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学徒培养标准的研究
赵永胜
【摘 要】我国现代学徒培养标准应从宏观上的社会及各级政府,中观上的职业院校,微观上的学徒自身等实施“三层把控”;在培养路径上以学徒准备阶段、学徒培养阶段、学徒完成阶段等实施“三段推进”;在知识标准上,既要使现代学徒拥有的通识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融为一体,也要注重学徒掌握知识的路径,特别要注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同的获取路径;在现代学徒应有的素质标准上,将更加重视学徒职业素质与社会素质的培养;在现代学徒职业能力标准上,不仅要注重现代学徒职业能力标准的培养,更要加大对现代学徒基本工作能力标准的培养。
【关键词】现代学徒;培养标准;学徒知识;学徒素质;学徒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9)09-0067-06
2013—2018年5年多的时间内,国务院、教育部、人社部及财政部等部门先后下发了10份关于大力促进现代学徒制开展的文件,要求到2018年底前完成500个左右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自始至今都没有像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制定出现代学徒制培养标准。这必然会深度影响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成效。因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出现代学徒培养标准,以规范我国现代学徒的培养行为及提高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质量。
一、“三层把控”与“三段推进”培养目标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之一的现代学徒制,其本质属性具有显著的社会性、教育性、职业性、能力指向性、高层次性、跨界融合性、较强迁移性、行业引领性、学徒中心性等。培养目标既要求现代学徒能将学到的扎实知识、具备的优秀素质转化为超强的职业能力;又要求超强的职业能力在实践及感悟、体验之后,能够促进现代学徒知识的进一步丰富及素质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这种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在内容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对应性,即现代学徒必须具备精湛技术与工匠精神方面的知识,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内生性反馈机制。
(一)“三层把控”现代学徒培养标准
“三层把控”的“三层”分别是指宏观上的社会及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中观上的中职、高职与技术型本科院校;微观上的现代学徒本身。
首先,宏观上政府要在现代学徒培养标准的制订上发挥主导乃至强制作用。一是要注重对现代学徒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现代学徒,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完善现代学徒培养所需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保障制度。校企合作特别是产教深度全面融合是现代学徒培养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及2014年开始试点的现代学徒制工作之所以推进效果不佳,与社会公众不认同、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学校有心无力、学徒报名不积极,尤其是在制度设计上,由于仅仅出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不是从产教深度全面融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所以,使得国家培养现代学徒的目标难以实现。三是要为现代学徒培养提供衡量标准。如,现代学徒必须具备什么方面的知识、拥有什么样的素质与掌握什么样的职业能力以及三者的生成顺序与匹配关系。四是要为现代学徒培养提供专项经费。现代学徒所需经费明显高于一般性的职业教育所需经费。如,青岛市对企业每接受1名学徒并达到培养标准的即补贴企业5 000元;[1]广东省在保证正常投入标准的基础上,2014—2017年投入1 515万元专门支持现代学徒制试点,其中,1 320万元用于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设、150万用于现代学徒标准研制,并带动地市也开始支持现代学徒开展工作,如中山市就对每个试点专业补贴30万元,对每个学徒按4 000元/年的标准予以补助,并补贴用于现代学徒制试点新购的设备。[2]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这些地方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开展。五是明确现代学徒的法律地位。
其次,中观上参与现代学徒培养的各类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培养标准的研制。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的道德标准、知识标准、技能标准、素质标准、实训标准、师资(含企业师傅)标准、考核主体及方式等,形成现代学徒培养的体制机制、培养内容、授课(实训)方法、参与主体、评价标准等完整运行体系。
最后,微观上现代学徒本身的自觉自愿是达到标准的内在根本保障。现代学徒作为受教育者,一是要有非常明确的参加现代学徒培养的目的。学徒的各种行动与实践活动无不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在学徒实践过程的始终。由此可见,学徒目的对学徒培养标准的实现起决定作用。二是要认真学习,切实理解学徒培养开设的各种课程。三是要全面掌握学徒必备的扎实知识,并将其与优秀素质转化为较强的职业能力。
(二)“三段推进”现代学徒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开设课程时间的先后性、内容的递进性、学理的交叉性、逻辑关联性、空间的连续性、边界的延伸性、体积的包容性等,[3]所以學徒培养目标的实现必然会分段进行。“三段推进”就是指学生进入职业院校以后,有意成为学徒时经过的学徒准备阶段、学徒培养阶段、学徒完成阶段等三个阶段。[4]
首先,学徒准备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其具备合格学生必需的基本素质。一方面,让学徒在准备阶段增加对党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完成自身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英语、高等数学以及其他专业基础性等隐性课程,让学徒在准备阶段受到纪律、制度、法律等行为文化的熏陶。同时,还需要通过参加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常规教育系列活动、常规系列管理活动、各类比赛与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徒在准备阶段强化其进入职业前应有的思想性、实践性、协作性、竞争性、奉献性等必备的基础素质。通过上述课程与活动初步建构起学徒的职业理想。
其次,学徒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合格职业人,做到德技双修。一方面,通过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等显性课程,让学徒在培养阶段掌握必需的工艺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体验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工匠精神、行为规范、榜样力量、组织管理等隐性课程,让学徒在培养阶段具备非工艺方面的软技能素质。同时,还需要通过参加技术技能比武、职业规划大赛、工匠大师展演、企业模拟上岗等活动,让学徒在培养阶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具体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上述课程与活动,进一步明确学徒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奠定其技术技能的基本能力。
