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定位下工程实训校本课程开发思路研究
[摘 要]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工程制造业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形式下,高校教育需要消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将社会的人才需求与自身的教育培养相结合,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学考核等多方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改革方向,把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重视工程实训,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有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实训;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65-03
随着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政策指引的变化,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开始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扩招”逐渐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层次既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纵向层次,也包含理论性、应用型、技能型等横向层次。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学层次的不同,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国家六部委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的规定,预示着国家对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大学的教育指导进一步加强。
为响应国家和学校关于转型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许昌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转型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将学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方针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校的工程实训正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我校通过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工程设备,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增加资金投入建成了工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训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一、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
应用技术大学是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大学教育类型。应用技术大学中的“应用”一词的含义是其所培养的人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也不是简单的岗位从业者,这类人才除了要具有精湛的技艺能力,懂得操作和运用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市场意识。应用型是相对于学术型而言的,它所要考虑的是现实的问题,而非理论问题。但是,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一定的理论进行指导,把理论与实际情景结合起来,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必须是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同时具备相应的应用型思维的人才。所以应用型人才意味着其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与应用型思维、精湛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意识,同时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具体情景实现完美结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应用技术大学中的“技术”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技术”,蕴涵了“科学、知识、工程、技术、艺术”等应用型科学与技艺。从本质属性来看,应用技术大学具有“高”、“专”、“技”和“人”的特征。“高”即高等性,应用技术大学和其他类型本科高校一样是建立在受过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教育机构,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专”即“专业性”,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仍然是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是面向社会职业分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技”即“应用技术性”,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都以应用技术型为主要特征,这是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但它不是低层次的技工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并不代表基础理论课程和学术水准的降低。“人”即“人文性”,是指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要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生态伦理素养等全面发展的素养。应用技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是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二、工程实训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目标是通过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来实现的。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兼顾为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服务,故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是其重点和根本。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心脏。学校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都是最终通过课程定位来体现的。
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划分了文、理、工三大类的学业门类,其中,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工程实训课程内容的依赖性最大。在学校深入转型发展,体现应用技术型教育内涵的指导教育理念下,结合校内专业和校内工程实训基础及发展前景,对校内工程实训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是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工程实训教育研究的空档。面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训校本课程的研究可以实化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内涵,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校内各个专业特别是工科专业的工程实训实践教学需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思路
笔者通过分析我校各专业特别是工科专业的创建历史和发展现状后发现,与传统工科院校相比,要提高我校本科生的应用技术水平,必须立足于完善和夯实本科生的工程实训环节。该研究课题面向许昌学院全院本科生,分文、理、工三大类构建,旨在满足全院本科生的工程实训课程平台建设要求,培养和提高我校本科生的应用技术能力。
结合我校各专业对工程实训课程的依赖程度,拟对工程实训课程中工程基础类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主要内容模块包括:工程素养模块、工程技能模块、工程创新模块三大模块内容。其中工程素养模块主要包括工程见习、术语普及、工程师职业素养培养、工程基本安全知识等。工程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制造業发展史和现状、金工实习、专业实习等。工程创新模块则主要是与工科各个专业和区域经济的结合,以专业为基础,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专业的综合设计应用,甚至包括创新创业等。
四、实施与反馈
目前,我校理工科学院有电气(机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新材料与能源)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工科专业接近20个。笔者现以电气(机电)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对工科专业所应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进行调研解析。
许昌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式、应用型高级人才。
许昌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化工、医药、粮油食品、环保、能源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产品开发、技术改进和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以上述两个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有对应用技术能力需求的体现。应用技术包括工程实践基本能力、工程技能和专业技能三类,而工程实践和工程技能又是专业技能的基础。在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中,学生对工程技术知识的缺失也导致了课程的难以理解和难以往前推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等严重问题。在具体教学活动实践中,学生对工程实践基础知识的缺失,使其对于专业课程难以理解,甚至失去学习兴趣。比如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工程图样的看图知识、工程制造业的基础知识和化工原理的专业知识。工程图样的看图知识和化工原理的专业知识都可以在课程讲授环节中学到,但工程制造业的知识却只能通过金工实习和工厂见习等实训环节来获取。
另外,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工程素养锻炼内容和学生毕业后的工程实践能力都依赖于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就有与工程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工程技术能力,那么在校期间的教学实践环节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不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练习,更无法快速地胜任进入社会后的工作需求。
我校工科专业是起步较晚的新专业,是在社会对人才需求量较大和学校具备理科基础师资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工科专业相比,其在工程训练教育的建设方面显得较为欠缺,需更加重视并完善建设。通过校本工程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以提高本科生高等工程教育实训环节的理论水平和实用技能。
五、小结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工程制造业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形式下,高校教育需要消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将社会的人才需求与自身的教育培养相结合,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学考核等多方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改革方向,把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重视工程实训,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有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 参 考 文 献 ]
[1] 温景文.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7):15.
[2] 季红波.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集,2014(3).
[3] 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5.
[4] 车如山,季红波,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11):8.
[5] 高琪,李颖.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金工实习”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15.
[6] 韩永杰.工程实践立体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9):10.
[7] 陶卫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究[J].大众科技,2015(6):20.
[8] 徐飞,李宝.关于工程实训实践教材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8):15.
[9] 李凌乐.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本科生工程师素养的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
[10] 尤平.应用技术大学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天中学刊,2016(2):15.
[11] 招生简章[DB/OL].http://zs.xcu.edu.cn/uploads/soft/150610/2015.pdf.
