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视域下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交通现状与对策
王浙芳 周珂
摘要:笔者从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交通基础状况调研入手,初步分析了该类乡村交通基础状况的现状、问题,并尝试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下,探讨解决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交通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 欠发达乡村 农村交通 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农民问题,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领域事业,依旧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历史使命。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基层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其中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公路交通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加快和推进城乡交通的发展,不断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沿海地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领域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经验和模式,但是沿海发达地区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存在不少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或地区,不同地区、不同乡村都有其特殊现状与问题,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欠发达乡村朝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推进,无疑是当今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鉴于此,笔者以调研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赵宅村农村基础交通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尝试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农村交通现状,并讨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交通发展现状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
自20世纪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曾多次提出,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三农”问题的各领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课题,政府和学者都意识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当前我国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非农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符合时代特征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相关报告可知,“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服务业比重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城镇化率提高到58.5%,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万公里,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政策法规、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管理机制等各领域均有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广大农村地区,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预计到2020年,沿海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为6.0%,农业劳动力比重降为32.2%[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非常系统的工程,包含了多方面因素,而不仅仅是从经济上脱贫,更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做到内外相统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等同于国外农村运动和农村改革,中国新农村应该立足国情,以人为本,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多学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独到的见解,例如徐勇认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是农村基层社会及其管理体制的重建和变革;他还从国家整合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学理性分析,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乡村建设完全不同之处[2-3]。
1.2农村交通发展现状
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十九大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发展息息相关,民间更是普遍认为要想富先修路,可以认为农村交通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瓶颈之一,交通问题依旧是当前地方政府农村建设、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交通运输部《“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养护效能,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也在相应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农村交通建设。据相关报告可知,“十二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新提升,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397万公里,西部地区81%的建制村实现公路通畅。
当前农村交通状况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农村公路缺乏科学规划,公路质量良莠不齐,公路规划、养护等科学规范化程度不高,例如农村地形、农民承包地区块分布等导致农村公路走向不甚合理,最终导致通行难、公路质量差等情况,该类情况在偏远乡村甚是明显。二是部分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经费预算不足,资金筹措困难,民间资本不愿进入没有现实回报的乡村公路建设,中国农村规模非常庞大,“路通、电通、水通”三通問题尚未彻底解决,尤其在部分偏远乡村“村村通”工程仅仅达到基本通车水平,而该区域之内的公路网络严重不全甚至缺失。例如某些偏远山村仅一条“独路”进出,村内大量路网仍旧是未经规范化改造的土路,仅解决了人们进出的基本需要,完全没有形成内部畅通、交叉互连的格局,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严重受限。三是老百姓交通建设规范化意识薄弱,地方政府征地难,在经费欠缺的情况下的妥协让步,直接影响到路网建设效率和规范化程度,很多“奇形怪状”路线布局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四是部分地区农村公共交通薄弱,营运成本、地区经济状况、人口密度等都制约了其发展。
2 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农村交通调研
2.1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基本概况调研
本次调研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赵宅村为例,采用问卷调研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并对受访者对农村交通建设的基本态度。从性别比例来看,受访者男性占41.82%、女性占58.18%;从年龄结构来看,受访者24岁及以下的占47.27%、25岁~44岁之间的人占5.45%、45岁~59岁之间的人占16.36%、60岁及以上的人占30.91%;从家庭年总收入情况来看,收入为3万元人民币及以下的占56.36%、3~8万元的占23.64%、8~12万的占16.36%、12万及以上的占3.64%;从受教育程度(最高学历)情况来看,受访者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占5.45%,小学学历的占27.27%、初中学历的占12.73%、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12.73%、大专学历的占5.4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36.36%。其中,受访者年龄45岁以下的占到了52.72%,家庭年收入3万元及以下的占到了56.36%;45岁以下的居民有96.55%受过九年以上的正规教育。村民普遍关心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49.09%的受访者认为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67.27%的受访者认为道路交通水利建设需要加强投资建设,30.91%的受访者认为广播电信设施需要加强投资建设,50.9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61.82%的受访者认为医疗卫生及保险事业需要进一步加强,43.6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农村需要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产业。结合访谈可知,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与沿海发达村镇相比,其经济状况尚有一定差距,有较大比例家庭处于较低收入水平;二是,地理区位优势不明显,劳动力外流情况严重,当地产业结构单一落后,形成一种“空巢”现象。
