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移景异的播报探胜
潘涛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卫星再到城市主流频道,在广电总局“限娱令”和倡导新闻立台的趋势下,500平米、800平米、1000平米,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全景新闻演播厅将主播放到了大屏幕前,或坐或立或来回走动着解读新闻,他们以实际“行”“动”传递出启动新一轮改版热潮的信号。在这批新构建的演播厅里,大都设置了主播区、立播区(包括讲解区)、互动区(包括访谈区)等交错区隔,置身其中的主播实践着对传统坐播模式的突破,挖掘着形体语言的综合表现力。这种对旧有新闻播报样态“去熟悉化”处理的努力,让新闻表达变得更加亲和,增强了同观众交流的情绪感染力,也进一步拉近了和传播对象的距离,开辟出崭新的电视新闻表现形式。而这种“动态”播报下的综合尝试给主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就是对信息聚集、直观冲击和节奏变化的有效把握和利用。今天,我们就以传统主流媒体中,兼顾播音与主持的电视新闻主播在迎合既有平台改造上的主动出击、创新与挖潜来窥斑见豹,看到希望所在。
主播借用信息量的最大化展现
信息时代,获取新闻的速度多是新兴媒体的优势所在。相比之下,最先到达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正是传统媒体可以坚守的阵地。全景式大屏幕演播厅在整合资讯方面所提供的丰富信息量,为新闻主播对新闻内容的全面解读提供了强大支撑。主播的述评,结合与记者、嘉宾的即时连线和访谈,在大屏幕生动呈现的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元素的辅助下,便捷而有机地融为一体,既保证着新闻的时效性,又增强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动性,不时还通过滚动字幕提供时事新闻更新、收视焦点提醒,使新闻信源在有效时间内尽量最大化表达。而新闻主播一步一景,充分运用这一综合优势,可以清晰而透彻地借景达意、凸显主题。
试想,当正常身高的主播站在3米或更大的背景前,任何一幅主题图或数字表格在放大比例的背景屏前的出现,都足以达到昭示或警示的醒目效果。在2011年夏季,杭州高楼玻璃脱落,砸伤花季少女致残的新闻报道中,就有大屏解读的主播站立在一组事发现场、染血的路面和高楼玻璃幕墙的组合图片前,层层剖析建筑市场到主管部门再到城市规划的症结,从一个小女孩一生的改变看到一座城市未来的隐忧,深刻、鲜活。当大屏给出大尺寸的“85%”“200000000”的数字时,主播在数字前相辅相成的引导解读,通过“国内玻璃幕墙占世界用量的85%”“达2亿多平方米”的惊人数字,富有震撼力地揭示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玻璃幕墙的滥用所埋下的隐患。
此时,还有很多可以借用的故事性素材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结合主播的口述以及与嘉宾的访谈去回顾和深挖,引申主题。例如,就玻璃幕墙的话题,顺着历史的脉络,主播可以把事件追溯得更为深入。原来,玻璃幕墙这一我们视为现代化标志的东西,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为美国芝加哥市广为使用。但随着弊病的不断出现,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被西方发达国家弃之不用。更有意思的是,在维也纳,人们反对使用玻璃幕墙的原因,竟然不是因为它的危险,而是认为其与城市格局不协调。可见,当主播选择了较恰当的角度后,通过丰富多元的信息展现方式与手法去开掘报道,而且沿着这个视角深入下去,就可以迅速抓住事件的实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
主播实践冲击力的直观性表达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和导演让·米特里在其《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的著作中写到,“在影视中,人们是展示事物。因此,解释事物的作法是不妥的。只有展示不出来的东西,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有看不到的东西,才能用声音来转达。这是在特定情况下的人的行为的一部分。”同理,电视新闻中的实景展现本就应该是第一位,而且那些具有冲击性元素的画面夺人眼球,形成了新闻叙述的原始张力。主播贴近这样的大屏或触摸屏进行指向性解读,较大的价值体现就是对比生动,令观众感受直观,为新闻事件的呈现创造了极强的现场冲击力,进而有效地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被触动状态。
2011年,在对故宫文物管理失当并遭受破坏的报道中,某期卫视新闻的表现可圈可点。主播在还原事件、问责当事人的述评过程中,背景屏先送出遭损坏的宋代哥窑的图片,再回溯一张突破安保防线的窃贼被审图片,收尾时,再给出一张锦旗上贴着斗大的错别字“撼”(捍)的图片。此刻,主播话锋一转,代表公众联想并质疑故宫的管理者,肩负管理和收藏国家珍贵文物的重任,竟然是这般低下的文化素养和松懈的管理秩序,如此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又如何叫国人放心与信任?
