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精神标识的要义凝练与国际传播

詹小美
【摘要】中华“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与符号化表达,其身份识别、精神凝聚和文化竞争功能的发挥,对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塑造国家形象。在现实性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大国崛起的精神需要,“执政理念、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国际担当”,“人民为本、家国情怀、德法兼治、和而不同”,构成了中华精神标识要义凝练的时代图景、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中华精神标识所蕴含的民族情感、规范、目标以同类价值意识的深刻表达,指涉了社会化导引的感染力、约束力和引领力。“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实体化和具象化,中华精神标识的国际传播应在“一带一路”的系统推进中,关注魅力型、全面型、精准型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效果评估和路径优化,让世界读懂中国。
【关键词】中华精神标识 社会化导引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17.006
“精神标识”是实践层面的国族文化—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与符号化表达。作为中华文化价值指向的最高层级与浓缩性符号,“中华精神标识”将抽象的、复杂的、深刻的精神内涵具象为突显实践意义的价值研判,集民族成员身份识别与民族国家形象塑造于一体,将相对模糊的思想、观念、意识具体化,推动个体行动者与群体行为的社会性连接、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的价值性链接、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的现实性衔接,借此实现中华精神标识文化层面的社会化导引。
标识性话语凸显的时代图景
精神标识是民族国家价值表达的外显形式,它以思想的记号和价值的标志,指谓了具体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定位和价值主张。在弗洛伊德看来,精神标识所指称的符号和符号所意指的现象,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对应;在涂尔干那里,精神标识的符号传播构成了社会过程的组成部分,它所引发的情绪形塑了个体与集体行为的基础;胡塞尔阐析了符号传播与修辞学的关系,并对二者互构在事实上构建政治领域的过程进行了探讨;米德则论述了精神标识公共话语与符号运用之间的关系,指明了与经验模式相似的语言所具有的广泛共享的符号表达形式。在现实性上,国族的“精神标识”往往凝练于历史、直面于当下、指向于未来,为民族成员的经验、情感、思想、行为提供汇聚点,它所具有的社会共鸣,充当了阐析精神内涵和链接情感行为的符号承载。近代以降,许多大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均以独特的“精神标识”,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塑造国家形象。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重要的“国家名片”。无论是英国的“虔诚、商业、自由”,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还是美国的“民主、自由、竞争”,日本的“忠诚、集体、拼搏”,无不是国族崛起的标识性话语和精神风貌的价值性宣称。
“中华精神标识”体现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道德情操和文化信仰的集中表达。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精神标识”不仅是稳定社会、抵御干扰、形成合力的共享价值理念,而且是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其实践性的意义指称充当了民心凝聚和情感激发的稳定器,成为维系中華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和促进国家发展的动力之源。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精神标识的精神引领,“走向世界”与“造福全人类”的价值求解也离不开中华精神标识的世界表达。作为文化符号与民族象征的标识性话语,中华精神标识所诠释的民族情感、民族规范和民族目标,指向了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表达要素和规范要素,指向了文化加社会群体构成的社会文化系统,指向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共在性、精神共通性和价值共意性,其身份识别功能、精神凝聚功能和文化竞争功能的发挥,对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中华精神标识的要义凝练
中华精神标识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承接。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精神标识,那就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从构建体现我国国家治理理念、重点阐释“‘四个自信信什么”、着力解决新时代国家形象塑造的现实问题出发,“中华精神标识”的要义凝练应从“执政理念、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国际担当”四个面向切入,体现抽象本质、简明扼要、指导实践的凝练原则,凸显“中华精神标识”价值内涵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的内生逻辑和外衍关系。围绕着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中华精神标识”包括“人民为本、家国情怀、德法兼治、和而不同”四个层面的内容。
“人民为本”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精髓和国家治理理念。“人民为本”的思想意指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为根本。孔子曰“大畏民志,此谓知本”(《礼记·大学》),《尚书·泰誓》有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皆深刻阐释了治理国家应重视人民的力量、敬畏人民的意志,把人民视为安邦立国的根本。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人民幸福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是现代条件下“民惟邦本”的升华与发展。“人民为本”的要义凝练不仅有机地链接了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而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且更符合“软包装硬内核”的符号传播与修辞学作用的语义表达。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是民族成员立身养德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归旨的“家国情怀”,内蕴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意识,指涉行孝尽忠、家国大义、勇于担当的实现路径,彰显凝心聚力、兴家乐业、民族复兴的时代价值。在现实性上,“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和家教的养成,强调的是情感与责任,即爱国、爱乡、爱家的原生性情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性担当,谓之“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作为中华精神标识的“家国情怀”,其文化传承和价值指向能够突显对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文化辐射和认同引领,以“家国情怀”的情感感召为切入点,更能唤醒、激发、提升中华民族的根基性认同。
