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的力量
冯春久+李超峰
9月23日,秋分。
从这一天开始,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上午9点多钟,方城县赵河镇枣庄的尚国宝正在一栋春秋大棚里收摘豆角,和他一起收摘豆角的都是临近村庄的老乡,年龄大多在五六十岁,每天可以获得60~80元的工资。
老尚说自己60多岁了,还种着5亩地,农闲之余就来大棚里干活,有时候按天领工资,有时候按量领工资,平均下来,每个月能从这里领走2000元左右工资。
老尚干活的这个地方叫赵河高效农业示范区,占地有300多亩,是从老尚所在的枣庄及临近的梁营、大布王、泥岗、袁庄、牛庄等几个村流转而来的土地,园区里建有温室大棚和春秋大棚,主要用来种植蔬菜。
老尚正在收摘的豆角种在春秋大棚里,这种大棚因为保温性能差,主要用来春提前和秋延后栽种。目前,露地上的豆角已经收摘完毕,而大棚里的豆角正长得旺盛。
事实上,赵河高效农业示范园不仅是设施农业的一个试验田,还是方城县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块试验田,“9+1”模式便产生于此。
通俗地说,老尚自己种的5亩地就是“9”,高效示范园的地就是“1”。县委书记褚清黎解释说,等于老尚家本来有10分地,拿出来9分地种粮,但这9分地都是按照高标准粮田打造的,粮食产量只增不减,基本都能达到或超越原来10分地的产量水平;而他家匀出来的1分地则用来发展高效农业,以达到让农民增收又增效的目的。
老尚说,他种的5亩地全在高标准粮田范围,一年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小麦平均亩产在1500斤左右,玉米平均亩产在1400斤左右,比原来提高了不少。而从几个村流转出来的300多亩地由于种植的是蔬菜等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则十分明显。
方城县委、县政府这个试验主要是立足于方城县“农业大县”的实际而作出的一种决策。106万人,164万亩耕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10万亩,玉米90万亩。为了确保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和粮食安全任务,方城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发展农业的重要思路:以“9+1”试验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和信息化农业建设,确保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有粮吃也要有钱花。
2012年以来,方城县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土地治理、小农水等涉农项目资金3.6亿多元,精心打造了39万亩永久性高标准粮田。高标准粮田区域内,田网、渠网、路网、电网、林网“五网”配套,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粮食管理水平、农民种粮水平显著提高。
高标准粮田区域内粮食产量和区外相比,增产10%以上。201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74亿斤;201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7亿斤;2014年全县夏粮总产6.64亿斤,较2013年夏粮总产增产3.66%,尽管今年遭遇63年来最强干旱,全县粮食产量仍有望突破10亿斤。方城县农业局局长马东方说,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方城县始终冲在最前面,到2017年,方城县将完成72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
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刘杰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之所以在基层大受欢迎,就是因为该项目是水、田、林、路、沟、桥全面治理,标准高、质量好,当年项目当年完成,群众当年就可以受益,当年就可以看到成效。
刘副县长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券桥乡党委书记陈广福的印证。券桥乡有10万亩农田,9万亩都属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尽管今年遭遇特大旱情,由于农田基本都能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全乡有7成的农田增产,2成的农田平产,只有1成的农田减产。
而赵河镇桃园村的几个村民则没有那么幸运了,正在地里收割玉米的老周一脸沮丧,“今年种的玉米全瞎了,亩产有五六百斤就不错了”,他手指不远处一片籽粒饱满的玉米说:“人家那块地属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邻近灌区,天旱的时候都浇着了,我们这里远,水过不来,所以全瞎了。你看,人家的玉米棒子多大,和往年没啥区别,有的看着比往年还大哩。”
与老周的交谈中,明显感受到他对高标准粮田的认可,认为这是惠农惠民的好政策,但他也希望有关部门能真正地把这项政策落实好。比如说,在项目区打的水井,得有人监管起来,使其得到充分利用。现实中,有的地方只管打出水就完了,既不往水井里填砂子,也不清洗,时间长了就出不了水,不仅农民用不成,也是国家投资的浪费。
距老周的玉米地不远处,大片的农田一垄挨一垄,种的全是广东菜心和芥蓝,它是桃园村支部书记周西林和另外4个家庭农场联合起来种植的蔬菜。他们流转附近孙张村、三张村、吴楼村和东吴坝、西吴坝、大史庄的6000亩土地,种了3000亩的广东菜心、芥蓝和3000亩的南瓜。流转来的土地每亩每年给农户800元到1000元不等,富余劳力平时来地里干农活,每天再按劳动量获取60元到100元不等的报酬。
周西林说,这些蔬菜主要供应香港、深圳、广州,每天至少往那边运一车菜,基本上是3天5车菜,每车15吨,现在建了两座冷库,还是供不应求。
桃园村所在的赵河镇,全镇有13万亩农田,高标准粮田有9万多亩,现在流转出来的有2万亩左右,除了一部分是种粮大户用,大部分都是用来种植蔬菜、花卉、瓜果和发展畜牧业的。全镇温室大棚瓜菜有500多亩,种植有彩虹西瓜、香吉利甜瓜、红宝石番茄、水晶黄瓜等;还创建了绿壳蛋鸡饲养基地,开发出了被誉为“鸡蛋中的人参”的绿壳鸡蛋;发展浓香型优质烟叶2300亩、花卉200亩、脱毒红薯1000亩,这些高效农业项目吸纳当地农民30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方城县的“9+1”试验,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的,但意义还不仅在此。
更重要的一个收获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在意料之中,也许是意料之外。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826家,入户社员13425户,包括种植业633家、农机187家、植保22家、其他98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19家、县级示范社61家。全县种粮大户98户,已注册登记家庭农场259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4个。全县流转土地16万亩,带动了烟叶、黄金梨、金木瓜、裕丹参、小辣椒、精细蔬菜、畜禽饲养等特色农业的规模化、基地化发展。
不得不承认,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壮大,不仅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解决了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青壮年劳力不足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保证了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事实证明,农业综合开发后的成片土地,旱涝保收、耕作方便,尤其是桥涵的建设和生产区主干道的畅通,为大型农机具进田作业扫除了障碍,调动了更多有经济实力的人创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吸引了更多的技术、资金、信息、资本等要素向农村的扩散、渗透和辐射,这也正是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的良性运转。
整合成规模效应
河南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 王民选
“9+1”试验,是方城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农业大县”的实际而推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推进现代农业拓宽了路子。
这得益于方城县委、县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善于处理两种关系:一是点与面的关系。抓准农特产品集中种植这个点,保障了农民就近就业、多样化就业、农副产品高收益这个面;抓好土地整理、高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这个面,确保了粮食稳产高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这一重点。二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用1/10的土地搞精品农业、信息农业,换得9/10的土地标准化整治、综合性开发,为农民合作化生产提供空间,为农村组织化投入提供平台,为农业现代化运营提供便利。关系一经调整,以小博大效果明显;土地稍作整合,规模效应很快呈现。领导班子管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显得多么强大!
小调整是为了大合成。只有善于调整与合成,才可能整合出整体效果与规模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方城县的做法很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