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熙载绘画的师承渊源

    王道进

    摘 要:吴熙载作为晚清著名的艺术家,于绘事尤擅花卉,偶及山水。其绘画师承渊源除了受扬州画家郑箕、王素影响外,与其业师包世臣也有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吴熙载;绘画师承;花卉画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飏,字熙载,初以字行,后因避同治皇帝讳,更字让之,攘之,号让之、让翁、攘翁、晚学生等。江苏仪征人。诸生,曾做过短期幕宾。吴熙载是晚清著名的艺术家,书、画、印兼擅,其绘画创作以花卉画为主,山水次之[1]。本文就其绘画艺术的师承渊源作一探讨。

    一、与张赐宁、包世臣的师承关系

    关于吴熙载的绘画师承,有确凿记载的莫过于吴氏本人在其画作上的题款,如“拟某某笔法”“摹某某法”“摹某某图”等。此种记载临仿前人作品的题款,是其绘画师承渊源的直接依据。

    据笔者对吴熙载传世绘画作品的统计,见诸吴氏题款的临仿对象有:王时敏(1592—1680)、恽南田(1633—1690)、石涛(1630—1724)、汪士慎(1686—1759)、钱载(1708—1793)、张赐宁(1743—1818)等人。花卉画的私淑对象有恽南田、石涛、汪士慎、钱载、张赐宁,山水画的私淑对象有王时敏、张赐宁。其中,张赐宁[2]是吴氏的主要学习对象,花卉、山水,皆有临仿。张氏“晚年侨寓维扬”[3],吴熙载亦长期寓居扬州,吴张之间会否存在着一定师承渊源呢?下文从吴熙载的业师包世臣(1775—1855)入手,来进行探讨。

    众所周知,包世臣博学多识,在金石、书法领域成就尤显,其《艺舟双楫》中所积极倡导的碑学思想,对清代后期的书法实践影响甚巨。包氏亦曾涉足绘事,《小倦游阁集》中《吴山揽胜图跋》云:

    右吴门李氏所藏石田《吴山揽胜图》真迹,而予以己意拓临者也……

    忆嘉庆丙予夏,滞迹吴门,长洲胡眉峰、吴沈小宛招游西山,自石湖至玄墓,往返十日。眉峰选尤胜者为图八帧……予因假小吴轩避绝人事一月,合写为长卷。唯不工屋宇,横塘、木渎、光福三市,殊难安置,易稿再四,掩以云树,颇助幽邃。眉峰叹绝,以为曾见石田《吴山全图》二卷,来往胸中者三十年,不意今日得还旧观。

    今年夏,假馆李氏,出示名迹,而沈卷适在……李君惠假临摹,携至邗江,转入白门,阅三月始得毕事。余以甲子识沧州张桂岩丈,从受笔法,一丘一壑,聊以自娱。丙子,与眉峰角胜,乃写真山;今作巨卷,又值戊子,而桂丈、眉翁皆为古人,抚念今昔,为之慨然。道光戊子十月朔,检付装池,因纪始末。[4]

    由上述跋语可知,包世臣在其三十岁(甲子,1804年)时,结识张赐宁(桂岩),并受山水笔法于张,写丘壑“聊以自娱”。四十二岁时(丙子,1816年)“滞迹吴门”,与胡眉峰合写山水长卷,颇得沈石田笔意,但“不工屋宇”。五十四岁(道光戊子年,1828年)时从吴门李氏处借得沈石田《吴山胜揽图》临摹一过,“阅三月始得毕事”。

    叶铭《广印人传》中亦记包世臣“道光二十三年(1843)尝作山水图,载《艺林月刊》”。[5]

    由此可见,包世臣于繪事能画山水,但恐怕致力未深(最起码不如在书法上投入),其作品,笔者亦未能寓目。

    吴熙载为包氏的入室弟子,是包氏一门的佼佼者。《清史稿》上说“熙载学书恪守师法,篆、分功力越其师,复纵笔作画”,并未提及吴氏曾学画于包氏。从师生二人平时的交流来看,亦多探讨金石、书法的问题,尚未发现有关于绘事方面的直接交流。但吴青年受学于包,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吴熙载受包的影响学习张赐宁的山水画是极有可能的。

    二、郑箕、王素的影响

    除了包世臣外,当时扬州的两位画家郑箕[6](1809—1879)、王素[7](1794—1877)对吴熙载的绘画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于郑箕是吴熙载绘画老师的说法,持此论者的学人有韩天衡、刘江、吴颐人及杨苍舒。他们在著述中都认为吴熙载晚年拜师于郑箕[8]。其中以韩天衡先生的说法最为详细,原文如下:

    记得孩提时,从郑竹友先生习艺。郑先生是咸、同时郑箕(芹甫)的后人。他告诉我,吴熙载晚年由书、印而习绘画,故号“晚学居士”,他的业师即是小其十岁的郑芹甫。时王小梅、吴让之、郑芹甫在扬州菩提寺内拥有一间共用的画室。王、吴先逝,待郑箕殁,即由家人取回了整个画室中物。故吴让之置于画室中的自刻自用印,也归了郑家。[9]