2.2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交通基本情况
从村民日常流动情况来看,受访者经常外出办事的占34.55%,偶尔外出办事的占23.64%,一般不外出办事的占41.82%;就出行方式而言,1.82%的受访者选择乘坐公交车,10.91%的乘坐私家車外出,自备电瓶车、自行车等出行的占87.27%;从出行成本角度来看,74.55%的受访者认为出行费用略高、出行便捷程度低。结合访谈可知,村民村内日常短途出行因电瓶车的普及而未受到大幅度限制,但是较长距离的出行则严重受限、极不便捷,公共交通尤为落后,难以满足村民日常出行的需求。目前城乡客运班车、公交车均尚未覆盖到赵宅村,仅少数路线覆盖到邻近区域主干道路或者人口密集区域,赵宅村交通现状较为落后的,出行难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制约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村民对交通现状的关注度来看,92.7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急需改善农村公共交通状况,建议增设客运站、公交站等,其中有80%的受访者明确指出尤其需要优先解决乡村公交问题;85.45%的受访者对当前地方政府对交通建设的规划、政策、投入等表示密切关注;74.55%的受访者认为农村交通基础状况近年来明显改善;60%的受访者感受到政府政策明显向改善农村交通现状倾斜;就资金使用情况而言,90.91%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农村交通建设资金应该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乡村的具体问题。总而言之,村民对农村的基础交通建设关注度高,对地方政府有关农村交通建设的政策、举措表示认可,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农村交通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其便捷性、实用性有待提升,部分基础交通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改善农村交通的具体政策、措施针对性不够强、力度不够大。
从村民对交通现状的满意程度来看,21.8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交通状况基本满足日常需要,78.1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状况急需改善;就农村交通建设与农村发展而言,89.09%的受访者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受到交通状况的制约,其中34.55%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经济较为落后的首要原因就是交通落后;就当前农村交通较为落后的现实,32.73%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地形区位原因,27.27%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地方政策的限制,30.9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当地经济条件薄弱,9.09%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和乡镇机关自身诉求不够,以致难被政府关注。32.73%的受访者对现有交通状况不甚满意,认为公路质量欠佳,设计不合理、不规范,缺乏科学规划,也缺乏管理。
可见,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农村经济社会现状与农村交通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大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优先改善农村交通现状,认为政府行为是改善当前经济社会现状的关键。尽管这些乡村地处沿海发达省份或地区,但是地理区位欠佳,农村公路覆盖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的规范程度有待提高,公路质量、路网覆盖率等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村民对农村公路的实用性、资金问题、规范化养护等方面较为关注,农村交通的功能发挥尚有很大改善空间。
3 对策与建议
3.1以政策为导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导航
沿海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在推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同时科学地推进欠发达乡村的发展。一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建议,各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科学地、有计划地推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现在区域经济长远发展规划之中,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二要系统研究地方不同村镇、居民集聚区的现状,把握地区开发“盲点”,尤其摸索欠发达乡村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政策、措施等方面要高瞻远瞩、科学规划,构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联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逐步带动欠发达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三要以人为本,想方设法增加人民的收入,引进人才,脱贫攻坚要做到治标更治本,从根本上解决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四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急功近利,要依照国家政策要求,每项工作都要符合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不等于农村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也不等同于摒弃传统农业盲目工业化,要在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3.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农村,而农村公路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要科学推进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尤其要克服地形、文化、民风困难,农村公路工程要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管理,要因地制宜地将农村公路建设有机融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之中,既要改善短期内农村基础交通现状,又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农村路网的建设,辩证看待科学性与实用性的问题,避免一哄而上留下劣质工程、面子工程。要将农村公路的新建、改造与易地扶贫搬迁、土地规划、产业发展等相结合,农村公路建设要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二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快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车,推动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通公路,要创造条件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完善农村基础交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要发挥“走出去”的功效,又要实现能“引进来”的目的,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相应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最终达到惠民、富民的目的。三要秉承生态发展的战略,实现农村经济特色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要注意发挥地方特色,不可盲目跟风、复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等同于工业化,不等同于对生态环境进行先破坏后治理的方式,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563- 570.
[2] 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1):3- 8.
[3] 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07(4):12- 15.
