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堂充满美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文特点,挖掘美的因素,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快速、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等优势,有效地优化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感知作用,把学生引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让语文课堂充满美。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课堂 学习兴趣 审美情趣 美的享受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不仅有优美的语言文字,还有对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的感受、对美的精神的感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直观、具体,而且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感知作用,把学生引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让语文课堂充满美。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有机融入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美呢?下面,我就自身教学实践中的摸索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美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體教学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独特功用,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能使教学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以此营造美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验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从而给他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如教学《山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山林雨景的美丽景色。我课前通过寻找美丽的山林雨景的图片,再配上符合意境的背景音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山雨色彩美和音韵美,让学生“漫步”于雨林,“聆听”雨声,通过图文音像,把学生带入奇妙无比的雨林,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也被激起。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美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这种以声音、图片营造课堂氛围,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仓库。课文中富有文采的语言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使语文教学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小学语文课文中富有文采的语言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使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充分帮助学生领悟课文深层之美,获得美的感受。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著名的国学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所写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人文和自然之美。为了使学生感受德国街道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景,我抓住“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句花中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两个成语,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多幅表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美景的画面,再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形容刚才看到的情景。同学们说出了“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美不胜收”等许多表现花多花美的词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积累了许多优美词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德国景色之奇丽,民族之奇特。
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课文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语文课堂充满美。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情感,使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作“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将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聚为一体的多媒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图文并茂的感情朗读,给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对语言文字产生深刻感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传递情感,进入文章的意境,使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的第三自然段时,我通过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德国街头,去感受那花海的美丽。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朗读课文,想象德国美丽的街景。然后多媒体播放满是鲜花的德国街景。通过听觉、感觉、视觉的贯通,学生感受到了满街鲜花的美丽。在这样的体会中感受德国人这样养花的境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此时,我又把学生引入到文章中,找出分别写“我为人人”,以及“人人为我”句子。在理解了德国人养花的境界后。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想对德国人说些什么?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读课题,根据学生的读,把句号换成了感叹号,表达出了对德国人养花境界的赞扬。
总之,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性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文特点,挖掘美的因素,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快速、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等优势,有效地优化教学结构,让语文课堂充满美,从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其美,领会其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作者简介
张燕兰(1970.11—),本科,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霞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