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视觉美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分析维斯顿摄影作品中的视觉表现形式
周珊
【摘 要】爱德华维斯顿是20世纪杰出的摄影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形式多样,摄影理念深入人心,对于后世的摄影艺术家们有深刻的影响,研究分析维斯顿摄影作品的视觉表现形式对于摄影艺术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视觉美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维斯顿摄影作品;视觉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74-01
视觉美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是以格式塔理论为主,从形式本体的角度提示人类视觉的审美心理学。它注重从整体性上研究视觉艺术,强调视觉艺术审美中的直觉与知觉。维斯顿的摄影作品追求摄影体的“形”与“质感”,注重简化视觉语言,将视觉审美的色彩平衡、画面韵律等表现在摄影作品中,本文主要结合维斯顿几幅作品,运用视觉美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简单的分析维斯顿摄影作品中的视觉表现形式。
一、视觉审美心理特征理论的含义
格式塔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惠特海默于191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首创,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视觉审美心理特征理论以格式塔理论为主,主张从整体上研究视觉艺术,它是西方形式主义艺术理论的代表之一。从古至今,有许多的学者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诠释了视觉审美。比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曾言“美是一个对象不含目的又含目的的一种形式”,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尽善尽美”,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都是在分析和诠释视觉审美。
二、摄影的视觉语言
摄影的表现形式与视觉语言比较特别,它的视觉语言与绘画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摄影用取景框对被摄物体进行构图、审视、取舍,绘画则是以画板进行艺术创作,二者表现方式稍有差别,但大致相同。绘画是为了表达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及情感,因其不同于其他语言形式的构成要素及交流方式,要求画者具备分析、认识图像的能力,把握形式美的构成方法及艺术规律的本质。摄影与绘画的本质相通,视觉感受相近,尤其是数码技术的出现,使摄影与绘画的融合更加深入。
三、运用视觉美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分析维斯顿摄影作品中的视觉表现形式
爱德华维斯顿是20世纪杰出的摄影家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摄影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摄影作品,包括《青椒》、《贝壳》、《人体》《卷心菜》等等。曾经有人评价维斯顿的艺术是一种极端主义的艺术。他始终执着地追求丰富和完整的东西,但同时他的作品构图大多十分简单。宁静稳定,意味深长是维斯顿许多作品给人的感受,他强调以客观元素表达自身的立体意识,其作品既客观又富有极强的个人意识。
维斯顿善于从光影变换中发现事物瞬间的特殊形象,他的作品都取自于身边一些十分平凡的事物,他专注于将寻常的题材变为不平凡的作品,朴实无华、简单明了是其作品最主要的特点,这一点从他的众多代表作《青椒》、《贝壳》等等都能够看出来。维斯顿的作品追求静态平衡与清晰度的展现,在视觉平衡的基础上诠释宁静,结合维斯顿的摄影作品分析,可以更明了地看到视觉审美心理特征在其摄影作品中具体的表现形式。
维斯顿的《人体》拍摄于1936年,用十分含蓄的摄影手法,将女性柔美的线条展现出来,纯黑色的背景与略显明亮的衬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人体摄影的唯美表现到了极致,体现出视觉审美中的视觉和直觉。《青椒》拍摄于1930年,它的拍摄对象十分普通,但维斯顿利用精致细微的曝光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青椒外表皮柔滑细腻与细小斑纹,赋予了青椒一种近乎抽象的特殊感觉,《青椒》仿佛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蔬菜,展现出一种刚毅、向上的精神,黑白的作品单一、纯粹,对比鲜明,用光讲究,形式上唯美,视觉上干脆利落。《贝壳》拍摄于1930年,这只是维斯顿在海边捡拾的一个十分普通的海螺,在维斯顿的照相机下却好像变成了蕴藏着无穷奥秘的宇宙,复杂的光线与曲折交替的内外空间使观者的视觉延伸到了事物的内三度空间,形神兼备、唯美动人,干净、纯粹,视觉上简单凝练。《卷心菜》体现出一种冷静的、保持距离的注意力。注视着这幅作品的时候,观者似乎脱离了实际,它不再是一个卷心菜,更像是拍岸的海浪或拖在草地上的裙裾,黑白灰三色营造的光影线条缱绻缠绵,意味深长。
维斯顿的作品强调视觉上的延伸,往往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他的《人体》、《青椒》、《贝壳》、《卷心菜》等等作品都体现出了维特斯简约但不简单的摄影风格,淡定宁静,个性极强,给观者极大的视觉美的享受,维斯顿的光线布局、曝光控制等摄影技术堪称完美。
参考文献:
[1]苏家兵.运用视觉美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分析维斯顿摄影作品中的视觉表现形式[J].林区教学,2013(01).
[2]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07).
[3]任军,李昕泽.中心的心理暗示——视觉审美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