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农村普通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一点看法
李红文
【中图分类号】 G6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我国教育部早在2002年就颁布了有关学校艺术类教育的工作性规程,对中小学艺术类教育做了相应的规定,而美术课也是义务教育必学的一门课程,也是学校实施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途径。很多农村中学美术方面的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并要求全方位开展素质性教育的今天,仍然出现有诸多问题,其实施美术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致使农村初中生仍然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我在乡村中学从事高中美术教学近二十年,关于农村地区高中美术教育,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我国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意义
农村是我国的建国之本,在农村发展全面教育也是势在必行而美术教育是农村学生德、智、体、美教育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存在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农村青少年开拓眼界提高审美观,陶冶情操,开发思维,提升自我修养;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对美学的创造力、培养其想象力和观察力。相关教育学专家就曾表示过“审美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的基础”。这样他们就可以发现身边的美,作为一种描绘和记录只有感同才有深受。有学者认为,人类大脑用艺术、宗教、实践以及精神和理论的思维形式才能来掌控着世界。所以艺术教育是重要的。
二、农村普通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由于是乡村中学,国家的素质教育方针在乡村高中一纸空谈,学校教育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
所以在应试教育及高考的升学的竞争形势下,很多乡村高中学校更多地重视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总是在埋头备课、周而复始地讲课,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奋斗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兴趣培养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在乡村中学,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社会、家长都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多地只体现在有限的几门学科上,美术知识的学习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一种缺失,学校教育难以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心灵的净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美学教育早就不可避免地边缘化。
比较典型的表现是学校的硬件条件和美术教学所需的教学器材与场地之间存在着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一般的高中学校普遍会承受高考文化课考试的压力,学校普遍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文化课高考的冲刺上,教师的教学也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学生的学习也以高考学科为主,即使有些美术教师非常愿意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和对美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整个学校的教学导向相悖,也会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时间长了,许多农村美术教师也就放弃了努力,学生更是提不起学习美术的兴趣,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只愿意上美术鉴赏课。因为鉴赏课上,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和动手,所学的美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这样的学习现状往往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美术教育的内涵,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被激发。
(二)农村家长对美术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城市,家长的素质、见识都比较高,会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课余时间会支持孩子学习钢琴、美术、舞蹈、跆拳道等等,而在农村,由于经济及家长素质的原因,这一切被家长看作是孩子“不务正业”。
在长期的乡村高中教学中,美术课程一直是被当作副科来看待的,因此,很多家长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学好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才算是好学生,才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如果还是喜欢美术,沉迷于绘画的世界,家长就开始担心,怕自己的孩子不务正业,走入歧途,于是这些喜欢美术的学生只能偷偷地学习美术知识。升学的压力、父母的不理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素导致了高中美术课程成了名存实亡的摆设。
(三)美术教师如何积极从身边寻找教学资源
在长期的乡村基层教育实践中,有些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未能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再加上多数学校对美术课程不够重视,导致美术教师丧失了教好美术的信心,也不愿意再下功夫来深入钻研自己的业务,这样的教育教学现状严重影响了高中美术学科教学的进步。高中美术课程中的鉴赏内容丰富多彩,里面涉及了各种艺术形式,例如民族民间工艺、民族建筑艺术、传统美术发展与嬗变、现代艺术潮流等方面的内容及其与文学、历史、音乐、书法等的联系,对激发学生理解美、认识美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有时远超一堂普通文化课的教学所得,这一点,乡村美术教师应有传统功利之外的必要坚守。
三、针对这些状况所作的教育实践
(一)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导课
导课,看似可有可无。其实,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设计,一定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上课情绪。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一般都会努力寻找吸引学生兴趣的可能切入点。如在上齐白石作品欣赏时,我在上课之前先充分准备齐白石传奇生平资料,特别是他57岁之后衰年变法,开启中国美术大写意之一代风尚的相关资料,学生听了之后很是开心,因为中国传统美术原来也不一定比西方美术差劲。当学生找到自信的切入点之后,兴趣自然也就来了,后面的教学环节展开自然变得比较顺利。所以要让学生对鉴赏课产生好奇,首先导课是很重要的,你是不是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二)在理解艺术作品时注重学习与传统的联系
在美术鉴赏中,教师的一般习惯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教学手段主要是图片欣赏,然后就是教师的课堂随便说说便结束,手段的单一性不仅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教师也极易陷入疲倦,学过的东西很快忘记。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我尽量尝试从传统美术经典作品的鉴赏上去引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感悟美及其对个人性情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十里蛙声”如何理解,八大禽鸟“白眼”的特定历史因素认识等方面入手讲解,以期加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三)创建问题性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美术素养普遍不足的现实,我在备课时要求自己认真预设本课的问题,认真总结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习得的经验,不断强化自己因材施教的能力,积极寻找教师乐教的切入点,认真思考学生乐学的触发点,特别是通过身边无处不在的白族传统工艺美术(白族扎染、白族传统刺绣、白族木雕等)的案例引导学生不断走向从抽象到具象的美术素养提升过程。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途径
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为美术的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直观、有效的手段。如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许多乡村学校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对于广大美术教师扩大教育鉴赏容量,丰富学生自选学习内容和自定学习进度具有特别明显的助力作用,对教师进行个别化教學,对相关艺术作品进行形象化的创造和加工,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十分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系统化的形象思维训练,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多媒体手段助力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当下美术教师的一种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