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作为“现实的运动”何以可能?

    冯显婷 鲍金

    [摘要]中国梦是基于中国现实状况提出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目标,是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于一体的梦想,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作为中国重要的政治指导思想,中国梦不是抽象的观念,而应该是现实的运动;中国梦不是在观念和等待中实现的,而应该是在每一个人的实践中实现的;中国梦不是静止的,而应该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动态过程。马克思关于现实的运动的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其方法论指导人们在认识现实状况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中国梦转化为现实。

    [关键词]现实的运动;中国梦;实践

    [中图分类号] B82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8)05-0034-07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①。这段论述概括表述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过程性、动态性以及现实性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虽然没有具体描述过如何实现共产主义,但他从宏观层面给予了人们认识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方法论。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因此,回答如何处理现实和理想的关系,就成为前提性的基本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目标性的概念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了不同的表达形式,表现出人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期许和信心,但也出现了仅仅关注理想的语言表达,而忽视实现理想的现实基础的现象。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重新阐释马克思关于“现实的运动”的思想,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马克思关于“现实的运动”的论述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所理解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制的扬弃,是人的类本质的复归。此时,马克思还未脱离唯心史观的影响,从人本质的理念出发,从应然出发,设定了人类的一种理想状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全新的视角出发,第一次提出关于现实的运动的概念。“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②。在此,马克思抛弃了具有预设前提的共产主义观,开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和探讨社会历史发展,从社会现实、生产力状况和交往形式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和批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在这段经典论述中,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对于共产主义的定义,历来有两种不同的传统解释:一种是作为理想与目标的共产主义,另一种是过程性的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有人将共产主义看作一种理想蓝图和一种应然状态;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则将其看作是具有实践性的现实运动。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者不应当用主观设定的标准去衡量现实,不应当用共产主义的理想规定现实。他批判了将共产主义作为现实必须与之相符合的抽象理想的观点,提出了作为“消灭现存状况”③的过程性的共产主义。“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就在于使现存社会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④,共产主义是基于现实作为目标和理想而存在的,同时也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⑤。

    十九世纪的青年黑格尔派犀利地批判社会现象,但是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⑥,并没有改变社会现实,事实上却是“最大的保守派”⑦。這些保守派并没有突破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认为思想和观念束缚着人们,因此只要从逻辑上提出批判现实的意识形态,使人们挣脱思想的枷锁,便可以改变现实状况。而马克思的“这种历史观和唯心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⑧。共产主义不仅仅是在观念中存在的理想蓝图,更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现实运动。因此共产主义不是最终要实现的静止的社会形态,而是一种动态性的、过程性的革命化运动。

    理想是人们的美好愿景,是对现存事物的批判和未来事物的设想,是一种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观念,因而便与生俱来具有一种抽象和虚幻的特质。因此,理想并不等于现实,一般而言,它是与现实相对应而存在的。另一方面,理想并非人们的臆想,而是一种基于现实基础的观念。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理想在客观的社会存在中,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逐渐转化为现实。受社会条件限制和制约的现实的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合乎客观规律的理想融入人们的社会实践,从而使理想现实化。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很少涉及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建设的具体方案,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具体描述,更多的是探索和解释共产主义的实现路径。正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解决的根本矛盾,以及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自由的状态,马克思提出了一种更加美好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一方面,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给无产阶级指引了道路,同时也给予了他们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理想,它是基于现实而提出的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并且是通过对现存事物的改变而逐步实现的。

    二、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认知误区的辨析

    自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中国梦这一概念起,社会上便掀起了学习和宣传中国梦的热潮。中国梦将个人、民族、国家的利益凝聚在一起,受到了各族人民的一致欢迎,作为构建未来社会的理想深入人心。中国梦作为中国发展的理想,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但它并非是纯粹的精神寄托,也并非是一个静止的目标,而是一个运动过程,需要通过全民族较长时间的共同奋斗才可能实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将中国梦的实现放诸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路径中,提出两个百年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将两个百年目标分为三个阶段,至今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本世纪中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目标引起了广大民众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和向往。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之后,中国梦迅速涌入中国各个角落。关于中国梦的宣传标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政府、学校、商场、地铁站、公交车等等各种场所中;此外,中国梦不仅是党政机关的宣传内容,还频繁地出现在理论研究中。中国梦作为一个宣传标语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概念,但是,在宣传中国梦的过程中,某些地方为追求潮流而提出形式上的地方梦、城镇梦、单位梦。各个地区、各个行业都出现了形态各异的梦,有着使中国梦内容逐渐庸俗化的不良倾向。一些媒体通过宣传公共服务等民生问题将中国梦和个人梦连接起来,使中国梦逐渐成为了仅仅是富裕的物质生活的代名词,甚至将充满低级欲望的梦想都挂以中国梦的名号而存在,使得原本意境高远、内容丰富的梦想内涵逐渐狭隘化、庸俗化。中国梦虽然是每一个人的梦,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切满足内心需求的梦都属于中国梦的范畴。

