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抗战纪事

    杜林杰

    

    

    

    张灵甫,一个从关中道走出的青年,投笔从戎的北大才子,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在走过了一段氤氲的历史之后,再次回到人们眼前。

    眼底吴钩看不休。回首抗战八年,这位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中国将领,在战场上以异乎寻常的血性与悍勇,立下卓著功勋。

    1937年8月16日,正在陕西整训的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奔赴上海,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时任第五十一师高参的张灵甫随军前往,开启了他的抗日征程。

    在离开陕西之前,张灵甫在家书中写道:“此次对日之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难卜。家人当认我已死,绝勿似我尚生。”

    死守望亭

    在淞沪战场第一轮战争中,张灵甫空抱慷慨赴死之心,却只能身居后方,协助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排兵布阵。

    一直到1937年10月份,新组建的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一五三旅三〇五团输送到前线,求战心切的张灵甫终于走马上任第三〇五团团长。此时第五十一师在上海已经首战告捷,张灵甫便带领第三〇五团在施相公庙、曹王庙一带抵御日军对阵地的轮番冲击,并不时发起夜袭反击。

    正在他们战意高昂、一心为国立功的时候,上面却传来了撤退的命令。原来战况急转直下,日军在金山卫登陆抄了国军的后路,淞沪战场的国军不得不转入总撤退。

    在淞沪战场鏖战两个多月,第五十一师各团伤亡严重,只有刚到前线的第三〇五团仍有战斗力,于是张灵甫便带着第三〇五团团部和第三营留下坚守望亭,迟滞追击的日军。

    望亭镇位于苏州市西北,当时此地有京杭大运河与京沪铁路通过,是苏州与无锡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而日军要越过运河,最完美的路线便是夺取望亭的一三七号铁路桥与运河铁桥。

    而西撤的数十万国军,此时正争先恐后向西奔突,这种战况下,留下阻击的小部队往往处于绝境,只能以血肉之躯与追击的日军拼消耗、拼伤亡。此时,张灵甫兵力微小,但任务却是整个战线最沉重的。

    张灵甫当然明白自己的处境。由于兵力不足,他只抽调了一个营驻守望亭,自己则带了一个营压阵守桥。以一个步兵营的兵力,负责将近一个步兵师的防御正面。

    全线国军都在溃退,只有第三〇五团孤军死守,没有援军,没有补给。这是对将领信心最大的考验。

    第三〇五团在11月18日占领阵地,19日与日军前卫接触。面对日军第九师团的狂轰滥炸,张灵甫操起枪杆亲临火线督战。其实他到火线也只能一起挨炸,但团长亲自与弟兄们一起挨炸,战士们便心中生出舍生忘死的士气。

    面对铜墙铁壁般的防守,尽管太湖近在咫尺,日寇也只能望桥兴叹,无法进扑。

    11月22日,日军终于改变部署,绕过望亭向右翼另寻渡河地点。耗费三天时间没有攻下铁桥,反而被迫调整战略,对日军来说,这是非常愚蠢的失败。

    11月24日傍晚,张灵甫终于接到了撤退的命令。第三〇五团固守望亭六天,毙伤日军千余人,为溃退的大部队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间。

    此一役第三〇五团伤亡600余人,第三营几乎全营伤亡,只有少数弟兄没有挂彩,是名副其实的“必死不死”之战。

    然而,刚回归大部队,尚未来得及缓一口气,张灵甫又接到了新的作战任务:全团即刻移师南京,接防第五十一师的预备阵地。

    不肯因伤渡长江

    “八·一三”淞沪会战,通过85个昼夜的血战,参战的师旅虽然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损失惨重,但依然落败,辙至南京。

    从淞沪战场撤下的数十万大军一路失控溃退,首都安危悬于旦夕,保卫南京的议题仓促间摆上了议事日程。经过连番讨论,蒋介石最终决定:死守南京。

    元气大伤的第七十四军也被列入首都保卫战的序列,必须马不停蹄连续作战。

    第五十一师的任务是死守淳化镇,张灵甫的第三〇五团要坚守高桥门到河定桥第二线阵地。

    1937年12月5日下午,日军第9师团第18旅团第36联队在重炮、飞机掩护下,向第五十一师淳化镇、湖熟镇阵地发起猛攻,两日后,几乎将守地夷为平地。

    淳化镇的战斗,以第三〇一团团长纪鸿儒身负重伤告终,团里的12名连长,四分之三非死即伤,全团官兵伤亡1400余人,第三〇一团几近全军覆没。

    12月8日凌晨,淳化镇失守。王耀武见情势不妙,只得将第五十一师的阵线向后收缩,日军则趁势发起追击,企图将撤退中的第五十一师一举歼灭。王耀武打算将师主力撤过第二线阵地,转移至光华门外的飞机场继续抵抗。

