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中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实现路径

郑洪
摘要:伴随着城镇化的日益深入,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乡村治理工作中存在很多实际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历经千百年流传至今的乡贤文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阐释了乡村治理的概念,介绍了我国乡村治理的现状,重点解释了乡贤文化的概念,详细分析了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乡贤文化时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乡村治理 乡贤文化 时代价值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1 乡村治理概述
1.1乡村治理的概念
乡村治理是指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通过对乡(镇)村布局、公用基础设施、环境生态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使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状况改善,以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准,不断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1.2我国乡村治理的现状
乡村治理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乡村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运用乡贤文化、创新工作思路、多种措施并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使传统农村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结构、文化教育基础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原有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治理的需要,崭新的乡村治理模式尚未形成,造成我国目前的乡村治理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我国农村的人才流失日益严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一大批相对来说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拼直至成家立业。农村里的精英大量流失,使得留守在农村的不是妇女儿童就是老弱病残。而留守的这部分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文化水平偏低、管理能力低下,原有的政府引导下村民自治的治理模式所依凭的基本条件已经不再具备,原有的乡村治理主体已严重弱化。
第二,我国乡村的发展环境日益恶化。首先,就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来说,进入部分农村就会发现,农村环境污染程度十分严重,田地里面的化肥过度使用导致水土流失,随地焚烧麦秸秆的现象严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都导致了乡村地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其次,就乡村地区的社会环境来说,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农村在村干部换届选举中出现贿选现象,村委会决策时民主不足、过分集中,行政管理不善,导致干群关系紧张。[1]
第三,我国农村的发展速度日益趋缓。相对于大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步履维艰,只有少部分人真正实现了发家致富,而更多的农村村民只是达到满足温饱的生活水平,因病致贫、因教致贫等现象普遍存在。
第四,我国乡村地区基层政府的认同度降低。由于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乡村经济的发展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乡村政府的执行力低下,办事效率低,导致原本就处于困境状态的乡村地区许多措施、政策落实不到位,乡村村民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政治民主,村民对于基层政府的信任度严重降低,导致村民严重丧失对基层政府的认同度。
第五,乡村地区的社会组织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地区的社会组织数量与日俱增,也为我国乡村地区带来了一些益处,但是乡村地区的社会组织仍然需要进行改革。例如,目前乡村地区的社会组织组织结构懒散,缺乏经济保障,发展规模小,多种社会机构功能重合,呈现出零碎化、重复化的发展趋势;另外,现行乡村社会组织大多都是娱乐组织,不能很好的为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服务,并且村民对于乡村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十分低,并没有普及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都导致了乡村社会组织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第六,乡村治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社会对乡村治理的治理对象逐渐增多,在进行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乡村的政治、经济、环境等进行治理,更要注重乡村地区文化的治理,相对于城市地区来说,乡村的文化程度本就低于城市,再加上许多的阻碍,就导致了乡村地区的文化治理更为困難。
2 乡贤文化概述
2.1乡贤的概念
所谓乡贤,就是乡村中德行高尚的人。乡贤是两千余年封建社会自给自足农耕文化的一种伴生物,一般指民间底层品德高尚、才干突出、深孚众望的人。在封建制度统治下的旧中国,由于地域庞大、交通不便等原因,从秦朝开始至明朝时,逐渐形成了皇权不下乡的传统,县城往下的乡村税收、治安、教育等基本不接受皇权的直接控制,各个地方的乡贤成了乡村的实际管理者,在修建维护乡村基层的公用工程、保持乡村基层的公共秩序、风俗文化,教育村民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2.2乡贤文化的概念
乡贤文化,是县政府、乡政府研究本乡本土历朝历代的名人先进事迹,用来弘扬文化,激励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观念和教化谋略。
3 乡村治理中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
3.1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当今中国,农民文化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大多缺乏进取心,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都会长时间存在,干群关系和农民与农民间合作意识浅薄,外力无法从基础上把成功经验、致富信息传送给农民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3.2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力,乡贤文化则是地方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和中国传统文化无缝对接。乡贤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乡贤文化出自民间,拥有较强的亲民性,是农民向善的精神力量。乡贤利用自己的才学教化乡民,他们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乡贤文化既有利于示范教育,重铸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又有利于铸实文化基础,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舞台,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以,乡贤文化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3.3有利于农村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封建社会制度下,乡贤踊跃参加乡村治理,作为官府和农民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渠道,起到了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维系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目前新形势下,农村人才流失的日益严重、农村发展速度的日益趋缓、农村各类环境的日益恶化,给乡村治理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目前我国的乡村治理,乡(镇)政府、村委会是主导力量,乡贤作为基层政府治理的合适补充可以通过发挥独有的影响力,起到必要的辅助作用,实现对农村的间接管控。乡贤与村委会在农村事务中各展所长、取长补短,协同治理农村,不断健全农村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3.4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民主政治发展
乡贤文化在乡村地区的广泛普及,有利于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培养村民积极参与政治的意识,并且有利于村民监督村政府的日常工作和行政职能,从而多方面促进乡村地区政治更加民主、透明、公开、公正。
3.5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乡贤文化本就起源于乡村地区,而乡村地区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乡贤文化在乡村地区的流传,有利于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并且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4 乡贤文化时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4.1利用乡贤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要充分挖掘乡贤的成功经验、先进技术和精神财富,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要支持乡贤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经济,采用各种办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率领农民勤劳致富、造福乡梓。
4.2利用乡贤文化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
乡贤文化聚集着一心向善的道德力量。所以,通过对乡贤文化的大力宣传,重铸乡贤文化,引导群众遵守文明道德,利用乡贤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4.3利用乡贤文化促进农村法制建设
乡贤在农村社会具有牢不可破的经济社会地位,只有充分发挥乡贤的人缘、地缘等优势,利用乡贤的影响力,才能协助基层政府解决农村邻里纠纷,促进乡村治理快速发展。
4.4利用乡贤文化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法治是不可避免的,要让村民遵法、守法、用法,从而在每一个村民心中构建起法律体系。由于乡村地区的特殊性,经常容易发生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因此,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也要善于运用礼节进行治理,使得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展开。
新时代的我国乡村治理要想充分体现乡贤文化的内涵,就要实现基层政府和乡贤的有机结合,促进经济社会与鄉贤文化的相互作用。在乡村治理中继承发扬乡贤文化是动态的过程,乡贤的才能和人格魅力以及乡贤文化的内涵体现,是目前乡村治理的关键因素。只有充分发挥乡贤文化的内在和外在价值,才能成功构建新型乡村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安国,王丽梅.春秋传[M].长沙:岳麓书社,2011.
[2] 金兆梓.尚书途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0.
相关文章!
  • 核燃料元件材料工程质量管理系

    蔡振方 皇泽中 刘建成 任冠男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109-02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

  • 数字校园环境下高等学校学籍档

    摘要:文章分析了数字校园环境下学籍信息电子化带来的凭证性风险与安全性挑战,从档案的原始凭证要求和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思想出发,提

  • 5天受理26起离婚案,一年达969

    孙翠燕我所在的海安县是长江北岸的沿海小县,人口90余万。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人口激增,外出打工、外来妹嫁入引发的婚姻问题也越来越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