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分析
刘玉威++毛江一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现状的调查,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参考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先进模式,提出打造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营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以及建设“开放贯通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对于创业教育教学提出了基本要求,推动了创业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2015年6月,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表示:“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上述政策和表态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应用型高校主要着眼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调实用性、实践性以及技术性知识的传授,这一办学定位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深入发展,应建立在科学处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要素关系的基础上,两者应积极寻求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赋予了为社会培育大批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在这一目标指引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寻求专业教育作为依托,在专业教育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着重培养受教育者思维方式方法的“生成性教育”[1],各参与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探索和发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通过与数学、物理、生物等传统学科或交叉新兴学科教育的结合来完成。其次,创新创业教育着重于培养能够发现和解决社会“痛点”和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社会“痛点”和实际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必然也要基于专业知识和能力,从这一点上来说,创新创业教育也无法脱离专业教育而存在。最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在日益强调分工协作的背景下,已经没有哪一种学科能够在“独善其身”的情况下获得长远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完善与进步必然也要建立在与其他各类学科知识的结合之上, 没有学科知识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总之,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积极寻求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并在融合中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
2.有利于专业教育的科学建设
从整体上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经历着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前后相继、融合,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的三个重要方面。最初,专业教育来源于西方工业化生产方式,是工业时代的烙印,是“标准化、可复制与批量生产”等特征在教育领域和人才培养中的突出反映,它突出强调每个专业人员依靠经验独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日益变革,生产实践领域的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化和具有挑战性,传统的专业教育日益暴露出“忽视人文、过于刻板”等缺点,突出强调个性化、人性化与创新性的通识教育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种通识课程的开发日益兴起。而到了新时期,随着一系列新的、更为复杂的问题的出现,创新创业教育吸引了更多人的兴趣和关注,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儿”。通过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将进一步激发传统专业教育的新活力,促进其全面变革,以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能充分协作,且能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高级人才。
3.有利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系统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正在积极谋划,深入推进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整体上看,创新创业教育正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突出体现,尤其对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而言,应积极迎合这一变革,抢抓发展机遇,强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性的认识,做创新创业教育的践行者与开拓者。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具有全局性、超前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办学理念、培养方案、经费配套、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高校管理者具有一定的超前思维和认识高度。从教育目标的达成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自身是无法完成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艰巨任务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寻求与专业教育在课程、师资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还存在着理念、机制以及条件等方面的障碍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1.尚未树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
目前,部分高校管理者还未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有的高校甚至脱离专业教育而搞创新创业教育,过分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这既影响了对创新创业教育深刻内涵的正确认识,也对专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不利。“与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活动不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鲜明特色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2]脱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内涵和创新源泉。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度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用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专业教育,用专业教育涵养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两者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善
所谓“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机制”是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相互关系的处理原则、功能及作用的发挥机理等。目前,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整体上尚未进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度安排,大部分高校仍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临时性、服务性的活动进行考虑,导致其严重脱离第一课堂和专业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缺乏基础。例如:大部分高校尚不具备建设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条件,许多高校还没有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都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入推进。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课程、师资以及硬件等条件有待建设
首先,从课程体系建设来看,由于受课程数量、师资以及硬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一些高校还不具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条件。例如:首先,在笔者所做的一份调查中,显示一些高校只是在高年级(一般大三或大四)设置了针对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则是将经济管理学院的部分商业课程设为选修课,或者将二者进行综合,这一课程设置方法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深入推进。其次,从师资方面看,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晚,导致相关师资严重缺乏,许多高校临时抽调商业管理课程的专业课教师来顶替,有的则由学生工作人员或行政人员担任授课教师,这一安排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从长远来看,还需要通过培养一部分兼具学科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建设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创业结合的复合型师资体系。最后,部分高校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以北京为例,许多高校存在办学空间紧缺的情况,要在极为紧张的办学空间中专门辟出一部分区域给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无疑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如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得较早,其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面走在前列。在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磁石模式、以康奈尔大学为代表的辐射模式和混合模式最具有代表性。磁石模式是以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为核心,对外开放相关课程,以吸引全校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如麻省理工学院是由斯隆管理学院负责。辐射模式是指各个项目分散于学校的各个学院,由位于各个学院的创业教育中心或项目中心负责,创业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科领域中。混合模式则是对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
上述三种模式各有优点、缺点:磁石模式具有专业性的优点,但过于中心化的设计容易导致忽略下属学院参与的重要性;辐射模式渗透于各个专业领域,却容易导致专业性过低,影响创业效果;而混合模式则同时兼具两者的优缺点。从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来看,应该结合各自高校办学特色,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尤其对广大应用型高校而言,更应在突出特色方面下功夫,充分挖掘现有优势,借助校外平台和资源,打造适宜于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机制。
1.开展整体设计,着力打造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各个高校都处在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现有应用型高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走在前列。高校领导者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推进高校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高度来看待,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整体设计,全局推进。现阶段,应积极寻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培养方案制定、优秀师资引进与培训、配套资金预算以及工作机构设置等方面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为例,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要通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部门职责、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及设置固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等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基于办学优势,营造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
