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中国学者应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在提出心理空间理论后又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指出,当人在进行心理认知活动时,大脑会进行一系列动态的心理空间的合成运作。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将原语译为目的语,而是涉及译者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对于研究隐喻翻译并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概念整合理论有着强大的阐释力。基于定性的研究方法,笔者对近二十年国内应用概念整合理论研究隐喻翻译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隐喻翻译;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隐喻长期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方式而被讨论。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论》中,作者对隐喻作出的定义是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另一事物,隐喻被视为附属于语言之上的一种语言运用现象。在传统语言研究中,隐喻仅仅被视作是常规语言的变异,是一种修辞现象,隐喻式语言表达被排除在常规语言范畴之外。但是,这些传统隐喻理论受到了现代认知隐喻研究的强有力挑战。
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哲学家约翰逊在研究了人类的日常语言概念系统后,提出隐喻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和一般语言中,而且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他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较为简单熟悉的事物来体现另一种较为复杂和抽象的事物,并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这也打开了从认知角度来解释隐喻的新世界大门。以美国语言学家福柯尼耶和特纳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们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这两位作者尖锐地指出概念隐喻无法对隐喻翻译进行准确阐释,基于隐喻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两域映射,如若是这样,翻译的成果就应该是千篇一律的,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隐喻无法逐字翻译,无法从字面意思上精确阐释。根据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是一个普遍的、基本的思维过程。
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类属空间和整合空间是概念整合最基本的4个心理空间。其中两个输入空间里的元素之间要存在跨域映射;类属空间反映的是两个输入空间所共有的,通常是较为抽象的结构,也是跨域映射中的核心内容;整合空间是两个输入空间在进行匹配映射后,有选择性地投射到该空间进行新的合成,在该空间内还可以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种关联方式产生层创结构。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心理空间发展理论研究主要内容是在线的意义上建构的理论,即在说话或思考过程中即时建构的,或者说是一种不断建构的暂时信息集合,也就是意味着,在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隐喻被视为是一个实时、在线、交互的过程。
在中国知网检索“概念整合理论”并含“隐喻翻译”的关键词,共检索到2000—2019年,这20年来中国学者与其相关的文章(包含期刊和硕博论文)共35篇,其中有11篇是关于转喻、商务英语和军语的研究,和本文主题无关,故本文主要综述24篇文献。这些文章总体上展现了近20年来中国学者在概念整合理论下隐喻翻译取得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研究中所达到的学术水平。本文将在概念整合理论视野下隐喻翻译应用研究及概念整合理论下隐喻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
2 概念整合理论下隐喻翻译理论研究
王斌(2001,2002)、耿艳梅,阮红梅(2003)、严苡丹(2007)、邓颖琪(2008)和苏立昌(2009)都是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中探讨隐喻翻译本体的代表。
王斌(2001)以意义和翻译的概念为出发点,对隐喻与对等、客观及主观意义,隐喻与交織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对等值和不可译论的哲学、宗教以及语言学根源的表述,发现传统翻译隐喻观具有局限性,体现在两个概念域之间客观意义上的单向投射而忽略人的因素,因此,作者将认知结构作为出发点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将隐喻翻译带入一个动态交织的系统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翻译。而王斌教授的另外一篇论文《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2002)则是强调了交织理论(即概念整合理论)作为意义建构理论,是一种认知运作方式,具有动态性、适应性和主动性。同时,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交织理论对隐喻翻译中“对等”概念的新解释,突出展现了在交织理论框架下隐喻翻译中“意义”转换的认知心理结构,从而解决了传统翻译观中由“对等”概念引发的“直译”与“意译”不懈争斗。耿艳梅和阮红梅(2003)从隐喻的概念、隐喻的基本条件(语义冲突)和隐喻意义产生的基础条件(相似性作用)出发,论述了隐喻的运作机制。同时,作者指出正是由于隐喻特殊运作机制的存在,以往的翻译论无法给出怎样翻译为最佳的论断,而概念合成理论基于遵循合成翻译过程的原则为其进行了解答。严苡丹(2007)描述了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的二领域模式和福柯尼耶和特纳的概念整合理论的多空间模式,并对这两种理论模式进行对比,然后详细阐述了将两者用于解释翻译的过程。作者最后给出自己的观点“翻译过程是在常规化的或凝固化的二领域框架下译者将原文空间与译文空间进行创造性整合的过程”。邓颖琪(2008)认为隐喻翻译研究的关键是研究源语和目的语合成空间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基础提出两种隐喻翻译策略:概念映射对等及概念映射调整。如果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中,相同的概念产生了不同的概念映射,在进行隐喻翻译时就必须采取补偿性策略。苏立昌和李建波(2009)两位学者是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下,对构成隐喻的概念系统在语际转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对隐喻翻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详细描述,并探讨了文化因素对隐喻翻译的影响。笔者还指出类属空间在两种语言中的差异是隐喻不能等效翻译的根本原因,但是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似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类属空间差异对隐喻翻译造成的影响。
以上这些学者都是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翻译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讨论。总的来说,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出隐喻翻译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域不仅仅是源域和目标域,因为译文虽然是由译语文字及其文化表现出来的,但其思想内容却来自原文,原文和译文不可能自主对应,而是译者在认知框架内,通过加工和主观选择合成的。正因如此,译文仅仅在既拥有译语文字和文化形式,又有原语的思想文化形式的第三个概念域中整合而成,如此这般隐喻翻译就纳入了概念整合网络中。