主播应对碎片化的节奏感处理
当新闻演播厅在炫丽改造的同时,新闻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改版也在同步进行,两者相辅相成。而这两方面的“改动”直接促成了新闻播报节奏的变化。一方面,演播厅的坐播与站播或走动播报的创新是在同一景区进行的,在一档节目中多位主播播报形态的交换、交接,加快了新闻传递的节奏感,使得整档节目紧凑、连贯、生动,能持续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在资讯获取愈加便捷的背景下,新闻传播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既有的大传播逐渐被微传播所取代,而节目板块的细分式“碎片化”布局,在迎合微传播这种潮流和趋势的同时,也在加快新闻播报的节奏。不少改版的新闻节目着意用足全景新闻演播厅,在事件扫描、焦点关注、观察解析等类主题性小板块栏目编排设置中,借助一个演播厅空间内的多景区联动为板块栏目的现场转换提供了更大的机动性。多位主播的分工、交接与转换,使得新闻资讯与深度剖析有了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握。这样既强化了信息资讯的自然感,又舒缓了深度新闻的生硬感,节目在起承转合间给观众在视听感受上带来更多的变化,增加了节目对观众的持续影响与吸引。
但是,当我们尝试走出传统播报形态和风格的老路时,却也暴露出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摒弃传统的坐播,在站立或走动播讲时,主播势必会面临“播”“讲”之间节奏变化的调整,交接中如果不注意转换的节奏,就会造成节目的多板块和空间的大组合形同虚设。因此,主播对“播”的把握总体上应以一以贯之的沉稳的节奏支撑为基础,“讲”的转换该怎样把握,值得探讨。以笔者的实战经历和感触为例,在一期《环球周刊》新闻节目中,有过对美国竞选议员遭枪击的报道,“播”的环节笔者用的是语速平稳、略带亲和语态的配音,在叙述事件发生前的祥和与宁静时,如片中描述的“夏日里一个平常的午后”的景致一般。“突然一声枪响!”景别切到了笔者和触摸屏的空间关系上,触摸屏上是我刚点击开的中枪议员的头型轮廓剪影,一颗子弹的路径被标示在上面,从右至左横穿剪影。“讲”的环节来了,笔者的处理是语速略增、语气悬凝、重音突出,不时面对触摸屏辅以介绍子弹飞行路径的滑动手势,这些交代都在尽力还原事件现场的紧迫与危急。
这一实例可以说明,现在的新闻版面,主播在全景演播厅中站立、在大屏幕前走动时“讲”的节奏是对新闻报道有力的点缀,是在坐播节奏基础上赋予新闻节目及其解读以灵性,将新闻内容带入有效的交流互动的报道氛围中。而主播对节奏变换的把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闻内容的熟悉,特别是对新闻内涵的理解,将生动灵活的表达方式和形体语言结合起来,带观众进入到报道的意境和氛围中去。全景坐动,大屏讲解,触摸展示,功能完备的新演播棚对今天的主播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要真正靠细心的投入、经验的累积来了然于心,娓娓道来,潇洒展现,而绝不是单调的如同“弹棉花“般去被动播报。
2011年的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央视的一名记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当时正在新演播厅中尝试的笔者以极大的启发。为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指标不一样?这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易理解的复杂问题。这名记者用生活中的常识生动地向观众做出了解答。他站在会场外,面对镜头,举起火柴说:“一根火柴,发达国家的人们可能在下一个月的圣诞节里点燃欢庆的烟火,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可能要拿它来蒸熟填饱肚子的馒头。我们共同的责任是少用火柴,但是每一根火柴被用在不同的地方却决定了人们身上不一样的责任。”多么精彩的解读!同样是步移景异的报道,他却教会了我们一招利用道具类实物为播讲服务的方法,更让我们领悟到了“内容为王”的用心把握。而真正用心于新闻报道的主播就应如此,即便不是在技艺绚烂的演播厅内,也可以随时就地取材,做出精彩的有实质内容支撑的新闻播报。
然而,再好的演播厅,都不应沦为个人作秀的舞台。主播对“动态”播报的真正把握还是要有播报的激情、有沟通的渴望,有主编的意识,有独到的见解,关注新闻本质,寄托公众情感,梳理真知灼见,传递客观公正。站立或走动的形式,都是让节目显得生动活泼的一种手段,是我们进行新闻报道中的形式之一,而不是“唯一”。
(作者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栏目责编:曾 鸣
