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张增霞 李韵青

    

    

    【摘要】目的 探讨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从2019年1~7月在我院行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2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化检验,观察组给予分级检验法生化检验。结果 观察组 Scr、BUN、CysC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84%、72.34%、66.67%,对照组分别为16.31%、41.84%、36.17%(P<0.05)。观察组Scr、BUN、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肾脏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法可提高各指标阳性检出率,其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分级检验法;肾脏生化检验;内生肌酐;胱抑素C

    【中图分类号】[R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1..01

    肾脏生化检查可为临床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提供可靠的数据化信息,是临床基础检测手段。常用的检测项目包括Scr(内生肌酐)、BUN(血尿素氮)、CysC(胱抑素C)等。各项目有一定独立性但又互相关联[1],为全面、准确认知病情,临床常采用拉网式全项目的生化检验,检测项目较多,检验成本高,不仅增加医疗成本,且操作繁琐,不利于急性患者的快速诊断。分级检验法采用逐层递进方式,针对性更强、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可靠性更强[2]。本文对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9年1~7月在我院行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282例,所有患者均对检查方法知情同意,检验前均未服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1例。观察组141例中,男性83例,女性58例,年龄19~73岁,平均(46.51±4.62)岁,其中肾小球肾炎51例、肾功能衰竭31例、糖尿病肾病19例、肾盂肾炎29例、其他肾脏疾病11例;对照组141例中,男性84例,女性57例,年龄18~74岁,平均(45.87±4.59)岁,其中肾小球肾炎49例、肾功能衰竭32例、糖尿病肾病21例、肾盂肾炎27例、其他肾脏疾病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集两组受试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AU54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奥林巴斯) 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肾脏生化检验,对照组给予常规Scr、BUN、CysC检验,观察组给予分级检验法生化检验,即一级检测CysC 水平,对CysC 水平> 4 mg/L者,行二级检测,检测BUN、Scr 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各指标检测水平比较

    观察组 Scr、BUN、CysC检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各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 Scr、BUN、CysC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在肾脏疾病的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指标,各种原因的肾脏疾病均可对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其功能减低,导致肌酐等毒素的聚集。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也经肾小球排出。通常情况下肌酐的生成比较恒定,不易被肾小球重吸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球的过滤功能,但该指标易受肾小球浓缩功能、肌肉量等的影响[2] 。

    本研究中,觀察组 Scr、BUN、CysC阳性检出率、检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资料报道相似。提示分级检验法可提高Scr、BUN、CysC的检出阳性率和准确率,并可减低医疗成本,是检测肾脏生化指标的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左钱.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34-35.

    [2] 毛 霞.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的临床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6):102-103.

    本文编辑:李 豆

相关文章!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

  •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

    褚英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剂中常见的差错及应采取的对应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在本院门诊中药房发生的中药调剂差错病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