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电视节目“故事化”手段的应用
高 蕾
《走近科学》对“故事化”手法的应用
《走近科学》改版后节目制作的主体“模式”是将“故事化”手法运用于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寻找独特或典型的人物事件,借助曲折的情节铺陈,通过设计和推进故事悬念,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转变创作理念。《走进科学》制片人张国飞曾明确表示,传统的说教式科教节目已经无法在激烈的电视竞争环境中求生,而用故事、情节、悬念对节目进行重新包装,可以说是立足受众需求,顺应市场形势的需要。例如,一个有关艾滋病的主题,按原先的思路势必将节目制作成一档包括对病理、病的危害性、防病措施和严峻形势等内容的艾滋知识宣传片,而在新的创作理念指导下,则转变成了讲述病人如何染病、个人和家庭所受的打击和压力、如何面对现实、怎样顽强抗争的具有故事情节的电视节目。事实证明,“故事化”赋予了电视节目更多的感染力,也更为观众所接受。
严格选材策略。“故事化"后,《走进科学》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和原则,即重要度、曲折度、可视度和权威性。制片人张国飞曾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策划整合与品牌战略会议上解释:“重要”是指“要找关于财富、生命、情感、未知世界的故事”;“曲折”是指“将一个平淡的故事变得不平淡,要忽悠得曲折”;“可视”是指“画面本身以及画面内部的情节、细节、情绪和情感要丰富,只有通过生动的故事才能展现”;“权威”则意味着“这个节目有没有、能不能有导向意义,有多少,而且这种导向是绝对的”。《天降活鱼》《吃沙老人》《少女无脉之谜》《谁袭击了飞碟》《神农架野人调查》……改版后的节目无一不是“故事化”手段应用的产品,引人注目的标题、环环相扣的情节、吊人胃口的悬念成为《走进科学》诸多节目的亮点。
丰富表现手法。《走进科学》栏目大胆借鉴电影电视剧的悬念、细节、铺垫、冲突以及交叉平行叙事等手法,在故事的进行中将科学道理一点点阐释,再加上演播室主持人的解说和专家们的讲解,配合情绪丰富的各种背景音乐,使节目呈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最后在结尾处得出一个结论。科教节目表现的是自然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很多抽象的东西无法表现,所以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抽象的东西用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走进科学》中,我们常可以见到使用高速摄影、水下摄影、显微摄影等技术,让观众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节目还通过三维动画特技、数字影像合成等手段为观众展现一些不存在的图像或难以拍到的画面,这也是科教电视节目不同于其他类型节目的一个特点和优势。
加强节目包装。一是节目的“内包装”,主要指主持人形象和演播室设计;二是节目的“外包装”,主要指栏目标识和片花设计。《走近科学》的主持人张腾岳简洁朴素的“黑框眼镜+衬衫+牛仔裤”搭配已成为栏目的一个标志,模仿实验室和书房样式的演播室设计也是《走近科学》特色风格的一部分,在室内营造出“科学”的氛围,使节目显得浑然一体。2005年央视科教频道进行整体改版和节目重组后,形成了一系列统一的频道标识。《走近科学》以红底镂空的“?”作为栏目Logo,寓意“探索求知”。同时,形式统一的节目片花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科教频道的整体风格。
“故事化”手法应用中的新问题
从2005年改版至今,新的创作手段的确给栏目带来了空前的收视率。然而,就在《走近科学》在“故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愈“战”愈“勇”之时,传出了尖锐而堪称响亮的质疑之声。网络上陆续出现一些关于《走近科学》“装神弄鬼,忽悠观众”的负面评论,并且这类节目呈现出迅速增多的现象。
节目题材选取:主题雷同,猎奇重于求知。在“以收视率论英雄”的现实层面,《走近科学》对以选题抓观众的技巧十分娴熟,如《天降活鱼》《她脑里长珍珠》《兽影惊魂》《眠于水上》等,《走近科学》以颇具科幻电影色彩的慑人标题成功实现了对观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和掌控。然而,如果说《走近科学》在事实上确立了自己的节目风格,那么从节目主题的层面来说,这种风格在相当一部分观众的眼中是“古怪离奇、揭私猎奇、变着法子地哗众取宠”。在《走近科学》历年来数以千计的节目中,来自“某些不知名的小山沟里发生的奇人怪事”层出不穷,譬如《吃沙老人》《毒惑山城》《村娃的厄运》《虱子坝怪洞之谜》等等。严格来说,这种类型的题材除了能够在情感上以“离奇”胜出之外,不仅没有多少生活普适性,也没有科学价值,因此更谈不上“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
