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门糖塑的起源、特色和发展现状
贾方方?吴杰?马瑞春
被誉为“民间工艺和民间美术活化石”的天门糖塑独具创意、形神兼备、肌理丰富、色彩醒目,成为深受劳动人民喜爱的民间工艺品。在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天门糖塑因为创意制作难度大、材料易碎不可复制、风俗淡化市场不再等原因,正随着老一代屈指可数的艺术家的凋零而濒临失传。
在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精彩纷呈、雅俗共赏的民族民间艺术,带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丰富人文情怀的民间艺术成为孕育中华民族一切文化的母体和源泉。其中,被誉为“民间工艺和民间美术活化石”的天门糖塑因其造型形神兼备、色彩和谐醒目、肌理变化丰富等特点,深受劳动人民喜爱,因完整的传承谱系、杰出的艺人、独特的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2007年被列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一、天门糖塑的起源
(一)人杰地灵的天门圣地
天门位于美丽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北倚大洪山脉,南濒江汉黄金水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是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的故乡,也孕育出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清朝状元蒋立镛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天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孕育出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文化果实,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和过滤,那些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得以保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陶冶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天门糖塑正是这些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卓越代表。
(二)历史悠久的糖塑工艺
“糖供”最早见于唐宋古籍中的记载,是古时用于祭祀的贡品。天门糖塑兴起于明代,起源可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传说糖塑的“祖师爷”是明朝开国天子朱元璋的大军师刘伯温。一说朱元璋在平定东北的战役中,当地武装放出毒蜂螫伤打头阵的将士,攻城将士苦不堪言,久攻不下。刘伯温听闻,根据蜂类喜食甜味的特性,熬制麦芽糖,将糖稀涂抹在穿着军装的草人上,全副武装的将士举着草人冲锋在前,毒蜂闻到甜味后纷纷粘下去吸吮,哪里还顾得上螫人?最终将士顺利攻城,大获全胜。为犒劳将士,做“糖人”犒赏全军。另一个说法明朝初期,登基之初的朱元璋担心功臣篡位,子孙皇位不保,营建功臣楼,假意在楼上大宴功臣,暗地里派人在楼下埋好大量火药和干柴,准备借机纵火烧楼、以除后患。这事虽然做的隐秘,却被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看穿,刘伯温买下麦糖人的担子,假扮糖塑艺人,趁机逃脱。在远离京城的地方,走街串巷以做卖“糖人模”为生,这才有了糖塑这一行当。两个版本得出一个相同的推论,即刘伯温首创“糖人模”。在今天的湖北仙桃,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仍然有糖塑艺人团聚参拜“刘祖师”的传统。
二、天门糖塑的特色
(一)工艺复杂、技艺精湛
天门糖塑的原材料是麦芽糖,麦芽糖的制作需经过“选料”、“熬糖”、“生火”、“化糖”、“加色”等几道工序。来源一般分为玉米和大米两种,由于大米本质透亮,因此更为常用。选定原材料后,开始熬制过程。熬制的要点是掌握火候,在熬制过程中使用文火,不能过大或过小,过老或过嫩的麦芽糖都不是适合做糖塑的好材料,并轻轻地用木质的熬板不停搅拌,使水汽蒸发,麦芽糖越熬越稠,软硬适中。加热变软后的麦芽糖加入红、绿、黄、黑四种色素,制作糖塑时选择一种作为主色,根据需要调和其他颜色作为复色,色彩亮丽和谐,表面光滑、色泽明亮、层次分明,造型丰富而
鲜明。
糖塑艺人手法娴熟,一分钟之内就能做出小巧玲珑、声音嘹亮的口哨,让人觉得糖塑也许简单易学。但是糖塑看似简单,若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磨练,难以达到如此境界。 糖塑,讲究一个“塑”字,对艺术品的结构和色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糖坯在20摄氏度以下迅速凝固,气温越低凝固越快,要求糖塑艺人不仅能够眼疾手快,还要手法娴熟、气息均匀,快速并完美地完成作品塑形,否则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对作品的成型产生重大影响。天门糖塑与其他糖塑艺术的最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天门糖塑“吹”、“塑”结合。糖塑艺人把适量的麦芽糖捏成一个气袋,拉出一根气管,朝里面吹气,,通过边吹边捏边扯,同时辅以搓、压、挑、剪、粘等手段,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件或简单、或复杂的艺术品,既有光滑的表面、丰富的肌理,又形神兼备、妙趣
横生。
(二)来源丰富
