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得失知行统一
王可
摘要:当下的音乐评论在学科领域和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汇聚形成的声势越来越为人关注。有学术使命的实践者仍然在不断地思忖:现实语境下的音乐评论应当如何主动、有为、健康、可持续地发展?2016年11月在广西艺术学院举办了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六届年会。笔者基于对本次年会的观察,试图客观记录还原来自现场的“声音”,评析会议成果与众分享,并提出思考与认识:音乐评论的学术视角应与当下现实需求相对接,以直面得失的反思精神,做“知行统一”的行者和智者。
关键词:音乐评论;职业操守;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7)Ol-0127-05
初冬时节的邕江之畔依然青翠秀丽、绿意浓浓。2016年11月12-13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音乐舞蹈委员会联合主办,广西艺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六届年会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此次年会汇聚了众多长期从事音乐评论的专家、理论研究者、青年学者,同时也受到《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音乐周报》等音乐学术期刊和媒体从业者的关注。开幕式上,廣西艺术学院院长郑军里和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长王次炤教授分别致辞,学会秘书长明言教授、《音乐研究》副主编陈荃有教授分别宣读了“学会奖”“人音社杯音乐书评奖”获奖名单。
“音乐评论学会”自2004年“千呼万唤始出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与之相生相伴的“学会奖”和“人音社杯音乐书评奖”也分别举办了五届和六届。这“一会两奖”为从业者参与音乐评论理论的构建和丰富音乐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搭建了主动作为、深入交流的平台。当下的音乐评论(或谓之音乐批评)在学科领域和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汇聚形成的声势越来越为人所关注。但是,有学术使命的音乐评论践行者仍然在不断地思考:具有“现实”属性的音乐评论应当如何主动、有为、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会议的策划者们正是在此思维逻辑的推演下谋划出本届年会的议题:1,当下社会音乐生活症结与化解之道;2,专业音乐T作者应该如何从事音乐评论;3,如何与媒体合作推动音乐评论。年会设置了与会发言与专题论坛两个交流板块,前者是“个人陈述”环节,而后者是“众人研讨”环节。笔者基于对现场的观察,试图客观记录还原来自现场的“声音”,回顾会议的成果与众分享。
一、与会发言:在评乐论道中“自洽”
与会发言者尽管不多,也不都是专门从事音乐评论的研究者,但都是音乐评论的实践者。他们通过自身的研究视角,立足宏观,兼顾微观,对当下音乐评论的现状、学理问题、实践原则、操作方法进行陈述与自洽,息纷止争、率真坦诚。每人严格限定15分钟之内的发言时间,也使得会风紧凑而高效,惠及众人。
1.音乐评论家的职业操守和学术使命
在与会发言环节中,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言说角度、广度和深度上,音乐评论家的职业操守和学术使命问题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音乐评论的缘起和实施过程,其实践活动始终无法规避并伴随着批评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即评论主体所秉持的道德准则与职业操守。从某种意义看,音乐评论的价值有无,正是要倚仗评论主体的选择和追求。
冯长春的与会发言题目是《乐评不可以为“伪”》,内容直指音乐评论的操守和修养问题。古代先贤有言: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是真情实感的流露,那么,乐评也不能为伪,应该是评论主体真实体验的真诚表达。他强调:“伪言”“伪辞”“伪意”的音乐评论大量充溢于现实生活,“失德”“失胆”导致“为伪”,反映了音乐评论在“众声喧哗”背后,缺乏职业化的操守和修养。音乐评论需要“德才兼备”“胆识兼具”的实践者,应当鼓励各种评论声音的存在,但首先要“不为伪”“不虚假”。
于庆新在发言中,强调了音乐评论的重要对象是音乐创作。然而,面对当下音乐创作(也包括创作教学)领域“重现代、轻传统”的现象,音乐评论处于事实上的“失语”状态。是缺乏评论的“勇气胆识”,还是“漠然置之”呢?锋芒所向,提出了音乐评论具体要遵循的学术使命。
蒲方的发言,立足乐评发展的两大问题——“代言”与“衡准”。音乐评论在过去较长时期,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自觉担当“人民的代言”,而当下这一趋势日渐式微。与此同时,单纯追求技术分析,具有专业“衡准”的乐评实践不断涌现。评论者所承担的“公众责任”与其“学术使命”总是相互制衡,造成一种“伪评判”的状态。那么如何扭转这一状态,她认为专业音乐评论者应该是在“通识”基础上,做亲民的、简单的、务实的阐发,以此体现其“专业”衡准和学术使命。
马卫星通过对阿多诺音乐思想的解读对上述观点予以呼应,指出当下在“极权主义”“娱乐化”“商业化”的影响下,公共音乐生活被带上了面具和脚镣,音乐评论失去了话语权。“过度的非理性扩大了音乐的娱乐化”,而“过度的理性让音乐陷入了不自由的境地”,音乐(评论)的实践品格和学术使命需要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积极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陈志音具体谈了音乐评论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她形象地概括为:“你好——他好,都难好;棒杀——捧杀,都是杀”。进而认为两者理想中的关系是:“跳起来争论,面红耳赤,坐下来喝酒,握手言欢”。这一戏谑的表述背后砥砺出的道理却是深刻的:作为音乐评论家,不能在“一团和气”中迷离自我。在这样一对具体关系中,如何体现评论家的职业操守呢,她提出的“不远不近、若即若离”似可成为一种处世之态。