    张灵甫受命带领第三〇五团向东山屯、上坊镇推进,掩护师主力后撤。

    12月8日入夜,日军穿过已经没有对手的淳化镇防线,在河定桥遭遇张灵甫带领的第三〇五团截杀。日军并没有把这支部队的拦击放在眼里,各色炮火对准第三〇五团阵地一顿狂轰,企图用优势的火力将弱小的对手迅速抹去。

    形势险恶,张灵甫对部下训示道:“作战须步步求生,而存心必时时可死!盖有光荣战死之决心,乃能作绝处逢生之奋斗!”他肃立队前,面向紫金山,率全团官兵向中山陵方向遥拜,官兵们皆受感召,挺枪举拳向孙中山寝陵同声宣誓:誓与首都共存亡!

    然而阵地上临时单薄的工事在敌人猛烈的炮火轰击中尽毁,满是血污的尸体和断臂残肢散落一地。第三〇五团的士兵几乎无处藏身,攻守双方终于短兵相接,几乎回到了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肉体搏击状态。

    而此时的张灵甫,惟有以个人英雄主义的感召,亲身示范“人在阵地在”的决心和勇气。

    他亲自率领火线敢死队向日军发起反冲锋。冲杀中,他左臂中弹负伤,匆匆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部下劝他到后方就医,他勃然作色:“昔日项羽兵败,犹不愿渡乌江,我岂能因伤渡长江?当与敌决一生死以践誓言!”

    张灵甫负伤不退裹伤犹战,官兵们无不感奋,第三〇五团终于在夜战中拼死夺回河定桥阵地,以团长负伤、连长伤亡5人、排长以下伤亡600余人的代价,拒敌于南京东南郊的大门之外。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右翼阵地东山屯的第二营在密集轰炸中被突破,第三〇五团再次陷于不利的势态。

    退到南京城区的王耀武得知张灵甫受伤,连忙传话,令他过江就医,令第三〇五团向城区撤退,占领雨花台的藏家巷、毛官渡、新闸、杨庄一线。但对王耀武要他离队就医的传话,张灵甫充耳不闻,继续带伤率领第三〇五团向雨花台的新阵地转移。

    12月10日拂晓,第三〇五团防线遭到了日军的猛扑,厮杀一天一夜后,日军放弃正面阵地,向防线侧翼的华严寺、毛官渡攻击。张灵甫立即加强华严寺防守兵力。

    华严寺的争夺战反复激烈,营长于清祥在战斗中重伤,全营伤亡大半,但华严寺最终还是牢牢掌握在张灵甫的手中,第三〇五团成为南京中华门前的一道坚强屏障。

    这时,南面的雨花台方向传来噩耗,守卫雨花台正面的第八十八师遭敌突破。第三〇五团侧翼顿时暴露在日军枪口之下。占领雨花台的日军居高临下,利用有利地势向华严寺的第三〇五团疯狂俯射。张灵甫腹背受敌,渐感吃力,但是他依然坚守在阵地前沿,率部力战不退。

    据第五十一师战报记载:“11日午刻,因我雨花台守军先行退去,以致我毛官渡、华严寺阵地腹背受敌,然犹奋力迎战,不敢轻弃寸土。”

    战后张灵甫清点人数,全团12名连长5人伤亡,官兵折损已近千人。

    接到命令与周志道的第五一五旅会合后,负伤多日又极度疲劳的张灵甫终于不支,军长俞济时不容分说强令张灵甫离职,即刻去江北治伤,并下令第三〇五团团长由中校团副常孝德代理。

