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阿拉善文化和旅游资源
李婷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文化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同旅游业融为一体,密不可分。阿拉善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内涵深厚,阿拉善的蒙古族文化旅游、沙漠文化旅游、胡杨文化旅游、居延文化旅游、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奇石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精品,正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优美结合,阿拉善文化旅游以其独特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将会打造出更多旅游精品,文化旅游之路正在大方异彩,将会越走越精彩。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也是一种外在形象的展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贯穿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是当今文化传播和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阿拉善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地处内蒙古最西部,意思为“五彩斑斓之地”,其境内三分之一是沙漠、三分之一是戈壁、三分之一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地,自然风光绮丽多彩,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在选择旅游产品和线路时,对文化内涵的需求越来越多,被誉为“中国秘境”和“骆驼之乡”的阿拉善,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已经悄然进入加速发展时代。
一、蒙古族文化旅游
蒙古族文化在内蒙古而言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但是阿拉善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歌文化、敖包文化、骑射文化,在蒙古族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性,因此,来到阿拉善的游客会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全方位感受到浓烈的阿拉善蒙古风情。饮食文化主要有驼奶、阿拉善烤全羊、酪蛋子、风干羊肉、沙葱、奶酒、手抓肉、沙芥、奶皮子、沙米以及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菜之一的“驼掌”。服饰文化主要有官服、便服、喇嘛服三种,出席不同场合时穿着又有不同,女子打扮整洁华丽,已婚妇女穿开襟坎肩,未婚女子不穿坎肩,头饰复杂讲究,主要以金银饰、珊瑚珠、翡翠、玛瑙器件为主。男子腰间束绸带,外套坎肩,腰带前系一绣花褡裢,内装鼻烟壶,腰后系银鞘,内插蒙古刀和象牙筷;敖包文化主要来源于很久以前蒙古族祖先在出征前传统祭祀礼仪中最为隆重的祭敖包活动,在敖包上献上食品和珍贵物品,向长生天祈祷能够得胜归来,马到成功,这一传统礼仪直到今天还一直保
持着。
二、沙漠文化旅游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贯穿阿拉善全境。巴丹吉林沙漠以高陡著称,最高的沙山相对高度达5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远远望去高大的沙山互不相连、峻峭陡立、巍巍壮观。沙漠中500多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著名的月亮湖从空中观看形状犹如一轮弯月,天鹅湖与月亮湖南北相距35公里,一大一小,是腾格里沙漠中的一对姐妹花,她们相互衬托,各具魅力。天鹅湖湖面呈带状,湖边布满沙枣树,湖水清澈、明净、水域广阔,野鸭、灰鹤上下翻飞,每年三四月份,湖面上成群的白天鹅栖息游玩,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沙漠“五绝”,在一个叫庙海子的盐水湖边,有一处喷涌的泉水,泉眼粗若碗口,常年喷流不断,在这样的干旱环境下,有如此神泉和湖泊,确实令人赞叹称奇。近年来,阿拉善依托独特的沙漠旅游资源,多次举办国际性越野拉力赛事,聚焦了全世界的越野爱好者的眼球,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赛车、越野俱乐部的参赛热情,进一步提升了阿拉善沙漠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展示了“苍天圣地阿拉善”的独特魅力。
三、胡杨文化旅游
胡杨,也称胡桐,蒙古语称“淘来”。她是第三纪地质变动时幸存下来的古老树种,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胡杨的生命力极强,根系非常发达,密织如网,最大半径可达30多米,她耐寒、耐旱、耐盐碱、锁风沙,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中的勇士”。胡杨的神奇在于她活着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朽,被人们称作“活着的化石树”。古往今来,胡杨已成为一种精神而被人们所膜拜,弱水河畔、居延海边是胡杨的故乡,这里的39万亩胡杨林是当今世界仅存的三处天然河道胡杨林之一、是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北扩散的重要屏障,是中国西部生态的天然宝库。每年九、十月份,胡杨叶色金黄,大批游客不远千里来到额济纳,只为一睹她的妩媚和壮观,摄影爱好者,不辞辛苦,寻觅到此,只为能够留下瞬间的娇美与