    中国梦是现实的、动态的,不是静止、抽象的目标。中国梦的实现主体是全国各族人民,但是有些人认为中国梦的实现是以青年为主体,理应将所有的期望寄托于全体青年,而自己则袖手旁观,静待中国梦的到来。如果人们的关注点仅停留在中国梦的内涵、实现时间以及美好未来的幻想中,仅仅将其作为一个概念而停留在人们的观念之中,那么它就变成了虚幻的存在,只思考“中国梦代表了人们的好日子”、“不知自己是否能够等到中国梦实现”的问题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完全停留在观念层面上的中国梦,就像青年黑格尔派那样只是从词句上反对词句,而忽视了现实基础,因此只是抽象的。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个人的梦,不是虚幻、难以实现的乌托邦,它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生活梦想的集合。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包含了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三个层面。但是,有些人狭隘地只是将它看作是个人生活的梦想,而忽略了宏观层面上中国梦的国家和民族意义;有些民众认为中国梦只是一个由国家提出的口号,与自己的生活存在很远的距离;然而,也有些民众认为中国梦就意味着自身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是自身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国梦与个人梦紧密相连,但是如果将中国梦仅仅看作是个人的梦,或者将中国梦仅仅看作是民族的梦,都会不可避免陷入中国梦的认识误区,从而出现标签化和概念化的现象。有些民众将中国梦看作为一种政治谋略;有些民众将其看作为一个未来美好的幻境,认为中国梦不过是一种让人们可以暂时逃避艰苦现实的梦境。在这种狭隘认知的推动下,中国梦的价值批判作用便消失殆尽,不再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中国梦与个人梦紧密相连,它发端于个人梦,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梦等于个人梦;个人梦是一个人的梦想,而中国梦是在每个人梦想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梦想,是每一个人都为之奋斗才能实现的梦想。概言之,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它包含了每一个人的利益,体现了每一个人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也只有在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中才能实现。

    中国梦是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有些人认为中国梦是与两个百年目标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略截然不同的新目标;有些人认为中国梦意味着复兴古代盛世时期的景象;一些媒体宣传中国梦与美国梦是相同,具有称霸世界的侵略性。此类诋毁中国梦的言论,从根本颠覆了中国梦的内涵和性质,带有诋毁的负面作用,将会错误地引导世界对中国梦的理解。中国梦不是毫无根基,它是承前启后的,只有在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之上,中国梦才可能实现,因此,它与两个百年目标以及党中央提出的其他战略布局是紧密相关的。同时,中国梦不是复兴古代的盛世梦,更不可能是侵略梦,它是基于现实基础而提出的符合当下社会民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国家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现实运动,是为人们自由发展奠定基础的实践过程。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中国梦内涵和性质认识的片面性,以及宣传的片面性,致使人们对中国梦理解出现了一系列的认识误区,这是我们应当加以警惕的一个问题。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是为凝聚中国力量而提出的伟大构想,它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虽然这三个方面内涵适合处于所有历史发展阶段的国家,但是中国梦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和侧重点,它们可以细化至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十八大以来,中国致力于提高生产力的质量和发展的效益问题,满足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衣食住行、更高质量的工作环境、更加便利的交通工具和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文化的活力,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梦不是固化的,在其后的三十多年中,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政治治理能力的提高,社会中将会出现新的矛盾,中国梦的具体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中国梦不是人们逃避现实的港湾,不是人们追求财富的口号,而是一个既宏大又细致的现实运动。

    三、中国梦何以成为“现实的运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梦的实践意义,中国梦不是简单的政治宣言,从哲学的意义说,它是改变现存事物的过程。因此,只有将现实和理想相统一、主体力量和依靠力量相结合、历史和未来相贯通,才能够更加完整和深刻地理解中国梦的现实内涵。

    (一)立足现实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解,经历了从唯心史觀到唯物史观的转变过程,共产主义是一个现实的运动,不能成为规定和批判社会现实的标准。作为社会理想存在的中国梦,也不只是现成的尺度,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逐渐变化的现实运动。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不同的时空境遇中有不同的理解。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党中央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生产发展现状而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⑨。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的是中国社会现状的改变,新时代的历史境遇中,中国逐渐摆脱了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中国梦的实现,首先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并逐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具有引领社会发展的功能,但是中国梦不只是静止固定的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渐充实;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政治、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需要也不断得到提升。而目前,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制约着人们需要的满足,日益火热的海外购、东中西部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医疗教育问题丛生,只有在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人们的需要才可能真正得到满足。然而这就需要将中国梦付诸于实践,解决目前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水平较低、质量不高的社会生产力现状。

    质言之,中国梦不仅是凝聚社会力量的美好愿景,而且还是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的手段。人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基于现实状况丰富中国梦的内涵,发挥其引领现实生活的作用,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理想和现实相统一