与过往呈现的繁荣相比,音乐批评如今已是风光不再。黄宗权在其发言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当下音乐评论落后于音乐发展状况。其“失语”状态的根源在于音乐评论的公共属性在减弱——忽视了公众的利益和需求。一方面要求其“面向大众进行公开而理性的批判”,另一方面在“公共性”与“专业性”的制衡中,实践的天平倾向了后者,故音乐评论应当从公众需求出发,成为引领公共话语的实践者。
2.音乐批评的基础理论
杨燕迪基于对音乐批评学科推进中的某种困难和前行的一些困惑进行了理论自洽。他认为:音乐批评的内在精神与艺术更为相通,“应该正视音乐批评的这种‘非科学“非学科的特性,并在理论和批评实践中正确对待和践行音乐批评的‘艺术性品格。”音乐批评的关键在于个人洞见。正是这种个人洞见赋予批评强烈的“艺术性”,也正是这种个性品质使批评最终靠近的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谢嘉幸观照到现实存在的三大类音乐——传统音乐、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认为面对这些不同的类型及其所对应的不同话语系统及生态环境,音乐批评缺乏足够的思考——鲜有研究者对这一问题从批评理论角度进行更深入的专门论述。而他本人对三大类音乐基本概念的进行辨析,提出并阐述批评话语沟通与三种类型音乐的共建问题。
高拂晓在发言中强调了音乐评论对于音乐表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重点阐述了音乐评论对于作品、表演者、欣赏者在不同的环节中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3.音乐评论的写作实践和资质
韩锺恩对音乐评论的写作实践方法有着高度和持续的关注。诚然,其写作方法的直接来源是对音乐批评学科的定位。如何用音乐批评方式写音乐,就是要明确音乐批评较之其他学科最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他认为就是通过“临响”获得的感性直觉;继而,凝练出音乐评论的写作要义:聆听音响声态、分析音乐形态、认知理性状态、情感天性心态、语言文字语态。
高拂晓总结了音乐评论事实存在两种写作风格:一种是具有学术性的重在技术点评的音乐评论;另一种是非学术性的重在描绘性的音乐评论。但在具体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情况,远远高于、复杂于对于两者本身的写作要求。写作的选择和追求取决于评论者本身的素养,即:敏锐的洞察力与感受力;丰富的艺术积累;良好的文字表达;综合的艺术眼光和开拓的艺术视野;优良的人品和创作的激情。
黄宗权认为,就音乐写作的主体和对象而言,必须强调其公众身份。“从文体特征来看,音乐批评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书写,谈论的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文体,而不是面向小圈子的专业问题。因此,写作实践中纯粹的审美批评、印象式的批评,宏观的流派、作品分析的体验式的批评已经不完全适应今天的音乐生态了”。
杨燕迪将音乐批评家的素养和资质凝练的概括为:历史视野、审美敏感、生命体验和文字表述。此外李岩、邹彦、孙嘉艺、孙月等中青年学者分别结合史实与史料、音乐作品和文本等具体对象,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各自展示了音乐评论的写作实践过程。
近年来,音乐评论在“人人可写乐评”呼声的影响下,关于乐评人的资质与类别划分问题又成为关注的重点。据此,陈荃有提出若干思考:写音乐的文章是否必须要有音乐分析?乐评实践的媒介有哪些?乐评的读者圈层有哪些?乐评谁在看?音乐评论需要怎样的资质?类别的划分依据是事业所需还是部分从业者的心魔使然?上述困惑源自内省,发问于心,以包容之态,行有为之事。他对音乐评论的资质提出的一系列诘问,应当是真诚的、开放的,值得音乐评论领域的诸多同仁深刻反思、悉心探讨。
二、专题论坛:在现实语境下“寻路”
本次年会设置的“专题论坛”环节,采用现在学术性论坛广泛使用的“评论人”制度,即每一个专题设有三位主坛人,一位主持人。三位主坛人根据论题内容先进行总体评价,然后与主持人和听众进行互动交流。“专题论坛”设置的初衷是想把音乐评论的学术视角与当下现实需求相对接,客观面对得失,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把脉问诊,为音乐评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为其良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如何与媒体合作推动音乐评论(主坛人:陈荃有、陈志音、高拂晓;主持人:蒲方)
当下的音乐评论与公众渐行渐远,而脱离了公众讨论和视野的评论是毫无意义的。陈荃有和陈志音都关注了与传统媒体的合作。音乐评论应该面向非专业媒体和大众读者群,放下专业“身段”,进行真诚的交流与对话,以此体现反思自身的态度;另一方面,放下“身段”并不意味着丧失专业的身份。依然需要面向大众和音乐生活,给予自由、开放、可读性强的专业解读。正如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的普及和推广,专业音乐家也要勤于音乐的导赏与评价。明言认为,在现有格局下,专业音乐人应该迎难而上,“主动与媒体合作并且积极的写乐评类文章,能够在媒体平台上占有一定位置来发声,让有音乐修为和素养的人介人到媒体平台中”。使音乐评论在大众媒体中有质量的存在,其重要的保障就是增加专业的参与度。
