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
曾满云
【摘 要】 组织游戏 增添兴趣 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 竞赛体验 调动兴趣
【关键词】 数学教学;调动;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收益匪浅,感慨颇深。记得自已小时候上学时每天都在各种题海中苦战,那时的我就在心中默默起誓:我长大后如果当了老师,决不给学生布这么多作业,多给学生玩的时间。儿时的想法虽然多少有些幼稚,但细想想,教师每天让小小的孩童们握着铅笔埋头练习、苦算,沉迷于题海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实不可取。既不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也不符合数学的发展规律,更不能引起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
游戏、玩乐是孩子的天性,更是低龄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经常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认识时”,授课前设计“抢座位”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子,其他学生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已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游戏,学生们直观地建立了数的慨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又如“数学9的组成和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因此2和7是好朋友,3和6也是好朋友。)找到了朋友的一起手拉手。
学生们就这样在感性直观、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理念,其乐融融,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在数学情境中趣味盎然地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今天生日,她的朋友给她送来了形形色色的礼物。小熊送来了3个草莓。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一蹦三尺高,赶忙迎出来,“谢谢,快屋里坐。”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来了6个桃。小鸡也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三个苹果。小花猫一个劲儿在责怪她呢!请小朋友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个水果?还剩几个苹果?同学们听完了故事,积极性可高了,很快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教师除了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外,还可以根据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媒体课件,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观,把他们带入那种趣味盎然的情境中。这样,抽象而枯燥的数学真正被形象化、趣味化。
我在制作课件时,经常运用学生比较喜欢的的卡通形象,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猫和老鼠等。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中学习知识,思想始终是处于高度兴奋之中,掌握的也比平时要好。
又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物体的动态的运动过程,学生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一边看一边用手比划物体的运动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新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不知不觉地爱上了本来枯燥乏味的数学。
三、在竞赛中紧张积极地学习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已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强能力,不断提高学习上的积极性。
四、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爱上学习
“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融恰恰,学生才敢想敢说。老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并且教态自然、亲切,眼神机敏、宽容,语言和蔼、幽默,学生就对老师有感情,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愿意去做老师让做的事情。
每当我面带微笑走进课堂,用和蔼的、儿童化的语言教学时,学生也以同样的微笑回报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瞬间拉近了,紧张的情绪减少了。这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像妈妈一样在和他们一块学习,一块交流。教师的微笑能活跃课堂气氛,打开学生的心扉,增进师生情谊。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安慰,企盼自然,喜欢上你的课!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自觉地爱学习”。所以当我们面对课后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课堂上却又有点惰性、不想学习的孩子们,少点埋怨、斥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推动作用,学习反过来能增强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他们今后的數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天真活泼的学生”,这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信念,也是我们教师所要追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