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李袁园 杨晓飞 王焱
【摘 要】美术的形式探索带有艺术自身意义,在研究文学的过程中,美术视角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通过对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的概念分析得出两者在艺术形式与艺术手法上的不同,继而探究两者在我国历史上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伤痕美术;伤痕文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46-01
一、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的概念
(一)伤痕美术。伤痕美术出现在文革的后期,主要作品都是普通人的命运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画家是极富同情心的,描绘的内容也从满目的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或者说从英雄主义转向平民主义。
这一时期的画家也不再拘泥于阶级斗争,开始观察周围的世界。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时的中国画家逐渐意识到,艺术不能够再虚假,不能够再蒙蔽群众的双眼,要再现这个世界的现实情况。画家开始尊重个体生命的尊严,表达自己真挚、饱满的情感。
(二)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伤痕文学”这种文学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上山下乡的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迫参与到上山下乡的运动中。伤痕文学主要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所遭受当地官员迫害,以及当时乡镇普通民众在那个时期的不平等遭遇。
最早引起读者强烈反响的伤痕文学是1977年作家刘心武撰写的《班主任》一文。《班主任》突破了当时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学模式,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学教师张俊石,用尽全力挽救一个受到四人帮迫害的学生故事,《班主任》拉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之后又出现了像《窗口》这样的佳作。直到1978年在《文汇报》上刊登了卢新华的短片小说《伤痕》,引起当时人们的共鸣。
二、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比较
在艺术形式上,伤痕文学和伤痕美术都带有文革时期的革命现实主义印记,例如伤痕文学《班主任》中,刘心武在小说中描绘的张俊石老师是先进路线的代表,他团结同学为错误思想毒害了的学生谢慧敏以及宋宝琦与反动派进行斗争,整篇小说以张老师成功解救学生作为结尾。文章采用的叙事手法还是与文革时期的文章有着相同之处,但是最终是以英雄为代表的正义势力获得了胜利,这篇文章唤起了群众对反动路线和恶势力的反抗意识,在读者心中埋下了最终英雄会战胜恶势力,进而取得胜利的种子。
但在《伤痕》发表之后,文革时期的叙事手法已经不复存在,弱化了文革时期小说的特点,更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但小说总体的叙事基调,基本保持文革的风格,依然是前后比较以及忏悔的革命现实主义模式。
伤痕美术中除了画面感突破了文革的“红光亮”,在构图上,与文革时期的主流作品没有太大的区别,绘画手法也没有过多的变化。但是这一时期画家还是有一定的艺术改变,比如画家的油画语言开始进行大胆的尝试,开始使用更加大胆的颜色,不再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和过于艺术的表达方式,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加贴近现实,手法更加的写实。在构图上,也褪去了文革时期的重视场面与情节冲突的艺术表达方式,强化了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改变了多年的美术写实套路,开始从形式上回归最初,在构图中加入画家自身饱满的情感。
三、伤痕美术和伤痕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探索
在艺术手法探索上,美术要领先于文学。尽管在艺术作品的表达过程中,绘画的主题与文学所要表达的内涵有些方式很相近。但美术的艺术手法更为直观化,在处理所要表达的情感时带有更为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其画面中的人物气质以及氛围都带有一种强烈的忧伤,这种忧伤与当时的战争无关,是对人民、对历史的一种深思,这种表达方式一直影响着当代的一些艺术家。
当伤痕文学和伤痕作品不再是文学界主流的时候,伤痕美术与伤痕美术作品却得到艺术界的关注,显示其强烈的艺术特性以及历史价值,伤痕文学过于写实的特质使其逐渐沦为证明社会变迁的历史资料。在艺术价值上,伤痕美术对于历史画面的实物资料的保存以及自身艺术价值方面,都不可低估,客观的说,艺术价值应高于伤痕文学。
参考文献:
[1]李徽昭.20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249-252.
[2]何卫平.从舞台戏到情节剧——“伤痕美术”中的文学叙事[J].芒种,2015,(24):139-140.
[3]杜丰芮.何多苓与他的“伤痕美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2,(17):38-39.
作者简介:
李袁园(1985-),女,安徽寿县人,安徽省寿县丰庄中心校教师,中学三级;
杨晓飞(1982-),男,安徽芜湖人,硕士,安徽三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美术教育;
王 焱(1987-),女,安徽合肥人,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安徽工程大学2006级文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