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文本瑕疵 掘进解读深度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所选文本(含注释)存在着不少瑕疵,被很多教师忽略。文本的瑕疵不可怕,以讹传讹才是可怕的。拟就文本和注释中的瑕疵进行辨析,并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关键词:瑕疵;质疑;探讨
现行语文教材所选文本(含注释)依旧存在着不少瑕疵,这些瑕疵被很多教师忽略。抑或是研读得不够精细,自己没有发现;抑或是不以为意,故而未能做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笔者认为,教师平日里读书学习,尤其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辨,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勇气,并尽力去追寻真相,不能人云亦云。文本的瑕疵不可怕,自己发现不了,以讹传讹才是可怕的。笔者执教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所用的是由倪文锦、于黔勋任总主编,陆迎良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规划教材,其中有一些值得推敲商榷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寻求最合理的表达或解释,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合作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等皆有令人欣喜的效果,兹仅就拓展模块择要说明。
课文《过万重山漫想》:“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矛盾吗?明显的矛盾。那么如何改才可以让它既符合要表达的本意又合乎逻辑呢?“第一个成功穿越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探险者。”是否还可以有更好的修改?
课文《内蒙访古》中引用了《汉书·匈奴传》里的句子:“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这是一个应该加注的句子,但书下未加注释,很显然,编者也把这句话误读了,以为就是“匈奴失去阴山后经过这里都要伤心哭泣”。但仔细地推敲,匈奴失去阴山之后,还有机会再经过阴山南麓吗?“不敢南下而牧马”啦!也就是说“过之”不能解作“经过这个地方”,那又应该怎么解释呢?不妨引导学生联想“过秦论”里的“过”,便豁然开朗:匈奴每每想起自己失去了阴山,反思自己的过失,都会痛哭流涕,遗憾万分。
课文《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局势危险,樊哙欲进去护主,说“臣请入,与之同命”,注释为“同他(项羽)拼命。也可以解作与他(刘邦)同生死。”给了两种解释,究竟哪个更合理呢?同项羽拼命,可是项羽压根就没打算杀刘邦,而且还正在“厚遇之”,美酒款待,还佐以舞剑助兴,樊哙要拼命也该跟项庄拼啊,项羽多冤啊!那么后一种解释是否很合理呢?也不是。樊哙效忠刘邦,为他保驾护航,应该是宁可自己死,也要让刘邦活着回去,这才是侠士之道,卫士之责,一同活着可以,哪有一同死的道理?所以,还是与项庄拼命更合理些。
课文《鸿门宴》里还有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注释是“做大事不必顾及细枝末节,行大礼不计较细小的礼让”。细想:谁在行大礼?刘邦。那刘邦不计较谁的礼让?谁跟他礼让了?况且面对“礼让”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查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或者干脆上网搜索一下这句话的翻译,“让”古文里常作“责备”解,整个句子就合情入理了。
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里:“因为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之所以可贵,是由于他们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典型的句式杂糅。
课文《中国画与西洋画》,文章首段曰:“东洋艺术为诗,西洋艺术为剧的。”在行文中作比较时,共列出了五点不同。其中第一、二、四点,用的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第三、五点,用的是“东洋画”与“西洋画”,而全文是始终紧扣中国画与西洋画来阐释的。众所周知,东洋主要指日本,在有的语境里也包括韩国。丰子恺先生的字、画、文都是我极喜欢的,不知道本文如此表述究竟源于什么考虑。这是中职生的阅读文本,应该符合基本的逻辑习惯。
课文《孔雀东南飞》里,“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鲜珍”,课文注为:“从交州、广州(现在广东、广西一带)采办的山珍海味。”将“交广”释为“交州、广州”很令人生疑,因为汉末建安时期根本不存在交州、广州这个地名。退一步说,即使在这两地,安徽庐江到广州的距离是一千多公里,怎么可能去那里买山珍海味?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交广”是形容为了置办宴席,到处购买食材的忙碌景象,“交”言车马交错来回奔走,“广”言采买范围之大。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书下未注,若干资料也均将“五十者”“七十者”分别解作“五十岁的人”和“七十岁的人”,但显然经不起推敲,战国时的人均寿命都未必达到五十岁。而且,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丝绸还能勉强说得通的话,养猪养狗养鸡,并保证了牲畜的繁衍,结果七十岁的人才能吃上肉,这就实在无法解释了。笔者与同仁及多届学生交流过,依然没有满意的解释,也谨在此就教方家。
以上是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主要瑕疵,另外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没有全部罗列。通过现罗列的这些瑕疵,大家不难看出,文本之不完善的地方恰恰可以用来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激活课堂,激活思维。思维品质的缺失,是如今教育的一大缺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总结,学思结合,只有经过大脑深度处理的知识才是牢靠的。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深度交流讨论,无疑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问精进,自在其中。
作者简介:张秉毅(1965— ),男,安徽省天长工业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本色语文教学探索与实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