制作表现手法:“成也悬念,败也悬念”。首先《走近科学》将“故事化”视作节目制作的“万金油”,当初改版时的刻意求新反而“成就”了另一种模式化的制作。在一段时间的模式化生产之后,虽然节目的自我风格日渐成型,但同时也必须面对模式化的后果,就是观众对节目的进程了如指掌、缺乏期待,进而转化为审美疲劳,这对一个电视节目来说是致命的。其次,悬念的设计缺少技巧,一味依靠幽暗的画面、诡秘的音乐、隐晦的解说来制造“恐怖”氛围的手法未免太过低智商。例如在《古寺怪音》中,使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来渲染在沅陵县博物馆夜间出现的一种“怪音”。对此有网友表示“如果你用3分钟制造悬念,那么我非常支持你。但是如果你用一半的时间去吓人,我就有点怀疑你到底要拍恐怖片还是科普片了。”很多情节的发展原本十分自然,而“悬念”的刻意安插不仅破坏了情节的完整与顺畅,更有弄巧成拙之嫌。例如在2007年3月《寻找带电真凶》一期中,讲述一个老农用电笔测出房间带电,后来发展到地面带电甚至空气带电的奇怪现象,并且电压超过了220伏,而当事人老农安然无恙。《走近科学》在事件的发展架构中极尽制造悬念、人为曲折之能事,在对种种假设进行验证之后得出一个让观众哭笑不得的结论:是测电用的电笔出现了故障。想必稍微有点常识的正常人经过最简单的思考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走近科学》硬是用它的“科学精神”完成了一档喜剧般的节目。
科学原理阐释:推情节而不答疑解惑。通过专家讲解提供假设或阐释原理是《走近科学》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栏目突显自身科普性质的主要手段。然而稍加注意就能感受到节目对科学常识和科学原理的阐释太少,对于人情世故的铺垫描写太多,专家解说不是空洞乏味、牵强附会、无法令人信服,就是浪费口舌解释一些原本就很简单的道理。医学类内容是《走近科学》节目主题的一大来源,在这些节目中,一些以“专家身份”出现的医生学者针对特殊病例所作的讲解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复述,就是提出一些“仅供参考”的假设,其“帮助悬念设置,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似乎远胜于为观众“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的使命。
主持解说表达:措辞有违科学精神。解说词的悬疑化也可以说是《走近科学》“故事化”制作方式的副作用产物。“神秘”“离奇”“诡异”等词汇的使用虽然在感官和心理上给予观众间接的刺激,使他们产生对事件真相的期待心理,但是往往由于节目在内容上最后无法满足观众的这种期待,令人有被误导之感。类似于“离奇死亡”“神秘失踪”“诡异的声响”“玄机重重”等等词语伴随着像是来自恐怖片的背景音乐,主持人俨然成了封建迷信中巫婆神汉的翻版。基于这种完全与栏目标榜的科学精神相违的制作方式和水准,《走近科学》在“故事化”道路上剑走偏锋引发争议也是必然。
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新方向
如何走出刻意追求“故事化”的误区,成为科教电视节目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应当严肃对待的问题。从“质”的保障——节目题材的选用和“度”的把握、制作手段的精进调整两方面探索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是能够有所突破的正确选择。
一方面,在题材选用上抛开现今最主要的题材类型——猎奇型、奇闻趣事型内容,选用更为贴近民众日常生活,同时也更具有科学价值的题材,例如高科技食品安全问题、未来生态环境预测、各种生活常识中蕴含的科学知识等等。仅以“奇”和“趣”来吸引观众只能说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低端水平,更要注重内容的“信”与“真”,这样才不失科教电视节目的严肃定位和使命。
另一方面,在制作手法上不断深入探索和尝试各种传统的或是新兴的制作手段,而不是幻想依靠“故事化”来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抓住观众,在更长远的时间里发挥出科教电视节目“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的影响力。
总之,国内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潜力,只要始终坚持节目的宗旨和使命,保持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必定会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必将壮大成为电视节目的生力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本文责编:曾鸣
参考文献:
1.卢峰:《科教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电视研究》,2005年第7期。
2.刘斌:《中国电视科普节目“瓶颈”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期。
3.刘民朝,刘斌:《中国电视科普节目研究与创新》,《电视研究》,2004年第8期。
4.李春颐:《从探索频道节目看影视纪录片的发展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9期。
5.田磊,陈清:《央视科教频道的传播理念探析》, http://www.zijin.net/get/lecture/2007.shtml。
6.张帆:《〈走近科学〉:媒体装神弄鬼的一面旗?》,http://media.people.com.cn/4797981.html。
7.张国飞:中央电视台策划整合与品牌战略会议发言稿,http://blog.chinatv-net.com。