“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数量很多,高校不可能都去走传统精英大学之路,应该贴近社会实际。”[3]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逐渐转变发展观念,从片面求大、求全到突出独特的办学优势,走一条特色型发展道路。未来,将有近半数高校要转向应用型高校,在这一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更应突出自身优势,结合自身学科及科研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注重将自身在机器人研发与制造、先进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以及知识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实培计划项目以及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方式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创业项目,进而重点培育和孵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先后培育出脑电波轮椅、家庭服务机器人、猛犸浏览器以及keep等一大批优秀创业项目,有的项目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从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历程上看,多数高校都有基于自己办学历程和行业背景的办学特色,如有的高校在电子信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有的在出版印刷方面极具特色;还有的高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具备特长。高校管理者应紧紧依靠这些办学特色和优势,营造与社会大环境相融合而又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敢于创新创业,乐于创新创业,并且能将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形成互相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
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现状看,当务之急是开设明确以核心课程为中心,配套课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完善协同创新机构设置,探索与学校办学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和机制。
3.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开放贯通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而言,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打造校内、校外两个资源整合平台。从学校层面讲,可以探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构(如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或者虚拟创业学院)。条件尚不成熟的高校,可以先期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各个院系也可以分别建立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或相应组织。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组织不一定要“另起炉灶”,可以结合已有机构来开展工作(如可以和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领导小组、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或大学生“实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等组织结合起来)。
同时,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有别于专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对外部条件的依赖性较强,除了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外,还应注重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从美国、英国等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经济和商业环境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是刺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哈佛商学院从1947年开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到1968年也才发展到四所学校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发展缓慢。至20世纪60年代,参加创业教育的高校和学生数大幅增加,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是硅谷地区成功的创新创业使得大学创业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为帮助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各级地方政府在积极推进基于“校地、校企、校所”的协同创新,如北京市努力构建“一街三园”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即“中关村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以及中关村、良乡和沙河高教园区三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免费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咨询、辅导、培训、融资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借助于 “一街三园”建设,北京市积极打造“贯通式”的人才培养试验项目,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应用型高校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参与其中,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 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现状的调查,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参考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先进模式,提出打造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营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以及建设“开放贯通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对于创业教育教学提出了基本要求,推动了创业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2015年6月,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表示:“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上述政策和表态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应用型高校主要着眼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调实用性、实践性以及技术性知识的传授,这一办学定位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深入发展,应建立在科学处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要素关系的基础上,两者应积极寻求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赋予了为社会培育大批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在这一目标指引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寻求专业教育作为依托,在专业教育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着重培养受教育者思维方式方法的“生成性教育”[1],各参与主体在活动过程中探索和发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通过与数学、物理、生物等传统学科或交叉新兴学科教育的结合来完成。其次,创新创业教育着重于培养能够发现和解决社会“痛点”和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社会“痛点”和实际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必然也要基于专业知识和能力,从这一点上来说,创新创业教育也无法脱离专业教育而存在。最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在日益强调分工协作的背景下,已经没有哪一种学科能够在“独善其身”的情况下获得长远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完善与进步必然也要建立在与其他各类学科知识的结合之上, 没有学科知识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总之,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积极寻求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并在融合中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
2.有利于专业教育的科学建设
从整体上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经历着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前后相继、融合,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的三个重要方面。最初,专业教育来源于西方工业化生产方式,是工业时代的烙印,是“标准化、可复制与批量生产”等特征在教育领域和人才培养中的突出反映,它突出强调每个专业人员依靠经验独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日益变革,生产实践领域的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化和具有挑战性,传统的专业教育日益暴露出“忽视人文、过于刻板”等缺点,突出强调个性化、人性化与创新性的通识教育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种通识课程的开发日益兴起。而到了新时期,随着一系列新的、更为复杂的问题的出现,创新创业教育吸引了更多人的兴趣和关注,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儿”。通过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将进一步激发传统专业教育的新活力,促进其全面变革,以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能充分协作,且能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高级人才。
3.有利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系统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正在积极谋划,深入推进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整体上看,创新创业教育正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突出体现,尤其对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而言,应积极迎合这一变革,抢抓发展机遇,强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性的认识,做创新创业教育的践行者与开拓者。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具有全局性、超前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办学理念、培养方案、经费配套、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高校管理者具有一定的超前思维和认识高度。从教育目标的达成来看,创新创业教育自身是无法完成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艰巨任务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寻求与专业教育在课程、师资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还存在着理念、机制以及条件等方面的障碍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1.尚未树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
