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成就小学数学有效互动课堂
吴兰芝 葛祥中
摘 ?要 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模式的意义,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模式的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自主+合作;小学数学;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1-0086-02
1 前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再加上活泼好动的天性,致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造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应想办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其从被动学习的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的状态。“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能让学生在自我思考、合作讨论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快乐,强化数学学习体验,由此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1]。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模式的意义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学生尚处于初步认识各项事物的阶段,认识事物时多集中于表面,因此既不能深入地认识事物,也容易在反复的学习中产生倦怠感,逐渐以消极的态度面对事物。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模式,改变了学生一个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学习数学原理、做基础运算,有利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完成数学任务。
可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鲜事物频出,会不断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校教育要在此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助力,以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在“自主+合作”模式中,学生能在频繁的互动交流中发现知识、接触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有利于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开发学习潜力[2]。
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主+合作”模式包括学习、交流、竞争、评价等环节,学生通过这些环节探究数学知识,可以锻炼个人思维、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模式的策略
创设有趣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需要采取各种办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求学欲望。”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较为枯燥,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采取措施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使其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标有一个理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3]。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数学教材也在不断进步中,其最大的优点便是在情境中引入知识点、提出问题。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提高课堂的新颖性、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以超市促销活动为背景的情境,选择三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A为甲超市的老板,他家的篮球原价是50元/个,九折促销;学生B为乙超市的老板,他家的篮球是52元/个,八折促销;学生C为顾客。在此情境中,学生A和B需要争取到学生C的购买意愿,学生C要决定去哪家购物,理由是什么?学生C通过联系课本的知识点,转变教师的话,知道甲超市的折扣是90%,那么他家篮球优惠价为45元;乙超市的折扣为80%,那么他家篮球优惠价为41.6元,因此,乙超市的价格比甲超市便宜,为了省钱,买乙超市的篮球。
此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学生处于真实、有趣的情境中,会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主动攻克知识点,解决面临的问题。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好奇心,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促使其主动学习。
利用故事营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之一,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代表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学生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思维放飞,积极地探究知识。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多种方法,故事化教学是其中的一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独特,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同一件事情上,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一倍以上,这种方法符合其心理特点[4]。在故事中编入数学知识,学生会仔细地倾听教师所说,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用故事讲述数学知识,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解加法的巧算内容时,可以加入一个名人故事《高斯的故事》。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他10岁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在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算术题:
1+2+3+……+99+100=?
小朋友们没有接触过如此長的算术题,只能按照顺序一个数一个数地相加,花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出结果。这时,教室里传来高斯的声音:“老师,我算出来了!结果是5050。”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吃惊,纷纷问他是怎么算的。高斯说:“1+100=101,2+99=101,3+98=101,…,48+53=
101,49+52=101,50+51=101,相加而得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这样便可以很快算出这个长等式的结果:101×50=
5050。”这个故事表明,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只要肯动脑、勤动脑,便可以找到规律。总之,在课堂上讲故事,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积极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但是有的学生因数学基础不好,会产生厌烦心理,不会主动探究知识。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事做,促使其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可以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让他们在合作中解决数学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学生可以在思维碰撞中吸纳别人思考的长处,拓宽思路,有利于提高数学能力。
学习数学是一个观察、模拟、实验、推断、计算、确认的过程,通过对学生分组,使其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环节,共同思考,可以全面锻炼其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为例,教师可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围一围、摆一摆、测一测等活动,先对周长有基础的认识,再探讨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告诉学生黑板长3 m、宽1 m,如果要把黑板的四周圈上一条花边,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计算花边的周长。学生在小组内经过讨论,认为花边的周长就是黑板的周长。
在具体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黑板的四条边长相加,由此可得出周长,计算式为3+1+3+1=8 m;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两条长、两条宽各自相加,最后总相加,表示为3×2+1×2=8 m;有的学生提出,先将一条长与一条宽相加,再乘以2可得结果,表示为(3+1)×2=8 m。这些方法均是正确的,说明学生的思维在小组讨论中得到了锻炼。同时,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学生可以相互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帮助其拓宽思路,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不局限于一种想法,毕竟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有利于拓宽其对数学问题的思路,提高其数学能力。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数学学习体验 ?小学生年龄小,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随着年龄增长,需要向逻辑思维过渡。思维转变有利于其系统地接受数学知识,便于提高数学综合能力。但仅是看理论、听教师讲课,学生并不能直观地接触、认识到偏理性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其真切地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思路。
以人教版小學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为例,教师为了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更容易接受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可以布置一个“搭一搭”的操作游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发放五个小正方体,让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并分配一人做好记录工作:
1)向学生展示一幅图示,学生根据图示摆放小正方体,并在白纸上画出正视、俯视、侧视所组成图形的样子;
2)学生使用五个小正方体搭建出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在白纸上画出正视、俯视、侧视所组成图形的样子;
3)根据正视、俯视、侧视角度所观察到的图形的样子还原立体图形;
4)小组每完成一项内容,均须向全班汇报,并展示自己摆放的立体图形以及画出的平面图。
在“摆一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立体图形的观察面有所了解,学会根据绘图还原图形,产生了空间的观念,锻炼了空间思维。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增强学习体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开发学习潜力,促使其全面发展。教师可通过设置有趣课堂情境、利用故事营造氛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等策略,将“自主+合作”模式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其主动思考,拓宽学习思路,增强数学学习体验。总之,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就要将教学策略落实到学生个人,同时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促使其与其他学生共同进步,由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2019(11):96.
[2]闫德元.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J].天津教育,2019(30):119-120.
[3]赖雪娜.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研究[J].魅力中国,2019(43):100-101.
[4]宝成.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