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十一个关键尺度
【摘要】传统的“以教评学”的课堂评价机制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学评教”的课堂评价机制及评价标准。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课堂教学评价又是教育评价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在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中,我们通用的做法是“以教评教”,即重在考查:教师教了什么、教师怎么教的、教师为何这么教、教师教得如何等等。也就是说,我们经常通过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的目标是否明确、教的方法是否科学、教的步骤是否合理、教的程序是否顺畅、教的语言是否畅达、教的姿态是否自如等方面的考查来评价教师教的质量和教的能力,相对而言,我们似乎不太关注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习得了什么、怎么习得的、习得如何、他们所习得的是不是自我需要习得的等等。正是在这种“以教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主导下,课堂教学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这种评教机制,说白了,就是对教师教的能力的怀疑、对教师教的水平的不信任、对教师教的良心和职业道德的不放心!在这种紧箍咒的威吓和念叨下,我们的教师在教什么、怎么教、为何教等方面不断地折腾,不知所措、痛苦不堪;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课堂学习景象是:有的学生因赶不上趟而疲于奔命,有的学生因无兴趣而厌倦不堪,有的学生事不关己而作壁上观,有的学生窃喜闲看教师表演,有的干脆开开小差甚至与教师对着干,……试问,如此情景,课堂教学效率能高吗?造成这种课堂教学局面的根本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所教的未必都是学生自我学习所需要的!学生需要的,教师不帮助他们去获得;学生不需要的,教师却要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地强行给予,由于你是老师、你是课堂教学中的领袖和权威,学生不接受么,既害怕你的威吓,又怕影响你的面子,只有勉为其难地被动接受,可就是有“不懂事”、“不领情”的学生在!面对如此学生,教师除了感叹“不争气”和“不可救药”、训斥“不成材”和“朽木不可雕”、站办公室或请家长外,好像再无他法。同行们,让我们细细回想一下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些事情,回想一下我们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唾沫横飞的情形,难道我们不因为自己的一些幼稚行为而感到好笑吗?我们似乎感觉很神圣,其实我们在学生心目中就真的那么神圣么?
其实,课堂教学,远不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所描述的那么复杂,也不是一些理想教育主义者所想象的那么高深和神秘莫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有智慧的生命体,是一群有学习经验、有学习欲望、有学习需要、有学习兴趣、有思想和追求的学习生命体,学习本身是他们现在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学什么、什么学习方式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情况、什么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最有利于达成他们的学习愿望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都应当根据学生情况作出最佳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帮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学习潜能去清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去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解决学习过程中急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学习愿望、满足学习的需求、自我建构新的和更高的学习能力基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工作就是:组织、帮助、指导、促进;而这些基本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着“服务”(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服务于学)这一宗旨来展开,教师只要牢记了“服务”这一宗旨,你自然就不会抢夺课堂中学生主体的位置,你自然就摆正了你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将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展现出一幅令你激动不已和惊喜万分的感人局面!
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理想乐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愿学、乐学、活学,要让课堂呈现出令人欢欣鼓舞的局面,就必须彻底改变“以教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立起“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让教师从“以教带学”的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从而踏上“以教帮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新的征程,让“因材施教”的精髓在新的教学征程上焕发出崭新的光芒!
我们认为,在建立“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中,必须考虑以下十一个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尺度:
一、教师是否始终贯彻了“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服务于学”的宗旨;
二、教师是否始终坚持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教师是否作好了组织、帮助、指导、促进等基本工作;
四、教师是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师是否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学习潜能;
六、教师是否帮助学生清除了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七、教师是否帮助学生自主达成了他们自己的学习愿望、满足了他们学习的需求、自我建构起了新的和更高的学习能力基点;
八、学生是否愿学、乐学、活学,是否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九、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十、学生对自己课堂习得的满意度;
十一、学生对教师课堂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简介:郭建华,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