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
王 骁
广播、电视媒体走到今天,受众对播音创作的个性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独具特色而又能被受众广泛认同的播音风格是每位播音员共同的艺术追求。但是在播音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
一些年轻播音员在入行初期由于一味模仿他人,只学不“创”,尽管经过三、五年的业务实践,开始形成相对稳定的播音习惯,却没有形成鲜明的播音个性,更谈不上确立自己的播音风格。
在播音业务逐渐熟练的阶段,播音员通常会进入一个“播音水平长时间徘徊不前、播音创作缺少激情、无法实现自我提升”的“平台期”,甚至陷入阶段性的困惑和茫然,不管播什么稿子都是一个味儿,不能把稿件的思想内容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受众。如何破解业已形成的播音稳态系统?
播音员为寻求新的突破要敢于否定自己,下决心向旧有习惯挑战;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拓宽活动领域,不断变换形式,以产生新鲜感。如赵忠祥早期的播音风格明亮、硬朗、昂扬,已经获得广泛认同,但在《动物世界》中的播音风格却转变为“细腻抒情”的格调了。在《动物世界》中,他大胆突破常规的断句方式,完全从语势、语感、节奏等表达的需要出发设计语气,取舍停连。正是他敢于突破自己的原有风格使他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的徐俐在播报方式上的突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徐俐的播报方式最初在播音界也曾引起一些争论,特别是在语速方面,有人认为她的语速过快,有时感觉还没听清楚就过去了。但是经过时间的验证,她的播音清晰明快,简洁自信、有较强的时代特色,被人称为“徐俐风格”。可见,播音风格的形成需要积累、探索,更需要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播音风格是播音员生活经验、能力性格、年龄资历、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在播音创作中的综合体现,是播音员内在素质的流露。但是一种独特播音风格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突破“框框”的限制,实现新的、更大的自我超越。处于“平台期”的播音员要想成功实现“突围”,除了不放松基本功的训练之外,还应当更多地在“诗外功夫”上做文章,以此来克服“千人一腔”的乏味效果。只有我们的播音创造出顿挫之妙、抑扬之美,才能真正引人入胜。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以下方面锤炼自我。
首先,要提高审美敏感。
为什么有的播音员能够契合受众的审美需求?抛开纯技术上的差异,审美敏感至关重要。审美敏感是一种能力,它应当成为播音员的一种职业敏感。有了这种敏感,播音员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准确捕捉到稿件的情绪基调、恰当设计稿件的表达方式,清晰传达稿件的情感态度,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驭播音创作。中央电视台的贺红梅就是一位有着较强审美敏感的播音员。《世界报道》中,她以平和、沟通的特质传达出超乎寻常的亲和力。而在《本周》中,她却“脱胎换骨”,让我们在荧屏上见到了一个有人情味儿、表达方式口语化、充满真情、用心播音的贺红梅。她立足栏目的具体实际,寻找自己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凸现“平民化”“口语化”的播音风格。
播音员应当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敏感?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说:“实践为新知的重要条件,我一直强调审美主体有二重性:它可以是生产艺术的主体——创作者,也可以是观赏艺术的主体——欣赏者,如果一个人的欣赏能力低,那么,他的创作能力也就无从提高与深化。”播音是口耳之学,实践性很强,播音员应当刻苦练耳,就是经常收听节目,特别是向名家学习。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方明的大气磅礴、陆洋的稳健潇洒、于芳的酣畅淋漓、黎江的清纯甜美、常亮的标准规范、丁然的热情奔放、杨波的行云流水等等,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在收听中注意学习他们表达的技巧和优美的语言,天长日久,我们就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敏感,同时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其次,要培养艺术通感。
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虽然播音员创作依据是稿件,但要将一篇稿件播成声情并茂、真切感人的艺术作品,没有一定的创作功力是难以想象的。而主导这个“转换”过程的是创作主体的创造性,它蕴含着播音员的思想品格、文化素养、业务技能、知识储备、气质魅力等综合因素。
