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业务外包存在的风险及监管建议
黄瑞丽
摘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对现金业务外包大大提高了现金供应和管理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监管风险。本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小组,对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进行分类,并形成风险集,然后采用风险矩阵方法,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集进行综合评估定级,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提出风险监管建议。
关键词:现金 业务外包 风险矩阵 监管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1 基本情况
中国是全球现钞流通量最大的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金融机构逐步将营业网点的现金押运业务交由保安服务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全额清分的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对外支付现金逐步实现全额清分,现金清分服务机构逐渐进入市场,金融机构将金库现金清分业务、ATM机清分、加钞等业务外包。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硬币自循环工作,现金服务机构又扩展了小面额票币配送、硬币清分配送等业务。2017年,人民银行提出货币金银业务转型发展,路径之一就是继续将部分现金业务交由现金服务商处理。
现金服务商为现金流通体系带来效率和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风险,需要中央银行关注。Earl M J(1996)依据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业务外包过程中会发生隐藏成本,包括资源重新配置成本、组织调整成本、投入外包管理的人力成本等。蒋欢(2005)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进行衡量并排序;唐柳等(2010)在基于风险矩阵法的风险重要性度量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银行业服务外包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对辖内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进行评估,进而识别业务风险,确定关键风险,以便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监管。
2.1成立专家小组
本研究分别从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处、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管理部门、现金服务商各邀请了2名业务骨干,组成了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评估专家组。
2.2建立现金服务业务风险集
经过专家组成员的充分讨论,依据当前现金服务业务的运作流程,参考曾发生过的典型风险案例,提出了6个内部风险项(制度风险、合同风险、硬件风险、操作风险、人员风险以及应急风险)和3个外部风险项(系统风险、声誉风险和行业风险),形成了风险集。
2.3对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进行评估
专家小组以业务流程特点、回顾曾经发生过的风险案例、现场实地考察等方式,形成作为评估风险参考依据的资料,并进行充分地讨论,确定每个风险项的危害等级和概率等级,进而综合评定出风险等级,见表1。
2.4 进行Borda排序
根据Borda序值法的排序规则,本研究组织专家小组成员分别对9个风险的危害等级(k=1)和风险的概率等级(k=2)进行排序,見表2、表3。
根据表2和表3,通过Borda 数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各个专家评定的各个风险项的Borda 数bi,以及专家意见的加总Bi,见表4。
由表4可以计算出各个风险的Borda序值分别为:0,1,3,2,4,5,8,6,7。
2.5 评估结论
根据表4中的Borda序值,可以得到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风险综合评估结果,见表5。
实证结果显示,现金服务业务风险按重要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
一是制度风险是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中最重要的风险,当前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进行约束,也没有制度明确对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实施监管的机构部门。与第三方现金服务商有业务联系的金融机构,二者是服务提供者和购买者的关系,是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的联系,不具有强制性;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现金服务商是在一种制度缺失和监管空白的环境下办理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现金处理业务,风险性最高。
二是合同风险是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中第二重要的风险。在不能完全掌握双方信息和预测未来业务进展状况以及合同内容不完备的情况下,合同执行过程中容易引发纠纷,增加业务外包的沟通成本和隐性成本,这是合同双方都比较担心的情况,因此风险较高。
三是人员风险是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中第三重要的风险。当前,第三方现金服务商的工作人员多是临时聘用人员,流动性很大,而人员频繁流动则存在发生现金被盗的可能性;此外,频繁更换人员必然会带来员工基本业务技能不熟练、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情况,因此风险较高。
四是硬件风险也是比较重要的风险项。为了保证安全和质量,现金处理业务对作业场地、库房的消防监控、安全保卫、处理设备都有严格的要求,有些实力较弱的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在这些硬件设备上投入不足,配备不到位,容易留下风险隐患。
五是操作风险也是一个风险项,但重要性偏弱。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在办理现金业务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和违规操作后一般都会被及时纠错,因此重要性偏弱。
六是应急风险指的是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应对紧急情况能力不足而导致的风险。第三方现金服务商一般都有紧急情况应急预案,而且,紧急情况的出现概率较低,所以应急风险的重要性偏弱。但是,紧急情况一旦发生,若处置不当,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应急风险不容忽视。
七是当前环境下,外部风险中的系统风险、行业风险和声誉风险的危害等级和发生概率均较低,因此这三种风险的风险等级相对较低。
3 监管建议
3.1建立监管体系,明确各方责任