目前,部分高校管理者还未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有的高校甚至脱离专业教育而搞创新创业教育,过分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这既影响了对创新创业教育深刻内涵的正确认识,也对专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不利。“与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活动不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鲜明特色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2]脱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内涵和创新源泉。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度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用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专业教育,用专业教育涵养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两者的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善
所谓“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机制”是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相互关系的处理原则、功能及作用的发挥机理等。目前,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整体上尚未进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度安排,大部分高校仍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临时性、服务性的活动进行考虑,导致其严重脱离第一课堂和专业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缺乏基础。例如:大部分高校尚不具备建设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条件,许多高校还没有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这都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入推进。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课程、师资以及硬件等条件有待建设
首先,从课程体系建设来看,由于受课程数量、师资以及硬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一些高校还不具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条件。例如:首先,在笔者所做的一份调查中,显示一些高校只是在高年级(一般大三或大四)设置了针对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则是将经济管理学院的部分商业课程设为选修课,或者将二者进行综合,这一课程设置方法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深入推进。其次,从师资方面看,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晚,导致相关师资严重缺乏,许多高校临时抽调商业管理课程的专业课教师来顶替,有的则由学生工作人员或行政人员担任授课教师,这一安排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从长远来看,还需要通过培养一部分兼具学科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建设校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创业结合的复合型师资体系。最后,部分高校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以北京为例,许多高校存在办学空间紧缺的情况,要在极为紧张的办学空间中专门辟出一部分区域给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无疑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如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得较早,其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面走在前列。在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磁石模式、以康奈尔大学为代表的辐射模式和混合模式最具有代表性。磁石模式是以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为核心,对外开放相关课程,以吸引全校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如麻省理工学院是由斯隆管理学院负责。辐射模式是指各个项目分散于学校的各个学院,由位于各个学院的创业教育中心或项目中心负责,创业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科领域中。混合模式则是对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
上述三种模式各有优点、缺点:磁石模式具有专业性的优点,但过于中心化的设计容易导致忽略下属学院参与的重要性;辐射模式渗透于各个专业领域,却容易导致专业性过低,影响创业效果;而混合模式则同时兼具两者的优缺点。从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来看,应该结合各自高校办学特色,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尤其对广大应用型高校而言,更应在突出特色方面下功夫,充分挖掘现有优势,借助校外平台和资源,打造适宜于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机制。
1.开展整体设计,着力打造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各个高校都处在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现有应用型高校应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走在前列。高校领导者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推进高校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高度来看待,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整体设计,全局推进。现阶段,应积极寻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培养方案制定、优秀师资引进与培训、配套资金预算以及工作机构设置等方面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为例,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要通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部门职责、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及设置固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等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基于办学优势,营造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
“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数量很多,高校不可能都去走传统精英大学之路,应该贴近社会实际。”[3]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逐渐转变发展观念,从片面求大、求全到突出独特的办学优势,走一条特色型发展道路。未来,将有近半数高校要转向应用型高校,在这一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更应突出自身优势,结合自身学科及科研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注重将自身在机器人研发与制造、先进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以及知识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实培计划项目以及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方式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创业项目,进而重点培育和孵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先后培育出脑电波轮椅、家庭服务机器人、猛犸浏览器以及keep等一大批优秀创业项目,有的项目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从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历程上看,多数高校都有基于自己办学历程和行业背景的办学特色,如有的高校在电子信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有的在出版印刷方面极具特色;还有的高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具备特长。高校管理者应紧紧依靠这些办学特色和优势,营造与社会大环境相融合而又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敢于创新创业,乐于创新创业,并且能将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形成互相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
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现状看,当务之急是开设明确以核心课程为中心,配套课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完善协同创新机构设置,探索与学校办学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和机制。
3.整合教育资源,建设“开放贯通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而言,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打造校内、校外两个资源整合平台。从学校层面讲,可以探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构(如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或者虚拟创业学院)。条件尚不成熟的高校,可以先期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各个院系也可以分别建立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或相应组织。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组织不一定要“另起炉灶”,可以结合已有机构来开展工作(如可以和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领导小组、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或大学生“实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等组织结合起来)。
同时,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有别于专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对外部条件的依赖性较强,除了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外,还应注重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从美国、英国等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经济和商业环境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是刺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哈佛商学院从1947年开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到1968年也才发展到四所学校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发展缓慢。至20世纪60年代,参加创业教育的高校和学生数大幅增加,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是硅谷地区成功的创新创业使得大学创业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为帮助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各级地方政府在积极推进基于“校地、校企、校所”的协同创新,如北京市努力构建“一街三园”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即“中关村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以及中关村、良乡和沙河高教园区三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免费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咨询、辅导、培训、融资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借助于 “一街三园”建设,北京市积极打造“贯通式”的人才培养试验项目,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应用型高校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参与其中,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 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