最后,学徒完成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优秀职业工作者。一方面,通过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真实工作等显性课程,让学徒在完成学徒阶段进一步促进实际工作硬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了解企业规章制度、用人标准、招聘流程、薪酬待遇、职业梯阶、核心文化、价值观念等隐性课程,让学徒在完成学徒阶段能够达到企业目前所需的技术能力及为未来的技术升级奠定必要的基础,并不断根据企业发展变化的要求而持续进行学习。同时,还需要通过参加优秀毕业生评比、优秀学徒评比、优秀实习生评比、优秀准员工评比、企业岗位竞聘、优秀毕业生简历评比、优秀毕业生技能评比、优秀毕业生创新成果评比及参加工匠大师报告会、观看《大国工匠》影片等活动,让学徒在巩固上述两个阶段的培养成果的基础上,帮助学徒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操作技術、不懈的创新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持续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等,从而使现代学徒成为优秀的职业工作者。
二、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的有机融合:我国现代学徒应有的培养标准
尽管在高职院校中最早于2009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始了现代学徒制探索,在地方政府中最早于2011年江西省新余市进行了以现代学徒制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改革试点,[5]。同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以官员身份首次谈到现代学徒制。2013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委托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通知》。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随后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到2018年底前完成500个左右的现代学徒制试点,[6]以及人社部财政部办公厅下发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等,都要求推行现代学徒制或新型学徒制试点,但是自始至今都没有像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制定出现代学徒制培养标准。如,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标准(NVQ)及达到高级水平时则可以与本科课程相衔接,真正为“蓝领工人构建了终身学习的教育路径”;[7]2014年则以8个行业为试点,由其牵头设计现代“学徒制的能力标准、培养路径、评价方式等”。[8]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则是在一个全国统一的培训框架下开展,重在完成培训包规定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培训标准与考核评估标准”等任务。[9—10]而德国则实施实践导向、结果导向国家资格框架(NQF),并涵盖了德国学徒制获得的所有资格。[11]因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出现代学徒培养标准,以规范现代学徒制度。具体而言,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现代学徒必备的知识标准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社会、探求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实践中形成的对事实、信息的描述或由此获得的技能,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按照柏拉图的解释只有被验证过,并是正确及被人所相信的,才能称之为知识。从类型上看,知识具有简单性知识和复杂性知识之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分、独有性知识和共有性知识之分、具体性知识和抽象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等。现代学徒必备的知识显然具有上述概念,现代学徒也必然是上述知识的全面拥有者。具体而言,现代学徒拥有的知识必须具备理念导向、理论导向、价值导向、标准导向、行为导向、结果导向、情境导向、复制导向、娴熟导向、动态导向、创新导向、周期导向、主观导向、心智导向、专长导向、权利导向等特征。[12]这里仅以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为例说明,《悉尼协议》认为在现代学徒必备的知识中,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工程专业理论知识等以专业基础、专业原理为内容的4个方面的知识都属于陈述性知识,而工程技术、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献等4个方面的知识则属于程序性知识。但无论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作为现代学徒必备的一种工具,其通识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都只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增强解决不断出现的技术与管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具体到我国现代学徒的知识标准上,由于党的教育方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以及要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现代学徒,所以,要求我国现代学徒必须拥有通识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并使之融为一体。通识性知识来源于通识教育课程,指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通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主要指“公共基础课”,包括军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英语、数学、法律、体育、写作、计算机技术、通识教育中的选修课等,如果是来自理工科专业的现代学徒则还包括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课。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徒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即教化学徒怎样才能学会做人并把人做好。专业性知识要求现代学徒必须掌握本专业的系统知识与专业技能,即专业原理类和专业基础类知识以及程序性、方法技术等知识。
