能力,还要使“有业者乐业”,要喜欢自己的职业。这就要求接受教育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希望从事某个职业再选择接受某个職业方面的专业教育。他一直在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职业教育方法,他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学校。其中的中华职教社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职教社为黄炎培推广的职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后面职业教育推广起到了铺垫作用。在此以后,黄炎培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从此职业教育正式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视线,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方式。在此之后黄炎培先生还陆续创办了其他职业学校,如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中华职业补习学校等。
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贯穿着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一直为我国职业教育引领方向,为职业教育学校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珍贵的经验。这样的职教思想是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一直到今天,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理念都对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我国建立新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温恒福.杨丽.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探索[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07-01.
[2]李梦卿,刘晶晶.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发轫径迹与价值衍增[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
[3]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传承黄炎培“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职教理念强化高职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关于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4]郑航芝,黄炎培“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教学原则的文化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5]余祖光.黄炎培及其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作者简介:
刘高吉,1989.12,男,汉,安徽省马鞍山市,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创新创业。
第二作者 邱丽满,1991.12,女,满,河南省开封市,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学生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