“德法兼治”强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治理理念。从黄老学派的“刑德相养”(《十大经·姓争》)到董仲舒的“任德而不任刑”(《汉书·董仲舒传》),无不表明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的传统理念。“德法兼治”结合了国家治理中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和道德规范的教化性,其基本思路就是“礼法并用”“纳礼入法”和“以礼援法”。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体现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中国传统“为政以德”的继承和升华。“德法兼治”理念的时代价值,要求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进行道德考量和评估,注重道德调解与法律支撑的协调与转化,强调中华民族法治规范的普遍性和道德要求的辅佐性。在现实性上,法律之准绳与道德之基石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促进、相互助益,共同构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和而不同”主张的是“以宽厚的态度兼容不同事物”的方法和原则,即“以和为贵的兼容精神”。“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强调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核心理念;所谓“万民和,国家富……便宁无忧”(《墨子·非乐下》),即“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的思想;“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汉书·艺文志》)的观念,生发了中华民族“以德和戎”、取信四夷、团结互助、“协合万邦”(《尚书·尧典》)的价值体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合”文化,以和谐共生的思想精髓,表现了求同存异的“和而不同”和并行不悖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所具象化的“一带一路”中国方案以人类共同价值的彰显,表征着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和睦相处的社会观、和善宽厚的道德观、和协万邦的国际观。联合国第37届人权理事会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以28:1大比数通过,更是在现实性上确证了这一点。
中华精神标识的社会化导引
社会化是民族共同体得以延续的重要手段,指谓了个体通过社会互动确立生活目标、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社会属性并取得社会化资格的教化过程。[4]在现实性上,“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5]。作为进入实践形态的文化价值理念,中华精神标识是通过浓缩性符号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情感、民族规范和民族目标,强调了特殊的民族方式、民族文化形态的本质规定性和民族成员的外化性标识。精神标识的社会化导引始步于它所提供的社会化基项,生发于思维运动概念的综合和充分,再现于价值诉求的具体和客观,聚合了民族共同体社会化底线确立的基本要求,因而表征了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实践指引个体成员适应集体推崇的社会化过程。正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民族成员普遍的社会心理与民族文化的价值涵量助益于精神标识的内外化作用,民族共同体的社会模式得以沉淀,共同的命运性预设和群体社会性归属的形成得以可能。就此意義而言,精神标识以“察类—明故—达理”逻辑延伸的社会性展开,诠释了“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立辞而不明于其所生,妄也”(《墨经·大取》)的过程。
中华精神标识所蕴含的民族情感、民族规范、民族目标以同类价值意识的深刻表达指涉了民族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粘合剂。民族情感意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所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集合体;民族规范是民族共同体价值观念的具体化,它以社会性约束机制对民族成员的价值、道德和行为进行调控与矫正;民族目标是民族群体价值尺度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群体经验、思维、意志关注当下、指涉未来的现实表达。民族情感是精神标识社会化导引的基础层级,是民族规范产生的依据和民族目标实现的基础;民族规范是中继层级,它以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尺度影响着民族成员在思想和行为上的选择、判断和控制;民族目标是最高层级,主导着民族情感和民族规范的发展进程,决定着精神标识社会化导引层次结构的性质、方向和效应。精神标识依据的情感、提供的规范和目标构成了社会化导引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精神标识的民族情感内含多元一体的民族性,成为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性根基;精神标识的民族规范外现民族成员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原则,成为民族团结凝聚的外在化特征;精神标识的民族目标指引民族发展的方向,成为民族共同体面向未来的动力源泉。
中华精神标识的社会化导引始步于民族情感对民族成员进行的感性渗透、理性涵养和带动性熏陶。作为精神标识的本位性规定,民族情感生发于民族成员的自身需要及与交往对象在实践中的情感聚合,是民族成员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情绪体验与价值态度;作为民族成员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民族情感以对民族生存发展特性的表征,彰显着民族群体的特殊性存在;作为民族群体亲合的基础,民族情感体现为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对民族利益的维护和对民族事务的亲近。在现实性上,通过遗传和继承的民族情感不仅影响着个体成员的语言、心理和思维,而且影响着民族群体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民族情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提挈,文化内涵与外延在民族范畴中的进一步框定,成为民族群体团结与凝聚的根本。正是通过民族交往与社会活动中的感性渗透、理性涵养和带动性熏陶,“人民为本”“家国情怀”的情感得以唤起,民族成员的社会化演绎得以激发。
中华精神标识的社会化导引中继于民族规范对民族成员的教育感化、制度规约和强制性修正。作为民族成员在社会关系领域必须遵循的普遍性原则,民族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利益和总体要求,并从整体上规定了民族成员个人利益和共同体整体利益间的关系,进而形塑着民族成员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标准。在实践意义的层面上,民族规范具有较之其他规范更直接的指导力和最基本的约束力,同时亦提供了不违背基本准则前提下的某种变通,最终将民族成员个体行为引入共同体所推崇的秩序范围内。精神标识正是通过民族规范所强调的社会化指引和评价,调控个体民族成员的行为。在“德法兼治”所提供的道德约束、典型示范和纠正机制中,“每一个人的纯粹特殊的、个人的价值被所有人,被体现在这种国家中的普遍性承认为他的特殊性,国家的普遍价值得到作为特殊的个人,所有的个人的承认”[6]。
