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学支点,培育历史素养

关键词 历史学科素养,概念,细节,人物,历史链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7)19-0038-0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素养是经过长期历史学习积淀下来的内在品质和素质,既包括历史知识、能力、观念和方法,也包括后天的教化和陶冶;历史素养既是学生的天赋、勤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学生接受外界引导、教育、训练的结果,是由外化到内化逐步发展的过程。
因此,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需要依托必要的资源、手段或支点。找准支点,找对方法,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实在、有效的。下面,笔者以岳麓版必修Ⅲ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教学为例,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在教学中把握住学生历史素养提升的支点,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突破历史概念,深化历史理解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概括和总结,具有特定的内涵。历史概念往往呈现为特定的历史名词,比较抽象。准确而全面破解历史概念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对历史的全面认识,关系着学生历史素养的培育和提高。
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将历史概念的内涵,以学生容易接受、能够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以史实释理论,以故事显思想,帮助学生突破概念理解屏障,形成深刻的历史理解和比较全面的历史认识。
“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涉及很多概念,大多和宗教有关,学生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在教学中,以这些概念作为支点,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构建教学逻辑,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非常重要,对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非常关键。
如加尔文的“先定论”,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内涵很丰富,但又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教学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整、全面的理解“先定论”,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含义的理解,影响到学生的历史认识。
通过下面两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先定论”的内涵及影响:
第一,讲述北美开发的故事,诠释“先定论”的内涵。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北美大陆的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开发北美大陆的过程中,来到北美的清教徒即加尔文教徒,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勤奋工作,创造了北美大陆的奇迹。这些清教徒在开发北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奋斗、进取精神,是对“先定论”内涵的诠释。
第二,带领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解读“先定论”的影响。
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聚焦小说《飘》,以主人公郝思嘉的人生起伏为抓手,引导学生体会郝思嘉身上所体现的奋斗以及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先定论”的影响。
上述做法,将较为艰涩的宗教思想与生动的历史故事、通俗的文学作品人物有机融合在一起,解决了学生对“先定论”的理解障碍,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对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深刻认识到思想解放对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实现了历史教学培育和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目标。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概念的解读作为教学的支点,帮助学生突破概念理解的屏障,是深化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认识、实现历史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关注历史细节,建构历史认识
历史素养不是凭空产生的,历史素养必须建立在历史知识基础上。离开具体的历史知识,历史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没有根基的,是不牢固的。
历史教学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其素材的丰富性。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素材中,历史细节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历史细节是对歷史最形象的“呈现”,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部分,更是学生形成历史理解、建构历史认识最直接的“依据”。在教学中,关注历史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品味历史的“五味杂陈”,感悟历史的“辛酸苦辣”,形成深刻的历史思考,建构真切的历史认识,培育历史思维品质,从而实现培育学生历史素养的目标。
“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有两个关键词,即“挑战”和“权威”。在教学中,以细节性的史实呈现历史情景,体现挑战者的勇气,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细节一:“卡诺莎觐见”
1076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为争夺德意志地区的宗教控制权,发生激烈的冲突。最后,德意志皇帝亨利,身穿赎罪服,骑着毛驴,冒着严寒,领着妻儿,翻山越岭,向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请罪。结果,教皇让格里高利七世和妻儿在卡诺莎行宫门外,站了整整三天三夜,使其受尽了精神的侮辱后,才宣布赦免他。
讲述“卡诺莎觐见”,学生能充分感悟到西欧教权的强大和教皇的权威,不仅能帮助学生建构起对西欧封建制的认识,也为学生理解挑战者的勇气、理解宗教改革家的思想做必要的铺垫。
细节二:“沃姆斯辩论”
1520年4月,德意志皇帝命令马丁·路德去沃姆斯为自己的观点辩论。很多人担心他被教皇诱捕,劝说他不要去。路德拒绝了朋友们善意的劝阻。他说:“即使鬼魔像屋顶上的瓦那样多,为了神的真理,我也必须去!”
在沃姆斯的议会大厅,皇帝问他是否收回自己的观点。路德做了这样的陈述:“我不能屈从于教皇和教廷而放弃我的信仰,理由是他们错误百出,自相矛盾,犹如昭昭天日般明显。如果找不出圣经中的道理或无可辩驳的理由使我折服,如果不能用我引述的圣经经文令我满意信服,如果无法用圣经改变我的判断,那么,我不能够,也不愿意收回我说过的任何一句话,因为基督徒是不能说违心之言的。这就是我的立场,我没有别的话可说了”。“沃姆斯辩论”,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勇敢精神。
两个细节性历史故事,激发和冲击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欧洲宗教改革的艰难和改革家的勇敢精神,建构和丰富了学生对欧洲宗教改革历史和思想家思想的认识,实现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要求。
三、聚焦历史人物,滋养思想灵魂
课堂上有鲜活的历史人物,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汲取成长的营养素,并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力量,实现历史教学的根本价值。
以历史人物为教学支点,能深化学生对历史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滋养学生的思想灵魂,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并且能培养学生以历史的眼光观察历史、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这些都是历史素养的表现。
“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内容比较抽象,但这只是教材内容的抽象,并不代表历史本身的抽象。历史是丰富的,教材知识的抽象不应该遮掩住历史的生动。
在教学中,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带领学生走进马丁·路德的世界,感受挑战者的勇气,体验、体会马丁·路德的精神和思想。
第一,马丁·路德的两次转变
马丁·路德出生于德意志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母都是天主教徒,少年时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后来马丁·路德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大学毕业后,马丁·路德断然放弃学业,进了奥古斯丁修道院,成为一名修道士。马丁·路德希望通过苦修,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过,实现灵魂的解脱。
这是马丁·路德的第一次转变。这次转变反映了天主教对西欧人的精神禁锢。
进入修道院后,马丁·路德从事最卑贱的工作,开关大门,敲钟扫地,清理房间,甚至在街上逐门逐户乞食,期望通过“苦修”拯救自己的灵魂。
但“苦修”沒有让马丁·路德得到灵魂的慰藉,特别是马丁·路德在1510和1511年两次访问罗马之后,目睹罗马教廷的腐败行为,对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更加怀疑,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这是马丁·路德的第二次转变。
