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彭远菊 熊昌云
[摘 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有些下滑和缺乏。从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体系、内容、方式方法、效果,以及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可以从构建体系、丰富内容、创新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善,以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恩教育意识与行为。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26-03
近年来,总有新闻媒体在报道,如今的大学生漠视生命、人情淡薄、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回报。笔者从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9年,并曾担任过4年的一线辅导员,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有所淡薄,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特别设计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有效问卷532份。通过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以及结合笔者当前对学生感恩状况的了解,找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改进措施。
一、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收回的532份有效问卷中,“您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本题为多选题)”一题,选择“目标不明确,方向模糊”的有220人,占41.4%;“内容过于理想化,缺乏科学性”的有318人,占59.8%;“教育方式陈旧,缺乏针对性”的有207人,占50.8%;“实施过程中存在庸俗复古的倾向”的有164人,占30.8%;“体系不太完善,全员参与不够”的有362人,占68%。笔者经过归纳分析后可以得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全面、方式方法滞后单一、效果不理想。
(一)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体系不完善
首先,感恩教育校内师资力量薄弱。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多都是由中专升格而来的,办学历史短,整体师资情况参差不齐。再加上,高职院校为了凸显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将更多的人才引进,师资培养倾向于专业主干课教师,从一定的程度上忽略了学工队伍和思政课教师的师资力量。其次,感恩教育校外合作基地欠缺,开展感恩教育更多地局限于校内,校外感恩教育合作基地缺乏或者不够深入。最后,学生在校外实训、顶岗实习期间,更多只是从专业和岗位的角度进行技术训练、岗位操作,對学生感恩教育的引导不够。
(二)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内容不全面
在问卷“您所在的高职院校,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本题为多选题)”一题中选择“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占了86.8%,选择“道德教育”占了49.2%,选择“受助学生感恩教育”占了17.7%,选择“爱心活动”的占了47.7%。从选项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感恩教育活动,但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四个选项中没有一个选项占到100%,有的选项不足20%,这说明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内容需要不断地丰富,整体表现还不是太全面。
(三)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方式方法滞后单一
通过问卷反映:“您认为目前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是否与社会紧密结合”一题中选择“非常紧密”的占20.3%、“不太紧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占70.3%、“关联性不强”的占9.4%。(见图1)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与社会、学生的紧密相关性不太强,方式方法表现得有些滞后和单一。
(四)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效果不理想
在“您认为身边同学的感恩情怀有所缺失吗?”一题的回答中“缺失严重”的占16.2%,“正在缺失”的占67.3%,尚未缺失的占16.5%。(见图2)这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恩情怀整体状况不太好,正在大幅度地下降、有很大程度的缺失,感恩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问卷的设置中有一题,“如果您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恩情怀有所缺失,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归因于“社会环境影响”的占52.3%、“学校教育不足”的占9.4%、“家庭教育偏失”的占6%、“自我教育缺失”的占32.3%。(见图3)
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
(一)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进步的,他们普遍认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占问卷总数的66.5%。但高职院校学生这个群体相对于其他高校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本身普遍的综合素质不高、上进心不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学习态度、思想表现、行为习惯上也与本科院校学生有着明显差异。
从问卷“您是主动接受感恩教育的吗?”一题的回答中,“经常主动”的占31.2%,“偶尔主动”的占60.9%,“被动接受”的占7.9%。这说明了高职院校学生主动接受感恩教育的意识还不是太强,整体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不高,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感恩的理解依旧停留在表面,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的偏失
在中国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有几分溺爱的色彩,总是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孩子,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久而久之,孩子的要求会越来越多,并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父母是子女最直接、最具体的参照物,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有的父母,并没有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有时自己也表现得很自私、不懂得感恩、心胸狭窄。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也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从问卷中反映:“您的父母最关心您哪些方面的情况?”一题中“道德品质”占了29.3%,“学习成绩”占了32.3%;“您的父母会让您实施一些感恩的行为吗?”一题中“经常会”的占了35.3%,“偶尔会”的占了51.9%,“似乎没有过”的占了11.3%,“完全没有”的占了1.5%。这些数据都足以说明父母往往更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孩子的学习之中,更多地用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进行衡量,在孩子的感恩教育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三)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忽视
当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经常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技能的载体,试图使学生将来成为掌握实用技术的高级“技能人”,出现一定程度的工具主义倾向,对学生片面侧重技能培养,忽视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未把感恩教育渗透其中,偏离了教育的本质[1]。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更大程度地导向于学生的专业技能,过度强化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有些打折,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教育、道德教育,违背了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法律规定。如此一来,真善美、希望、感恩和爱并未真正地植根于学生的心底,有些趋向于将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人。
(四)社会环境对感恩教育的影响
现行的时尚文化是一种功利、实用文化,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实用”“功利”通常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对传统的类似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文化形成一定的冲击,导致社会大环境对感恩的自然遗忘,最终感恩教育明显缺失[2]。问卷中“如果您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恩情怀有所缺失,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选择“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占了52%。社会环境是每个人生存的土壤,也是感恩教育的育人阵地,积极、友善、诚信的社会环境则有助于公民良好素质的培育。
三、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体系,扎实推进感恩教育
1.完善校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老师良好的人格素质可以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与示范性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感染学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职院校要努力完善校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合理选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选聘一些政治素养好、业务水平高、作风正派的人才加入这支队伍,保证他们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并培养他们任劳任怨、耐得寂寞、安贫乐教的优秀品质。同时,为他们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保障,把专业化的队伍建设目标与多样化的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有效结合,使其发展愿望得以尊重、创新才能得以发挥、发展环境得以改善、内在动力得以激发,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2.建立校外感恩教育合作基地