尽管现代学徒必须具备上述知识,但在学徒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同的获取路径。一般而言,显性知识尤其是直接性显性知识虽然在字面意义上容易获得,但是其背后的真实含义却只有经过认真思考→实践→感悟→理论的路径,才能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真谛。而现代学徒对隐性知识的掌握则要比显性知识难上加难。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隐性知识往往存在于已有的认识、规章、操作、行为、程序中,但其是否合理、适时、要否改进等又取决于不同理论知识体系者、不同实践经历者、不同价值追求者等的不同认识,显然不同的人对上述隐性知识的理解、认同会有显著差异,需要现代学徒在知识获取上一定要秉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理念,做到从看中思、见中学、行中悟、通其理、有所得、得而用、用而巧。二是现代学徒对隐性知识的掌握必须是求知、求索、求通,但更重要的是求用。现代学徒在求知上,要像陶渊明所言:“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学习毛主席“在不同时期为什么读书,重点读什么书,怎样读这些书,如何运用书本知识”[14]“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读;既入书斋,又出书斋;‘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认识,将认识转化为智慧”。[15]在知识求索上,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以不断求得新的知识。在知识求通上,学徒要从理论而实际,具体而抽象,实际而空灵,做到万有相通、[16]融会贯通,起于一元,归于九九。在知识求用上,要达到“尽享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17]的求知境界。三是现代学徒要学会感悟体会那些不能言传、无法书写、难以意会、难定量化、信息模糊等无法从书本、自身实践、他人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就需要依靠自己的独思默会。
(二)现代学徒必备的素质标准
1.《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对现代学徒素质的共性要求
《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三者都从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法研究、现代工具的应用、工程师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个人与团队、沟通、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终身学习等12个方面对现代学徒提出了明确的素质要求,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如,在工程知识方面,《华盛顿协议》表述为:学徒能够将数学、科学、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某个特定专业的工程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悉尼协议》表述为“应用于确定的、实用的工程流程、程序、系统和方法”;同样《都柏林协议》的表述为“应用于广泛的实践操作性流程和实践工作”,差异仅在于对应用的表述,并无实质不同。再如,在问题分析方面,《华盛顿协议》表述為: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定义与分析复杂的工程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并得出实证性结论;《悉尼协议》表述为:学徒能够运用适用于所属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分析工具,定义与分析广义的工程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并得出实证性结论;《都柏林协议》表达为:学徒能够运用所属工作领域特有的显性分析方法,定义并分析狭义的工程问题,并得出实证性结论,[18]等等,不一而足。可见,现代学徒必备素质标准具有国际通用性,而这对作为国际工程联盟成员的中国,在制定现代学徒素质标准时自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我国现代学徒应有的素质标准
无论何种教育类型与人才类型,都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9]这决定了我国现代学徒的素质标准必须包括社会素质与职业素质两个部分。学徒的社会素质标准包括:忠诚度、积极主动性、稳定性、人际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职场诱惑、逆商、乐观精神、自制力、心理适应性、心理承受力、心理调节能力、人际交往中的交谈能力、人际关系维持能力、工作适应性、管理能力精力充沛度、头脑灵活性等。核心是立德树人,让学徒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在培养现代学徒时,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重专业素质教育,轻人生素质教育的做法。让学徒从己的维度、群的维度、地的维度、天的维度等四个维度学以成人。[20]学徒职业素质标准包括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两个部分。专业素质指学徒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底、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持续的学习兴趣、不断的更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娴熟的操作技巧、全面的业务能力等职业特征。学徒评价方式包括:专业课教学考核、实训现场管理考核、工学交替校外实习考核。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林国全、梁月汝、徐英虎认为在毕业生中专业素质中等及中等以下的比例竟高达68.6%,说明我们对学徒专业素质的培养任重道远。职业道德指学徒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及素质修养。[21]可以通过在专业课教学考核中注重对学徒职业道德的评价, 在实训现场管理中结合日常考评加强对学徒职业道德的评价,在工学交替校外实习中结合企业实际强化学徒职业道德的评价。[22]
(三)现代学徒必备的职业能力标准
1.现代学徒必备的基本工作能力标准
现代学徒必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包括以下六大类35小项。第一大类是学徒的基本技能(10小项)。包括理解性阅读的能力、认真倾听的能力、针对性写作的能力、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数学解析的能力、批准性思维的能力、端正的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绩效评价方法等十项能力。第二大类是学徒的社交能力(6小项)。包括理解他人的能力、协调众人的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与人谈判的能力、指导他人的能力、服务他人的能力。第三大类是学徒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1小项)。第四大类是学徒的技术能力(11小项)。包括新思维的能力、新设计的能力、设备选型的能力、安装技术的能力、电脑编程的能力、质量控制分析的能力、操作监督的能力、操作控制的能力、设备维护的能力、疑难排解的能力、机器维修与软件运行的能力。第五大类是学徒的系统能力(3小项)。包括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评估能力、判断决策的能力。第六大类是学徒的系统能力(4小项)。包括时间管理的能力、财产资金管理的能力、物资管理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23]尽管上述文献中认为学徒的专业素质仍有待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对学徒的“软”工作能力的培养比之与专业素质的培养更加需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其中的学习、沟通、团队等被企业非常看重的基本工作能力的欠缺程度让企业十分不满,提醒我们在学徒培养上一定要既专注学徒的技术技能培养,同时也不能须臾忘记对学徒人生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
