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儿童文学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初探

    钱宁

    摘要:当今高校是保障国民文化自信力稳步提升的重要阵地。儿童文学课程作为高校众多专业课程中的一门,理应肩负着和学校一致的德育职责,形成协同效应。本文初步探讨了传统文化多元渗透儿童文学课程,与其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旨在为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自信 儿童文学课程 传统文化 融合路径

    文化自信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是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彰显,更是新时期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高校作为保障国民文化自信力稳步提升的重要阵地,只有首先培养广大青年学子的民族信仰和爱国情怀,才能真正培育出致力于发展科学知识、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时代新人。儿童文学课程是高校众多专业课程中的一门,理应肩负着和学校一致的德育职责,形成协同效应。基于此,本文初步探讨了传统文化多元渗透儿童文学课程,与其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旨在为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JP2]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儿童文学课程的现实意义[JP]

    (一)两者有机融合是实现特色化教学目标的必然需要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这一总体培养目标与每门课程具体结合的过程,会因课程性质的不同,而分解生成适应课程自身特点的特色化教学目标,进而会对应产生不同的实施途径和教学效果。那么,在设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目标时,既要充分尊重课程特点,坚持以传授学科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为本位,又要兼顾传统文化的特质,积极寻找两者有机融合的关键契机,合理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在获得正常学习结果的同时,逐步提升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既有文化属性又包含文学特质,这是沟通儿童文学课程德育目标和专业目标的良好媒介。因此,教师就要理清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优秀内容和儿童文学课程联系密切,并将其充分、自然地融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顺利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关注、应用乃至创新,从而达成特色化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自信度。

    (二)两者有机融合是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也日益复杂。高校的思政工作亟须拓宽思政渠道,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育人的潜力,形成育人合力,“将专业教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依托专业内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变化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途径”。儿童文学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激发青年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是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蕴含着丰富生动的德育内容。儿童文学课程教师需深挖、明辨、巧思、善构,通过恰当的设计,将课程教学转化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觉悟,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三)两者有机融合是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

    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积累了令世界瞩目的厚重文化。学习文化精髓,将其发扬光大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但是,文化宝库往往因艰涩的文字语言、难懂的艺术形式等让今天的新生代望而生畏。如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是树立新一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关键。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具有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与儿童文学课程融合的过程,就是与各类具体作品自然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文学会因体裁本身的特质筛选出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适性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进行艺术表现,或者将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转换成符合儿童审美标准的活泼形态。在儿童文学形式下的传统文化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无形中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

    [JP2]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儿童文学课程的多元路径[JP]

    (一)重视对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史的梳理讲解

    教师要重视对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史的梳理讲解,以具体作品为支撑,帮助学生构建起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意识和能力。中国古代孕育着许多优秀儿童文学的萌芽,在民间口头文学中,流传着诸如《牛郎织女》《老虎外婆》《孟姜女哭长城》《嫦娥奔月》《小老鼠上灯台》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和童谣。在古代蒙养读物中保存着不少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如明朝儿童插图故事书《日记故事》中既有文帝尝药、行佣供母等宣扬孝道的民间故事,也有曹冲称象、文彦博灌水浮球、司马光砸缸救人等讲述古代聪明儿童的故事,还有悬梁苦读、凿壁引光、磨杵成针等经典励志故事。这些故事教化儿童、启人心智,本身也有一定趣味性,内容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诸如“三打白骨精”(《西游记》)“哪吒闹海”(《封神演义》)“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等章节片段,它们虽不是专为儿童创作,但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深受历代儿童喜爱。对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史的梳理探究是基于课程定位的需要,也深化拓展了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给予这些作品公正、全面、科学的评价,从而客观建立文化自信。

    (二)增加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援引比例

    作品是文化的载体,不少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朴素美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在儿童文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适度增加中国作家作品的援引比例,不仅能够佐证理论,还使传统文化的植入水到渠成,不失为学習传统文化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作为田螺姑娘故事原型的晋代志怪小说《白水素女》折射出善有善报的民间智慧;传统民间童谣《学哪样》“一二三四五,我要学打鼓;打鼓怕用力,去学编斗笠;斗笠孔孔多,又去学补锅;补锅难得铲,再去学补碗;补碗怕打烂,改学补鼎罐……”这首欢快的童谣以连锁调的形式诙谐幽默地告诫孩童学艺要学精,其中“打鼓”“编斗笠”“补锅”“补碗”“补鼎罐”等历史人文景观,是某种手艺在当地普及的力证;儿童美术片《元日》取材于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作《元日》,作品以孩童视角展现了四百年前明代嘉定古城春节的传统民俗,片中长辈亲切教导顽童“物非义不取”,老师端出朴素的“贺年羹”招待学生,将颜回之乐寄寓羹内等情节生动表现了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令人印象深刻;儿童图画书《团圆》则反映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国民中的延续传承。虽然这些作品反映的传统文化零零散散,不成系统,但是数量可观,形式活泼,从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展现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以点带面,同样可以发挥良好的德育作用。

    (三)鼓励学生创编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儿童文学作品

    教师在各类儿童文学体裁的学习中合理设置创编实践活动,引导鼓励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创编灵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综合实践能力,还可以深化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应用和创新水平。如儿童剧《武松打虎》中加入了京剧元素,京剧急促的鼓点有效调动起观众紧张的情绪,使武松与老虎的打斗表演有板有眼,更具舞台观赏性;儿童剧《猪八戒背媳妇》融入了二人转的经典音乐和舞蹈动作,营造出浓郁的喜剧性效果;儿歌《节日歌》将十二个月里重要的传统节日巧妙串联其中;图画书《逍遥游》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勾画鲲鹏,山水浓淡之间氤氲出大片留白,时而化作鲲遨游的浩瀚江海,时而化作鹏翱翔的广阔天空,充满道家超凡脱俗的空灵美和中国绘画的意境美;图画书《老鼠嫁女》则大胆采用了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在黑色卡纸上配以大红色的剪纸图案,极具视觉冲击力。作品中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媒婆、花轿、红盖头、洞房花烛等造型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韵。教师在学生提交作品后,及时予以讲评,展示优秀成果,启发学生进一步打开中国风作品的创作思路。

    中华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它从古至今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谈吐举止,同时又将指引我们团结奋进走向更远的未来。儿童文学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呼应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核心精神,顺应了当今高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多元化开展德育工作,从细节处拓展充实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最终实现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超.浅析思政教育传统优势与专业课育人深度融合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9(22):44-4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改革与

    王学荣摘 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实际的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体育

  • 中职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陆婷婷【摘? 要】在中职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引领学生去挖掘生活素材,充分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写出文情并茂的文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