参考文献:1.张赐琪:《公民新闻的产生与特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5)。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卫星再到城市主流频道,在广电总局“限娱令”和倡导新闻立台的趋势下,500平米、800平米、1000平米,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全景新闻演播厅将主播放到了大屏幕前,或坐或立或来回走动着解读新闻,他们以实际“行”“动”传递出启动新一轮改版热潮的信号。在这批新构建的演播厅里,大都设置了主播区、立播区(包括讲解区)、互动区(包括访谈区)等交错区隔,置身其中的主播实践着对传统坐播模式的突破,挖掘着形体语言的综合表现力。这种对旧有新闻播报样态“去熟悉化”处理的努力,让新闻表达变得更加亲和,增强了同观众交流的情绪感染力,也进一步拉近了和传播对象的距离,开辟出崭新的电视新闻表现形式。而这种“动态”播报下的综合尝试给主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就是对信息聚集、直观冲击和节奏变化的有效把握和利用。今天,我们就以传统主流媒体中,兼顾播音与主持的电视新闻主播在迎合既有平台改造上的主动出击、创新与挖潜来窥斑见豹,看到希望所在。
主播借用信息量的最大化展现
信息时代,获取新闻的速度多是新兴媒体的优势所在。相比之下,最先到达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正是传统媒体可以坚守的阵地。全景式大屏幕演播厅在整合资讯方面所提供的丰富信息量,为新闻主播对新闻内容的全面解读提供了强大支撑。主播的述评,结合与记者、嘉宾的即时连线和访谈,在大屏幕生动呈现的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元素的辅助下,便捷而有机地融为一体,既保证着新闻的时效性,又增强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动性,不时还通过滚动字幕提供时事新闻更新、收视焦点提醒,使新闻信源在有效时间内尽量最大化表达。而新闻主播一步一景,充分运用这一综合优势,可以清晰而透彻地借景达意、凸显主题。
试想,当正常身高的主播站在3米或更大的背景前,任何一幅主题图或数字表格在放大比例的背景屏前的出现,都足以达到昭示或警示的醒目效果。在2011年夏季,杭州高楼玻璃脱落,砸伤花季少女致残的新闻报道中,就有大屏解读的主播站立在一组事发现场、染血的路面和高楼玻璃幕墙的组合图片前,层层剖析建筑市场到主管部门再到城市规划的症结,从一个小女孩一生的改变看到一座城市未来的隐忧,深刻、鲜活。当大屏给出大尺寸的“85%”“200000000”的数字时,主播在数字前相辅相成的引导解读,通过“国内玻璃幕墙占世界用量的85%”“达2亿多平方米”的惊人数字,富有震撼力地揭示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玻璃幕墙的滥用所埋下的隐患。
此时,还有很多可以借用的故事性素材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结合主播的口述以及与嘉宾的访谈去回顾和深挖,引申主题。例如,就玻璃幕墙的话题,顺着历史的脉络,主播可以把事件追溯得更为深入。原来,玻璃幕墙这一我们视为现代化标志的东西,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为美国芝加哥市广为使用。但随着弊病的不断出现,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被西方发达国家弃之不用。更有意思的是,在维也纳,人们反对使用玻璃幕墙的原因,竟然不是因为它的危险,而是认为其与城市格局不协调。可见,当主播选择了较恰当的角度后,通过丰富多元的信息展现方式与手法去开掘报道,而且沿着这个视角深入下去,就可以迅速抓住事件的实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
主播实践冲击力的直观性表达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和导演让·米特里在其《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的著作中写到,“在影视中,人们是展示事物。因此,解释事物的作法是不妥的。只有展示不出来的东西,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有看不到的东西,才能用声音来转达。这是在特定情况下的人的行为的一部分。”同理,电视新闻中的实景展现本就应该是第一位,而且那些具有冲击性元素的画面夺人眼球,形成了新闻叙述的原始张力。主播贴近这样的大屏或触摸屏进行指向性解读,较大的价值体现就是对比生动,令观众感受直观,为新闻事件的呈现创造了极强的现场冲击力,进而有效地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被触动状态。
2011年,在对故宫文物管理失当并遭受破坏的报道中,某期卫视新闻的表现可圈可点。主播在还原事件、问责当事人的述评过程中,背景屏先送出遭损坏的宋代哥窑的图片,再回溯一张突破安保防线的窃贼被审图片,收尾时,再给出一张锦旗上贴着斗大的错别字“撼”(捍)的图片。此刻,主播话锋一转,代表公众联想并质疑故宫的管理者,肩负管理和收藏国家珍贵文物的重任,竟然是这般低下的文化素养和松懈的管理秩序,如此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又如何叫国人放心与信任?