居其宏回顾了在过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报》为代表的音乐类专业性报纸,甚至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报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是音乐评论重要的发声媒介,扶持、见证了很多鲜活的音乐史实与评论。然而,现在非专业纸媒已经鲜有音乐评论的声音。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应该反思自己——以更加开放的心胸,重新梳理与传统媒体(特别是非音乐类的)的相处之道。陈荃有认为“凡是支持音乐发展的,关注鲜活音乐生活的媒体,都应该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音乐评论从业者要与我们事业上的伙伴主动保持交流的“热度”。
陈荃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报纸、期刊杂志、图书的区别:“报纸就是告诉你出事了”“期刊就是告訴出什么事了”“图书就需要梳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其亦庄亦谐的表达,适时提升出一种判断:在媒体上进行音乐评论的实践,需要依据不同媒介的属性和定位,做到操作方法的适度。
蒲方、高拂晓、陈荃有聚焦不断变化着的音乐评论传播平台。当下媒介不断的发展造就了不同方式和形态的音乐评论。传统的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以及新的媒体业态如数字化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都可成为音乐评论的承载媒介。尤其是近年来日渐汇聚的自媒体平台——源自个人,却又可以自由、便捷且快速地将文字信息公之于众,恰好与音乐评论的实践过程相契合。媒介平台的变化与活跃为音乐评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而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一试身手的准备?在当代语境下,音乐评论重要的发展路径就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各类媒体,特别是与新媒体的合作,体现实践平台的广度。
2.当下社会音乐生活症结与解决途径(主坛人:王次熠、居其宏、张弦;主持人:黄宗权)
虽然都有各自相对固守的实践阵地,但三位资深的主坛人都是当代中国音乐评论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人,借助他们的敏感犀利的视角洞悉社会音乐生活的症结,应当是深孚众望的。张弦反思了音乐评论的现实状态:音乐评论助推音乐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与大众期待尚有差距;与媒体相脱节,关系生疏;附庸于音乐创作和表演,地位尴尬。居其宏则具体关注到了作为音乐原动力的创作问题,锋芒所指音乐创作领域中的“奢靡之风”盛行,导致其“病人膏肓”甚至“无药可救”。他形象地将这一病态概括为“花买钻石的钱,买来了一堆玻璃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当下音乐创作领域中的很多作品,莫说“高原”,甚至连“平原”“低洼”都算不得,其背后却是极其奢华的制作和投入。但就是这样一些平庸作品却被音乐评论吹成了“高原”甚至是“高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让我们责躬省过。王次炤认为,音乐表演领域充斥着“造假”现象,已经严重制约着音乐生活的健康发展。“二度创作”的价值就在于凝结着表演者真实的演绎,这种演绎可能是微瑕的,不完美的,但确是真实的表达。宁要真实的缺憾,也不要虚假的完美。众人热议下的“症结问题”形形色色,各具其态……
上述开列出的“负面清单”只是“专业乐评人”眼中的,实际问题远不止此。究其原因,既有参与人的个体原因,又有社会风气和环境等外部原因,解决起来,困难程度也远超发现问题本身。谓之解决的办法,具体来说应该“一事一策”“区别对待”。从总体而言,则需要仰仗宏观语境的不断改善,健康批评“生态环境”的着力构建。
3.专业音乐工作者如何从事音乐评论(主坛人:杨燕迪、蔡乔中、汪申中;主持人:王晓宁)
此前,关于专业音乐工作者的“人世”问题,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热议。在这一环节中,三位主坛人更务实,有针对性地将陈述话题主要集中在了两个方面: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音乐评论是写给谁看的?怎样进行音乐评论的写作?
杨燕迪开宗明义地指出:“音乐评论是公共空间的产物,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音乐应当是写给有文化兴趣的爱乐者,让关心音乐的公众看”。基于多年从事音乐评论写作的经验和准则,他提出了音乐评论写作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饱满的人文内涵、坚持适度的技术路线、坚持踏实的音乐学数据、坚持鲜活的个人体验。这一“原则”体现专业又兼顾大众,得到了与会人员的积极回应。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蔡乔中把当下的音乐评论分为公众音乐评论和专业音乐评论。认为在公众音乐评论中,专业音乐工作者应当用“艺术化的品质价值导向引导公众及音乐市场”,要“俯下身子”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交流表达;从专业音乐评论来看,应当用“个性化的语言写能够感受到的、听到的、理解到的,并且内心当中最迫切想要表达的内容”。汪申申更多结合了自己长期的音乐评论教学实践,认为音乐评论是音乐学子的看家本领。继而提出了其写作的“三要素”:要明确音乐评价的对象、体现音乐的价值判断、坦陈个人的见解,要通过审美经验的积累形成独到的眼光,做到严谨的表达、清楚的论证。音乐评论不能成为专家学者们的“自说白话”,要让观看对象产生兴趣,并带动不懂音乐或者略懂音乐的普通人自觉、持续地关注,这样才是有价值的。