3 概念整合理论视野下的隐喻翻译应用研究
国内学者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已经将隐喻翻译应用研究拓展到了多个领域,其中文学所占比重较大,古典诗词与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富有文化特色,所以学者们饱含热情和兴趣,同时国外经典著作也成为学者们研究隐喻翻译的重要文本和来源。
3.1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古典诗词与诗歌的隐喻翻译研究综述
(1)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古典诗词的隐喻翻译研究综述。周洁(2007)、李旭刚(2008)、林茜(2009)、齐金鑫(2010)和罗倩倩(2012)这几位学者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研究了中国古诗词中的隐喻翻译。周洁、李旭刚和林茜三位学者选择了《唐诗三百首》英译本中影响力较大的许渊冲译本,以《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隐喻词或者隐喻诗句的翻译作为语料,用来解读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对原文隐喻的处理方式和翻译策略。除此之外,李旭刚和林茜两位作者在概念整合理论视野下阐释许渊冲先生译文背后的心理认知过程。齐金鑫则是聚焦于唐诗中隐喻诗句的翻译过程即译者基于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认知基础对原语的整合过程。作者提出了“多空间模式”,用于分析“解读原文”和“创造译文”两个认知过程。羅倩倩是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基本模型,构建了4种新的翻译扩展模型,并将这4种新的翻译扩展模型应用到中国古诗隐喻翻译中,以清晰地展示古诗隐喻翻译过程。
(2)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诗歌的隐喻翻译研究综述。靳宁(2009)、王彦(2011)和刘芳远(2010)是在概念整合理论的视野下对诗歌中的隐喻翻译策略进行探究,而尹河瓖(2014)侧重于对隐喻翻译过程和认知机制的研究。靳宁和王彦是以《诗经》中出现的隐喻作为研究语料,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的英译策略进行探究。刘芳远把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言》和余光中的《乡愁》两首诗歌不同风格的最具代表性的译本作为研究语料,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下比较不同译者对保持原文概念结构进行的取舍,提出了诗歌隐喻翻译的首要标准是保留诗歌原文的概念结构,也就是说,诗歌隐喻翻译不应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尹河瓖是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对《华兹华斯诗选》中的通感隐喻翻译进行研究,探究其认知映射过程和认知整合过程。
3.2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小说隐喻翻译的研究综述
(1)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国内小说隐喻翻译研究综述。葛建平(2009)选取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彷徨》《呐喊》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作为语料,探究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翻译机制和认知心理。李莫南、张斌(2012)通过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网络模型及建构原则,对《黄帝内经》中的隐喻进行研究,从人类认知层面阐释《黄帝内经》中的隐喻及其翻译过程。周世清、孙毅(2012)以文学作品《围城》为基点,运用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对隐喻的认知心理机制进行解读,并且从直译、意译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翻译的基本策略并且表明直译法适用于简单型、镜像型和单域型整合网络的隐喻机制,双域型整合网络的隐喻形式以意译法为主。薛晶晶(2007)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下,选取莫言小说中的隐喻和葛浩文的英文翻译为例,将隐喻翻译分成两个阶段并且通过该理论的两个基本模型对隐喻翻译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阐释。张娇(2017)则是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指导下探究《毛泽东选集》中隐喻翻译的心理运作机制。
(2)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国外小说隐喻翻译的研究综述。许佳佳(2017)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研究美国前总统布什所写的人物传记Decision Point与中文译本《抉择时刻》中的概念隐喻的翻译整合过程。马海娟(2018)在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下对萧红《生死场》译本中的隐喻进行归类以及探讨其隐喻翻译的翻译策略。
3.3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隐喻词的隐喻翻译研究
亓丽娜(2008)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探讨英语和汉语中“生意”隐喻表达方式的隐喻翻译的内在根据。张向霞、黄敏(2011)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探讨了《红楼梦》诗歌中“花”这一实体隐喻并对其译文进行解读,对原作者构建“花”的隐喻和译者加工翻译这些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进行比对。严少车(2014)将莎剧与曹剧中“心”的隐喻翻译不同译本置于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进行分析,并且表明译者对“心”隐喻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韩娇蓉(2016)以《苏轼诗词古代诗歌1000首》许渊冲英译本为语料,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对诗歌中出现的颜色词隐喻翻译进行分析,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思维转换认知机制。
在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对隐喻翻译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概念整合基本模型研究隐喻翻译的策略和隐喻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
4 结语
翻译以语言为载体,而语言符号是思维的载体,符号的形式转换是外在的、表面的,思维的转换是内在的、深层的,翻译中最特殊的问题当属隐喻的翻译。认知隐喻学使隐喻研究从传统的修辞研究转向了认知研究,这也促使许多学者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翻译进行本体和应用研究,进一步彰显了该理论强大的认知阐释力。
参考文献:
[1] 李勇忠.概念隐喻、合成空间与隐喻阐释[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 苏立昌,李建波.从概念合成理论看隐喻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3] 王斌.概念整合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1.
[4] 余高峰.隐喻的认知与隐喻翻译[J].学术界,2011.
作者简介:王静(1994—),女,海南海口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