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实践教育的调研模式及效果考察
曾振华 胡沈明 康国卿
[提 要]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育极其重要,但往往出现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思政教育实践三者相互脱离的现象,难以培养符合当前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闻传播人才。通过“进百村、访千人、写万字——在基层洞察中国”大型社会实践活动,采取校内平台保障、课程改革配套、借用学科竞赛、利用省内资源、摆脱肤浅描述并注意实践反思等五大实践方式,较好地实现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无缝连接,解决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集体痛点。
[关键词]新闻传播;实践教育;调研;效果
与大多数文科专业不同的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传统媒体时代如此,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在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实践时,人们意见不一,方式各异,效果自然也不太一样。总体而言,新闻传播类院校的实践模式大体有三种:一种是高校主导实践,如高校创办各类实践平台,高校组织学生外出采访锻炼等;二是高校为辅,媒体为主,高校只是提供一种实践的环境,学生自己选择赴各类媒体或其它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三是校媒联合,分阶段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后两种实践模式中,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自己,都有忽略高校功能的嫌疑,从而无形之中降低高校在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改变这种高校仅是“提供朋友圈”的认知,应着力从创新和拓展新闻传播类高校实践体系和实践方法上下功夫。在此,以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百村、访千人、写万字”项目为例,详细探讨新闻传播类高校实践教育调研模式及其效果。
一、新闻传播专业实践的实质与困境
新闻传播类工作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专业素养,又要重视思想培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至少包括三类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思政教育实践。
专业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与评价社会事件的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实践,还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研讨,简单地将学生交给媒体单位,悟性较高的学生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差一点的学生不但能力难以提高,而且容易形成偏执的意见。因此,在这类实践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有无实践的问题,而是实践效果的問题,即实践最终能否对学生有益,学生能否对实践的逻辑进行反思。
专业实践的目标是形成专业能力,社会实践的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探索社会的价值取向,并形成发现社会问题、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的思维取向。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类人才主要负责报道社会现象,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发掘用力较少。但是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泛化为强烈的学术敏感性,简单地重复社会已有问题和现象已经无法取得竞争优势,因此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形成探究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带有学术敏感性的人才,以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
“党媒姓党”是我国媒体行业运行的基本规则,培养既符合社会需要,又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需要加大新闻传播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对于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新闻传播类学生来说,课堂思政教育效果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之中的模式。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组织全院师生开展“进百村、访千人、写万字——在基层洞察中国”大型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既要多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探索出一条专业教学、社会实践、思政教育三者有效结合的新途径,并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二、新闻传播教育调研模式的构成与实施
为保障“进百村、访千人、写万字——在基层洞察中国”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构建了全员参与、全过程投入、全方位保障的活动实施体系,具体形成校内平台保障、课程改革配套、借用学科竞赛、利用省内资源、摆脱肤浅描述并注意实践反思等五大模式。
校内平台保障。通过构筑起包括“瑶响摄影”“传播人通讯社”“传播人报”“正大电视台”等平台在内的全媒体矩阵,新闻与传播学院打造活动实施载体,及时将学生的作品在校内进行传播,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课程改革配套。设立实践学分,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实行专业“大作业”制,组织学生赴全省各市县开展“乡村教师”、“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传播”、“非遗传承”、“乡村边缘群体”等主题采访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每年主题都在变化。
利用省内资源。在井冈山、瑞金建立合作基地,组织开展“红色之旅革命史迹寻访”活动。通过全员、多段、多维的组织实施,确保“进百村、访千人、写万字”实践活动有效贯穿育人全过程。
借用学科竞赛。当前社会各类赛事较多,学院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优势,在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纪录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广告大赛等赛事,对此学院提前立项、统一组织,设置好寒暑假学生调研主题和问卷,开展全院学生参与的田野调查,将文字、视频、语音、平面图片等多种媒体手段运用到各类比赛之中,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摆脱肤浅描述并注重实践反思。大学与其它机构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授人以渔”的生存逻辑,在进行任何实践活动之时,学院均指派优秀的师资队伍随队指导,引导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适时反思自我的思维问题,从而使得专业能力、学术能力和思想高度均有较大的突破。
三、新闻传播教育调研实践效果
从已有的效果来看,“进百村、访千人、写万字”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两大效果,一是实现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无缝连接,二是解决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集体痛点。
实现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无缝连接。学院在组织“进百村、访千人、写万字”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中,明确调研主题与成果要求,精心设计调研路径,把专业教育、社会服务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院通过科学调研、拍摄纪录片、写作深度报道等方式,让青年学子回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和场景,尝试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纪录、思考,调研成果要求转化为可看、可听、可视的作品在校内外媒体发表。“江西J乡诈骗村”调研报告获得了“挑战杯”全国竞赛一等奖。学生调研中形成的新闻报道亦获得全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一等奖,记录片成功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社会实践积累的数据和资料面向全院师生开放,一些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领域等重大现实问题的调研成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有的调研报告获得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解决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集体痛点。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让学生在体验参与中激活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是学院组织开展“进百村、访千人、写万字”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用意之一。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在基层洞察中国,并将政策宣讲、法律普及、文艺下乡等社会服务活动融入其中。学生们在深入基层中,加深了对国情民意的了解,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情感,学会了社会责任的担当,有利于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人民网、新华网等举办的“铭记党员身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图文征集”活动中,《我家的“传家宝”:一本党章,四代人的坚守》荣获江西唯一的全国一等奖。不仅如此,讲好基层故事,主题调研留守儿童、乡村教师、古村落保护、失独群体等中国基层问题,这种在华夏田野上进行国情教育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诊断意识和建构意识,提升专业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基层社会的“温度”,知行合一,促使他们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责任编辑:熊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