台上群贤毕至、言说坦诚,台下思绪涌动、互动积极。双方均以纷争有序的状态直面得失,为音乐评论的发展寻找适合当下的发展路径。问题的解决既非一家之言、也非短时之功——其言能否至情人理,其法是否普遍适用仍需在实践中予以验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忘初心,让“自省”“自洽”“自立”的思考和践行永远在路上,并且始终相伴而行。
三、掩卷思考后的再认识
在参与、观察对本届年会后,笔者静心涵濡每位与会专家的发言,也提出一些思考,以悉心求教于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
汇聚一种共识。音乐评论在实践中呈现出的失语、失准、失范、失实、失信、失友等,问题不可谓不多。当下,应当把根治上述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舍此别无他途。本次年会在此感召下,做了一些积极的响应和安排:论题的切入点基本上源于各种所失之症,试图从宏观或微观上找到治疗的办法,为挽回音乐评论的社会声誉、恢复其公信力施以有效手段。然而,仍然有些问题被“遗留”:对于大众较为关注的“传统音乐(或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依然被音乐评论的“专业视角”所忽视,是能力不足还是不屑一顾?年会依然是“圈内人”的“自弹自唱”,没有非专业的媒体和普通大众的参与,是“魅力不足”还是“门槛太高”?……当下音乐批评严重滞后于音乐生活的发展,此声已汇聚成为一种共识。音乐评论应当站在时代前列,与公众保持密切的关系,以包容之胸襟,听取众家之言;能够放低姿态,在认识上互通有无,沟通雅俗;始终保持慎思的态度,经由反思意识前导,清醒地直面得失,使之成为一种实践的自觉和常态;将赋予我们的评价权利先作用于我们自身,再作用于评价对象,为音乐评论的健康高效提供不竭的思想力和行动力。
拥有双重使命。批判性的意识是音乐评论不可或缺的实践源泉,“批判式思维”是音乐批评家的天然禀赋。音乐评论家通常是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比较丰富、思想较为活跃,又具有前瞻眼光的人士,他们的思考往往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方向,“批判性”的实践活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多元宽松的批评语境下,带有反思质疑精神,具有“批判性”的音乐评论从数量上较之过往增多了,应当承认这是一种进步的体现。然而,当下音乐评论有这样一种现实状态:说到问题时高谈阔论,谈到解决时闷头不语,评论始于批判同时也止于批判。笔者以为,批判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担当。音乐评论应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以自觉有为的姿态和担当,追求更高的目标——要为“建设性”的批评意识留有广阔的空间。诚然,解决问题比发现问题更为复杂,操作难度更大,但不能成为我们止步于此的理由。本次年会论题设置体现了一种务实、有为的姿态,应该大大地“点赞”。其思维建构应当是音乐评论双重使命叠加的一种直接体现:首先,敏锐地关注音乐评论的当前状态,客观地反思得失;其次,形成多方参与,以批判性思考扶优弃劣;最后,共同把脉问诊,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寻求解决之道。既苦心挑刺,又悉心栽花,应当成为一种真诚自觉的行业追求。哪怕是不成熟的,甚至遭遇失败,也是犹有所得。我们始终相信:使命的重量决定了评论的分量。
多方合作共建。音乐评论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与现实音乐生活互动所带来的审美判断,来自于对处在市场环境下的音乐创作、表演的引领和传播。“音乐评论作为连接音乐作品与听众的桥梁,音乐创演、音乐评论和媒体宣传(包括专业和非专业),是音乐作品诉诸听众审美实践之前的三个基本环节。”在健康常态下三者良性互动,方能对听众审美意愿的引导起促进作用。换言之,听众如想获得正能量引导下的审美体验,中间任何一环的缺少和失位都可能难以实现。这就提出了一个现实的命题:当下包括音乐评论在内的众多文艺领域中的问题,都不可能依靠某一个行业或艺术门类内部的力量自行获得解决,各方业已形成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各自的处世之道。音乐评论之于各个环节的关系就如同我们与友邻的相处:既能闭门慎思或倚门观察,又能跨门对话或人门交谈。音乐评论应该顺应时代和市场的要求,打开门来笑脸迎客、与艺术家、媒体人以及音乐市场的经营者保持沟通交流,产生更为健康、有益的互动,形成建设合力,为音乐评论的发展提供理念和参照,为其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营造和諧互助的氛围。
践诺知行统一。在年会发言中,居其宏以批评家特有的敏锐性和担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音乐批评实践过程中棘手的问题是“知行不统一”。笔者理解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细细思忖似乎又有“知而不愿行”“知而不能行”“高知而低行”等情况杂糅其中。无论是何,应与评论者的行业操守与品德修养有直接的关系。批评家的担心正是源自具体实践中的主体缺失——高度思想性和深刻性的学术理念,在具体的实践中被弱化、退隐,甚至背道而驰、逾制僭越。“知而不行、知行背离”已非个别现象,严重制约音乐评论持续健康的发展,该是发出预警引起全行业共同重视的时候了。音乐批评的知行统一观,关键在于个人的批评实践是否模范地实行了、实现了批评理念。研究一个理论,信服一个理论是必要的,把这些信服的理论观念作为人生学习、艺术生涯的最高指南并用终身的努力来践行是最了不起的!“知行统一观”既是作为从事音乐评论个体在兹念兹,反躬自省的一面“镜子”,同时也应成为音乐评论从业者集体对社会做出的践履和承诺。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准则,做人品和学品的统一,做“知行统一”的行者和智者,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做好守护者和看门人,这正是音乐评论工作者心常之所往,理想之所在。
