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外来”,着意“本来”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方法以及刺激手段等都相对成熟、稳定,但这也使得阅读教学走进了“程式化”的泥淖而无力自拔。我们以“陌生化”理论观照阅读教学,要拒绝只有认识与教育价值的教学,要带领学生从文本内部去发掘文本的奥秘,以解构文本的陌生化程序为内容选择的根本取向,并从内容统一于形式之中的理念出发设计教学程序。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阅读教学;启示
“陌生化”理论认为:人的语言和行为只要经过几次反复使用,就会变成无意识而使人们对周围的世界熟视无睹、毫无兴趣,因此必须“陌生化”艺术形式,以达到文艺的目的。语文阅读教学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丰厚,但也正因为成熟的模式、固定的方法、稳定的刺激手段等等的机械重复使得阅读教学走进了“程式化”的泥淖而无力自拔。作为文学解释学理论的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对文学的解释新颖、独到,有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与同样是以解析文本为使命的阅读教学有许多契合之处,我们或许可以从“陌生化”这个外来理论中寻求到突破发展瓶颈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向“内”探秘——教学设计的思维起点
说起陌生化理论就不能不首先说到 “文学性”这个重要概念,作为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反拨的文学理论,形式主义破天荒地把文学看作是一门独立自主的科学。它将文本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将语言作为研究的主体,并认为研究文学必须从文学自身来寻找构成文学的内在依据,让作品本身来说话,也只有文学本身特有的规律才能说明其形式和结构。这在现代文论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并直接开启了欧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先声,从而促成了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视角的方向性改变:文学“向内转”。其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就说:“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的情况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及其纺织的方法。”
这对于还是“内容霸权”的阅读教学具有“反拔”性的启示意义。传统文论观的理念基础是把文学看作工具,这种观点也直接影响文本解读方法,致使我们对作品的解读往往从作品外部作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非文学领域的分析。阅读教学往往只看到它的认识和教育作用,在乎“写了什么”及其社会意义,语文课堂总是“内容的分析”淹没了对艺术技巧的探寻,因而直接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的结果。比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争辩的是杨修到底“死得冤不冤”,进而对封建王朝内部争斗的残酷性作一番考据;教学《死海不死》一文,仅仅让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去探寻死海的表象及其形成原因,我们认为,此种只掇起文本中的三言两语而跳出文本从外部作无限解读的阅读教学,不是语文课程应有的价值取向。阅读教学从来就不能止于文本所承载的外在的教育价值,而更应是对其表达的形式本身的探求,“向内转 ”,即从文本内部探求文本奥秘,这才应该是语文课程核心价值的回归。因此,“向文本内部探求奥秘”应该成为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思维起点,这也应该是形式主义文论应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价值所在。
二、去“陌生化”——教学内容选择的根本取向
形式主义认为,把各种材料拼凑起来是不可能成为具有艺术性的文艺作品的,而只有那些用特殊程序创造出来的作品才具有艺术性,而所谓程序就是“在作品的构成中是将语文材料组合到艺术整体中去的方法”(马舍夫斯基)。也就是说,文学的文本是诸多“陌生化特质”融化并重塑成的一个有机和谐整体。而“阅读活动是一种根据作者及其创作环境和文字的语法特征进行‘释义的过程。”作品解读的任务就是研究作品的构成方式,以解构陌生化程序为桥梁理解作者的理解,可以说文本用陌生化的形式铺就了欣赏之路。我们的教学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循着 “陌生化”的踪迹来达到理解的彼岸,要通过作品的构成方式去发现、揭开文本的“艺术密码”,体悟作品之“秘妙”,习得解读作品之方法。所以,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根本取向应在解构文本形式,在于想办法去“陌生化”,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这也是阅读教学与一般性阅读的根本区别。
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对语文应该教什么有过热烈的讨论,也有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在于“文本的形式”而非仅仅是“文本所承载的内容”的自觉,我们的语文老师也自觉不自觉地在运用陌生化理论,从某些陌生化的形式入手(或以之为突破口)进行阅读教学。如教学《故乡》一文时,抓住“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语涉双关、富有蕴味的语句展开教学活动;教学《孔乙己》就抓住“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来分析主人公的命运及其产生的原因。但一些教师运用“陌生化”理论开展阅读教学其根本目的还在于文本所承载的内容,他们只进行了从语言到内容探索,还没有再进一步回归语言本身——对形式的探求,还没有真正摆脱社会学文学批评模式的影响。如果教李白的《静夜思》而不解何以是“床前”而非“窗前”,教贺知章的《咏柳》只得前两句写出了柳干、柳枝的特点,而不能借其“碧玉”“丝涤”两个喻体揣摩出作者“喜爱”之味,这就犹如看一幅画说“画得真像”一样,根本谈不上欣赏,根本还没有触及“艺术”。这样的教学即使是没有离开文本的语言,也不能说是具有了语文课程特质的教学。钱梦龙先生教《死海不死》的时候以“运用两个传说来说明有何用意?”之问来解说科学小品文重要的形式特征——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是回归到了“用来传达人类体验的手段就是语言形式”这一陌生化理论的基本内涵上,是一种具有语文性的语文教学。因此,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根本取向就是对文本中的陌生化程序的破译,以得作者之匠心、艺术之精妙。
三、由“外”而“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路线
形式主义认为,传统的形式和内容的二元观,把形式和内容人为地抽象了出来,通过把作品分为表达了什么和如何表达两部分肢解了作品整体;形式和内容是统一在审美对象之中而不能割裂开来的两部分,并且内容只是成为形式的组成要素才是艺术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成为审美价值的来源。这一观点,“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它突破了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模式,把内容与形式统一于语言之中。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这种说法被认为带着划时代的价值。” 这为阅读教学总是先“内容”后“形式”的教学活动程序设计指出了矫正的思路。
既然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相融相生的完美统一体,那么我们就不能将其人为分割成内容与形式两部分,而应通过文本的外显的形式去探究语言背后的内蕴。其实,由形式入手去解读作品,或许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发现。比如,关于木兰形象的教学,我们不先冠之以“巾帼英雄”的标签,先以“代父从军”“沙场征战”“辞官还乡”这样的抽象性的故事来探究其“英雄”行为,而从文本的详略处理(形式)这个角度来引导学生去解读木兰形象,或许就不会只得“英雄”之“骨架”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细致地捋一捋木兰的“所思”“所忆”“所为”在作者心中的权重(即详略处理),相信学生就可以自我发现那个特殊時代背景下的“女儿”内心之细腻,读出特殊语境中的人物心理。可以这样说,阅读教学要达到目的,就必须从理解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入手,即使是对内容的教学也不能脱离文本的形式,脱离形式的教学就不是语文的教学,学生也就无法从字里行间体察到细腻而深沉的情感,无法聆听到文学背后作者的心跳声,无法获得心灵的共振、生命的启迪。
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不可能指望某一种理论就可以解决全部的问题。我们借鉴陌生化理论之“外来”,须基于其“本来”,唯如此,“外来”的理论才能成功移植到阅读“本来”之中而催生出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2]牛月明.钱钟书的“理趣”论[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4]孙绍振.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批判[J].文艺争鸣,2014,(2).
作者简介:孙志满(1964— ),男,福建省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语文教研员,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及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