2.现代学徒必备的职业能力标准
学徒的职业能力指其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即任职资格;步入职场之后表现出的职业素质;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学徒的职业能力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等三种。一般职业能力指学徒通常拥有的一般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学徒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一般而言,现代学徒必须具备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熟练的操作能力、坚韧的毅力、人际交往或沟通的能力、职业道德能力、 应变能力、勇于直面责任的能力、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调节身心健康和规避危险的能力等。我国现代学徒培养标准经过了对专业技能的强调阶段(1980—1984年);培养目标的扩展阶段(1985—1998年),内涵扩展、开始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目标的丰富化阶段(1999—2009年),职业能力教育列入教育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更为具体、重视将职业能力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开始强调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的深化阶段(2010年至今,首次提出“综合职业能力”并扩大了内涵,开始学徒职业能力评价方式的转变、注重终身发展理念的渗透、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开始重视文化基础的作用和素质教育的作用)。[24]今后在现代学徒职业能力标准上要坚持培养定位向人本主义价值转变,不断丰富学徒职业能力的内涵,学徒职业能力培养必须与其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在学徒职业能力测评的内容与方法上必须将评价理念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将评价内容由对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考评向以职业岗位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的考评,将评价方法由单一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以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等评价方法转变,将评价主体由学校和教师主导向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共同评价转变。以上是现代学徒必备的共性职业能力标准,但学徒的职业综合能力因专业不同对其“关键能力”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总之,我国要想有效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只有认真研究现代学徒应有的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标准乃至它们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样无论是学徒自身,还是承担现代学徒培养任务的各方参与者,才能够对照规定标准认真加以实施,从而达到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铨,李岩.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区域统筹实施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0):37—40.
[2]郑文,罗丹.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国语境与广东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2):30—34.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4]郭冬梅,丁洪湖.论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生(学徒)职业精神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8(8):82—86.
[5]徐光明.江西新余:改革试点现代学徒制促职业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11-01(2).
[6]王辉,李岷.我国现代学徒制政策研究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7):55—58+81.
[7]冯芳.国外校企合作新形式:“现代学徒制”、“新学徒制”述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5—8.
[8]苑大勇.英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趋势研究:基于开拓者项目分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4(3):8—12.
[9]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三):澳大利亚的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12):1.
[10]宋娇妍,朱砂,周红利.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综述[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3):46—50.
[11]黄蘋,辜川毅.德国现代学徒制的改革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3):161—165.
[12]孔宁宁.知识特征、非研发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
[14]陈晋.毛泽东阅读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4.
[15]王蒙.书海掣鲸毛泽东:读《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有感[N].光明日报,2017-09-26(16).
[16]赵凤兰.张世英:万有相通的哲学之思[N].光明日报,2018-07-30(16).
[17]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
[18]《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对比[EB/OL].职教评价TVET-Ranking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ijiaopingjia?.
[19]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0]杜维明.为什么要“学做人”:关于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8-08-11(11).
[21]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职业道德[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22]祝国磊.浅谈数控技术专业技校生职业素养评价方式[J].职业,2014(3):116.
[23]麦可思摘录:雇主看好的基本能力[EB/OL].学习辅助网www.5730.net.
[24]王歡.改革开放以来中职生职业能力政策演变与特点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