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唐科

    雏鸡是指出生6周以内的小鸡,雏鸡养殖的成活率是决定养殖户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若雏鸡的成活率过低会导致养殖户的利润过薄,甚至会影响养殖户的成本回收。雏鸡的免疫力、抵抗力都很弱,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雏鸡生病、死亡,本文主要分析最容易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因素,探讨改善、规避这些影响因素,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方式。

    1、最容易影响雏鸡成活率的因素

    (1)鸡苗品质

    鸡苗品质对于雏鸡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若鸡苗本身虚弱、带病、受伤,很有可能导致雏鸡的成活率下降。因此,养殖户应当重视对鸡苗品质的提升,定期购买品质更加优秀的公鸡、母鸡进行混养,改善鸡苗的免疫力;或向整体品质更高的养殖场购置鸡苗,逐步改善鸡群整体的品质。

    (2)种蛋的品质

    母鸡产出的种蛋并非每一个都适合进行孵化,有些重量轻、体积小、蛋壳薄、软皮蛋不适合孵化,勉强孵出的雏鸡也普遍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这样的雏鸡成活率明显低于健康种蛋孵化出的雏鸡。养殖户不可为了追求雏鸡的数量而勉强孵化不合适的种蛋,这样反而会增加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成本的不必要支出。

    (3)孵化期温度问题

    温度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孵化期的温度过高、过低都容易导致雏鸡死亡。如果温度过高,胚胎就会快速发育,导致破壳较早,雏鸡体质较弱,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反之,如果温度过低,胚胎就会发育缓慢,导致雏鸡在破壳前的死亡几率增大而影响雏鸡的成活率。

    (4)孵化期湿度问题

    湿度与温度一样,也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孵化期的器内、室内湿度过高,会导致雏鸡在蛋内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雏鸡破壳后的身体虚弱,死亡率较高;孵化期的器内、室内湿度过低,会导致蛋壳黏连,雏鸡难以破壳,勉强破壳后的雏鸡也会表现出体型偏瘦、体质低下的情况,影响成活率。

    (5)光照影响

    光照是被很多养殖户忽视的影响因素,也成为了很多养殖场雏鸡死亡率高的原因。在雏鸡刚刚孵化的时期,需要保持一定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应保持在清晨的阳光强度,避免雏鸡因照射不到阳光而无法提升免疫力。随着雏鸡的日龄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要逐渐减少,避免阳光光照时间过长导致雏鸡过早性成熟,避免生殖系统的过早发育影响雏鸡的整体生长,从而影响雏鸡的成活率。

    (6)空气质量影响

    通风是雏雞养殖期间必须重视的工作,因为鸡在排泄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氨、二氧化硫气体,在饲养密度较大的情况下,若不能及时清理,有害气体量会大幅度激增,不但会影响雏鸡呼吸道的健康,还会影响雏鸡的采食量,进而影响雏鸡的身体素质。

    (7)鸡舍卫生情况

    雏鸡会从种蛋中获得营养和免疫能力,也会从种蛋中获得病害,这些病害会通过雏鸡的粪便传播,也有些会随着雏鸡的采食沾染在食槽、饮水器中,然后传染给其他雏鸡。养殖户要做好鸡舍的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清理育雏室、清洗食槽、保持饮水器干净卫生,不给病菌繁殖、滋生的环境,切断病害的传染途径。

    2、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养殖方式

    (1)适宜的鸡舍环境

    育雏过程中,养殖户要注意保持鸡舍环境的适宜和稳定,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的质量,避免因环境的不适宜或频繁变化引起雏鸡的不适,避免环境变化导致雏鸡生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养殖户在进行鸡舍通风换气时,应当将雏鸡安置在环境适宜的鸡舍内,进行循环通风换气,避免雏鸡在通风换气时受寒生病。

