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实录及评析
孙朝仁+茅雅琳
近读人教社中数室主任章建跃博士的文章《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收获颇丰,甚有同感,特别是他提出的“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课改的三大基石”,受益匪浅.“理解数学”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理解学生”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而“理解教学”则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三者兼顾,则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有的题中之意,这也与第十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主题“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高度一致.
本文结合第十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无锡分赛区初中数学展评课《平均数》第二课时一课的教学实录,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视角进行粗浅评析.
1 理解数学——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作为教师,只有清晰地知道“教什么”,理解所教内容“是什么”,充分发掘隐藏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和自身的学科价值,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平均数》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实录 新知探究
问题1 某校要招聘1名数学教师,甲乙二人应聘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表:
应该录取谁?(小组交流)
生1:我准备录取甲,因为他有两项比乙好.
生2:我准备录取乙,因为他的命题成绩非常突出.
生3:我准备录取甲,因为作为教师,上课能力应该最重要,甲上课成绩比乙高.
师: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即兼顾各项成绩,又能突出上课的重要性呢?
上述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两个层次明显的问题,引导学生自悟“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第一个问题,旨在承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复习平均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不等,只要比较两人的平均成绩即可.而第二个问题,学生通过计算平均成绩后发现其平均成绩相同,此时,对于“录取谁”的问题就有了不同的声音,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境下,教师适时抛出“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即兼顾各项成绩,又能突出上课的重要性呢?”这一问题,其意图是引导学生思考“加权平均数”的问题,渗透隐藏于知识背后的“统计意识”和培养“数据处理能力”,这是执教者在充分理解数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续“加权平均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问题基础.
2 理解学生——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这已是共识.只有“理解学生”,才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基础,即要明确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在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是什么,以及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如何展开“思考”的.
教学实录 自学质疑
请拿出教材,阅读第100至101页,阅读教材时,请在不理解的部分打上问号,在认为重要的内容划上波浪线.(请同学写在黑板上)
师:哪里有疑问?
生1:“5∶2∶3”是什么意思?
生2:表示各数据的重要程度,这里表示采访最重要.
师:怎样表示创意最重要?
生3:提高创意的比例.
师:刚才那组同学把他们认为的重要内容写在了黑板上,你们也这样认为的吗?怎样理解权的意义?
生4:权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哪个数据重要,可以让他的权变大一点.
生5:用比值可以表示权.这里的十分之五,就反映写作成绩的权.
师:请按照你的理解解决问题2.(学生展示解法并讲解.)
师:这样算得的叫加权平均数,请解释一下.
生6:增加了权的平均数.
师:如果想录取乙,该怎么做?
生7:提高命题的权,因为乙唯有这项分数高,提高它的权,才可能被录取.
师:利用加权平均数,可以兼顾各项成绩,又能体现数据的重要程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作出选择.
对于《平均数》的内容,学生小学中已经学习过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执教者采取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让学生自觅“加权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方法得当.上述教学过程也显示,教师“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让学生产生“自明性”,即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不断追问,逐步逼近知识的本质——对“权”的理解.常识告诉我们,教学的本质是“去倾听学习者,并让我们的学习者告诉我们他们的思想.”基于这种理念,应不再把教学理解为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恰恰相反,教学应是学生讲解、教师倾听的过程.换言之,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倘若教学指向于理解,教师的任何讲授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言说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也才有了可靠的基础.”本节课的执教者深知这一道理,教的过程就是“学生讲解,教师倾听”的过程.
3 理解教学——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所谓教学,就是引起、维持、促进学习的所有行为.雅斯贝尔斯所著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关于“教学”有以下观点:教学的本质在于唤醒;教学的本体在于对话;教学的本然在于追求“自明性”;教学的本真是需要自由的;教学的本源是要回归生活的……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唤醒学习欲望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使得学生产生“自明性”的过程,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是自由活泼的过程,也是以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的学生的认知过程.
教学实录 课堂练习
小明所在的小组同学的身高如下(单位:cm):168,168,170,160,168,160,170,160,168,170.求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要求:完成后,组长汇总小组的方法.同时交流归纳,何时用何种方法比较恰当?