责任编辑:钱芳
摘要:当下的音乐评论在学科领域和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汇聚形成的声势越来越为人关注。有学术使命的实践者仍然在不断地思忖:现实语境下的音乐评论应当如何主动、有为、健康、可持续地发展?2016年11月在广西艺术学院举办了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六届年会。笔者基于对本次年会的观察,试图客观记录还原来自现场的“声音”,评析会议成果与众分享,并提出思考与认识:音乐评论的学术视角应与当下现实需求相对接,以直面得失的反思精神,做“知行统一”的行者和智者。
关键词:音乐评论;职业操守;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7)Ol-0127-05
初冬时节的邕江之畔依然青翠秀丽、绿意浓浓。2016年11月12-13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音乐舞蹈委员会联合主办,广西艺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六届年会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此次年会汇聚了众多长期从事音乐评论的专家、理论研究者、青年学者,同时也受到《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音乐周报》等音乐学术期刊和媒体从业者的关注。开幕式上,廣西艺术学院院长郑军里和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长王次炤教授分别致辞,学会秘书长明言教授、《音乐研究》副主编陈荃有教授分别宣读了“学会奖”“人音社杯音乐书评奖”获奖名单。
“音乐评论学会”自2004年“千呼万唤始出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与之相生相伴的“学会奖”和“人音社杯音乐书评奖”也分别举办了五届和六届。这“一会两奖”为从业者参与音乐评论理论的构建和丰富音乐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搭建了主动作为、深入交流的平台。当下的音乐评论(或谓之音乐批评)在学科领域和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汇聚形成的声势越来越为人所关注。但是,有学术使命的音乐评论践行者仍然在不断地思考:具有“现实”属性的音乐评论应当如何主动、有为、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会议的策划者们正是在此思维逻辑的推演下谋划出本届年会的议题:1,当下社会音乐生活症结与化解之道;2,专业音乐T作者应该如何从事音乐评论;3,如何与媒体合作推动音乐评论。年会设置了与会发言与专题论坛两个交流板块,前者是“个人陈述”环节,而后者是“众人研讨”环节。笔者基于对现场的观察,试图客观记录还原来自现场的“声音”,回顾会议的成果与众分享。
一、与会发言:在评乐论道中“自洽”
与会发言者尽管不多,也不都是专门从事音乐评论的研究者,但都是音乐评论的实践者。他们通过自身的研究视角,立足宏观,兼顾微观,对当下音乐评论的现状、学理问题、实践原则、操作方法进行陈述与自洽,息纷止争、率真坦诚。每人严格限定15分钟之内的发言时间,也使得会风紧凑而高效,惠及众人。
1.音乐评论家的职业操守和学术使命
在与会发言环节中,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言说角度、广度和深度上,音乐评论家的职业操守和学术使命问题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音乐评论的缘起和实施过程,其实践活动始终无法规避并伴随着批评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即评论主体所秉持的道德准则与职业操守。从某种意义看,音乐评论的价值有无,正是要倚仗评论主体的选择和追求。
冯长春的与会发言题目是《乐评不可以为“伪”》,内容直指音乐评论的操守和修养问题。古代先贤有言: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是真情实感的流露,那么,乐评也不能为伪,应该是评论主体真实体验的真诚表达。他强调:“伪言”“伪辞”“伪意”的音乐评论大量充溢于现实生活,“失德”“失胆”导致“为伪”,反映了音乐评论在“众声喧哗”背后,缺乏职业化的操守和修养。音乐评论需要“德才兼备”“胆识兼具”的实践者,应当鼓励各种评论声音的存在,但首先要“不为伪”“不虚假”。
于庆新在发言中,强调了音乐评论的重要对象是音乐创作。然而,面对当下音乐创作(也包括创作教学)领域“重现代、轻传统”的现象,音乐评论处于事实上的“失语”状态。是缺乏评论的“勇气胆识”,还是“漠然置之”呢?锋芒所向,提出了音乐评论具体要遵循的学术使命。
蒲方的发言,立足乐评发展的两大问题——“代言”与“衡准”。音乐评论在过去较长时期,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自觉担当“人民的代言”,而当下这一趋势日渐式微。与此同时,单纯追求技术分析,具有专业“衡准”的乐评实践不断涌现。评论者所承担的“公众责任”与其“学术使命”总是相互制衡,造成一种“伪评判”的状态。那么如何扭转这一状态,她认为专业音乐评论者应该是在“通识”基础上,做亲民的、简单的、务实的阐发,以此体现其“专业”衡准和学术使命。
马卫星通过对阿多诺音乐思想的解读对上述观点予以呼应,指出当下在“极权主义”“娱乐化”“商业化”的影响下,公共音乐生活被带上了面具和脚镣,音乐评论失去了话语权。“过度的非理性扩大了音乐的娱乐化”,而“过度的理性让音乐陷入了不自由的境地”,音乐(评论)的实践品格和学术使命需要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积极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陈志音具体谈了音乐评论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她形象地概括为:“你好——他好,都难好;棒杀——捧杀,都是杀”。进而认为两者理想中的关系是:“跳起来争论,面红耳赤,坐下来喝酒,握手言欢”。这一戏谑的表述背后砥砺出的道理却是深刻的:作为音乐评论家,不能在“一团和气”中迷离自我。在这样一对具体关系中,如何体现评论家的职业操守呢,她提出的“不远不近、若即若离”似可成为一种处世之态。