播音艺术通感是指播音员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能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从而举一反三、促进创作。通感的存在绝非某些人故弄玄虚,也不仅仅出现在少数“天才”的心中。在播音前辈的创作和论述中涉及通感的事例不胜枚举。“齐越的播音得益于他从《社戏》到《古罗马的大斗技场》这众多的朗诵语感,并使他形成了朗诵式的、具有抑扬之美的表达特色;夏青的播音,得益于他从《唐诗三百首》到《古文观止》的朗读语感,这使他形成了宣读式的、具有顿挫之妙的表达特色。(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著名播音员方明十分热爱书法艺术,他借鉴书法“以力为美”的总原则,在播音创作中追求一种磅礴大气、洒脱舒展的风格。可见,艺术通感为许多播音艺术家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和间接表象,其深刻意义在于它给了播音员以理性的熏陶、情感的熏陶和美学的熏陶,用艺术通感在各种艺术间建立审美沟通的桥梁。
第三,要捕捉创新灵感。
模仿永远是弱者,创新是播音工作者永恒的主题。不少播音员在创作中常常抱怨自己“找不到感觉”,而播音作为一种艺术,需要的恰恰是这种“感觉”——播音创作的灵感。配音演员李易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科班出身的他对一些同行玩命的“傻练”很不以为然。他说:“我不反对练功,但我一般把精力放在‘听和‘看上。播音需要多动脑子,而不是一味地‘吊嗓子。有些人练功存在误区,他们操着浓重的播音腔,对着墙‘慷慨激昂。其实,声音只是表达语言的一种载体,只要自然就好。音色好固然在表达上占优势,但我觉得播音更多是靠感觉,你要善于捕捉播音实践中瞬间闪现的灵感。”艺术无定式,创新无止境。每一次播音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灵感不会从天而降,播音员应当精益求精地设计表达方式,在不懈地探索中捕捉一闪而逝的创新灵感,从而获得播音水平的提升空间。
志在欣赏绝美风景的人,绝不会在半山腰流连。让我们在抑扬顿挫中体会曲径通幽的意境,在起承转合中领悟峰回路转的无限风光。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不破不立”,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中才能实现播音风格的最终确立。
(作者单位:大连人民广播电台)
栏目责编:曾鸣
广播、电视媒体走到今天,受众对播音创作的个性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独具特色而又能被受众广泛认同的播音风格是每位播音员共同的艺术追求。但是在播音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
一些年轻播音员在入行初期由于一味模仿他人,只学不“创”,尽管经过三、五年的业务实践,开始形成相对稳定的播音习惯,却没有形成鲜明的播音个性,更谈不上确立自己的播音风格。
在播音业务逐渐熟练的阶段,播音员通常会进入一个“播音水平长时间徘徊不前、播音创作缺少激情、无法实现自我提升”的“平台期”,甚至陷入阶段性的困惑和茫然,不管播什么稿子都是一个味儿,不能把稿件的思想内容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受众。如何破解业已形成的播音稳态系统?
播音员为寻求新的突破要敢于否定自己,下决心向旧有习惯挑战;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拓宽活动领域,不断变换形式,以产生新鲜感。如赵忠祥早期的播音风格明亮、硬朗、昂扬,已经获得广泛认同,但在《动物世界》中的播音风格却转变为“细腻抒情”的格调了。在《动物世界》中,他大胆突破常规的断句方式,完全从语势、语感、节奏等表达的需要出发设计语气,取舍停连。正是他敢于突破自己的原有风格使他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的徐俐在播报方式上的突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徐俐的播报方式最初在播音界也曾引起一些争论,特别是在语速方面,有人认为她的语速过快,有时感觉还没听清楚就过去了。但是经过时间的验证,她的播音清晰明快,简洁自信、有较强的时代特色,被人称为“徐俐风格”。可见,播音风格的形成需要积累、探索,更需要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播音风格是播音员生活经验、能力性格、年龄资历、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在播音创作中的综合体现,是播音员内在素质的流露。但是一种独特播音风格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突破“框框”的限制,实现新的、更大的自我超越。处于“平台期”的播音员要想成功实现“突围”,除了不放松基本功的训练之外,还应当更多地在“诗外功夫”上做文章,以此来克服“千人一腔”的乏味效果。只有我们的播音创造出顿挫之妙、抑扬之美,才能真正引人入胜。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以下方面锤炼自我。