摘要:笔者从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交通基础状况调研入手,初步分析了该类乡村交通基础状况的现状、问题,并尝试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下,探讨解决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交通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 欠发达乡村 农村交通 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农民问题,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领域事业,依旧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历史使命。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基层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其中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公路交通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加快和推进城乡交通的发展,不断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沿海地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领域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经验和模式,但是沿海发达地区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存在不少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或地区,不同地区、不同乡村都有其特殊现状与问题,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欠发达乡村朝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推进,无疑是当今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鉴于此,笔者以调研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赵宅村农村基础交通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尝试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农村交通现状,并讨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交通发展现状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
自20世纪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曾多次提出,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三农”问题的各领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课题,政府和学者都意识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当前我国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非农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符合时代特征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相关报告可知,“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服务业比重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城镇化率提高到58.5%,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万公里,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政策法规、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管理机制等各领域均有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广大农村地区,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预计到2020年,沿海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为6.0%,农业劳动力比重降为32.2%[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非常系统的工程,包含了多方面因素,而不仅仅是从经济上脱贫,更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做到内外相统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等同于国外农村运动和农村改革,中国新农村应该立足国情,以人为本,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多学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独到的见解,例如徐勇认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是农村基层社会及其管理体制的重建和变革;他还从国家整合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学理性分析,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乡村建设完全不同之处[2-3]。
1.2农村交通发展现状
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十九大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发展息息相关,民间更是普遍认为要想富先修路,可以认为农村交通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瓶颈之一,交通问题依旧是当前地方政府农村建设、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交通运输部《“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养护效能,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也在相应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农村交通建设。据相关报告可知,“十二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新提升,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397万公里,西部地区81%的建制村实现公路通畅。
当前农村交通状况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农村公路缺乏科学规划,公路质量良莠不齐,公路规划、养护等科学规范化程度不高,例如农村地形、农民承包地区块分布等导致农村公路走向不甚合理,最终导致通行难、公路质量差等情况,该类情况在偏远乡村甚是明显。二是部分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经费预算不足,资金筹措困难,民间资本不愿进入没有现实回报的乡村公路建设,中国农村规模非常庞大,“路通、电通、水通”三通問题尚未彻底解决,尤其在部分偏远乡村“村村通”工程仅仅达到基本通车水平,而该区域之内的公路网络严重不全甚至缺失。例如某些偏远山村仅一条“独路”进出,村内大量路网仍旧是未经规范化改造的土路,仅解决了人们进出的基本需要,完全没有形成内部畅通、交叉互连的格局,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严重受限。三是老百姓交通建设规范化意识薄弱,地方政府征地难,在经费欠缺的情况下的妥协让步,直接影响到路网建设效率和规范化程度,很多“奇形怪状”路线布局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四是部分地区农村公共交通薄弱,营运成本、地区经济状况、人口密度等都制约了其发展。
2 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农村交通调研
2.1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基本概况调研
本次调研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赵宅村为例,采用问卷调研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并对受访者对农村交通建设的基本态度。从性别比例来看,受访者男性占41.82%、女性占58.18%;从年龄结构来看,受访者24岁及以下的占47.27%、25岁~44岁之间的人占5.45%、45岁~59岁之间的人占16.36%、60岁及以上的人占30.91%;从家庭年总收入情况来看,收入为3万元人民币及以下的占56.36%、3~8万元的占23.64%、8~12万的占16.36%、12万及以上的占3.64%;从受教育程度(最高学历)情况来看,受访者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占5.45%,小学学历的占27.27%、初中学历的占12.73%、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12.73%、大专学历的占5.4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36.36%。其中,受访者年龄45岁以下的占到了52.72%,家庭年收入3万元及以下的占到了56.36%;45岁以下的居民有96.55%受过九年以上的正规教育。村民普遍关心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49.09%的受访者认为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67.27%的受访者认为道路交通水利建设需要加强投资建设,30.91%的受访者认为广播电信设施需要加强投资建设,50.9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61.82%的受访者认为医疗卫生及保险事业需要进一步加强,43.6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农村需要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产业。结合访谈可知,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与沿海发达村镇相比,其经济状况尚有一定差距,有较大比例家庭处于较低收入水平;二是,地理区位优势不明显,劳动力外流情况严重,当地产业结构单一落后,形成一种“空巢”现象。