中华精神标识的社会化导引升华于民族目标对民族成员的基础性支撑、整体性感召和全局性引领。作为中华民族生活理想和终极关怀的价值性表达,民族目标指谓了中华民族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倾向的精神世界,它以中华民族共同理想和奋斗愿景的价值阐析,影响着民族群体社会化进程的态势、倾向和演进过程。在现实性上,具体的民族目标引发于民族群体特殊的社会环境,体现着民族群体与社会环境的一致性,代表了民族成员现实的意志、目的和要求;终极的民族目标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实的文化和环境,体现出民族群体最终的社会理想和未来的价值走向。“家国情怀”“和而不同”以中华民族的价值心理、价值观念和意识定式,诠释了中华民族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的辩证,指谓了中华民族生存目标和发展目标的统一,它所生发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仅承继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交往、交流、交融,而且发展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协和万邦的价值归旨。
中华精神标识的国际传播
中华精神标识是国家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手段。国家形象是具体国家在国际上所呈现的形象,意指“国家结构的外在形态,是国家传统、民族传统与文化传承在当代世界空间的特性化脉动的映像化张力”[7]。作为国家实力的具体体现,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生发于公众和他国的认识和评价,而且反映了国家间相互建构的关系。由此出发,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的价值冲突与观念博弈,不仅指涉了国际交往认同与共识命题的再思考,而且凸显了国家形象内涵与外延的再塑造。中华精神标识内蕴的“人民至上”的核心思想、“家国情怀”的责任意识、“德法兼治”的治国理念、“和而不同”的国际担当,强调了追求中华民族成员最大公约数的价值主张、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心理认同、社会治理德法兼备的相得益彰、国际合作互惠共赢的交往原则,立体化地呈现了建设美好家园、谋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华精神标识的实体化和具象化,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指谓了蕴含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理念。在多维互动的空间界域链接中,“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和衷共济”的文化精髓,将亚非欧卷入开放与发展的大潮中,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互联互通的同时,无缝对接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承认、平等交往、理解沟通和优势互补。作为中华精神标识生发的产物,“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以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为基本原则,以互利共赢的经济传通、互尊互信的政治融通、包容互鉴的文化共通为主要手段,以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为重要内容,全方位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于经济基础之上、政治中介之下、文化导引之中,促进中华精神标识塑造的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
中华精神标识的国际传播,应依托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系统推进。在综合考量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渠道的基础上,聚合于魅力型、全面型、精准型的传播方式;从到达率、覆盖率、国际影响率提升的具体问题出发,聚焦于中华精神标识传播的落地对接度。重点围绕着中华精神标识所具象的中国思想、中国声音、中国主张等传播内容,构建精神标识塑造国家形象的话语体系,进一步阐释、明晰、生发精神标识的符号意旨和话语表达,让世界读懂中国;着力探讨影响不同受众的文化心理环境、文化心理移动、文化动力场、文化张力系统,描摹提升认同的认知沉浸状态、情感卷入状态和评价析取状态;系统分析中华精神标识与“一带一路”相系的文化传播理念、价值呈现方式、认同提升方法,进一步推进对外传播的文化符号凝练、多元主体优化、话语体系创新、公共外交丰富、媒介叙事创融、关键项目拓展。
密切关注中华精神标识国际传播的效果评估和路径优化。实践中,重点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分布式資料集成,进行数据析取和动态监测,以公众参与度、情绪共鸣度、表达结构形态为关键变量,构建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议程设置、内容形态、话语创新的综合视角,系统聚焦影响中华精神标识国际传播的信息量、媒介议题、情感态度和意见领袖等,进行数据整合;根据发展变化的不同情境调整传播重点、方式和目标,寻求国家形象塑造的优化路径,建构“精神标识”国际传播的理论框架;依托中华精神标识的文化载体和典型符号,比较研究政府、媒体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特质与差异,探寻“自塑”引导“他塑”的弹性常态治理机制,以标识性话语的内生吸引力与外在感召力,推动中华精神标识的国际传播。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VSJ090)
注释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7页。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3]《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1日,第1版。
[4]参见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165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6][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7]王家福、徐萍:《国际战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责 编/刁 娜
相关文章!
  • 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方式的变迁

    唐治国[摘 要]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对于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政治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医闹”入刑的司法适用探究

    摘 要 随着《刑法修正案九》将“医闹”纳入《刑法》第290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保护范围,“医闹”入刑为长期以来冲突加剧的医疗纠纷的解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