加快制定并出台关于现金业务外包行为以及现金服务商的监管制度。人民银行现金流通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服务商从业许可证的审批、现金业务的监督检查、调解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纠纷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服务产品的主要购买方,对现金业务外包的安全运营负有主要责任。现金服务商是发生业务风险的直接部门,要建立起严格的风险内控机制,增强主体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做到自查自纠。
3.2完善配套机制,降低业务风险
3.2.1建立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人民银行应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为同时符合软硬件条件的机构开具准入许可证书;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退出机制,通过监管检查发现年审不合格、服务质量不达标、整改不到位的机构,要取消其从业资格,并强制其从现金业务行业退出。
3.2.2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现金服务商应当以购买强制性企业责任保险、共同建立风险救助基金等方式,使现金服务商遭遇风险损失的时候能够获得保险补偿,从而减少损失,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3.3确定业务范围,明确监管重点
3.3.1严格现金业务外包的范围,做到精准监管
人民银行应当科学设计现金业务的外包范围和监管程序,确保现金服务商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业务活动,从而既能降低业务风险,又能明确监管重点。
3.2.2严格合同风险管理
人民银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内容全面、权责清晰、操作可行的标准化合同模板,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现金服务商参考执行。同時,要做好外包业务合同审查和备案工作。
3.2.3严格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管理
现金服务商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做好从业人员的持续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从业人员考核机制,督促现金服务商采取措施,降低人员风险。
3.4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
一是建立行业协会式管理模式,加强市场约束。通过建立现金服务行业协会,对行业内的行为进行约束,将信息和需求合理传递,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二是进行风险审计。要求现金服务商以年度为限做好内部审计,并报备人民银行。三是用好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组合方法。现场检查重点在于监督检查第三方现金服务商作业环境、硬件设施、业务操作规范性、内控制度的完备性和执行情况等;非现场监测重点在于对第三方现金服务商资质的动态监测、现金业务进展情况、现金业务标准执行情况以及该服务商风险状况的动态评估等。
参考文献:
[1] Earl M J. The R isks of Outsourcing IT [J].Sloan Management R eview,1996,(3).
[2] 蒋欢.金融服务外包及其风险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5.
[3] 唐柳,赵昌文,王军.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治理机制及管理框架构建[J].管理科学,2009,23(4):100- 104.
[4] 唐柳,李志铭,王军.银行业服务外包风险重要性度量的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1):58- 64.
摘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对现金业务外包大大提高了现金供应和管理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监管风险。本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小组,对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进行分类,并形成风险集,然后采用风险矩阵方法,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集进行综合评估定级,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提出风险监管建议。
关键词:现金 业务外包 风险矩阵 监管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1 基本情况
中国是全球现钞流通量最大的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金融机构逐步将营业网点的现金押运业务交由保安服务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全额清分的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对外支付现金逐步实现全额清分,现金清分服务机构逐渐进入市场,金融机构将金库现金清分业务、ATM机清分、加钞等业务外包。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硬币自循环工作,现金服务机构又扩展了小面额票币配送、硬币清分配送等业务。2017年,人民银行提出货币金银业务转型发展,路径之一就是继续将部分现金业务交由现金服务商处理。
现金服务商为现金流通体系带来效率和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风险,需要中央银行关注。Earl M J(1996)依据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业务外包过程中会发生隐藏成本,包括资源重新配置成本、组织调整成本、投入外包管理的人力成本等。蒋欢(2005)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进行衡量并排序;唐柳等(2010)在基于风险矩阵法的风险重要性度量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银行业服务外包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对辖内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进行评估,进而识别业务风险,确定关键风险,以便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监管。
2.1成立专家小组
本研究分别从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处、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管理部门、现金服务商各邀请了2名业务骨干,组成了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评估专家组。
2.2建立现金服务业务风险集
经过专家组成员的充分讨论,依据当前现金服务业务的运作流程,参考曾发生过的典型风险案例,提出了6个内部风险项(制度风险、合同风险、硬件风险、操作风险、人员风险以及应急风险)和3个外部风险项(系统风险、声誉风险和行业风险),形成了风险集。
2.3对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风险进行评估
专家小组以业务流程特点、回顾曾经发生过的风险案例、现场实地考察等方式,形成作为评估风险参考依据的资料,并进行充分地讨论,确定每个风险项的危害等级和概率等级,进而综合评定出风险等级,见表1。
2.4 进行Borda排序
