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现实生活,综合现代课程的美术教学
马珂
摘 要:在素质教育被人们不断重视和认可的今天,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发展。美术教育不仅仅只是关注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是注重与生活联系,用现代的教学手法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联系现实生活,综合现代课程的美术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美术课程发展的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美术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美术教学,联系现实生活、美术生活,创设情境,各学科和美术学科综合教学,美术学科内四个领域综合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化生活;综合教学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理解
“关注文化与生活”是从2001年课改以来美术课程一直坚持的理念。文化生活离不开美术课程,美术也需要关注文化生活,在很多年前美術与文化生活的关系就得到了重视,因为美术课程一直都没有脱离文化生活,也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旧的美术课程标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修订为“关注文化与生活”修订后的内涵更加丰富一些,在体现课程理念延续性的同时,增加了“关注生活”的要求。把美术课程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是美术课程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关注文化生活,既表达了美术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也要求美术教学要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美术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服务。
二、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一)观察生活,搜集素材
美术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用心寻找和观察。美术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和各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创作习惯。感受美术生活,教师应该重视美术与文化生活的关系,把文化生活和美术课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课堂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发散思维,对美术作品进行各种形式和不同表现手法的创作。
在欣赏·评述领域中,课程标准把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三点:第一,了解美术作品的主题、形式、风格、流派,对有名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第二,学会对美术作品用美术的术语进行欣赏和评价;第三,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珍视民族和世界文化遗产。从教学目标上看,欣赏课程的动手和实践性比较少,有时候课程可能会比较枯燥无聊,所以教师要转换教学方法,把欣赏课上得生动有趣。例如,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中国世界遗产之美》一课中,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名胜古迹的特点、历史背景,感受这些文物的美。在导入时,教师先分享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给同学们欣赏自己在这个景点拍的照片,从自身旅行的故事去导入。课前让同学们带来自己的照片,分享自己旅游过的地方,让一个同学讲一下去过这个地方有什么样的收获,对这个地方有怎样的了解,最后剩下的名胜古迹同学们不是很了解,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收集材料再进行讲解。整节课不仅把文化生活融入进去,还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而导入和课前同学们分享照片的这两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收集素材的典型。
在设计·应用领域中,教学内容很贴近生活,有很强的趣味性、应用性。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类物品进行设计,具体要求到构思创意、生活观念等,可能把枯燥的生活变得生动鲜活。例如,岭南版七年级美术《花卉与纹样》一课中,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习花卉纹样,利用花卉纹样进行创意设计。所以在导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带自己养的多肉植物,或者教师带一些自己养的多肉植物,让同学们对实物花卉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到的花卉进行纹样的变形,再进行设计。这种导入的方法不仅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身边的美,收集生活中的素材。
在综合·探索领域中,《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综合?探索领域里的“综合”“探索”两个部分归纳成了三个方面的含义。“综合”有三个层次,即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的综合、美术学习内容的综合、学生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探索”部分也存在三个方面含义,即探索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探索各种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以获得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办法、探索未知领域中的问题以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的作品表现形式也很多。例如,岭南版七年级美术《美术在你身边》课程中,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开展不同美术形式的活动,在校园里进行陶艺制作、模型制作、版画创作等,虽然学校的美术形式已经多种多样了,但学校外面的美术资源和美术形式更丰富一些。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去美术馆、博物馆、画展、公园等地方,让学生用摄影、文字等方式记录下自己觉得美的事物或是美术作品,用心体会再与同学们交流与分享。
在造型·表现领域中,尹少淳教授在《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书中所言:“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我们可以根据该领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进行有效教学。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上雕塑课的时候,一般的雕塑课程是用陶泥进行创作,但是为了让美术课程更贴近生活,在生活中收集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收集生活中不用的“废料”进行创作,用创新的想法变废为宝。一般大家可以想到的“废料”是纸杯子、塑料瓶等,但是一个很有创意和想法的学生拿自己用完的中性笔芯做了一个小雕塑,这个雕塑不仅材料很新颖环保,而且造型优美,获得了学校雕塑比赛的最佳创意奖。
(二)美化生活
同学们用自己在美术课上创作的作品来美化生活,是最喜悦和开心的事情。教师利用学生的美术作品来装饰教室和学校环境,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教学楼里的创作天地,还有专门为学生设立的展览区,这些地方在展览学生作品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在美术课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体会美术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实例:
如图1和图2是深圳市光明新区实验学校陶艺拓展课学生的作品,教師把学生的陶艺作品用来装饰教师餐厅、陶艺教室,把一部分的学生作品当作花盆,养一些多肉植物。图3是教师用学生在美术课上制作的节日贺卡来装饰教室。用学生的作品美化生活,装饰生活,学生觉得很自豪,荣誉感很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乐趣,提高了对生活的热爱。
(三)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美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美术课上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不同的教学手段等,创设一种情境和条件,这种情景需要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创设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参与进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考虑,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熟悉的、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案例,让创设情境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美术教学竞赛中,某学校一位教师教授的是小学四年美术课《华冠艳妆的印第安人》,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面具并制作出来,整节课都是利用情境创设来进行教学的。用视频导入,视频是印第安人在参加舞会的视频,在视频最后印第安人向同学们发出了邀请函,邀请同学们参加舞会,参加舞会时要戴着自己做好的面具来。导入结束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讲授知识,引导学生设计面具并进行制作,在展示作品环节,教师放出导入时印第安人舞会的视频,邀请同学们把做好的面具戴上,并和印第安人一起跳舞。展示过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这节课上得很精彩,这位教师的创设情景教学给我们了很大的启发,把印第安人的舞会这个情境主题贯彻了整节课,激发了学生很高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融会贯通,美术学科各领域的综合
美术作品不是孤立的,是在一定环境中创造出来的,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是相互联系的,美术的四个领域也是相互渗透、交融的整体。综合现代课题的美术教学有很多种,有美术跨学科的综合,例如美术和音乐的综合,和历史的综合,和语文的综合,和物理的综合等,还有美术学科内学习领域的综合。例如,岭南版美术《我们的调色板》一课中,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对色相、明度、纯度等知识灵活地运用。在这节课中,把美术和语文相互渗透进行教学,上课前先用四季引出颜色的变化,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心中的四季,中间给同学们讲授色彩的知识,进行有效教学,最后让同学们感受诗人眼里的四季是怎样的,感受诗人是怎样描写四季的,展示诗人描写四季的诗句。在课堂小练的时候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某一个季节,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涂上颜色,并配上诗句。在展示作品时对自己的创作构思进行讲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诗句。通过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创作出了很多有趣的有意境的美术作品,还让学生感觉美术和其他学科融合的有效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视野更开阔。
三、结语
美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不仅仅是单纯的美术知识和技法的训练,还应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把生活和美术相互融合,也可以把美术和各个学科相融合,进行联系生活。联系学科等的研究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创作出更有趣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美术及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