    (2)适时、适当提供饲料

    雏鸡需要在破壳24h内饮到水,否则可能因缺水、脱水而死亡,因此,养殖户要为育雏室提供完备的设施,保证雏鸡破壳后不会因为人为失误而脱水死亡。与此同时,雏鸡不能在破壳24h内过多饮水,否则可能导致雏鸡因饮水过量而腹泻死亡,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自动饮水器控制饮水量。雏鸡的饮水器中可以适当添加葡萄糖,帮助雏鸡补充营养、排出有害物质,促进雏鸡的骨骼、绒毛生长,有效保护雏鸡本身的健康状况。雏鸡出壳15d左右,养殖户可以在饲料、饮水中添加一些米醋,在雏鸡每天早晨最饿的时候进行饲喂,提高雏鸡对于白痢病的抵抗力。除此外,养殖户可以在冬春季节对破壳雏鸡的饲料中少量掺拌辣椒叶碎,借助辣椒叶中含有的维生素,提高雏鸡的免疫力、抵抗能力,促进雏鸡生长增重。

    (3)严格进行疫苗接种

    养殖户要严格进行雏鸡的疫苗接种,提高雏鸡的免疫能力,避免雏鸡在密集养殖过程中感染支气管炎等症状,这些病症一旦大面积感染,很容易导致雏鸡大批量死亡,甚至会影响成年鸡,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户自己孵化的雏鸡需要在6~10d期间进行疫苗注射;若是从其他养殖场引进的鸡苗,则要在购买前了解其生长环境,不在疫区购买;购买后先隔离养殖,及时接种疫苗,确定无病症后再进行混养。

    (4)合理控制雏鸡养殖密度、光照

    雏鸡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密度、光照。首先,养殖户要根据养殖面积控制养殖数量,避免密度过大,避免雏鸡在没有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出现啄羽、啄肛现象,避免提高雏鸡的受伤可能性。其次,养殖户要注意控制雏鸡养殖过程中的光照时间,雏鸡出生一周内要给予24h光照,光强10~30Lx,前期光照强是因为雏鸡视力较弱;随着雏鸡进入二周后,光照和光强都要进行递减,出生二周内要给予16~19h光照,光强也要控制在5~10Lx;进入第三周后逐天减少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待雏鸡体重达标后进一步降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5)育雏期的温度、湿度问题

    育雏期的温度过高会导致雏鸡体内的水分大量散失,导致雏鸡精神状态疲软,影响雏鸡的采食食欲,从而降低雏鸡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育雏期的温度过低,会驱使雏鸡抱团取暖,从而导致单位面积上雏鸡数量过多,相互挤压死亡而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因此,控制雏鸡养殖过程中的温度十分重要,1~5d适宜温度是33℃,6~10d适宜温度是31℃,11~15d适宜温度是29℃,温度需要跟随雏鸡的日龄和身体强壮程度逐步降低。育雏期的雏鸡对湿度十分敏感,若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鸡脱水而死;育雏室内的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就会使雏鸡的病害感染率提高,影响雏鸡成活率。

    (6)适时进行雏鸡断喙

    在雏鸡6~10d进行断喙,能够有效防止雏鸡之间啄羽、啄肛现象发生,保护雏鸡的安全。由于6~10d之间还要进行疫苗接种,因此,养殖户需要掌握好两项工作的间距,间距时间要在2d以上,避免雏鸡应激反应过大。断喙后,养殖户要供给雏鸡充足的饮水和饲料,注意雏鸡采食情况的变化,若发现因断喙而受伤的雏鸡,要及时用药。

    综上所述,雏鸡的成活率是养殖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种蛋、鸡苗、孵化期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鸡舍卫生到育雏期的环境、饲料、疫苗接种、养殖密度等诸多方面都会影响雏鸡的成活率,所以,养殖户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相关工作,以免造成过多的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618100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南华镇畜牧兽医站)

相关文章!
  • 季节性冻土区不同冻结状态下土

    单明明 李慧摘要 ? ?以南疆季節性冻土地区为研究背景,设置冻融期自然裸地土壤和温棚土壤2种处理,对比分析2个处理下土壤水热的监测数

  • 奶牛酮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鲁文斌+吕海宏摘要:对奶牛酮病的病因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词:奶牛;酮病;病因;预防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

  • 生态浮床对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

    郝霆 向太吉 张平录 白海锋 摘要:为研究生态浮床对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选择鲤鱼精养池塘为试验区域,设置不同浮床覆盖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