天门糖塑题材丰富,涉及自然界的动植物、日常器物、历史神话故事、民谣典故、民间传说寓言等。如艺人根据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在有许多枝杈的冬青树枝上做出石榴、螳螂、黄雀、猎人、老虎、枯井等形象,经过排列组合,做成《十样锦》,以表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有些作品取材于天门历史故事,如糖塑艺人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天门竟陵北门外的“百步穿杨”的故事创作出《清河桥比箭》 。在天门糖塑作品中,除去造型简单的小件,光是有情节、比较复杂的组合造型,就可以做出上百种 。动、植物类的作品大概有几百种,常见的有“双狮戏球”、“游龙戏凤”、“龙盘狮”、“龙凤烛”、“麒麟送子”、“十样锦”、“蝴蝶戏花”、“金鱼闹菱”、“莲藕”、“老鼠拖葫芦”、“蛐蛐斗公鸡”、“鸡啄鸡”、“蚱蜢”、“龙虾”、“鹦鹉”、“桂鱼”等。人物类的作品,品种繁多,很难统计,比较受群众喜爱的作品有:“姜太公钓鱼”、“齐天大圣”、“子龙救主”、“青河桥比箭”、“赵云下山”、“张三打鸡”、“林冲夜奔”、“三英战吕布”、“武松打店”、“哪吒闹海”、“石迁盗鸡”、“五龙捧圣”“送子娘娘”、“福禄寿三星”、“牧童骑牛”等。人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寄托在糖塑作品上,如代表吉祥的《龙戏凤》,代表忠义的《关羽夜读》等,《除五毒》、《三怕》等则表现了“辟邪”的愿望。
(三)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糖塑艺人不仅要有出神入化、娴熟的手上功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天门著名糖塑艺人肖丙生在说到糖塑的艺术想象力时说,糖塑艺人要做龙,我们都没有见过龙,怎么办呢?我们只能通过头脑想象龙的样子。头几年肖师傅也追随时尚,根据赵薇的画像做了一个糖塑,惟妙惟肖,别人看了赞叹不已。正是糖塑艺人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天门糖塑不仅在湖北省享有盛名,也流传到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糖塑作品的创作,不仅需要发挥艺术想象力,还要尊重史实,不能脱离历史原貌。肖师傅说,创作要符合实际,艺术性的创造作品,但不能离谱。比如红脸黑胡绿袍的关公,时而带帽,时而不戴帽,时而背旗,时而不背旗;“刘备回荆州”中的关张赵和孙夫人需衣冠整齐,带帽背旗。天门糖塑造型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和谐,人物形象丰富饱满,辅助以一些自制弹簧等小部件,使得作品活动起来,线条简洁、神形兼备、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糖塑艺术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民间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是民间工艺和民间美术的活化石。作品多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保留民间工艺的原生形态。透过糖塑可以找到其历史遗迹和民间艺术鲜活的血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民间工艺和民间美术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天门糖塑的发展现状
(一)公众认知度较低
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变迁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冲击力度不断加大,民间文化地位不可避免地下滑。网上搜索天门糖塑的视频,除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天门糖塑》由专业媒体拍摄外,其他视频多为手机拍摄,时间1~2分钟,画面质量差,噪音多,艺术表现力低下,不能记录工艺本身的价值。在中国知网上检索词条为糖塑时,从1985至2012年的结果只有17份,检索天门糖塑时结果只有6份,侧面反映了大众对糖塑的不重视,研究现状堪忧。现在的年轻一代对精彩纷呈的糖塑艺术不甚了解甚至闻所未闻,糖塑艺术成为了一个甜蜜的梦,仅仅存在于老一代人关于童年的回忆中。如何延续这一鲜活的民间艺术血脉,实在是刻不容缓而又颇费思量的事情。
(二)发展市场狭隘
天门糖塑是季节性的手工艺活,每年农历9月至次年3月为糖塑艺人出门谋生的季节。在兴盛年代,糖塑艺人出门四个月的收入就可供一家人全年的生活,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学艺,也促成了糖塑行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消费群体流失,导致糖塑艺人都仅仅只在农历的十二月和一月份才会重新拾起糖塑担子。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文化下沉,乡村文化模仿现代都市文化,民间艺术也很难再吸引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参与 。天门糖塑虽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因为创意制作难度较大、材料易碎不可复制、风俗淡化市场不再,正随着老一辈糖塑艺术家的逐渐凋零而濒临失传。
(三)传承陷入困境
参与拍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天门糖塑》的天门市最著名的糖塑艺人杨志谱,曾经引起了海内外众多热爱糖塑艺术的人们的高度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杨志谱老人在去年已去世,他的徒弟都年事已高,并且大部分不再从事糖塑事业。另一位也参与了央视纪录片拍摄的糖塑艺人肖丙生,在2013年曾获得由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颁发的“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工作者”称号,但现在也仅仅只在农历春节时期或者受邀参与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展览时进行糖塑作品创作。小板镇另一位做了几十年糖塑的李严树由于身体原因,今后将不再做糖塑。目前健在的糖塑艺人仅7、8人左右,平均年龄超过
70岁。
另一方面,由于糖塑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盈利少,制作步骤繁琐,适宜的制作时间短,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几乎没有人愿意以糖塑为职业。一些外地人慕名而来,专程拜师学艺,但是由于学习时间短暂,学而不精,不能继承天门糖塑的精髓。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