与过往呈现的繁荣相比,音乐批评如今已是风光不再。黄宗权在其发言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当下音乐评论落后于音乐发展状况。其“失语”状态的根源在于音乐评论的公共属性在减弱——忽视了公众的利益和需求。一方面要求其“面向大众进行公开而理性的批判”,另一方面在“公共性”与“专业性”的制衡中,实践的天平倾向了后者,故音乐评论应当从公众需求出发,成为引领公共话语的实践者。
2.音乐批评的基础理论
杨燕迪基于对音乐批评学科推进中的某种困难和前行的一些困惑进行了理论自洽。他认为:音乐批评的内在精神与艺术更为相通,“应该正视音乐批评的这种‘非科学“非学科的特性,并在理论和批评实践中正确对待和践行音乐批评的‘艺术性品格。”音乐批评的关键在于个人洞见。正是这种个人洞见赋予批评强烈的“艺术性”,也正是这种个性品质使批评最终靠近的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谢嘉幸观照到现实存在的三大类音乐——传统音乐、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认为面对这些不同的类型及其所对应的不同话语系统及生态环境,音乐批评缺乏足够的思考——鲜有研究者对这一问题从批评理论角度进行更深入的专门论述。而他本人对三大类音乐基本概念的进行辨析,提出并阐述批评话语沟通与三种类型音乐的共建问题。
高拂晓在发言中强调了音乐评论对于音乐表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重点阐述了音乐评论对于作品、表演者、欣赏者在不同的环节中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3.音乐评论的写作实践和资质
韩锺恩对音乐评论的写作实践方法有着高度和持续的关注。诚然,其写作方法的直接来源是对音乐批评学科的定位。如何用音乐批评方式写音乐,就是要明确音乐批评较之其他学科最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他认为就是通过“临响”获得的感性直觉;继而,凝练出音乐评论的写作要义:聆听音响声态、分析音乐形态、认知理性状态、情感天性心态、语言文字语态。
高拂晓总结了音乐评论事实存在两种写作风格:一种是具有学术性的重在技术点评的音乐评论;另一种是非学术性的重在描绘性的音乐评论。但在具体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情况,远远高于、复杂于对于两者本身的写作要求。写作的选择和追求取决于评论者本身的素养,即:敏锐的洞察力与感受力;丰富的艺术积累;良好的文字表达;综合的艺术眼光和开拓的艺术视野;优良的人品和创作的激情。
黄宗权认为,就音乐写作的主体和对象而言,必须强调其公众身份。“从文体特征来看,音乐批评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书写,谈论的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文体,而不是面向小圈子的专业问题。因此,写作实践中纯粹的审美批评、印象式的批评,宏观的流派、作品分析的体验式的批评已经不完全适应今天的音乐生态了”。
杨燕迪将音乐批评家的素养和资质凝练的概括为:历史视野、审美敏感、生命体验和文字表述。此外李岩、邹彦、孙嘉艺、孙月等中青年学者分别结合史实与史料、音乐作品和文本等具体对象,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各自展示了音乐评论的写作实践过程。
近年来,音乐评论在“人人可写乐评”呼声的影响下,关于乐评人的资质与类别划分问题又成为关注的重点。据此,陈荃有提出若干思考:写音乐的文章是否必须要有音乐分析?乐评实践的媒介有哪些?乐评的读者圈层有哪些?乐评谁在看?音乐评论需要怎样的资质?类别的划分依据是事业所需还是部分从业者的心魔使然?上述困惑源自内省,发问于心,以包容之态,行有为之事。他对音乐评论的资质提出的一系列诘问,应当是真诚的、开放的,值得音乐评论领域的诸多同仁深刻反思、悉心探讨。
二、专题论坛:在现实语境下“寻路”
本次年会设置的“专题论坛”环节,采用现在学术性论坛广泛使用的“评论人”制度,即每一个专题设有三位主坛人,一位主持人。三位主坛人根据论题内容先进行总体评价,然后与主持人和听众进行互动交流。“专题论坛”设置的初衷是想把音乐评论的学术视角与当下现实需求相对接,客观面对得失,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把脉问诊,为音乐评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为其良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如何与媒体合作推动音乐评论(主坛人:陈荃有、陈志音、高拂晓;主持人:蒲方)
当下的音乐评论与公众渐行渐远,而脱离了公众讨论和视野的评论是毫无意义的。陈荃有和陈志音都关注了与传统媒体的合作。音乐评论应该面向非专业媒体和大众读者群,放下专业“身段”,进行真诚的交流与对话,以此体现反思自身的态度;另一方面,放下“身段”并不意味着丧失专业的身份。依然需要面向大众和音乐生活,给予自由、开放、可读性强的专业解读。正如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的普及和推广,专业音乐家也要勤于音乐的导赏与评价。明言认为,在现有格局下,专业音乐人应该迎难而上,“主动与媒体合作并且积极的写乐评类文章,能够在媒体平台上占有一定位置来发声,让有音乐修为和素养的人介人到媒体平台中”。使音乐评论在大众媒体中有质量的存在,其重要的保障就是增加专业的参与度。
