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村小学全科教师本土化培养模式探究

    贡保加

    【摘要】开展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转型背景下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为小学全科教师成长创造最好的条件,为他们今后成长为优秀教师乃至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全科教师 培养模式 培养路径

    农牧村由于居住环境相对分散,文化氛围不浓,教育信息闭塞,上学观念滞后,经济发展滞后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近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持续关注,引发了小学教育改革的新潮流,其表现之一是对农牧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重视和支持。应利用农牧村本土化培养模式,培养小学生全科教学,小学全科教师是相对于小学分科教师而言的,是指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独立承担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当前,我国对小学全科教师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一些基本概念及内涵还处在探究之中,尤其是在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方法论解读上,出现了诸多不同的观点。因此,思考、澄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系列内涵,检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合理路径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概略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多层面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基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必须以社会需要为依据,并与社会需要相吻合。”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正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从而引起的教育领域的系列改革之一。谈到培养模式,首先要对长期以来“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的误区作学理性澄清。

    1.培养模式的学理性内涵简析

    长期以来对于“模式”的理解存在这样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模式是固定不变的公式,为了取得最佳的效果必须死板地去套用它们;二是认为就模式而言,无论对学习者还是对教学者,这种方式是一成不变的。这两种看法都会使得我们陷入尴尬的境地。”基于此,如果主观地认为培养模式是固定不变的公式,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着的这一唯物主义哲学观,陷入机械主义的怪圈。

    教育教学所面对的是一群有生命的、有活力的群体,“教学参与者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现实人。教学是质朴的、守成的、思辨的、分析的、批判的、创新的,是情不自禁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也并非固定不变,它除了具有稳定性的同时,更兼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灵活性等多种特征。

    2.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所谓全科培养,已经变成教师教育的一种常态化培养方式。美国“基于‘博雅教育的历史传统,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对普通文理学科的学习,目的是发展学生分析、假设和评价的技能,培养书面和口头表达的技巧,理解并有能力应用基础数学的程序和符号,并应用探究的模式以及掌握艺术、人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特征。”英国关于中小学国家课程及教学大纲中也谈道:“针对小学教师不分科,特别规定欲当小学教师的师范生应全面理解小学国家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的目标。”据此可以看出,小学全科教师在国外已经趋于稳定化、成熟化的发展态势。

    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能清晰地洞察到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浪潮。有的以课程能力为核心构建小学教师全科型的培养模式,有的以教学技能为核心构建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并在模式发展上已经初步涵盖了小学教师培养的部分特征,构建了全科型小学教师理论培养与实践练就的多样化教学体系,激活了教师教育变革的创新点。

    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

    农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基本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进行学科教学、管理班级事务和组织课外活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跨学科的课程群,从农村现实的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英音体美方面的教学基本功,大胆地整合学科知识,深入研究小学全科课程的教学模式。同时,丰富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奠定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改革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策略,打造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1.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围绕小学全部学科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以及思维方式构建完整的课程群,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强化宏观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训练跨学科思维方式。学科基础课程的学科知识难度不能因全科型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的科目众多而降低要求,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能局限于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应明确各个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充分理解学科原理,掌握宏观的学科知识结构,这样未来全科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才能适合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同时,学科基础课程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为入职后的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理论课程

    教学理论课程具体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基础理论课程,二是课堂教学法。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改变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偏重理论知识的倾向,提倡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求知过程的转变,在基础理论课程中加强教育研习,安排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讨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职后工作。

    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课堂教学法课程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主要内容为重点,注重培养他们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熟悉小学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内容、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技能和班队工作技能。

    3.教学基本功课程

    在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应该特别强调体音美的基本功训练。教学基本功训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无法通过短训和自学等方式实现。教学基本功课程注重培养小学课堂教学中所需的各种技能,包括双语口语、音乐、琴法、形体舞蹈、美术、书法、课件制作等。这些技能训练应充分渗透在各门课程中,成为他们的必修内容和学科教学的一部分。应注重课堂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训的结合,创设丰富的活动在课堂内外训练他们的基本功技能。例如,教师口语课程应该将讲授和课堂实训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课堂训练的实效性,同时督促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教师口语技能训练活动。

    总之,实施民族地区农牧村小学全科教师本土化培养计划,培养适合农牧村小学低年级教学的全科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师资短缺的困难,从根本上改善农牧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较快地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农牧村全科小学教师的培養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龚雪.湖北省大规模培训全科教师补齐偏远农村小学教学点短板[N].湖北日报,2013-07-25.

    [2]何宗焕.用“通才”眼光看教师[J].湖南教育,2007,(6).

    [3]卢琦.关于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及农村小学教师现状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6).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甘南农牧村低年级全科教师存在的必要性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4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 《管家》中玛丽莲·罗宾逊对圣经

    内容摘要:作为坚定的基督教徒,玛丽莲·罗宾逊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管家》中从修辞到主题各个层面上的许多设计具有明显的圣经元素

  •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语

    陈军摘 要:为了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练就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专项培养,才能够促使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