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STS教育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尝试

周建萍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首字母缩写。STS教育是把科学知识教育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它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是当前国际理科教学改革的潮流和热点。由于物理学在STS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性,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挖掘教材中的STS内容
教材中有许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STS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教材的编排也体现这一特点,例如在《乐音与噪音》一节中,教材从环境保护这一社会课题出发(社会),从物理知识来讨论噪声的来源(科学)及噪声控制的办法(技术)。在《内能与热机》一节中,STS教育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内能的利用—热机(科学)给人类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和进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又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技术),但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社会)。
二、扩大教材的延伸性
教材中《科學世界》和《STS-科学·技术·社会》中提供了不少STS教育的素材,其中既包括知识随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有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还展示了当今社会的新技术。教师要灵活利用它们所提供的材料,扩大教材的延伸性,进行STS教育。例如,在进行《科学世界——电冰箱的原理》一节的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结合书中的示意图,介绍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同时也介绍制冷剂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
三、发挥习题的适应性
在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有很多具有探索性、实用性、创造性的题目。这些习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他们心中求知的欲望。如“了解立体声收音机的声道问题”“了解社区内的主要噪声源”“调查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的光污染现象”等,就把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社会责任、道德、生存环境等角度讨论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四、在社团活动中渗透STS教育
将STS教育拓宽到学生的课余时间,组建科技社团,可以让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参加课外实验探究、制作科技模型、参加各种竞赛等,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例如我们在社团活动中,积极开展“三小活动”,就是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小孔成像”“自制简易望远镜”等小实验,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等小教具,撰写“假如重力突然消失”“假如世界上没有摩擦力”等小论文。这些对学生来说是极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增强STS意识的机会。
总而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物理,在物理学习中联系生活,从而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文为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物理“STS”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CJYC150603037】
(责 编 阿 宁)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教学实践

    谭玲珍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一个中学化

  • 简洁是最美的生活

    肖复兴简洁不是简单。简单,有可能是贫乏或单薄,甚至可能是可怜巴巴的寒酸。简单,如同枯树枝干,只能用来烧火,别无他用。简洁也不是我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