马丁·路德的第二次转变是其宗教实践和思想矛盾斗争的结果。
第二,马丁·路德的斗争勇气
马丁·路德的主张遭到教会敌视,教皇命令他必须悔过,否则革除教籍。结果马丁·路德把教皇谕令投在烈焰中。
马丁·路德不顾危险,前往沃姆斯。在沃姆斯议会大厅,德意志皇帝问他是否收回自己的观点。马丁·路德清晰响亮的回答:“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否则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
讲述马丁·路德与教皇的斗争,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宗教改革和宗教改革家。
第三,马丁·路德的晚年生活
马丁·路德不仅是个战士,还很有爱心。1527年,威登堡地区有瘟疫流行,周围是死亡阴影的威胁,有些朋友死了。马丁·路德的家成为临时医院。
晚年马丁·路德健康不佳,但他仍然勉力写作。1546年,两位贵族不和,马丁·路德扶病冒雪去调停。贵族的纷争解决了,马丁·路德却一病不起,最终在他的故乡去世。
讲述马丁·路德晚年生活,更是将一个有血有肉的马丁·路德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一个伟大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拉近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的思想情感自然得到发展。
聚焦历史人物,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生动,学生的历史体验更真切,尤其是深刻体验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实现历史教学之情感和思想教育的目标,滋养学生的思想灵魂,从而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历史素养)之目的。
四、建构历史链条,培养时空观念
所谓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观念,是历史素养的重要表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立足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立足于历史发展大势,应该从比较长的历史时段去观察一个历史事件的地位及影响。这样做不仅培育了学生学会认识和理解历史的方法,还是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需要,体现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要求,也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要求。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重大事件,将其置于整个欧洲近代历史发展长河中,尤其是将其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有机联系起来,能更好地彰显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彰显出宗教改革家的思想内涵和影响。
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以追求人的世俗幸福为目的,肯定人与人性,把斗争矛头直指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把人从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促进了思想解放。文艺复兴以复兴人性为根本诉求,实现人的解放。
16世纪的宗教改革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天主教会,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主张信仰自由,把人从教会的精神禁锢下解放出来。宗教改革以思想自由为诉求,实现人的解放。
17、18世纪,启蒙运动大潮在欧洲涌动。启蒙运动提倡民主、平等和自由,把斗争矛盾对准了专制王权,构建了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要求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以社会改造为目标,保障人的自由与权利。
三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历史的进步。
欧洲历史上的三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人文主义内涵是不完全一样的。在“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教学中,把欧洲近代三场思想解放运动紧密连接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更可以使学生形成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全面认识,深刻认识到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了这样的认识和思想,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成长也很有意义,很好地实现了历史教学的目标。
由于将宗教改革与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建构了历史发展的时间链条,不仅培育和强化了历史时空观念,更是扩展了学生的历史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品质,尤其是培养了学生从长时段思考、理解历史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在时空框架下运作,按照历史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历史做出合理的解释,是历史素养提升的重要表现。
五、拓宽历史视野,培育家国情怀
历史教学需要有视野。教学中拓宽历史视野,可以有效打开学生的视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使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拓宽历史视野,学生能够在中外历史的联系和比较中,深入思考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深深的历史思考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教学中,放大历史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中外历史的联系,能够给学生很多思考和启示。
中国自秦朝开始进入专制时代,经历了两千余年的专制统治和思想禁锢。尤其从14世纪以来,当欧洲经历一场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时候,中国社会的思想禁锢却愈来愈严重,中外历史形成鲜明的反差。
到了近代,在西学冲击下,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新思想。毋庸置疑,这些新思潮、新思想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有重要意义。但细算下来,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却不足百年。
欧洲中世纪有1000年精神禁錮,而欧洲近代却有着500年思想解放运动;中国有2000多年专制统治,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不足100年。这样的联系、比较,对学生形成深度的历史思考是很有意义的。
再回到当代中国,“文革”期间,中国人生活在盲从、狂热的状态,思想被某种东西禁锢,社会也缺乏生机;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到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多元、开放、进步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是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也不会有中国社会的进步的。
中外历史的有效关联,不是简单扩展学生的视界,而是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培育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能力、思维品质,使学生不仅深刻理解思想解放对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还进一步认识到,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一个民族思想都被禁锢的时候,这个民族还会有什么创新力?学生会深刻认识到,任何时候、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解放思想都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思想解放。家国情怀在思考中自然生成,历史素养培养目标自然形成。
教学中拓宽历史视野,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从而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重要支点。
历史教学以养育人的“灵魂”为核心,是一门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提高的课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遵循历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准确、有效的把握课堂教学的支点,更好的实现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目标。
【作者简介】李树全,中学高级教师,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的关

    鲁东海+吴莉莉关键词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基督教,两者关系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7)19-0032-06从人类文

  • 历史论证探析

    关键词 历史论证,批判性思维,论证方法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7)19-0020-12近来,“历史论证”引起笔者的

  • 英国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历史解释

    关键词 英国,中学历史教育,历史解释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9-0065-08在新研制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