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中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学习主动性

    王桂勤 梁继婷

    摘要:数学活动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为特点,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内容比较枯燥、单调,学习这样的知识时容易转移注意力。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把不易理解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简单化的数学知识呢?运用信息技术能让幼儿对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所感知的事物、现象、概念等积极地进行思考、操作、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发展创造力,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灵活。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活动 ?主动性

    自我园省级课题“信息技术在数学活动中的融合与优化”立项开题以来,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融合程度正在逐渐提高。老师们通过积极探讨和研究,总结出了“数学活动中,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学习主动性”的方法。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学习呢?通过研究和实施,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兴趣

    3~6岁幼儿的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易受感情支配。而信息技术能够做到声像结合、呈现形式多样、画面色彩鲜艳、表现力丰富,这很好地弥补了幼儿年龄特点中的這一缺陷。多媒体课件以它新颖、有趣等优点,能快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一些平时在教学活动中较活跃、易兴奋的幼儿,能很快地安静下来,跟随教师的步伐,专注且积极地进行探索。

    例如:在中班数学活动“蔬菜汤”中,教师在活动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了白板课件。运用白板中的动画、声音等效果,创设了小猴子丰收蔬菜,邀请小动物做客的情境引入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了起来。课件中教师运用白板的隐藏、动画和拖拽功能呈现来拜访的小动物,然后以游戏“摘了哪些菜”呈现不同数量的蔬菜,请幼儿观察、猜想,进而认识了数字6和7。之后,请幼儿观察各种实物比如哨子、镰刀等,猜想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6和7来表示。最后,以游戏“做汤”请幼儿按照菜谱将不同数量的蔬菜放进锅里,以此检验幼儿是否掌握了6和7的组成和实际意义。运用smart白板强大的交互功能,让幼儿一直保持学习兴趣,认真地参与到活动中。

    除了通过信息技术播放音乐、动画来营造活动情境外,还可以灵活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中的多项功能,如smart白板中的倒计时、骰子、擦除、蒙层、放大镜、探照灯等,创设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环节,使数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兴趣。教师利用白板中的倒计时功能开展学习竞赛,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比一比谁能最先完成。课件中呈现的跳动的数字能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一分钟的长短。设计这样的情境,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热情,又培养了幼儿做事不拖拉的习惯。再如在进行数学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利用交互式白板中的“转动的骰子”制作练习小游戏。快速转动的骰子瞬间吸引了幼儿的目光,调动起幼儿的注意力,课堂氛围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二、创设丰富的活动过程,更好地理解活动内容

    信息技术运用起来十分便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减少教师准备教具的工作量,给教师更多的时间备教材、备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过程,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活动,让教学活动更加流畅、完整,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活动内容。

    例如:在开展大班数学统计活动“长颈鹿的水果店”中,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希沃白板课件呈现了小动物们的一周水果购买统计卡,其中每个小动物的卡片中都有一至两天的水果没有统计,需要幼儿根据出现的水果的规律来猜测当天买的是哪一种水果。教师事先将正确答案用蒙层功能隐藏起来,当幼儿说出答案后,教师便请该幼儿自己来擦出正确答案。这样的环节让幼儿有了挑战的仪式感,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勇敢地参加挑战。第二环节,课件中长颈鹿阿姨遇到困难,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忙,请小朋友帮助长颈鹿阿姨汇总小动物们一周购买的水果,并帮助长颈鹿阿姨统计出最受欢迎的水果。这时,教师采用课件和幼儿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即一名幼儿操作课件,其他幼儿操作教师准备的操作材料。最后,利用投屏的方式,将幼儿操作的结果分组投到电脑屏幕上,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进行改正。

    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幼儿理解数学活动的内容既直观又准确。尤其对大班幼儿来说,这样具有操作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果。虽然本次活动内容较多,但由于幼儿的操作材料可以直接打印,因此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活动,加上课件的操作方便简单,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层次明确,活动过程中幼儿一直保持着积极活跃的状态,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探索互动的学习方式,解决数学活动中的难点

    幼儿园开展数学活动并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而是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乐于探索的精神。所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喜欢数学,应该开展具体化、形象化、能操作的数学活动,让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让枯燥、难懂的内容变得有趣、易懂,适合幼儿的理解能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例如:在小班开展“认识图形”的数学活动时,教师利用白板课件进行活动情境的创设,事先准备了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物体,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尝试说出它们是哪种图形。在幼儿掌握了图形形状的概念后,教师开展了“图形配对”的小游戏。幼儿根据课件上出现的形状快速地说出是什么图形,或者根据课件上出现的形状找出自己筐子里相应形状的物体,也可以根据课件上出现的形状在纸上画出该图形。当幼儿回答正确或者操作正确时,课件上便会出现一张笑脸,并配有开心的音效。但若操作错误,出现的便是哭脸和哭声。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方法和多样的探索互动,幼儿对不同图形有了准确的认识。不断的操作和探索,让幼儿体验到在玩中学习数学的乐趣,深刻理解了图形的概念。通过课件的直观展示,实现人机互动,解决数学活动中的难点。这种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学习的方式既有趣又新颖,幼儿乐此不疲。

    四、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巩固学习内容

    游戏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幼儿喜爱游戏、喜欢探索、喜欢对事物进行挑战。所以,开展活动时游戏的插入对幼儿来说是非常合适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小游戏,能够将幼儿的快乐和教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

    例如:在开展数学活动“分合”时,教师利用希沃白板中的课堂活动,设计了难度不同的小游戏“潜艇导弹”和“城市路牌”。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海底出现了一批带有数字的导弹,要将它们装到潜艇里,但要按照分合的数字来进行。这时问题出现了:“小朋友,你们能完成挑战吗?”以此来激发幼儿的挑战意识。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当操作错误时,导弹会自动弹出来,幼儿可以自主检查答案。游戏促使幼儿情绪高昂,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被充分激发起来。在课件中设计游戏环节,一方面帮助幼儿巩固了新知识,另一方面锻炼了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同时还提高了数学活动的效果。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营造生动的情境,便捷地提供幼儿同伴间的交流互动,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工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研究与实践,力求找到最佳的融合与优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济军,王赫男,曾毅.平板电脑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07

    110.

    [3]高宏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问题与策略[J].幼儿教育,2016,(Z3):21

    23.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

    李明摘 要:几何画板是近几年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 小学语文巧借插图激发阅读思维

    韦庆花【摘 ?要】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紧扣文本内容,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精美直观的插图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对小学生加深对文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