《走近科学》对“故事化”手法的应用
《走近科学》改版后节目制作的主体“模式”是将“故事化”手法运用于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寻找独特或典型的人物事件,借助曲折的情节铺陈,通过设计和推进故事悬念,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转变创作理念。《走进科学》制片人张国飞曾明确表示,传统的说教式科教节目已经无法在激烈的电视竞争环境中求生,而用故事、情节、悬念对节目进行重新包装,可以说是立足受众需求,顺应市场形势的需要。例如,一个有关艾滋病的主题,按原先的思路势必将节目制作成一档包括对病理、病的危害性、防病措施和严峻形势等内容的艾滋知识宣传片,而在新的创作理念指导下,则转变成了讲述病人如何染病、个人和家庭所受的打击和压力、如何面对现实、怎样顽强抗争的具有故事情节的电视节目。事实证明,“故事化”赋予了电视节目更多的感染力,也更为观众所接受。
严格选材策略。“故事化"后,《走进科学》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和原则,即重要度、曲折度、可视度和权威性。制片人张国飞曾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策划整合与品牌战略会议上解释:“重要”是指“要找关于财富、生命、情感、未知世界的故事”;“曲折”是指“将一个平淡的故事变得不平淡,要忽悠得曲折”;“可视”是指“画面本身以及画面内部的情节、细节、情绪和情感要丰富,只有通过生动的故事才能展现”;“权威”则意味着“这个节目有没有、能不能有导向意义,有多少,而且这种导向是绝对的”。《天降活鱼》《吃沙老人》《少女无脉之谜》《谁袭击了飞碟》《神农架野人调查》……改版后的节目无一不是“故事化”手段应用的产品,引人注目的标题、环环相扣的情节、吊人胃口的悬念成为《走进科学》诸多节目的亮点。
丰富表现手法。《走进科学》栏目大胆借鉴电影电视剧的悬念、细节、铺垫、冲突以及交叉平行叙事等手法,在故事的进行中将科学道理一点点阐释,再加上演播室主持人的解说和专家们的讲解,配合情绪丰富的各种背景音乐,使节目呈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最后在结尾处得出一个结论。科教节目表现的是自然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很多抽象的东西无法表现,所以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抽象的东西用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走进科学》中,我们常可以见到使用高速摄影、水下摄影、显微摄影等技术,让观众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节目还通过三维动画特技、数字影像合成等手段为观众展现一些不存在的图像或难以拍到的画面,这也是科教电视节目不同于其他类型节目的一个特点和优势。
加强节目包装。一是节目的“内包装”,主要指主持人形象和演播室设计;二是节目的“外包装”,主要指栏目标识和片花设计。《走近科学》的主持人张腾岳简洁朴素的“黑框眼镜+衬衫+牛仔裤”搭配已成为栏目的一个标志,模仿实验室和书房样式的演播室设计也是《走近科学》特色风格的一部分,在室内营造出“科学”的氛围,使节目显得浑然一体。2005年央视科教频道进行整体改版和节目重组后,形成了一系列统一的频道标识。《走近科学》以红底镂空的“?”作为栏目Logo,寓意“探索求知”。同时,形式统一的节目片花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科教频道的整体风格。
“故事化”手法应用中的新问题
从2005年改版至今,新的创作手段的确给栏目带来了空前的收视率。然而,就在《走近科学》在“故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愈“战”愈“勇”之时,传出了尖锐而堪称响亮的质疑之声。网络上陆续出现一些关于《走近科学》“装神弄鬼,忽悠观众”的负面评论,并且这类节目呈现出迅速增多的现象。
节目题材选取:主题雷同,猎奇重于求知。在“以收视率论英雄”的现实层面,《走近科学》对以选题抓观众的技巧十分娴熟,如《天降活鱼》《她脑里长珍珠》《兽影惊魂》《眠于水上》等,《走近科学》以颇具科幻电影色彩的慑人标题成功实现了对观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和掌控。然而,如果说《走近科学》在事实上确立了自己的节目风格,那么从节目主题的层面来说,这种风格在相当一部分观众的眼中是“古怪离奇、揭私猎奇、变着法子地哗众取宠”。在《走近科学》历年来数以千计的节目中,来自“某些不知名的小山沟里发生的奇人怪事”层出不穷,譬如《吃沙老人》《毒惑山城》《村娃的厄运》《虱子坝怪洞之谜》等等。严格来说,这种类型的题材除了能够在情感上以“离奇”胜出之外,不仅没有多少生活普适性,也没有科学价值,因此更谈不上“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