生1:有三种方法.
方法1:按照平均数计算公式;
当出现重复数据较多时,用这种方法.
师:这样计算时,4,3,3分别是168,160,170的权.
生2:方法3将各个数据同时减去160,得到一组新的数据8,8,10,0,8,0,10,0,8,10.求得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160.当一组数据都接近于某个数据时,采用这种方法比较恰当.
师:当一组数据较大,且接近于某个数据时,比较恰当.
师:如果小明组的平均身高比小丽组的平均身高高,是否说明小明就比小丽高呢?
生3:不是.
师: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体现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单个数据的大小.
教学实录 课堂小结
师:我们小学就学过平均数,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体会呢?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请各小组交流.
生:小学学的是算术平均数,现在学的是加权平均数,权是衡量数据重要程度的数值.
生: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影响,加权平均数则可以调整各数据的影响程度.
师:算术平均数其实可以看成各数据的权是多少?
生:都是1.
师:在统计学中,平均数有六类.同学们在今后高层次的学习中会接触到.
从本节课中的上述教学实录(包括前文中的教学实录)中也可以“看到”前述的过程,问题1和问题2的教学流程设置,让学生在情境对比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唤醒学生探究“加权平均数”的欲望;整节课的教学,教师仅仅充当“助产婆”的角色,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让学生逐步“自明”加权平均数,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所设置的问题情境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教师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声有色的阅读、有情有义的交流、有滋有味的探究”,教学过程是民主的、开放的、自由的;课堂小结也不落俗套,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再组织”;布置的作业“把今天上课的感受写成一篇数学小文章.”也别具一格,没有约定俗成的“计算”式作为,而是让学生写出感悟,可谓匠心独具.
可以说,正是基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载体“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教学对象“认知基础”的理解,才有了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要义”的把握.只有对课堂教学三要素“数学、学生、教学”的理解到位,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得以凸显.
参考文献
[1]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
[2]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
[3] 章建跃.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1-5).
近读人教社中数室主任章建跃博士的文章《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收获颇丰,甚有同感,特别是他提出的“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课改的三大基石”,受益匪浅.“理解数学”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理解学生”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而“理解教学”则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三者兼顾,则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有的题中之意,这也与第十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主题“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高度一致.
本文结合第十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无锡分赛区初中数学展评课《平均数》第二课时一课的教学实录,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视角进行粗浅评析.
1 理解数学——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作为教师,只有清晰地知道“教什么”,理解所教内容“是什么”,充分发掘隐藏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和自身的学科价值,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平均数》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实录 新知探究
问题1 某校要招聘1名数学教师,甲乙二人应聘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表:
应该录取谁?(小组交流)
生1:我准备录取甲,因为他有两项比乙好.
生2:我准备录取乙,因为他的命题成绩非常突出.
生3:我准备录取甲,因为作为教师,上课能力应该最重要,甲上课成绩比乙高.
师: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即兼顾各项成绩,又能突出上课的重要性呢?
上述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两个层次明显的问题,引导学生自悟“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第一个问题,旨在承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复习平均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不等,只要比较两人的平均成绩即可.而第二个问题,学生通过计算平均成绩后发现其平均成绩相同,此时,对于“录取谁”的问题就有了不同的声音,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境下,教师适时抛出“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即兼顾各项成绩,又能突出上课的重要性呢?”这一问题,其意图是引导学生思考“加权平均数”的问题,渗透隐藏于知识背后的“统计意识”和培养“数据处理能力”,这是执教者在充分理解数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续“加权平均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问题基础.
2 理解学生——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这已是共识.只有“理解学生”,才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基础,即要明确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在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是什么,以及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如何展开“思考”的.
教学实录 自学质疑
请拿出教材,阅读第100至101页,阅读教材时,请在不理解的部分打上问号,在认为重要的内容划上波浪线.(请同学写在黑板上)
师:哪里有疑问?
生1:“5∶2∶3”是什么意思?
生2:表示各数据的重要程度,这里表示采访最重要.