    科学以现实为基础,具有客观性;价值以人的心理为基础,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科学和价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是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并不意味着两者不能同时并存。价值批判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引和激励作用,价值目标和理想的建立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因而具有科学性的价值理想才更具现实性,而不遵守客观规律的目标是虚无的,是乌托邦式的。因此,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是统一的,而理想和现实也是相统一的。理想是對客观存在的反映,理想不应该去要求现实符合理想,不应该用幻想的理想框定现实,人们应该在现实的基础上规定理想。

    马克思提出“生活决定意识”的历史考察方法,这就与与庸俗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划开了界限,批判了将观念、抽象的人类作为历史的起源的唯心史观。马克思将现实的人看作创造历史的动力,现实的人是指从事劳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在现实面前,“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取代” ,抽象的哲学将会被由实践所决定的实证科学所代替,单纯的思想运动不可能推动社会变革。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只能成为空想,是因为他们只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而提出美好社会蓝图,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和启发了工人,但是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措施,没有改变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然而一旦人们看到推翻旧社会的革命方式,那么理想方案就不再是空论,而具有革命性。而共产主义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 。

    如果中国梦只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视域中,那么它只能作为美好社会的一种想象。而“思想永远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所能超出的只是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内容,它描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寄托着民众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和希望。因此,它在思想范围内规定了中国未来的状况,从而超出了目前社会的思想范围,但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作为一种“梦”的提出,它还没有改变任何现存事物。因此,中国梦是不能被限定和界定的概念,不是静止不动的幻想,而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应该充分发挥引导社会前进的作用。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只有将中国梦的内涵与中国现实相联系,并且只有将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中,才能真正接触和趋近中国梦。感性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也是中国梦成为可能的第一前提,理想成为现实,需要具有实践力量的人和人的感性活动作为中介,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践行中国梦,才可能使作为理想和目标的中国梦进入实践层面,使之具有现实性。

    (三)主体力量和依靠力量相结合

    习近平在《复兴之路》展览上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一定会实现,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梦在时间进程中能够自发实现。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梦的实现才成为可能,这一过程需要每一个人为之奋斗和努力。“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人们创造的结果,它是单个人的意志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中既强调了每个人的作用,又强调了人们合力的作用。合力是由不同的单个意志相互作用形成的,所以现实中的每个人对推动社会历史进程都有所贡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固然也要依靠人民的力量,不断为人民造福。但是人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中国梦不是一人之力便可完成的,也不是青年群体便可促成的,只有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每一个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合力,促使现存社会的革命化,才可能不断地趋近目标。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论断不是从逻辑中推演出来的,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现实发展的认识而提出的社会历史发展必然结果。只有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并能根据客观规律改变其作用形式和条件,才可能出现历史的必然结果。实现无产阶级的胜利,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便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主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中国梦的实现亦是如此,它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需要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在现实的运动中,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之所以是历史的剧中人,一方面,由于无数个力的相互交错,会形成一个不受个人意志影响的合力,规定和制约着每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之所以能够作为社会历史的剧作者,源于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不仅“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人们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主体需要创造和改造环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是被剧本控制的木偶,而是可以根据现实需要进行语言和肢体的变动,从而推进剧情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根据当下社会现实状况而提出的具有现实性的目标。伟大梦想的实现,不能从应然的角度幻想现实运动的发生,更不能由袖手旁观者来静观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虽然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青年发挥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需要依靠青年群体,但是其主体,仍然是全体各族人民。只有全国上下同舟共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一部分,实现平衡和充分的发展,从而才会促使社会历史朝着符合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促使中国梦成为现实。

    (四)历史和未来相贯通

    自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有识之士都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成功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使中国摆脱了受压迫的地位,真正站了起来,改变了落后状态,成长为正在富起来强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纵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是长期的、曲折的。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平衡的人均收入水平、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不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阻碍了人民幸福指数的提高,是不容忽视和应着手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一方面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国梦不是轻易实现的,要正确认识和敢于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地应对和解决社会发展的矛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国梦,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到达社会发展的鼎盛状态,它只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目标。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量的积累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便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因此,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是正当并且必须的,但如果人们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满足,便磨灭了作为人与作为动物之间的区别。中国梦是宏大的社会理想,不应仅限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应该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我们应该坚定信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在为个人的民族的国家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同时不忘初心,牢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使命。

    四、结语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人们对未来祖国的美好期望,凝聚了中国力量,鼓舞了人们继续前进的信心;但中国梦不仅是作为一种社会理想而存在,不仅是一个静止虚幻的希望,也不是仅属于个人或者国家的理想,它是集科学性和价值性于一体,具有丰富现实内涵的实践过程。应该把中国梦与国家和个人的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改变不合理的事物,使现实世界“革命化”,最终实现人们所向往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

    [ 注 释 ]

    ①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②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③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④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⑤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⑥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页。

    ⑦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页。

    ⑧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⑨ 姜华宣、张蔚萍、肖甡:《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01)》,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⑩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页。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05页。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参考文献]

    [1] 中央編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姜华宣、张蔚萍、肖甡.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01)[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2).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4).

    责任编辑:梁一群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