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思考,论世知人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整体思考,论世知人,明清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60-05
思想史的教学因其历史背景之繁、思想内容之夥、理论概念之多而经常成为教学中的难题。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历史地看,明清易代之际,尽管皇权专制日益加强,并有宋明理学相辅,然而,反专制的思想却呈现出活跃的局面,其间,顾、黄、王、李等人思想并立存在,异同互见,这种活跃局面可谓“非同寻常”。与此同时,从文明史角度看,学生有必要从世界视野反思这一思想活跃局面的得与失。正是这种需要兼顾宏观视野、中观比较与微观剖析的教学,使本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成为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试金石。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顾此失彼,或对明清易代的历史背景缺乏铺垫,或对思想家的相互关系缺乏交代,致使学生对明清之际思想活跃“非常”局面的“非常”之因及其“非常”地位的认识产生偏见乃至误解。
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教学的指南,自然也是当下思想史教学必须遵循的“非同寻常”之依据。
本课教学设计可作整体思考,也就是说,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内容的整体性也要从整体上思考本课的三维目标定位,进而体现五大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性。与此同时,思想史归根结底是人史,是人作为思想者的探索历程。论世知人,即指从时代背景角度思考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从而评鉴人物,评论世事,这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思想史教学的基本做法。
由此,《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作如下思考:从“非常之见”(近代進步思想的先声)观其“非常之时”(工业文明前夜、“亡天下”周期),再看“非常之人”(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有民本色彩的思想家),参见图1:
1.非常之见:基于思想家著作的史料实证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部分呈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进步思想主张。这些人的思想在当时惊世骇俗,属“非常之见”。要真切了解这些思想家的“非常之见”,其捷径是对思想家著作的搜集与研读,此举既可省去正误辨伪的时耗,又能从第一手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明朝灭亡后,“对于整个朝代不幸的历史,有见识的读书人有过相当沉重的反省,在这里我只提出三个人作为例证。第一位是黄宗羲。明亡以后,他在《明夷待访录》里提出完整的批判和建议。……另一位是顾炎武……对历朝历代的种种制度……无不有明确的分析和批判”。①
【问1】黄宗羲有哪些“非常之见”?有何史料依据?
黄宗羲的许多“非常之见”,散见于《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
材料1:其(君主)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2: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
教师引导学生从第一手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概述黄宗羲的“非常之见”,见表1:
【问2】顾炎武的“非常之见”该如何评价?
材料3:寓封建(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让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出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在此基础上予以评价,评价要以史料为依据,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唯物史观的培养。“唯物史观”注重方法论:选用两分法,采用两点论和重点论,见表2:
2.非常之时:处于工业文明前夜
为进一步落实唯物史观,还得了解当前史学界呈现的“史论本位”多元化局面:以唯物史观为主导,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并存,且力求兼容。这种多元化有助于我们从“论世”来更好地“知人”。
本课所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生活的年代,若从“全球史观”考察,当处于工业文明前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3。
【问3】李贽所处的“非常之时”有何阶段特征?
材料4: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第二年剃度为僧的李贽。他是自相冲突的哲学家,皇帝下令销毁他的著作,15年后惨死狱中。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的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5: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有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李贽生活于明朝中后期。教师据此时空定位“明朝;中后期”,指导学生从材料4、5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阶段特征,参见表3:
材料6: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6提醒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有利于形成初步的国际视野,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回归20周年”等重大时事,涵养“家国情怀”。参见图2:
“万历十五年”后一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中国哲学家李贽剃度为僧。(中英两国似无交集)
“万历十五年”后100年:英国发生三大革命,这“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更使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①
“万历十五年”后253年:中英爆发鸦片战争,这是一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巅峰对决,世界第一工业国英国打败了农业立国的中国。从此,中英两国交集不断。
“万历十五年”后410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
“万历十五年”后430年:香港回归中国20周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强调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4】黄宗羲的“非常之见”是如何反映“非常之时”的?
材料7: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上述材料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黄宗羲提出的政治设计(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朝的衰亡,清朝的建立;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的反映。
此外,还可通过中西方对比,让学生感知“国际视野”的重要性:16~17世纪,中国大地上涌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进步思想家;在遥远的西方,17~18世纪则出现了启蒙运动,诞生了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