主播应对碎片化的节奏感处理
当新闻演播厅在炫丽改造的同时,新闻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改版也在同步进行,两者相辅相成。而这两方面的“改动”直接促成了新闻播报节奏的变化。一方面,演播厅的坐播与站播或走动播报的创新是在同一景区进行的,在一档节目中多位主播播报形态的交换、交接,加快了新闻传递的节奏感,使得整档节目紧凑、连贯、生动,能持续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在资讯获取愈加便捷的背景下,新闻传播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既有的大传播逐渐被微传播所取代,而节目板块的细分式“碎片化”布局,在迎合微传播这种潮流和趋势的同时,也在加快新闻播报的节奏。不少改版的新闻节目着意用足全景新闻演播厅,在事件扫描、焦点关注、观察解析等类主题性小板块栏目编排设置中,借助一个演播厅空间内的多景区联动为板块栏目的现场转换提供了更大的机动性。多位主播的分工、交接与转换,使得新闻资讯与深度剖析有了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握。这样既强化了信息资讯的自然感,又舒缓了深度新闻的生硬感,节目在起承转合间给观众在视听感受上带来更多的变化,增加了节目对观众的持续影响与吸引。
但是,当我们尝试走出传统播报形态和风格的老路时,却也暴露出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摒弃传统的坐播,在站立或走动播讲时,主播势必会面临“播”“讲”之间节奏变化的调整,交接中如果不注意转换的节奏,就会造成节目的多板块和空间的大组合形同虚设。因此,主播对“播”的把握总体上应以一以贯之的沉稳的节奏支撑为基础,“讲”的转换该怎样把握,值得探讨。以笔者的实战经历和感触为例,在一期《环球周刊》新闻节目中,有过对美国竞选议员遭枪击的报道,“播”的环节笔者用的是语速平稳、略带亲和语态的配音,在叙述事件发生前的祥和与宁静时,如片中描述的“夏日里一个平常的午后”的景致一般。“突然一声枪响!”景别切到了笔者和触摸屏的空间关系上,触摸屏上是我刚点击开的中枪议员的头型轮廓剪影,一颗子弹的路径被标示在上面,从右至左横穿剪影。“讲”的环节来了,笔者的处理是语速略增、语气悬凝、重音突出,不时面对触摸屏辅以介绍子弹飞行路径的滑动手势,这些交代都在尽力还原事件现场的紧迫与危急。
这一实例可以说明,现在的新闻版面,主播在全景演播厅中站立、在大屏幕前走动时“讲”的节奏是对新闻报道有力的点缀,是在坐播节奏基础上赋予新闻节目及其解读以灵性,将新闻内容带入有效的交流互动的报道氛围中。而主播对节奏变换的把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闻内容的熟悉,特别是对新闻内涵的理解,将生动灵活的表达方式和形体语言结合起来,带观众进入到报道的意境和氛围中去。全景坐动,大屏讲解,触摸展示,功能完备的新演播棚对今天的主播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要真正靠细心的投入、经验的累积来了然于心,娓娓道来,潇洒展现,而绝不是单调的如同“弹棉花“般去被动播报。
2011年的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央视的一名记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当时正在新演播厅中尝试的笔者以极大的启发。为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指标不一样?这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易理解的复杂问题。这名记者用生活中的常识生动地向观众做出了解答。他站在会场外,面对镜头,举起火柴说:“一根火柴,发达国家的人们可能在下一个月的圣诞节里点燃欢庆的烟火,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可能要拿它来蒸熟填饱肚子的馒头。我们共同的责任是少用火柴,但是每一根火柴被用在不同的地方却决定了人们身上不一样的责任。”多么精彩的解读!同样是步移景异的报道,他却教会了我们一招利用道具类实物为播讲服务的方法,更让我们领悟到了“内容为王”的用心把握。而真正用心于新闻报道的主播就应如此,即便不是在技艺绚烂的演播厅内,也可以随时就地取材,做出精彩的有实质内容支撑的新闻播报。
然而,再好的演播厅,都不应沦为个人作秀的舞台。主播对“动态”播报的真正把握还是要有播报的激情、有沟通的渴望,有主编的意识,有独到的见解,关注新闻本质,寄托公众情感,梳理真知灼见,传递客观公正。站立或走动的形式,都是让节目显得生动活泼的一种手段,是我们进行新闻报道中的形式之一,而不是“唯一”。
(作者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栏目责编:曾 鸣
参考文献:1.张赐琪:《公民新闻的产生与特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