根据Borda序值法的排序规则,本研究组织专家小组成员分别对9个风险的危害等级(k=1)和风险的概率等级(k=2)进行排序,見表2、表3。
根据表2和表3,通过Borda 数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各个专家评定的各个风险项的Borda 数bi,以及专家意见的加总Bi,见表4。
由表4可以计算出各个风险的Borda序值分别为:0,1,3,2,4,5,8,6,7。
2.5 评估结论
根据表4中的Borda序值,可以得到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风险综合评估结果,见表5。
实证结果显示,现金服务业务风险按重要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
一是制度风险是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中最重要的风险,当前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进行约束,也没有制度明确对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实施监管的机构部门。与第三方现金服务商有业务联系的金融机构,二者是服务提供者和购买者的关系,是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的联系,不具有强制性;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现金服务商是在一种制度缺失和监管空白的环境下办理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现金处理业务,风险性最高。
二是合同风险是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中第二重要的风险。在不能完全掌握双方信息和预测未来业务进展状况以及合同内容不完备的情况下,合同执行过程中容易引发纠纷,增加业务外包的沟通成本和隐性成本,这是合同双方都比较担心的情况,因此风险较高。
三是人员风险是第三方现金服务业务中第三重要的风险。当前,第三方现金服务商的工作人员多是临时聘用人员,流动性很大,而人员频繁流动则存在发生现金被盗的可能性;此外,频繁更换人员必然会带来员工基本业务技能不熟练、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情况,因此风险较高。
四是硬件风险也是比较重要的风险项。为了保证安全和质量,现金处理业务对作业场地、库房的消防监控、安全保卫、处理设备都有严格的要求,有些实力较弱的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在这些硬件设备上投入不足,配备不到位,容易留下风险隐患。
五是操作风险也是一个风险项,但重要性偏弱。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在办理现金业务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和违规操作后一般都会被及时纠错,因此重要性偏弱。
六是应急风险指的是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应对紧急情况能力不足而导致的风险。第三方现金服务商一般都有紧急情况应急预案,而且,紧急情况的出现概率较低,所以应急风险的重要性偏弱。但是,紧急情况一旦发生,若处置不当,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应急风险不容忽视。
七是当前环境下,外部风险中的系统风险、行业风险和声誉风险的危害等级和发生概率均较低,因此这三种风险的风险等级相对较低。
3 监管建议
3.1建立监管体系,明确各方责任
加快制定并出台关于现金业务外包行为以及现金服务商的监管制度。人民银行现金流通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服务商从业许可证的审批、现金业务的监督检查、调解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纠纷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服务产品的主要购买方,对现金业务外包的安全运营负有主要责任。现金服务商是发生业务风险的直接部门,要建立起严格的风险内控机制,增强主体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做到自查自纠。
3.2完善配套机制,降低业务风险
3.2.1建立第三方现金服务商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人民银行应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为同时符合软硬件条件的机构开具准入许可证书;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退出机制,通过监管检查发现年审不合格、服务质量不达标、整改不到位的机构,要取消其从业资格,并强制其从现金业务行业退出。
3.2.2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现金服务商应当以购买强制性企业责任保险、共同建立风险救助基金等方式,使现金服务商遭遇风险损失的时候能够获得保险补偿,从而减少损失,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3.3确定业务范围,明确监管重点
3.3.1严格现金业务外包的范围,做到精准监管
人民银行应当科学设计现金业务的外包范围和监管程序,确保现金服务商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业务活动,从而既能降低业务风险,又能明确监管重点。
3.2.2严格合同风险管理
人民银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内容全面、权责清晰、操作可行的标准化合同模板,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现金服务商参考执行。同時,要做好外包业务合同审查和备案工作。
3.2.3严格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管理
现金服务商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做好从业人员的持续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从业人员考核机制,督促现金服务商采取措施,降低人员风险。
3.4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
一是建立行业协会式管理模式,加强市场约束。通过建立现金服务行业协会,对行业内的行为进行约束,将信息和需求合理传递,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二是进行风险审计。要求现金服务商以年度为限做好内部审计,并报备人民银行。三是用好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组合方法。现场检查重点在于监督检查第三方现金服务商作业环境、硬件设施、业务操作规范性、内控制度的完备性和执行情况等;非现场监测重点在于对第三方现金服务商资质的动态监测、现金业务进展情况、现金业务标准执行情况以及该服务商风险状况的动态评估等。
参考文献:
[1] Earl M J. The R isks of Outsourcing IT [J].Sloan Management R eview,1996,(3).
[2] 蒋欢.金融服务外包及其风险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5.
[3] 唐柳,赵昌文,王军.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治理机制及管理框架构建[J].管理科学,2009,23(4):100- 104.
[4] 唐柳,李志铭,王军.银行业服务外包风险重要性度量的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1):58-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