    张灵甫在上海、南京战役中的果敢表现,加深了王耀武对他的器重。1938年3月,养伤归来的张灵甫升任第一五三旅副旅长,并仍兼第三〇五团团长。

    1938年4月,第五十一师在黄陂接受军委会校阅,获得军委会校阅官的优良考评,第三〇五团的成绩在阅后评定中名列全师第一。

    扬名万家岭

    1938年夏,九江失守,瑞昌失守,位于九江、瑞昌南面的德安在当时的重要战略地位便凸显了出来。

    德安东接星子,西临武宁,南邻永修,三面环山。由九江通南昌的南浔线,中段即穿越德安境内,马回岭等几个著名的战略要地,均在这南浔线的中段上。一旦拿下德安,日军即可南下直捣南昌并威胁长沙,截断粤汉路,对武汉形成大包围。德安若保不住,整个粤汉以东的中国军队都会受到威胁。

    日军攻占九江后,果然沿南浔线(九江至南昌)南犯,企图截断浙赣铁路。

    时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的薛岳负责南浔线及其两侧地区的防务,他决定利用地势,给敌人设计一个巧妙的反“八”字包围圈,先任由日军第106师团长驱直入,再将其一举围猎。反“八”字的包围圈,像一只碗状,最关键的地方在碗底,也就是包围圈南部的长岭、张古山一线。布置在这道战线作战的部队,正是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

    日军第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丝毫不觉状况有异,依然带着一万多人的部队放肆钻隙,深入德安县城西南的万家岭地区。

    万家岭位于山峦起伏的德安西南,离县城27公里,在今天的磨溪乡曙光村。当年万家岭战役的主战场遗迹方圆约480万平方米。

    10月3日,包围第106师团的部队开始向包围圈中的敌人作向心推进。俞济时命率先奉调万家岭的第五十八师攻击前进,占领长岭、背溪街阵地,遭到日军的猛烈反扑,战况激烈。

    而刚晋升第一五三旅少将旅长的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攻击。张古山是万家岭战场的制高点,地势陡峭,其得失关系到围歼日军106师团的成败。

    张古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张灵甫便想利用地势,攻其不备。经过勘查研究,张灵甫分析,日军的不备之处当在后山绝壁,于是心生一计。

    援引三国时魏将邓艾取成都的战例,张灵甫定计:正面取佯攻之态,同时选出精兵编成突击队,绕道后山。无人烟处料敌疏于防备,突击队攀岩附葛摸到山顶进行背后偷袭。成功后,正面部队即转入真正攻势。前后夹击,事半功倍。又考虑到万家岭战场日军具有绝对高空优势和炸射频率,攻山拟在夜间进行。

    10月7日夜,第五十一师进入预定的攻击位置。

    依照张灵甫的事先指令,一小队人马借着暮色的隐蔽,朝日军阵地的后山方向悄然行进。他们沿着后山绝壁,在黑暗中披荆斩棘,向上攀登。同时,张灵甫指挥第一五三旅主力趁日军换防松懈,正面突击长岭北部的高地,意欲先夺取这个由日军五个中队据守的高地作为支撑点,进而向张古山冲顶。

    突如其来的进攻,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月黑风高,等日军从混乱中反应过来,长岭北部的山头已遍布国军。这正是张灵甫所要的近距离对战效果。虽然日军单兵作战的素养远高于一般中国士兵,但在日军火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轻武器对轻武器,张灵甫对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兵也具有相当的自信,何况他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果然,600余名日军寡不敌众,被迅速歼灭。

    拿下了高地,张古山几乎触手可及。张灵甫命第三〇五团拂晓出击张古山,正面佯攻,背后突击。当日军和正面佯攻的队伍打得起劲,背后枪声大作,第三〇五团的突击队从后山登顶成功。日军调头与突击队拼刺刀时,正面进攻的队伍一口气冲上了张古山顶。日军腹背受敌,阵地全面崩溃,张灵甫的两面夹攻战术如愿奏效,约800日军死的死、逃的逃。

    一夜之间,第一五三旅攻占了最难克服的万家岭战场制高点。但张灵甫一直保持警惕,他预料日军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天亮之后必有恶战,便告诫部下枕戈待旦。

    果然,第二天清晨,二十余架日军轰炸机飞临张古山上空,肆无忌惮低空俯冲、轰炸扫射。国军不具备防空能力,在敌机剧烈的空袭下,第三〇五团伤亡极其惨重。

    空袭方息,急于夺回阵地的日军第106师团便出动两千余人向张古山发起了轮番冲锋。张灵甫和第三〇五团团长唐生海共同带领残余的士兵与敌人白刃格杀,拼了性命将日军打下山去。