高职院校要主动建立高标准校外感恩教育合作基地,充分有效地利用感恩教育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体验、行动的机会。可以与校园周边的社区、福利院、养老院等建立长期的感恩教育合作基地,也可以充分利用附近的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还可以建立“三下乡”感恩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通过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在实践中找到青春、人生的价值,把感恩教育从一种思想认识过渡到一种真挚情怀进而发展为一种行动,用行动诠释感恩、用行动传承爱与奉献[3]。
3.强化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
学生在校外实训、实习过程中,高职院校要选聘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教师、班主任作为带队教师,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要主动承担起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将企业文化融入实训、实习中,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以及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提前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从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意识到努力工作是对自己、公司、社会的回报,从而成为一个感恩于社会的人。
(二)拓展思路,丰富感恩教育的内容
1.深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傳统文化
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在课程的设置中,更大覆盖面地开设《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向学生传播《道德经》《论语》《大学》《弟子规》等内容,甚至可以开设成必修课程,让全体学生都能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并真正领悟其包含的仁爱、规范、道德等深刻思想。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老师可以透过“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人文情怀。在德育工作中,老师可以创新德育教育模式,以情境模式使学生体验、感悟并激发其“爱心、孝心、恭敬心、责任心、羞愧心”,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学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使高高在上的德育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亲和性和实效性[4]。在专业课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理念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工作岗位的热忱度。在开展活动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和文化精髓,展现活动所具有的深刻思想内涵,促进学生修养身心、启思益智、陶冶情操、催人上进。
2.全面实施“三生教育”
高职院校通过“三生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美好,唤起他们内心对生命的尊重、人性的启发、生活的理解、社会的认识,加深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对生存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有了对生命的认知,他们会感谢父母;有了对生存的理解,他们会热爱专业;有了对生活的情感,他们会主动关爱他人,并接受他人的好意,善待身边的人。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生命充满敬畏、对他人充满友善、对社会和国家充满感激。
3.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职业精神
高职院校可以把劳动素养、职业精神的培养纳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从课程体系架构、基础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模式到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环节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渗透[5],通过对所要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及道德规范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职业精神。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与操作,切身体验到劳动的价值,体验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三)与时俱进,创新感恩教育的方法
1.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营造感恩教育氛围
在多元文化交织的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必须抓住互联网这个契机,通过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校园网、BBS论坛、博客、微博、QQ、微信和手机简报等,将感恩文化和感恩价值观传播给学生。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好校园网络的道德建设,把握校内网络的领导权和控制权,抢占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合理设计网络栏目和选用网络内容,主动、快速地建立一批符合学生审美兴趣、具有感恩文化特色的主题教育网站。其次,高职院校要做好校园网络的监控,实行校园网络的实名制管理,避免网络的无约束行为。对校园网中出现的不积极内容、虚假信息,进行正确的引导、客观辩证的分析;对校园网中出现的不健康内容、低俗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将其禁止或净化。最后,高职院校要运用网络广泛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导向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营造有利于感恩教育的网络生态文化,最大限度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2.将感恩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心理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即个体对确定内容的接受与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果某种与主体无直接切身利害关系的刺激单调反复出现,就会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保护性抑制[6]。感恩教育也是一样,如果强调和重复的次数过多,势必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逆反,特别是对有着成熟思维与思想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在他们20年左右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接受所谓的“说教”。这就需要通过一种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不贴标签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通过感恩氛围的熏陶,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朋友间的互帮互助,先进人物事迹等,让学生从骨子里领悟到感恩是一种美德、施恩不图报是一种境界。高职院校只有不斷地给学生提供感恩体验的机会,才能促进感恩意识、感恩行为的导向功能,使学生的感恩行为成为发自内心的、主动的理性行为和真实行为,实现知与行相联、知善并行善,从而使感恩教育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结合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开展感恩教育
在调查问卷“您认为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哪种方式更好?”一题中,选择“融入相关课程”的占11.3%、“与专业技能、职业精神结合起来”的占36.8%、“开展相关活动”的占30.1%、“营造感恩教育氛围”的占21.8%。(见图4)这表明在高职院校学生看来,将感恩教育与专业技能、职业精神结合起来是比较现实可行的方式。
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层面才能真正被个人所接受,感恩教育也需要将其融入实践中来,注重亲身感受和自我感悟,融入学生的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中,与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联系起来。高职院校要结合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将感恩教育与专业技能、职业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引导学生从岗位工作的角度体会自己的价值,衡量自己能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并勇于承担责任的职业精神,有效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感恩意识的形成。
四、结语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一种积极的责任意识和智慧的生活方式。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体系,扎实推进感恩教育;拓展思路,丰富感恩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创新感恩教育的方法,将感恩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促进社会感恩风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白莲莲.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1-63.
[2]李琳.重视感恩教育提升德育实效[J].职教论坛,2012(8):77-80.
[3]许丽君.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途径[J].湘潮(下半月),2015(1):46.
[4]高晶.高职院校大学生“五心”情感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16):47-48.
[5]郭琴.新时期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24):59-61.
[6]符惠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