2.2沿海地区欠发达乡村交通基本情况
从村民日常流动情况来看,受访者经常外出办事的占34.55%,偶尔外出办事的占23.64%,一般不外出办事的占41.82%;就出行方式而言,1.82%的受访者选择乘坐公交车,10.91%的乘坐私家車外出,自备电瓶车、自行车等出行的占87.27%;从出行成本角度来看,74.55%的受访者认为出行费用略高、出行便捷程度低。结合访谈可知,村民村内日常短途出行因电瓶车的普及而未受到大幅度限制,但是较长距离的出行则严重受限、极不便捷,公共交通尤为落后,难以满足村民日常出行的需求。目前城乡客运班车、公交车均尚未覆盖到赵宅村,仅少数路线覆盖到邻近区域主干道路或者人口密集区域,赵宅村交通现状较为落后的,出行难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制约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村民对交通现状的关注度来看,92.7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急需改善农村公共交通状况,建议增设客运站、公交站等,其中有80%的受访者明确指出尤其需要优先解决乡村公交问题;85.45%的受访者对当前地方政府对交通建设的规划、政策、投入等表示密切关注;74.55%的受访者认为农村交通基础状况近年来明显改善;60%的受访者感受到政府政策明显向改善农村交通现状倾斜;就资金使用情况而言,90.91%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农村交通建设资金应该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乡村的具体问题。总而言之,村民对农村的基础交通建设关注度高,对地方政府有关农村交通建设的政策、举措表示认可,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农村交通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其便捷性、实用性有待提升,部分基础交通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改善农村交通的具体政策、措施针对性不够强、力度不够大。
从村民对交通现状的满意程度来看,21.8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交通状况基本满足日常需要,78.1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状况急需改善;就农村交通建设与农村发展而言,89.09%的受访者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受到交通状况的制约,其中34.55%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经济较为落后的首要原因就是交通落后;就当前农村交通较为落后的现实,32.73%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地形区位原因,27.27%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地方政策的限制,30.9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当地经济条件薄弱,9.09%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和乡镇机关自身诉求不够,以致难被政府关注。32.73%的受访者对现有交通状况不甚满意,认为公路质量欠佳,设计不合理、不规范,缺乏科学规划,也缺乏管理。
可见,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农村经济社会现状与农村交通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寄希望于地方政府大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优先改善农村交通现状,认为政府行为是改善当前经济社会现状的关键。尽管这些乡村地处沿海发达省份或地区,但是地理区位欠佳,农村公路覆盖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的规范程度有待提高,公路质量、路网覆盖率等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村民对农村公路的实用性、资金问题、规范化养护等方面较为关注,农村交通的功能发挥尚有很大改善空间。
3 对策与建议
3.1以政策为导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导航
沿海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在推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同时科学地推进欠发达乡村的发展。一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建议,各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科学地、有计划地推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现在区域经济长远发展规划之中,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二要系统研究地方不同村镇、居民集聚区的现状,把握地区开发“盲点”,尤其摸索欠发达乡村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政策、措施等方面要高瞻远瞩、科学规划,构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联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逐步带动欠发达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三要以人为本,想方设法增加人民的收入,引进人才,脱贫攻坚要做到治标更治本,从根本上解决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四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急功近利,要依照国家政策要求,每项工作都要符合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不等于农村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也不等同于摒弃传统农业盲目工业化,要在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3.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农村,而农村公路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要科学推进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尤其要克服地形、文化、民风困难,农村公路工程要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管理,要因地制宜地将农村公路建设有机融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之中,既要改善短期内农村基础交通现状,又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农村路网的建设,辩证看待科学性与实用性的问题,避免一哄而上留下劣质工程、面子工程。要将农村公路的新建、改造与易地扶贫搬迁、土地规划、产业发展等相结合,农村公路建设要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二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快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车,推动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通公路,要创造条件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完善农村基础交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要发挥“走出去”的功效,又要实现能“引进来”的目的,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相应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最终达到惠民、富民的目的。三要秉承生态发展的战略,实现农村经济特色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要注意发挥地方特色,不可盲目跟风、复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等同于工业化,不等同于对生态环境进行先破坏后治理的方式,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563- 570.
[2] 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1):3- 8.
[3] 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07(4):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