制作表现手法:“成也悬念,败也悬念”。首先《走近科学》将“故事化”视作节目制作的“万金油”,当初改版时的刻意求新反而“成就”了另一种模式化的制作。在一段时间的模式化生产之后,虽然节目的自我风格日渐成型,但同时也必须面对模式化的后果,就是观众对节目的进程了如指掌、缺乏期待,进而转化为审美疲劳,这对一个电视节目来说是致命的。其次,悬念的设计缺少技巧,一味依靠幽暗的画面、诡秘的音乐、隐晦的解说来制造“恐怖”氛围的手法未免太过低智商。例如在《古寺怪音》中,使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来渲染在沅陵县博物馆夜间出现的一种“怪音”。对此有网友表示“如果你用3分钟制造悬念,那么我非常支持你。但是如果你用一半的时间去吓人,我就有点怀疑你到底要拍恐怖片还是科普片了。”很多情节的发展原本十分自然,而“悬念”的刻意安插不仅破坏了情节的完整与顺畅,更有弄巧成拙之嫌。例如在2007年3月《寻找带电真凶》一期中,讲述一个老农用电笔测出房间带电,后来发展到地面带电甚至空气带电的奇怪现象,并且电压超过了220伏,而当事人老农安然无恙。《走近科学》在事件的发展架构中极尽制造悬念、人为曲折之能事,在对种种假设进行验证之后得出一个让观众哭笑不得的结论:是测电用的电笔出现了故障。想必稍微有点常识的正常人经过最简单的思考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走近科学》硬是用它的“科学精神”完成了一档喜剧般的节目。
科学原理阐释:推情节而不答疑解惑。通过专家讲解提供假设或阐释原理是《走近科学》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栏目突显自身科普性质的主要手段。然而稍加注意就能感受到节目对科学常识和科学原理的阐释太少,对于人情世故的铺垫描写太多,专家解说不是空洞乏味、牵强附会、无法令人信服,就是浪费口舌解释一些原本就很简单的道理。医学类内容是《走近科学》节目主题的一大来源,在这些节目中,一些以“专家身份”出现的医生学者针对特殊病例所作的讲解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复述,就是提出一些“仅供参考”的假设,其“帮助悬念设置,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似乎远胜于为观众“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的使命。
主持解说表达:措辞有违科学精神。解说词的悬疑化也可以说是《走近科学》“故事化”制作方式的副作用产物。“神秘”“离奇”“诡异”等词汇的使用虽然在感官和心理上给予观众间接的刺激,使他们产生对事件真相的期待心理,但是往往由于节目在内容上最后无法满足观众的这种期待,令人有被误导之感。类似于“离奇死亡”“神秘失踪”“诡异的声响”“玄机重重”等等词语伴随着像是来自恐怖片的背景音乐,主持人俨然成了封建迷信中巫婆神汉的翻版。基于这种完全与栏目标榜的科学精神相违的制作方式和水准,《走近科学》在“故事化”道路上剑走偏锋引发争议也是必然。
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新方向
如何走出刻意追求“故事化”的误区,成为科教电视节目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应当严肃对待的问题。从“质”的保障——节目题材的选用和“度”的把握、制作手段的精进调整两方面探索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是能够有所突破的正确选择。
一方面,在题材选用上抛开现今最主要的题材类型——猎奇型、奇闻趣事型内容,选用更为贴近民众日常生活,同时也更具有科学价值的题材,例如高科技食品安全问题、未来生态环境预测、各种生活常识中蕴含的科学知识等等。仅以“奇”和“趣”来吸引观众只能说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低端水平,更要注重内容的“信”与“真”,这样才不失科教电视节目的严肃定位和使命。
另一方面,在制作手法上不断深入探索和尝试各种传统的或是新兴的制作手段,而不是幻想依靠“故事化”来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抓住观众,在更长远的时间里发挥出科教电视节目“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的影响力。
总之,国内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潜力,只要始终坚持节目的宗旨和使命,保持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必定会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必将壮大成为电视节目的生力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本文责编:曾鸣
参考文献:
1.卢峰:《科教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电视研究》,2005年第7期。
2.刘斌:《中国电视科普节目“瓶颈”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1期。
3.刘民朝,刘斌:《中国电视科普节目研究与创新》,《电视研究》,2004年第8期。
4.李春颐:《从探索频道节目看影视纪录片的发展模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9期。
5.田磊,陈清:《央视科教频道的传播理念探析》, http://www.zijin.net/get/lecture/2007.shtml。
6.张帆:《〈走近科学〉:媒体装神弄鬼的一面旗?》,http://media.people.com.cn/4797981.html。
7.张国飞:中央电视台策划整合与品牌战略会议发言稿,http://blog.chinatv-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