表4显示,唐甄与洛克仅相差两岁,同一年去世,几乎是同龄人,最有可比性。分析上表,提出问5:
【问5】唐甄为什么没有像洛克那样将批判君主专制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并成为新政治理论的奠基人?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解释”:为什么唐甄的批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除个人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唐甄与洛克所处的时代(工业文明前夜)相同而国情则截然不同!
3.非常之人:基于特定时空的人物评价
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人物,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那么,明清之际这些思想家的“家国情怀”何以体现?师生还须通过史料的呈现来感知。
(1)“离经叛道”的李贽
史学家余英时认为,先秦诸子的“哲学突破”是中国思想史的真正起点,支配了以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格局及其流变。①
从儒家思想发展进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的开端,处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西汉时儒学成为正统;两宋时期理学勃兴。到了明清,儒学大致有双重境遇:一方面,儒学空前强化,科举取士以四书五经为标准,理学为官方哲学;另一方面,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进步思想家批判专制挑战正统,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使传统文化重焕生机,但未根本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离经叛道”的李贽成为专制皇权的牺牲品。
【问6】李贽的梦想为什么说“是一个永远的幻梦”?
材料8:皇帝看罢奏疏之后批示:李贽应由锦衣卫捉拿治罪,他的著作应一律销毁。……虽然他的《焚书》和《藏书》一印再印,然而作者意在把这些书作为经筵的讲章,取士的标准,则无疑是一个永远的幻梦。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生活于明朝中后期的李贽有“家国情怀”,且志存高远(意在把《焚书》和《藏书》等书作为“经筵的讲章,取士的标准”)。但他挑战权威,“牵涉到了道德的根本”,现实变得残酷无比:著作被一律销毁,本人被捉拿治罪,最終惨死狱中!
(2)清初三先生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被称为“清初三先生”,都是具有民主色彩的先进知识分子,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在“亡国”(明亡清立,改朝换代),“亡天下”(异族统治,民族文化道德沦丧)的情势下,均曾参加过反清斗争;失败后拒绝同统治者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后著书立说,弘扬民族文化,引领“经世史学潮”。
受历史插图等因素的影响,在许多学生眼中,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思想家好像生来就是垂垂老者,似乎不曾年轻过。事实上,他们都曾是青春热血男儿!
【问7】18岁时的黄宗羲有何壮举?如何理解其家国情怀?
材料9:黄宗羲之父黄尊素是一位深怀忧国忧民之心的刚直人士,他站在主张改革朝政的“东林党”一边,宦官魏忠贤大兴冤狱,年仅43岁的黄尊素被害身亡,当时黄宗羲才17岁。
崇祯元年(1628)正月,18岁的黄宗羲写好为父申冤的奏疏,身藏铁锥,赴京颂冤。当他到达北京时,崇祯帝已经镇压了阉党,平反了天启朝冤案,但阉党孽种尚存,黄宗羲余恨未消。他在“谢恩”之后,即上书皇帝,请求诛杀参与陷害其父的许显纯、崔应元等阉党余孽。崇祯帝即传旨刑部,严加审讯。……审判结束后,黄宗羲与死难诸家子弟在诏狱中门共祭忠魂,哭声传入宫廷。崇祯帝叹息说:“忠臣孤子,甚恻朕怀!”黄宗羲入京颂冤,轰动了京城,也传遍朝野。……年轻的黄宗羲,给人们留下了又勇又孝的深刻印象。
崇祯十七年(1644)春,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进北京,推翻了明朝。接着,清兵入关,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四月,黄宗羲跟随刘宗周至杭州,召募义军,以谋复明之计。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政权覆亡,郑成功东渡台湾,黄宗羲感到恢复事业已经无望,于是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半生致力于讲学、著述事业。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作为同龄人,高中学生在阅读上述材料后,对年仅18岁替父申冤、“又勇又孝”的黄宗羲会有崭新的认识,甚至可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对他以后的人生轨迹也就不难理解了:黄宗羲深感父亲身死七君子之狱及官僚们道德沦丧之悲愤;感恩和同情崇祯帝;国破家亡后率家族参加抗清斗争,九死一生;复明无望后痛定思痛,著书立说,将一腔政治理想倾注于《明夷待访录》一书之中,提出振聋发聩的“非常之见”!
中国历史上,“亡国”常有,“亡天下”较少。1127年的“靖康之变”,恰逢第一个“亡天下”的周期,其人在当时刻骨铭心的感受经过了时空的磨合在下一个周期,1644年的“甲申之变”中得到了回应,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是其代表。
1937年的七七事变似又逢“亡天下”的周期,史学家陈寅恪身怀国耻家仇(父亲陈三立为抗日明志绝食而亡),在给陈述的《辽史补注》作序时曾写道:“回忆前在绝岛、仓皇逃死之际,取一巾箱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抱持诵读。其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然其中颇复有不甚可解者,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平生读史四十年,似无此亲切有味之快感,而死亡饥饿之苦,遂亦置诸度量之外矣。”①这说明,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从这一角度看,陈寅恪与黄宗羲可谓隔代知己!
思想史的教学不仅需要梳理、比较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更要挖掘相关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体会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为了更好地整体设计、论世知人,教师需要从史学观念的更新、史学名著的研读、专业知识的拓展、史料的收集鉴别、国际视野的涵养、生活文化的积淀等方面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從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坚实的保障。
【作者简介】章国好,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试题评析。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历史特征与历史教学

    朱命有+魏恤民关键词 历史特征,历史教学,中学历史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56-05“历史乃人事之记载,

  • 法度、尺度与温度

    关键词 内阁,法定,历史教学,微信群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30-05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历史研

  • 指向深度学习的核心素养校本评

    关键词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学业评价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24-07“学习如何发生”“如何促进学习”“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