首先,要提高审美敏感。
为什么有的播音员能够契合受众的审美需求?抛开纯技术上的差异,审美敏感至关重要。审美敏感是一种能力,它应当成为播音员的一种职业敏感。有了这种敏感,播音员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准确捕捉到稿件的情绪基调、恰当设计稿件的表达方式,清晰传达稿件的情感态度,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驭播音创作。中央电视台的贺红梅就是一位有着较强审美敏感的播音员。《世界报道》中,她以平和、沟通的特质传达出超乎寻常的亲和力。而在《本周》中,她却“脱胎换骨”,让我们在荧屏上见到了一个有人情味儿、表达方式口语化、充满真情、用心播音的贺红梅。她立足栏目的具体实际,寻找自己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凸现“平民化”“口语化”的播音风格。
播音员应当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敏感?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说:“实践为新知的重要条件,我一直强调审美主体有二重性:它可以是生产艺术的主体——创作者,也可以是观赏艺术的主体——欣赏者,如果一个人的欣赏能力低,那么,他的创作能力也就无从提高与深化。”播音是口耳之学,实践性很强,播音员应当刻苦练耳,就是经常收听节目,特别是向名家学习。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方明的大气磅礴、陆洋的稳健潇洒、于芳的酣畅淋漓、黎江的清纯甜美、常亮的标准规范、丁然的热情奔放、杨波的行云流水等等,都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在收听中注意学习他们表达的技巧和优美的语言,天长日久,我们就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敏感,同时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其次,要培养艺术通感。
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虽然播音员创作依据是稿件,但要将一篇稿件播成声情并茂、真切感人的艺术作品,没有一定的创作功力是难以想象的。而主导这个“转换”过程的是创作主体的创造性,它蕴含着播音员的思想品格、文化素养、业务技能、知识储备、气质魅力等综合因素。
播音艺术通感是指播音员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能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从而举一反三、促进创作。通感的存在绝非某些人故弄玄虚,也不仅仅出现在少数“天才”的心中。在播音前辈的创作和论述中涉及通感的事例不胜枚举。“齐越的播音得益于他从《社戏》到《古罗马的大斗技场》这众多的朗诵语感,并使他形成了朗诵式的、具有抑扬之美的表达特色;夏青的播音,得益于他从《唐诗三百首》到《古文观止》的朗读语感,这使他形成了宣读式的、具有顿挫之妙的表达特色。(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著名播音员方明十分热爱书法艺术,他借鉴书法“以力为美”的总原则,在播音创作中追求一种磅礴大气、洒脱舒展的风格。可见,艺术通感为许多播音艺术家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和间接表象,其深刻意义在于它给了播音员以理性的熏陶、情感的熏陶和美学的熏陶,用艺术通感在各种艺术间建立审美沟通的桥梁。
第三,要捕捉创新灵感。
模仿永远是弱者,创新是播音工作者永恒的主题。不少播音员在创作中常常抱怨自己“找不到感觉”,而播音作为一种艺术,需要的恰恰是这种“感觉”——播音创作的灵感。配音演员李易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科班出身的他对一些同行玩命的“傻练”很不以为然。他说:“我不反对练功,但我一般把精力放在‘听和‘看上。播音需要多动脑子,而不是一味地‘吊嗓子。有些人练功存在误区,他们操着浓重的播音腔,对着墙‘慷慨激昂。其实,声音只是表达语言的一种载体,只要自然就好。音色好固然在表达上占优势,但我觉得播音更多是靠感觉,你要善于捕捉播音实践中瞬间闪现的灵感。”艺术无定式,创新无止境。每一次播音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灵感不会从天而降,播音员应当精益求精地设计表达方式,在不懈地探索中捕捉一闪而逝的创新灵感,从而获得播音水平的提升空间。
志在欣赏绝美风景的人,绝不会在半山腰流连。让我们在抑扬顿挫中体会曲径通幽的意境,在起承转合中领悟峰回路转的无限风光。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不破不立”,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中才能实现播音风格的最终确立。
(作者单位:大连人民广播电台)
栏目责编: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