坚强。
四、居延文化旅游
“居延”一词为匈奴语,是“天”的意思,居延地区原
为匈奴牧地,大汉将军霍去病打破匈奴后,汉朝曾在此屯兵戍边,创造了居延地区灿烂的汉文明。走在浩瀚沙海之中,极目远眺,一座孤城耸立在戈壁之上,这就是极具神秘色彩的黑城遗址,她距阿拉善额济纳达来库布镇25公里,是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站要道,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是居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出土居延汉简,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见证着两千年的文明和昔日的繁荣,是阿拉善人的骄傲。额济纳胡杨林核心区北端,有一大片湖泊,这就是著名的居延海,也称“苏泊淖尔”。她是源于祁连山黑河的归宿地,水面已有48平方公里的“海”边芦苇摇曳,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一派生机。居延遗址不仅见证了额济纳地区曾经的辉煌灿烂,也为今天额济纳的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正因如此,2013年到访额济纳的游客数量达到70万人,这个数字对于额济纳这样一个仅有2万人口的西部偏远落后地区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五、藏传佛教文化旅游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不仅代替了内蒙古地区原
有的萨满教,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较大地影响了蒙古族群众,经过几百年潜移默化的发展,藏传佛教的理念已深入蒙古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广宗寺又名“南寺”位于阿拉善左旗南部,其名为清朝乾隆皇帝授予满蒙汉藏四种文字的御笔金匾而得名,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肉身供奉之地。她坐落于贺兰山主峰一个群山环绕的峡谷地带,峡谷地势高低错落,占地10平方公里,犹如八瓣莲花,树木成荫、溪水涓涓、秀美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全国解放时,广宗寺注册僧人550名,僧舍百余间,殿堂70多座,其辉煌可见一斑。因此,该寺聚集了大量的极具文化考古价值的珍贵佛像、佛经和佛教文物和艺术精品。广宗寺以其神奇的六世达赖喇嘛身世和神秘的佛教传说、贺兰山优美的自然生态风光、和硕特部落婀娜的民俗风情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旅游精品,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
巨大。
六、奇石文化旅游
奇石,又称观赏石,是指不经雕琢,就有自然美的石头,阿拉善奇石,在国内外奇石届独具一格,主要有葡萄玛瑙、戈壁玛瑙、泡泡玉、沙漠漆、彩玉石等。据地质专家考证,阿拉善奇石源于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岩浆冷却而成。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街区,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奇石馆,走进奇石馆,千姿百态、五彩斑斓、晶莹剔透的阿拉善戈壁玛瑙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随着阿拉善奇石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阿拉善每年都会举办规模宏大的中国奇石展会,奇石届颇具盛名的“小鸡出壳”和“岁月老人”色泽鲜亮、栩栩如生,便是阿拉善的戈壁玛瑙。“黄金有价玉无价”,一方石头汇集八方朋友,传承一种文化,造福一方百姓,阿拉善奇石以其独特的形态美、质地美、色彩美、纹理美、神韵美而独占鳌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奇石文化和旅游产业。
阿拉善的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除此之外,还有值得体验了解的骆驼文化旅游、航天文化旅游、峡谷岩画文化旅游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现代旅游所涵盖的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宗教朝圣、文化访古、森林登山和大漠体验等众多方式和内容,在阿拉善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都可以感受到。
随着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和文化元素的多元化,人们对旅游感受需求越来越丰富,对旅游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追求完善高端的硬件设施和感官刺激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旅游市场,文化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同旅游业融为一体,密不可分。阿拉善文化旅游以其独特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将会打造出更多旅游精品,阿拉善文化旅游之路将会越走越精彩。
(作者:内蒙古阿拉善盟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