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之祖的湖湘演绎”
李丽珍?廖保华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如何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今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笔者走访湖南省昆剧团和桂阳湘剧团,对湘昆的起源、发展、视觉艺术等进行调查研究,提炼其视觉艺术进行艺术创作研究。本文分别从湘昆视觉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艺术特色、创作构思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湘昆;视觉艺术;衍生品
湘昆作为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是被誉为“百戏之祖”“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分支剧种。据考证,明朝万历年间昆曲传入湖南,并与湖南的湘剧、祁剧、巴陵戏、辰河戏、荆河戏、武陵戏等相融相生,在不断传播与演绎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湘昆曲艺术。湘昆是湖南昆曲的简称,别名桂阳昆曲,与苏昆、北昆并称为昆曲三大流派。在表演艺术方面,湘昆既保持了昆曲优美细腻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湖南“辣”的地方特色,即为“清新”“淳朴”“有山野气”,在演唱、吐字行腔、唱腔、表演艺术、服饰、妆容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湘派昆曲特点。
时至今日,湘昆与其他传统剧种一样在现代生活中逐渐式微,陷入了只存在于少数人“圈内文化”的困境。湘昆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需要艺术创作者的主动担当作为。本文正是基于继承与创新湘昆,以优化湘昆的传播渠道、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整理湘昆艺术元素和理解把握传统经典曲目人物形象,以艺术设计的手段进行艺术形象再创作,并应用到相关衍生品的创作上,形成既传承湘昆艺术经典,又体现湘昆艺术特色,还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系列作品开发设计。本文的主题则以“百戏之祖的湖湘演绎”冠之。
1 湘昆视觉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1.1 湘昆视觉艺术创作研究价值
昆曲,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昆作为昆曲的湖湘分支,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昆曲到湘昆的演绎,本身已经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但很显然,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传统戏曲包括昆曲、湘昆,因为逐渐与生活脱节,这种脱节既包括题材内容方面,也包括艺术手段方面,还包括传播途径方面,已经逐渐虚化为精神文化印记,其观众基础、群众基础日渐消逝。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如果没有观众基础、群众基础,最终只能成为历史的慨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对于民族文化的护“根”行动,既要有国家和各级政府、各种组织的大力倡导和支持,更要让“根”活起来——即立足于促使其生长成参天大树的传承与创新。
本研究的价值在于将湘昆视觉艺术转换成文化产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活”的文化唤起人们对昆曲的兴趣,特别是主动遵循传播学的“三原则”,即儿童原则、女性原则和宠物原则,这三者是有效传播的三个角度。一方面,把湘昆艺术形象以现代艺术形式塑造成卡通的形象,在孩子们的潜意识中播撒湘昆艺术的种子,不断增强其艺术审美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衍生品的创作,把湘昆艺术形象变成生活日用品等活态传播媒介,从而冲破高雅的湘昆艺术与平常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藩篱束缚,这有利于湘昆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2 湘昆视觉艺术创作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响应和贯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号召——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行动。要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创作具有新时代特点、符合当代审美情趣与审美需求、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衍生品,唤起人们对湘昆艺术这朵传统文化奇葩的关注,进而影响和带动人们更多地关注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繁荣民族文化发挥聪明才智、贡献力量。二是从基于湘昆艺术这个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作品创作,到以其为基础的艺术衍生品的创作,具体而言,就是把湘昆艺术形象以现代艺术形式塑造成卡通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播撒湘昆艺术种子,不断增强其艺术审美认同感,另外,通过艺术衍生品的创作,把湘昆艺术形象变成生活日用品等活态传播媒介,从而冲破高雅的湘昆艺术与平常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藩篱束缚,这种创作探索路径如果验证可行,将对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示范和参考作用。
2 湘昆视觉艺术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是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创作基调。在创作选材方面,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昆的传统经典曲目再现为创作对象;在构图形式上,借鉴颇具历史渊源的长卷龙鳞装形式来创作,这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构图形式,历史上许多作品都采用这种构图形式,有利于創作内容与创作形式的有机融合。
二是坚持多种艺术形式糅合的创作风格。一方面,既以传统的艺术形象为素材,又借以现代的艺术手段来渲染,努力做到传统与现代融合。例如,在人物塑造上,全卷采用卡通漫画的表现手法来塑造和刻画湘昆戏剧,整幅作品以数字技术的形式来呈现,力争表现出湘昆艺术人物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既有具象的经典曲目再现,又有打破时空的湘昆曲目人物形象群生相的巧妙组合,努力做到了具象与抽象的有机统一。
三是坚持“艺以载道”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贯彻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导向,主要选取湘昆传统经典曲目中弘扬富有“真、善、美”内容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艺术形象进行创作设计,努力在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中,坚持在继承中创新的时代担当精神,自觉担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为民族复兴大业和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由此而辐射吸引、唤起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吸引更多艺术创作者、学者和专家的共同参与和行动,共同为繁荣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谋求民族复兴而奋斗。
3 湘昆视觉艺术创作构思
湘昆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有贴近生活的艺术新作的不断涌现,更需要广泛的观众基础、群众基础。根据传播学的“三大原则”,从娃娃抓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其对湘昆形象的审美认知,从而拓展和夯实湘昆的群众基础,进而夯实观众基础,是传承与创新湘昆的有效路径。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以卡通漫画的形式,以长卷龙鳞装为表现载体,对湘昆经典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再现,这其中涵盖了湘昆四百多年的经典曲目,在此基础上折射湘昆的历史演变,其人物背景将采用打破时空的表现方法,把各时期代表性曲目人物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既可以形成演绎湘昆历史的长幅画卷,又可以单独拆分成约十五组统一于湘昆艺术特点的卡通人物群生相。为了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弘扬湘昆艺术,提升湘昆艺术传播的有效性,拟通过创作设计以湘昆艺术元素为基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衍生品活态传播媒介,达到进一步强化湘昆艺术的传播、弘扬的目的。
在作品创作中,尤其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主要选取弘扬“真、善、美”、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艺术形象进行创作设计,在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注意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基本导向,用富有民族特色艺术元素的创作设计手法来丰富具有现代意象的卡通人物形象的塑造;三是贯彻“百戏之祖的湖湘演绎”主题要求,既要有利于传统经典湘昆曲目人物的现代再现,也要注意把握和展示人物背后是湘昆的历史演绎过程,是湘昆形成、发展、繁荣和走向大众、走向世界的过程。
另外,长卷龙鳞装的创作也是向伟大的昆曲艺术、湘昆艺术的致敬,向为湘昆艺术的形成、发展、兴盛作出努力和贡献的表演艺术家们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