居其宏回顾了在过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报》为代表的音乐类专业性报纸,甚至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报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是音乐评论重要的发声媒介,扶持、见证了很多鲜活的音乐史实与评论。然而,现在非专业纸媒已经鲜有音乐评论的声音。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应该反思自己——以更加开放的心胸,重新梳理与传统媒体(特别是非音乐类的)的相处之道。陈荃有认为“凡是支持音乐发展的,关注鲜活音乐生活的媒体,都应该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音乐评论从业者要与我们事业上的伙伴主动保持交流的“热度”。
陈荃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报纸、期刊杂志、图书的区别:“报纸就是告诉你出事了”“期刊就是告訴出什么事了”“图书就需要梳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其亦庄亦谐的表达,适时提升出一种判断:在媒体上进行音乐评论的实践,需要依据不同媒介的属性和定位,做到操作方法的适度。
蒲方、高拂晓、陈荃有聚焦不断变化着的音乐评论传播平台。当下媒介不断的发展造就了不同方式和形态的音乐评论。传统的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以及新的媒体业态如数字化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都可成为音乐评论的承载媒介。尤其是近年来日渐汇聚的自媒体平台——源自个人,却又可以自由、便捷且快速地将文字信息公之于众,恰好与音乐评论的实践过程相契合。媒介平台的变化与活跃为音乐评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而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一试身手的准备?在当代语境下,音乐评论重要的发展路径就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各类媒体,特别是与新媒体的合作,体现实践平台的广度。
2.当下社会音乐生活症结与解决途径(主坛人:王次熠、居其宏、张弦;主持人:黄宗权)
虽然都有各自相对固守的实践阵地,但三位资深的主坛人都是当代中国音乐评论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人,借助他们的敏感犀利的视角洞悉社会音乐生活的症结,应当是深孚众望的。张弦反思了音乐评论的现实状态:音乐评论助推音乐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与大众期待尚有差距;与媒体相脱节,关系生疏;附庸于音乐创作和表演,地位尴尬。居其宏则具体关注到了作为音乐原动力的创作问题,锋芒所指音乐创作领域中的“奢靡之风”盛行,导致其“病人膏肓”甚至“无药可救”。他形象地将这一病态概括为“花买钻石的钱,买来了一堆玻璃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当下音乐创作领域中的很多作品,莫说“高原”,甚至连“平原”“低洼”都算不得,其背后却是极其奢华的制作和投入。但就是这样一些平庸作品却被音乐评论吹成了“高原”甚至是“高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让我们责躬省过。王次炤认为,音乐表演领域充斥着“造假”现象,已经严重制约着音乐生活的健康发展。“二度创作”的价值就在于凝结着表演者真实的演绎,这种演绎可能是微瑕的,不完美的,但确是真实的表达。宁要真实的缺憾,也不要虚假的完美。众人热议下的“症结问题”形形色色,各具其态……
上述开列出的“负面清单”只是“专业乐评人”眼中的,实际问题远不止此。究其原因,既有参与人的个体原因,又有社会风气和环境等外部原因,解决起来,困难程度也远超发现问题本身。谓之解决的办法,具体来说应该“一事一策”“区别对待”。从总体而言,则需要仰仗宏观语境的不断改善,健康批评“生态环境”的着力构建。
3.专业音乐工作者如何从事音乐评论(主坛人:杨燕迪、蔡乔中、汪申中;主持人:王晓宁)
此前,关于专业音乐工作者的“人世”问题,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热议。在这一环节中,三位主坛人更务实,有针对性地将陈述话题主要集中在了两个方面: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音乐评论是写给谁看的?怎样进行音乐评论的写作?
杨燕迪开宗明义地指出:“音乐评论是公共空间的产物,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音乐应当是写给有文化兴趣的爱乐者,让关心音乐的公众看”。基于多年从事音乐评论写作的经验和准则,他提出了音乐评论写作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饱满的人文内涵、坚持适度的技术路线、坚持踏实的音乐学数据、坚持鲜活的个人体验。这一“原则”体现专业又兼顾大众,得到了与会人员的积极回应。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蔡乔中把当下的音乐评论分为公众音乐评论和专业音乐评论。认为在公众音乐评论中,专业音乐工作者应当用“艺术化的品质价值导向引导公众及音乐市场”,要“俯下身子”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交流表达;从专业音乐评论来看,应当用“个性化的语言写能够感受到的、听到的、理解到的,并且内心当中最迫切想要表达的内容”。汪申申更多结合了自己长期的音乐评论教学实践,认为音乐评论是音乐学子的看家本领。继而提出了其写作的“三要素”:要明确音乐评价的对象、体现音乐的价值判断、坦陈个人的见解,要通过审美经验的积累形成独到的眼光,做到严谨的表达、清楚的论证。音乐评论不能成为专家学者们的“自说白话”,要让观看对象产生兴趣,并带动不懂音乐或者略懂音乐的普通人自觉、持续地关注,这样才是有价值的。
