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探析
左迟 吴玲林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192-01
摘 要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核电站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对核电站固体废弃物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固化处理、焚烧法、填埋法等核电站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以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关键词 核电站 固体废弃物 处理方式
一、核电站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一)固体废弃物的定义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而核电站固体废弃物按特性又分为一般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核电厂固体废物产生于核电厂运行、换料、检修等过程,如废活性炭、废石墨、废过滤器芯、废弃设备、部件、工具、废塑料地板、擦拭材料、劳保用品等。由于危险废物具有放射性、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和传染性等特性,因此,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定义,有利于对它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分析,进而明确它在生活中的危害性。
(二)核电厂固体废弃物特点
1、污染性。核电站固体废弃物污染分两种:(1)它本身具有污染性;(2)对固体废弃物处理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固体废弃物在整个产生、排放、后期处理过程都会造成污染,控制不好将会对人们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资源性。固体废弃物可通过再开发,再处理,挖掘出在一定条件下可具有的使用价值,进而成为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比如,生产产品的原材料、燃料等。
3、社会性。固体废弃物的前期产生、中间排放及后期处理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社会的作用。固体废弃物的存在是由社会每个成员在生活工作等過程中产生的,对社会经济都有影响,其排放和处理过程中的经济投入都会再影响到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
二、核电站固体废弃物常见处理方法
(一)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是采用压实、破碎和分选技术将复杂的固体废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和堆肥或进行资源回收利用。一般物化处理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含油、含酸、含碱或含重金属的废液进行物理化学处理,这种方法也属于预处理方法。
(二)安全填埋
作为当前废物处置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土地填埋的目的在于将废物铺设为厚度一定的薄层,并压实、覆土。安全填埋是针对危险废物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把危险废物与环境隔绝,以达到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方法。
(三)焚烧处理
焚烧处理是通过高温热处理技术,使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这种方式可用于处置城市生活垃圾、一般固体废物,甚至危险废物也是可以处理的。热解法区别于焚烧法,是利用热能将有机物裂解为小分子量的化合物或燃料等有机物质,适用于具有一定热值的有机废物。
(四)固化处理
固化处理使之废物通过固化基材进行固定、包覆,进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目前在有害废物、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中应用较为广泛。此方式可以利用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等方式将有害物质进行惰性稳定,减少有害物质的浸出,从而实现再生利用的目的,其中,最为常见的固化处理方案为石灰固化、塑性固化、水泥固化和玻璃固化等。
(五)玻璃固化法
高度放射性废料的产生是核能应用上无法避免的结果,在处理过程中,将未曾用尽的铀及钸收回,以供再次使用;而在此过程中将产生一些废料,这包括分离出来的分裂产物,一些没有被收回的铀和钸,其他的锕系元素,以及一些活化产物,目前此类废料是以液体状态储存于适当的封闭容器内,虽然在短时间内此种储存方式颇合适,但现在理论是如欲做长期存置,则应先将废料予以固化。玻璃固化法是将废料混入玻璃材料中作成一固化之产物,玻璃固化法废料是在圆柱状容器内制成,在英国现行的容器尺寸为高3米,直径约半米。
(六)海洋掩埋法
所谓的海洋掩埋法就是深海投掷法,将核废料永久弃置于深海底,利用水泥固化法将核废料储存在钢筒内,经过数年的暂时储放,等核废料中的放射性降到最低后,再投掷到深海或数千公尺海沟中,作永久性储存。具有高度放射性的废料是核能应用上无法避免的产物,一是将这些废料存置於深海底部,但须先将此项海床存置方法对环境的冲击及潜在的影响做一完整的评估。
三、结语
总之,由于核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电厂不断的增加,加重了环境污染现状。并且核电站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构成部分具有较大毒性、极强的腐蚀性及易燃性及放射性等,因此,固体废弃物对土壤、水体及大气将造成难以消除的持续性危害。因此,做好核电站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作显得极为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德冲.秦山二期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最小化研究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7(01).
[2] 唐杨,樊一军,沙沙.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管理实践与经验[J].科技视界,2017(12).
[3] 杨美健,华正韬,赵奔.某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库的设计[J].山西建筑,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