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伏里的悲悯
摘要:拟对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中郑振铎《猫》一文的文本从关键词语、心理描写、主旨探究等方面进行分析。文章对第三只猫的描写细腻灵动,尤其以“蜷伏”这个动作为最,充满深情和歉疚。“永不养猫”写出了人性的复杂,而“不能语之”的表白写出了“我”内心因为无法补救而产生的苦闷悲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
关键词:文本解读;郑振铎;猫
猫是人类豢养的宠儿。清代官修的大型类书《渊鉴类函》就有关于“猫”的条目。有人或因友人唱和,或因自身钟爱,将讲与“猫”有关文字事辑录成专书。古人曾经为猫特意制作《猫谱》,对不同种类和毛色的猫命名,或者“雪里拖枪”,或者“将军戴甲”,或者“乌云盖雪”……“猫”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丰富繁杂,并且在经、史、笔记、诗词和画中对于猫的种类、形相、蓄养、品藻、灵异等内容都有详细记录,足见我们古人对猫的喜爱。
民国时期,许多文化大家都专门写过猫,也有人养猫,以丰子恺最为有名,猫丢失后不惜用重金寻求。老舍、梁实秋、郑振铎、夏丏尊、冰心等都将自己养猫的经历写成故事,读来生动感人。老舍笔下的猫是灵动可爱的,写小猫在花盆里打闹:“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梁实秋的“白猫王子”、冰心的“鞭打绣球”咪咪、季羡林的“咪咪二世”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猫是文人们日常生活情趣的点染,是天真可爱的生命灵动。
在诸多民国爱猫人士中,郑振铎爱猫有些许不同。这些猫似乎充满了人的喜怒,他们的经历处处直指人性。看似冷静的笔触下的猫,或者死去,或者失踪,或者亡失,他心中从“一缕辛酸”到“怅然愤恨”,再到“永不养猫”的决绝,变化清晰可见。
一、挥之不去的“蜷伏”
郑振铎的《猫》一文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第三只猫,尽管“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从进入我家开始到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始终有一个经典动作“蜷伏”。当我们回顾它的经历的时候,这个形象便挥之不去。“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它蜷伏在门口,祈求温暖和收留,“它伏着不去”,虽然在家里并不招人喜欢,但是,“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的足下”,这蜷伏里有对人陪伴的渴求,有对人爱抚的希冀,然而什么也没有,于是它便愈加的忧郁,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几处蜷伏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忧郁、渴求安抚却无人问津的猫的形象。这一切也为后来“我”的惩戒埋下了伏笔。当我误以为是猫吃了鸟的时候,用木棒打它,以为惩戒得没有快意时,被委屈的猫“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喵呜”,这一声“喵呜”含了多少莫名其妙,含了多少不明所以,含了多少疼痛伤心!
作者用终日的“蜷伏”和一声“喵呜”,为我们勾勒出这第三只猫的形象,简单的描述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让我们更加感到了这只猫的无助、无奈的悲哀。
二、决绝复杂的“永不”
郑振铎在《猫》一文的结尾说: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永不”一词不仅写出了作者曾经历的美好,最终尽数丧失的痛苦,这看似决绝的“永不”,更显作者对错怪猫却不能补救自己过失的苦涩。
“永不”是对心灵的磨难。开头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对三只猫或主动或被动的离我而去,我感到“一缕辛酸”,到后来的“怅然”“ 愤恨”与“诅骂”,于是“我家好久不养猫”。似乎不养猫,便可以不经受这样的痛苦。这种痛苦皆是因为快乐的丧失,是人之常情。然而这第三只猫却不同,他的离去因着我的误解,因此我心生愧疚,是痛苦的愧疚。而这种无法言说的愧疚才是巨大的打击,才是人之磨难。
“永不”是人性的写照。只有不养猫,才能避免各种再次主观臆断犯错的可能,人的趋利避害尽显无疑。更重要的是,这里作者带着对自己内心的关照,最后的“永不”似乎带着对自我的惩戒的味道,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对前两只猫的爱美嫌丑,对第三只猫第一印象之后的主观臆断,所有相关的恩恩怨怨,都隨着这“永不养猫”和从前的一刀两断。
三、不能语之的“表白”
文章中最触动人心的就是我的悔过。作者用了两段忏悔自己的过失。作者先是统称自己的后悔,我的“妄下断语”和猫的“无抵抗的逃避”将这种悔恨推向高潮,作者不禁感叹这些“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强烈的悔意浸于字里行间。
但这还不是最痛心之处,最痛心之处是我的痛苦无法补救,是无法言说的。因为猫是不能说话的,猫也无法听到我的“表白”。这种不可语之的情绪是最折磨人的,鲁迅曾经在《风筝》一文中写到过这种情绪,他为幼年时候自己曾经弄坏弟弟的风筝,成年之后道歉,然而对方并不记得了,使得我的道歉和陈压心底的多年的悔恨变得“无处安放”。“我”对猫的不可言说的“表白”也是如此,即便这只猫没有死,我有机会对它表白,“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作者这一问,实际上流露出了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悲哀是“五四”之后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具有的一种情绪。
《猫》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这一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暴行。同年,他参加发起“中国济难会”,并与郭沫若、茅盾、胡愈之等人签名发表《人权保障宣言》。不难看出,《猫》这篇文章并非叙写了“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更是带着血与泪对人性深刻的剖析。
其实,文中的第三只猫象征了一切微小生命和弱势的人们。他们经历悲惨,“蜷伏”地活着,遭遇苦难,只能悲楚地“喵呜”一声。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郑振铎对弱小的生命和人们充满了同情,深切同情他们“无抵抗地逃避”,最使人感到悲哀的是,他们最终命运是死在邻家屋脊上,如若真的有机会向他们悔过,他们也是“不能说话的”,他们也不能理解自己遭到的苦难和冤屈,让忏悔者无处表白,这种对遭受苦难的弱小者,对于底层挣扎于黑暗的人们的“不能语之”,才是郑振铎这一辈知识分子最最悲哀之处。
郑振铎写猫,亦是对人的写照;对猫的愧疚,亦是对人充满悲悯。读罢《猫》,从欢喜,到悔恨,从自责,到愧疚……复杂的情绪纠缠,无法说清。木心说:“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我想,这便是读完《猫》之后许多人生发的感慨,面对那些弱小的生命,怜爱却终将失去,愧疚却不可语之,希望永不相干却不能够……凡此种种,竟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三只猫的故事,又也许,是许多人的命运的故事吧!
参考文献:
[1]黄昊文.猫到底为何物——雨中的猫意象解读[J].山花月刊,2011,(5).
作者简介:王春红(1984— ),女,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同盛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阅读教学以及学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