师:怎样表示创意最重要?
生3:提高创意的比例.
师:刚才那组同学把他们认为的重要内容写在了黑板上,你们也这样认为的吗?怎样理解权的意义?
生4:权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哪个数据重要,可以让他的权变大一点.
生5:用比值可以表示权.这里的十分之五,就反映写作成绩的权.
师:请按照你的理解解决问题2.(学生展示解法并讲解.)
师:这样算得的叫加权平均数,请解释一下.
生6:增加了权的平均数.
师:如果想录取乙,该怎么做?
生7:提高命题的权,因为乙唯有这项分数高,提高它的权,才可能被录取.
师:利用加权平均数,可以兼顾各项成绩,又能体现数据的重要程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作出选择.
对于《平均数》的内容,学生小学中已经学习过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执教者采取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让学生自觅“加权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方法得当.上述教学过程也显示,教师“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让学生产生“自明性”,即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不断追问,逐步逼近知识的本质——对“权”的理解.常识告诉我们,教学的本质是“去倾听学习者,并让我们的学习者告诉我们他们的思想.”基于这种理念,应不再把教学理解为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恰恰相反,教学应是学生讲解、教师倾听的过程.换言之,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倘若教学指向于理解,教师的任何讲授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言说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也才有了可靠的基础.”本节课的执教者深知这一道理,教的过程就是“学生讲解,教师倾听”的过程.
3 理解教学——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所谓教学,就是引起、维持、促进学习的所有行为.雅斯贝尔斯所著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关于“教学”有以下观点:教学的本质在于唤醒;教学的本体在于对话;教学的本然在于追求“自明性”;教学的本真是需要自由的;教学的本源是要回归生活的……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唤醒学习欲望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使得学生产生“自明性”的过程,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是自由活泼的过程,也是以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为载体的学生的认知过程.
教学实录 课堂练习
小明所在的小组同学的身高如下(单位:cm):168,168,170,160,168,160,170,160,168,170.求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要求:完成后,组长汇总小组的方法.同时交流归纳,何时用何种方法比较恰当?
生1:有三种方法.
方法1:按照平均数计算公式;
当出现重复数据较多时,用这种方法.
师:这样计算时,4,3,3分别是168,160,170的权.
生2:方法3将各个数据同时减去160,得到一组新的数据8,8,10,0,8,0,10,0,8,10.求得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160.当一组数据都接近于某个数据时,采用这种方法比较恰当.
师:当一组数据较大,且接近于某个数据时,比较恰当.
师:如果小明组的平均身高比小丽组的平均身高高,是否说明小明就比小丽高呢?
生3:不是.
师: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的集中趋势,体现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单个数据的大小.
教学实录 课堂小结
师:我们小学就学过平均数,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体会呢?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请各小组交流.
生:小学学的是算术平均数,现在学的是加权平均数,权是衡量数据重要程度的数值.
生: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影响,加权平均数则可以调整各数据的影响程度.
师:算术平均数其实可以看成各数据的权是多少?
生:都是1.
师:在统计学中,平均数有六类.同学们在今后高层次的学习中会接触到.
从本节课中的上述教学实录(包括前文中的教学实录)中也可以“看到”前述的过程,问题1和问题2的教学流程设置,让学生在情境对比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唤醒学生探究“加权平均数”的欲望;整节课的教学,教师仅仅充当“助产婆”的角色,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让学生逐步“自明”加权平均数,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所设置的问题情境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教师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声有色的阅读、有情有义的交流、有滋有味的探究”,教学过程是民主的、开放的、自由的;课堂小结也不落俗套,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再组织”;布置的作业“把今天上课的感受写成一篇数学小文章.”也别具一格,没有约定俗成的“计算”式作为,而是让学生写出感悟,可谓匠心独具.
可以说,正是基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载体“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教学对象“认知基础”的理解,才有了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要义”的把握.只有对课堂教学三要素“数学、学生、教学”的理解到位,课堂教学的效益才能得以凸显.
参考文献
[1]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
[2]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
[3] 章建跃.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