台上群贤毕至、言说坦诚,台下思绪涌动、互动积极。双方均以纷争有序的状态直面得失,为音乐评论的发展寻找适合当下的发展路径。问题的解决既非一家之言、也非短时之功——其言能否至情人理,其法是否普遍适用仍需在实践中予以验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忘初心,让“自省”“自洽”“自立”的思考和践行永远在路上,并且始终相伴而行。
三、掩卷思考后的再认识
在参与、观察对本届年会后,笔者静心涵濡每位与会专家的发言,也提出一些思考,以悉心求教于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
汇聚一种共识。音乐评论在实践中呈现出的失语、失准、失范、失实、失信、失友等,问题不可谓不多。当下,应当把根治上述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舍此别无他途。本次年会在此感召下,做了一些积极的响应和安排:论题的切入点基本上源于各种所失之症,试图从宏观或微观上找到治疗的办法,为挽回音乐评论的社会声誉、恢复其公信力施以有效手段。然而,仍然有些问题被“遗留”:对于大众较为关注的“传统音乐(或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依然被音乐评论的“专业视角”所忽视,是能力不足还是不屑一顾?年会依然是“圈内人”的“自弹自唱”,没有非专业的媒体和普通大众的参与,是“魅力不足”还是“门槛太高”?……当下音乐批评严重滞后于音乐生活的发展,此声已汇聚成为一种共识。音乐评论应当站在时代前列,与公众保持密切的关系,以包容之胸襟,听取众家之言;能够放低姿态,在认识上互通有无,沟通雅俗;始终保持慎思的态度,经由反思意识前导,清醒地直面得失,使之成为一种实践的自觉和常态;将赋予我们的评价权利先作用于我们自身,再作用于评价对象,为音乐评论的健康高效提供不竭的思想力和行动力。
拥有双重使命。批判性的意识是音乐评论不可或缺的实践源泉,“批判式思维”是音乐批评家的天然禀赋。音乐评论家通常是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比较丰富、思想较为活跃,又具有前瞻眼光的人士,他们的思考往往影响着音乐的发展方向,“批判性”的实践活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多元宽松的批评语境下,带有反思质疑精神,具有“批判性”的音乐评论从数量上较之过往增多了,应当承认这是一种进步的体现。然而,当下音乐评论有这样一种现实状态:说到问题时高谈阔论,谈到解决时闷头不语,评论始于批判同时也止于批判。笔者以为,批判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担当。音乐评论应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以自觉有为的姿态和担当,追求更高的目标——要为“建设性”的批评意识留有广阔的空间。诚然,解决问题比发现问题更为复杂,操作难度更大,但不能成为我们止步于此的理由。本次年会论题设置体现了一种务实、有为的姿态,应该大大地“点赞”。其思维建构应当是音乐评论双重使命叠加的一种直接体现:首先,敏锐地关注音乐评论的当前状态,客观地反思得失;其次,形成多方参与,以批判性思考扶优弃劣;最后,共同把脉问诊,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寻求解决之道。既苦心挑刺,又悉心栽花,应当成为一种真诚自觉的行业追求。哪怕是不成熟的,甚至遭遇失败,也是犹有所得。我们始终相信:使命的重量决定了评论的分量。
多方合作共建。音乐评论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与现实音乐生活互动所带来的审美判断,来自于对处在市场环境下的音乐创作、表演的引领和传播。“音乐评论作为连接音乐作品与听众的桥梁,音乐创演、音乐评论和媒体宣传(包括专业和非专业),是音乐作品诉诸听众审美实践之前的三个基本环节。”在健康常态下三者良性互动,方能对听众审美意愿的引导起促进作用。换言之,听众如想获得正能量引导下的审美体验,中间任何一环的缺少和失位都可能难以实现。这就提出了一个现实的命题:当下包括音乐评论在内的众多文艺领域中的问题,都不可能依靠某一个行业或艺术门类内部的力量自行获得解决,各方业已形成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各自的处世之道。音乐评论之于各个环节的关系就如同我们与友邻的相处:既能闭门慎思或倚门观察,又能跨门对话或人门交谈。音乐评论应该顺应时代和市场的要求,打开门来笑脸迎客、与艺术家、媒体人以及音乐市场的经营者保持沟通交流,产生更为健康、有益的互动,形成建设合力,为音乐评论的发展提供理念和参照,为其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营造和諧互助的氛围。
践诺知行统一。在年会发言中,居其宏以批评家特有的敏锐性和担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音乐批评实践过程中棘手的问题是“知行不统一”。笔者理解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细细思忖似乎又有“知而不愿行”“知而不能行”“高知而低行”等情况杂糅其中。无论是何,应与评论者的行业操守与品德修养有直接的关系。批评家的担心正是源自具体实践中的主体缺失——高度思想性和深刻性的学术理念,在具体的实践中被弱化、退隐,甚至背道而驰、逾制僭越。“知而不行、知行背离”已非个别现象,严重制约音乐评论持续健康的发展,该是发出预警引起全行业共同重视的时候了。音乐批评的知行统一观,关键在于个人的批评实践是否模范地实行了、实现了批评理念。研究一个理论,信服一个理论是必要的,把这些信服的理论观念作为人生学习、艺术生涯的最高指南并用终身的努力来践行是最了不起的!“知行统一观”既是作为从事音乐评论个体在兹念兹,反躬自省的一面“镜子”,同时也应成为音乐评论从业者集体对社会做出的践履和承诺。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准则,做人品和学品的统一,做“知行统一”的行者和智者,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做好守护者和看门人,这正是音乐评论工作者心常之所往,理想之所在。
责任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