    经过一夜一天激战,第三〇五团至少留下日军800具尸体。而第三〇五团也伤亡大半,精疲力竭。为避免更大损失,以伺再战,张灵甫不得不将第三〇五团残部撤下张古山。

    然而张古山丢不得。入夜,张灵甫再次组织起400余名精兵进行顽强反击,于拂晓夺回了阵地。

    张古山就这样在激战中几经易手,白天日军凭借空中优势和重炮攻下阵地,晚上张灵甫再指挥部队以夜战夺回,双方都打得头破血流。

    张灵甫不愧为一员善打恶仗的悍将,在他的凌厉攻势下,日军最终再次被赶下了张古山。

    10月10日,国军围攻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亲自起草嘉奖电:“查此次万家岭之役,各军大举反攻,歼敌逾万,足证各级指挥官指导有方,全体将士忠勇奋斗,曷胜嘉慰,仍盼再接再励以竟全功……”

    交战五日,张古山上尸山血海,张灵甫在战场上玩命的状态,为他赢得了一个外号—“猛张飞”。

    在万家岭战役中,张灵甫为第五十一师立下头功,荣获云麾勋章。而第五十一师在此役中也付出了极高的代价,共有5名团长(包括代团长)、7名营长和两千余名忠勇官兵伤亡。

    万家岭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继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人称“德安大捷”。战后,田汉受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刊登《中央日报》,并编写话剧《德安大捷》在长沙公演,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风光一时无二。

    时至今日,人们提到万家岭,不能不说张古山。提到张古山,不能不说张灵甫。

    瘸腿将军

    1939年3月27日,南昌在日军突进下失陷,日军第101师团占领南昌,赣北国军向赣江以西转移。正在湖南休整的第七十四军再度被抽调。

    3月25日,正当南昌还在激战之中,这支战区直辖部队紧急出动,火速向赣北增援,由于王耀武在吉安养病,第五十一师暂由李天霞代理师长。

    这一次,张灵甫出师未捷先断了一条腿。

    3月27日,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分批陆续抵达高安,第五十七师也在抢占锦江沿岸的阵地。拂晓,张灵甫奉代师长李天霞之命,指挥第三〇五团主动向日军第111旅团发起进攻,以掩护第五十一师主力占领阵地构筑工事,先期到达的第三〇六团,则据守在高安东郊的祥符观。

    在指挥部队冲杀的时候,张灵甫右腿膝盖突然被鬼子的机枪扫中,被部下从火线抢下,送往宜春火车站,转送桂林后方医院治疗。

    然而内地医疗条件有限,保不住张灵甫的腿。在蒋介石的关怀下,张灵甫前往香港玛丽医院接受治疗。

    一天早上,张灵甫看到一则新的规定,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便决定提前出院。医生劝他,只需再继续治疗半个多月就可以复原,但他以军令不可违为由,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离去。

    张灵甫的右腿是保住了,但膝盖关节却变得僵直,再也不能弯曲,从此只能直着右腿走路,成了“瘸腿将军”。

    “吾张某人腿虽废,无以站立,然中华民族得以站立,不为倭贼所欺,吾之腿值也!”张灵甫说。此后,他以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副师长的身份经历了上高会战,又以师长身份参与了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浙赣会战,直到1945年以副军长身份参加了抗战最后一次大会战—湘西会战。

    抗日期间,张灵甫共参加了近十次大会战,从团长一直升任副军长,屡有佳绩。他多次因功授勋,还获得了美国金棕自由勋章。

    勋章丰收的同时,张灵甫却暂时褪下了战袍,佩上了学员的臂章。他离开了奋战七年多的抗日战场,到大后方重庆学习。

    在复兴关将官队一个月的培训期间,张灵甫深得蒋介石青睐,钦点他去青年军当师长。赴任之前,蒋介石又特地批了一文给军令部长徐永昌,指名让张灵甫进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于是张灵甫继续留在了重庆学习。

    张灵甫再次回到部队后,胜利很快不期而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八年,张灵甫除了身负重伤不得已离队休养及后期赴重庆陆军大学进修外,一直马不停蹄随第七十四军南征北战,几乎无役不从。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披坚执锐,功勋卓著。

    2005年,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张灵甫的长子张居礼替父亲领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的一枚抗日纪念章,张灵甫将军的抗日功绩终于得以正名。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

  • 多媒体管理中的网络安全技术研

    陈建强 梁焰金【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