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
马军
〔关键词〕家庭教育;原生家庭;烙印
一名学生经常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并且言行过激,难以让人接受。
他的作业做得不认真,老师让他重写,他扬言要挖掉老师的眼珠子。在课堂上,看着老师不顺眼,就会骂骂咧咧,影响老师正常的课堂教学。班主任找他做工作,他用“吐唾沫”的方式对班主任的教育表示不满。
在班里,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发生矛盾,非打即骂,引起了全班的公愤。一次,和同学闹着玩,闹急了,把同学摔在地上,用脚踢同学的头。
做值日,经常被学校扣分。一次,班主任亲自检查后,发现他打扫得不干净,让其重新打扫一遍。他气急败坏地把扫帚一摔:“你难为我干吗?有本事你自己打扫啊!”
科任教师、班主任和分管领导没少做他的工作,但是见效甚微,所以只能提醒其他学生注意些,避免与其发生纷争。
经过侧面了解,他的父母在村里和邻居关系也很紧张,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妈妈有个经典的动作,生气时用唾沫吐人。家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曾经因为家庭纠纷,他的父母把孩子爷爷的头都打破了。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成长为现在这个样子。孩子身上全是父母的影子,他的一言一行都来自父母长时间的熏陶,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
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个体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原生家庭的气氛、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模式等,都影响子女今后在自己新生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用我个人的例子剖析一下,以便于引起大家的深思。
我的原生家庭中主要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三个妹妹。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对我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我的一些生活理念和品质都来源于他们。我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些积极的东西,让我拥有了现在幸福的生活。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爷爷是不会生气的。无论奶奶怎么唠叨,爷爷总是沉默是金,最后笑笑就过去了。爷爷心胸很豁达,一辈子就一个理念,干活吃饭,所以爷爷高寿,活了95岁。我现在的好心态就来自于爷爷的影响,每当遇到烦心的事,爷爷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奶奶是个热心的人。村里很多人都找奶奶裁衣服,奶奶总是愉快地接受。逢年过节,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很多邻居找奶奶剪纸,奶奶也总是快乐地帮忙。村里的红白喜事,更是离不开奶奶,虽然有时奶奶很累,但依然为邻里操劳。我现在的热心和追求价值感的动力就是奶奶给予的。
爸爸是20世纪60年代的高中生,精通无线电,两次验兵,都顺利通过,只因家境不好,为了替爷爷奶奶撑起这个家,毅然放弃了参军的梦想。爸爸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虽然有兄弟两人,但是在孝敬父母上,从不攀比,他总是对我们说:“谁孝顺的是谁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孝顺的善举最终会让子孙看到,最后子孙也会按你对老人的方式孝敬你。爷爷奶奶得病后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到最后弥留之际也得到了最好的照料。
爸爸对婚姻的态度很坚定,妈妈身体一直不好,先是肺结核,后来从影像学上判断是绝症。爸爸从未放弃过妈媽,带着她四处求医,最后妈妈的病竟然奇迹般地看好了,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爸爸的那份孝心、责任和对妈妈永不放弃的爱,奠定了我现在对他们的孝,对人对事的责任心和维护自己婚姻完整性的信念。再有情绪,也不会使到工作上。虽然和妻子有过磕磕绊绊,但从来没动摇过对婚姻的坚守。
妈妈对爸爸总有一颗宽容的心。爸爸在村里当了20年的会计,7年的支部书记,所以,爸爸对妈妈很强势,很多时候都剥夺了妈妈的话语权。对于爸爸的强势,妈妈给足了爸爸面子,总是保持沉默。爸爸经常喝酒,有时喝得很多,直到现在,爸爸依然吃饭要喝点酒。看到爸爸喝酒,我总是要劝上几句。妈妈听到后会说:“让他喝点吧,一辈子养成的习惯,哪有那么好改的,只要能吃饭,不闹事就行。”爸爸不干支部书记后也试着干其他的行业,可是爸爸选的行业都不适合他干,都赔了。面对爸爸的失败,妈妈也就是唠叨几句,从来没和爸爸真生过气。当我们提出反对意见时,妈妈总是说:“不让他折腾折腾,谁知道他适合干什么?折腾折腾他也就死心了。”所以妈妈宽容的品质对我有很大影响,我的内心几乎没有憎恨的念头。
爷爷的好心态,奶奶的热情助人,爸爸的责任、孝顺和对妈妈的那份爱,妈妈的宽容,这些原生家庭中优良的品质不知不觉中已经注入了我的血液,奠定了我健康健全的人格,也成了我生存的法则。爷爷奶奶已经离开了人世,爸爸妈妈有时也不在我的身边,但是他们留给我的一些无形的精神财富,依然指导着我的人生路。人生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或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帮助我做出正确的选择。
原生家庭如果给予孩子美好的东西,孩子是很容易向往美好的;如果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是邪恶,那孩子就濒临邪恶的边缘。家长要认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再把美好的东西带到自己的新生家庭中,让不好的东西通过自己的成长不再延续。因为,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难抹去的烙印,将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唐村中学,济宁,273522)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