[12] 马洪霞,滕業方.“专业群”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大学教育,2015(1):141.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实训;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65-03
随着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政策指引的变化,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开始出现了较快的增长,“扩招”逐渐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层次既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纵向层次,也包含理论性、应用型、技能型等横向层次。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学层次的不同,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国家六部委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的规定,预示着国家对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大学的教育指导进一步加强。
为响应国家和学校关于转型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许昌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转型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将学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方针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校的工程实训正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我校通过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工程设备,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增加资金投入建成了工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训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一、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
应用技术大学是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大学教育类型。应用技术大学中的“应用”一词的含义是其所培养的人才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也不是简单的岗位从业者,这类人才除了要具有精湛的技艺能力,懂得操作和运用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市场意识。应用型是相对于学术型而言的,它所要考虑的是现实的问题,而非理论问题。但是,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一定的理论进行指导,把理论与实际情景结合起来,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必须是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同时具备相应的应用型思维的人才。所以应用型人才意味着其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与应用型思维、精湛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意识,同时能够很好地将理论与具体情景实现完美结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应用技术大学中的“技术”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技术”,蕴涵了“科学、知识、工程、技术、艺术”等应用型科学与技艺。从本质属性来看,应用技术大学具有“高”、“专”、“技”和“人”的特征。“高”即高等性,应用技术大学和其他类型本科高校一样是建立在受过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教育机构,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专”即“专业性”,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仍然是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的专业教育,是面向社会职业分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技”即“应用技术性”,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都以应用技术型为主要特征,这是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但它不是低层次的技工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并不代表基础理论课程和学术水准的降低。“人”即“人文性”,是指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要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生态伦理素养等全面发展的素养。应用技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是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二、工程实训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目标是通过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来实现的。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兼顾为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服务,故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是其重点和根本。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心脏。学校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都是最终通过课程定位来体现的。
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划分了文、理、工三大类的学业门类,其中,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工程实训课程内容的依赖性最大。在学校深入转型发展,体现应用技术型教育内涵的指导教育理念下,结合校内专业和校内工程实训基础及发展前景,对校内工程实训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是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工程实训教育研究的空档。面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训校本课程的研究可以实化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内涵,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校内各个专业特别是工科专业的工程实训实践教学需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思路
笔者通过分析我校各专业特别是工科专业的创建历史和发展现状后发现,与传统工科院校相比,要提高我校本科生的应用技术水平,必须立足于完善和夯实本科生的工程实训环节。该研究课题面向许昌学院全院本科生,分文、理、工三大类构建,旨在满足全院本科生的工程实训课程平台建设要求,培养和提高我校本科生的应用技术能力。
结合我校各专业对工程实训课程的依赖程度,拟对工程实训课程中工程基础类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主要内容模块包括:工程素养模块、工程技能模块、工程创新模块三大模块内容。其中工程素养模块主要包括工程见习、术语普及、工程师职业素养培养、工程基本安全知识等。工程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制造業发展史和现状、金工实习、专业实习等。工程创新模块则主要是与工科各个专业和区域经济的结合,以专业为基础,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专业的综合设计应用,甚至包括创新创业等。
四、实施与反馈
目前,我校理工科学院有电气(机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新材料与能源)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工科专业接近20个。笔者现以电气(机电)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对工科专业所应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进行调研解析。
许昌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式、应用型高级人才。
许昌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化工、医药、粮油食品、环保、能源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产品开发、技术改进和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以上述两个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有对应用技术能力需求的体现。应用技术包括工程实践基本能力、工程技能和专业技能三类,而工程实践和工程技能又是专业技能的基础。在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中,学生对工程技术知识的缺失也导致了课程的难以理解和难以往前推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等严重问题。在具体教学活动实践中,学生对工程实践基础知识的缺失,使其对于专业课程难以理解,甚至失去学习兴趣。比如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工程图样的看图知识、工程制造业的基础知识和化工原理的专业知识。工程图样的看图知识和化工原理的专业知识都可以在课程讲授环节中学到,但工程制造业的知识却只能通过金工实习和工厂见习等实训环节来获取。
另外,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工程素养锻炼内容和学生毕业后的工程实践能力都依赖于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就有与工程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工程技术能力,那么在校期间的教学实践环节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不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练习,更无法快速地胜任进入社会后的工作需求。
我校工科专业是起步较晚的新专业,是在社会对人才需求量较大和学校具备理科基础师资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工科专业相比,其在工程训练教育的建设方面显得较为欠缺,需更加重视并完善建设。通过校本工程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以提高本科生高等工程教育实训环节的理论水平和实用技能。
五、小结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工程制造业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形式下,高校教育需要消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将社会的人才需求与自身的教育培养相结合,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学考核等多方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改革方向,把培养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重视工程实训,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有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 参 考 文 献 ]
[1] 温景文.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7):15.
[2] 季红波.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集,2014(3).
[3] 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5.
[4] 车如山,季红波,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11):8.
[5] 高琪,李颖.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金工实习”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15.
[6] 韩永杰.工程实践立体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9):10.
[7] 陶卫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究[J].大众科技,2015(6):20.
[8] 徐飞,李宝.关于工程实训实践教材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8):15.
[9] 李凌乐.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本科生工程师素养的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
[10] 尤平.应用技术大学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天中学刊,2016(2):15.
[11] 招生简章[DB/OL].http://zs.xcu.edu.cn/uploads/soft/150610/2015.pdf.
[12] 马洪霞,滕業方.“专业群”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大学教育,2015(1):141.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