    除了转述郑箕后人的话之外,韩天衡先生还在文中介绍了他与吴熙载后人郑竹友先生交换所得的吴熙载刻四面方竹印一枚,其上分别刻有“让之”“方竹丈人”“晚学居士”“师慎轩”四印。吴熙载曾在咸丰五年(1855)为郑氏刻有一枚“郑箕”“芹甫”双面印[10],吴氏在边款中称“为芹甫大兄刻”,吴长郑十多岁,敬称郑为“大兄”。可见,由“大兄”的称谓来看,郑之于吴只是关系较好的朋辈,尚不能说是韩文中所谓的“业师”。

    关于郑箕的绘事,汪鋆(1816—?)在《扬州画苑录》中有记载:

    郑箕……本儒家子,不知何以习绘事。自谓得张桂岩先生所传,所作荷柳绰有遗意,他作未能称是。[11]

    董玉书(1869—1952)在《芜城怀旧录》中亦有记载:

    郑箕,字芹甫,住准提庵。专绘花卉,有十三峰笔意。[12]

    由上述两则材料可知,郑箕画学张桂岩(张赐宁,号十三峰),擅长花卉。从郑箕的传世画作来看,郑箕确有款题学张赐宁的作品[13]。若以吴熙载的花卉作品作比,其菊、芙蓉的画法的确接近郑箕,但从总的格调来说,吴画明显要高出郑画一筹。前文已述,吴氏临仿张赐宁的作品,山水、花卉皆有。吴熙载学习张氏花卉,可能即与郑箕有关,或是仍受包氏之影响(包、吴交往在郑、吴相识之前)。

    关于王素,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卷二)中有记:

    王素,字小梅,画宗新罗,为海内所重。尝住观音庵。当时士大夫家,皆非王画、吴书不足相配;若不得其一,即以减色。

    由此可见,学习华喦(新罗)(1682—1756)的王素画作与吴熙载的书法同被当时的士大夫所青睐,两人又同住观音庵。据郑箕后人郑竹友先生回忆:“时王小梅、吴让之、郑芹甫在扬州菩提寺内拥有一间共用的画室。”[14]可以想见,吴熙载向郑箕学画,又与王素同处一画室,同侪交流自是难免。因此,吴熙载花卉画受王素的影响也是可能的。从吴熙载的花卉画作来看,其树枝、花朵的画法及构图上都有类似王画的地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吴熙载的绘画师承渊源有私淑前人的,有通过其业师包世臣学习前人张赐宁的,也有学习时人郑箕、王素的。除以上外,吴熙载在与其他金石书画艺友交往时,亦会有相互影响,良好的艺术氛围,对其绘画的创作实践,以及画名的传播都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1]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一件吴熙载《包世臣小像》轴(刊载于铃木敬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日本东京大学出版,1983年第一版),题曰“安吴包先生遗像”,款云:“授业门人吴熙载敬摹。”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万岚的一件《包世臣小像》轴(刊载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册二十三),题曰“慎伯先生七十八岁小像”。通过比对,两幅小像中人物的形神相差无几,很显然,吴熙载的《包世臣小像》乃仿万岚《包世臣小像》之作。吴熙载的人物画,笔者目前寓目的仅此一件。

    [2]张赐宁,字坤一,号桂岩。直隶沧州人。初游京师,与罗聘齐名。能诗画,尤工山水花卉,皆入妙品。

    [3]李濬之.清画家诗史[M].台北:明文书局,1985。

    [4]包世臣.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卷四)[M].黄山:黄山书社,1991。

    [5]叶铭.广印人传[O].清宣统二年(1910)西泠印社刻本。

    [6]郑箕,字芹甫,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本儒家子,后习绘事,自谓得张赐宁传。

    [7]王素,字小梅、小某,号竹里主人等。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善画人物、花鸟、走兽、鱼虫,幼师鲍芥田,后法华喦。

    [8]刘江在《印人轶事》[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第87页)中说吴熙载晚年“虚心地拜了一位年龄比自己小十岁的画家郑箕为师”。吴颐人、杨苍舒在《篆刻家的故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95页)中记晚年的吴熙载“偏偏看中了一位比他年轻十多岁的名画家郑箕,提出要拜郑箕为师”。

    [9]韩天衡.印章故事(二)——由癖生缘话藏印[J].书法,2008,(03)。

    [10]见《呉讓之の書画篆刻》[G],东京:二玄社,1978年第一版第173页。

    [11]见汪鋆撰《扬州画苑录》卷二[O],清光绪十一年(1884)刻本。

    [12]见董玉书《芜城怀旧录》卷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08頁。

    [13]《守研斋珍藏》[G],香港:王朝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02年第一版第65页收录有郑箕《花卉》屏,其中一件款题“芹甫摹十三峰大意”。

    [14]见韩天衡《印章故事(二)——由癖生缘话藏印》[J]。

    作者单位: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相关文章!
  • 由《情圣》看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

    石黎由宋晓飞、董旭导演,李潇、于淼夫妻搭档编剧,肖央、闫妮、小沈阳、乔杉、艾伦、代乐乐、常远、李成敏等主演的电影《情圣》改编自话剧,又有19

  • 艺术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引入

    顾洋顾祥军【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文化理念与我国传统的文化发生了碰撞,我国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暴

  • 传统木雕的现代创造表达方法探

    刘宁?苗艳凤摘 要:传统木雕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手工艺是所有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