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胡超++++陈妍++++胡卫锋+++罗爱静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挖掘出当前在线高等教育领域在利益重组、信息素养、优质开放教育资源、教学模式、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资金及技术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跨文化与在线学习文化的建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在线教育发展规律,提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并统筹发展,不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开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大学课程教学模式,完善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建立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7-0009-06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1]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它与教育教学逐渐全面深度融合,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终身教育和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线高等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线高等教育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远程教育,它区别于以往通过电视、信函等为载体的传统远程教育,它的宗旨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从这五个“任何”中可以看到在线高等教育与人生发展的理想境界——教育机会的平等、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性、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成为可能。[3]在线高等教育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教育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线高等教育将革命性地改变知识的传播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给教育带来颠覆性影响。
我国基于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仿效、探索、开发,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与特色的在线教育体系,这在快速促进高校职能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彻底变革现行传统教育,让教育冲破束缚、打破界限约束,成为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在线高等教育稳步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利因素在制约在线教育的扩大与发展,从而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挖掘出当前在线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网络教学方式与学习策略、文化传承方式、教育管理运营模式等多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探讨在线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祝智庭先生将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局势概括为四句话,即“美国一马当先,欧洲稳步前进,亚洲后来居上,中国奋起直追”[4]。在线高等教育现状也可以用这一句话来概括。
1.国外现状
美国的在线教育30多年前开始向高等教育层次发展,进入21世纪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成立于1976年的凤凰城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是目前被视为世界上最会经营、最成功的网络大学。1989年,它成为美国第一批被认可的提供网络学位教育的学校。[5]此后,涌现了一批在线高等教育的案例。2001年MIT就曾率先向社会推出了免费在线课程。[6]2010年Udemy是作为一个开放式在线教育网站,允许任何用户开发并创建自己的课程。[7]2012年,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美国Harvard、MIT、Stanford等名校开始提供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涌现了有国际在线教育三驾马车之誉的Coursera、Udacity和edX,很多名校先后纷纷选择加入其中[8-13]。2013年1月23日,美国高等教育联盟(Academic Partnerships)发起“与学位挂钩的大规模在线公开课”计划(MOOC2Degree)。一些大学开始接受MOOC课程的证书,承认其学分。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美国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2012年4-12月间,美国有11家在线教育类公司获得风险投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投资领域覆盖了高等教育、在职培训和基础教育等各个领域。
在线高等教育席卷全球,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也逐渐展开。日本的Schoo、巴西的Veduca、英国的FutureLearn、德国的iversity、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如同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线高等教育的规律、模式和技术等。
2.国内现状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风起云涌之际,国内的在线高等教育也开始出现一些让人兴奋的状况。1998年,教育部批准在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四所高校内进行在线高等教育试点。截止2008年,全国共有68所高校加入到在线高等教育这一新兴领域中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3]。2007年开始,简单学习网、多贝网、YY教育、微课网等在线教育平台相继涌现,在在线教育领域展开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国内高校中也涌现出来一批高等教育改革探路者,为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校际间的优势互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上海市组织30所高校建成了“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参与该项目的高校中的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选课,修读、考核、评定合格后认可学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分别采取加入相关平台、和企业合作开发等方式开展在线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从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育机制等诸多方面上给国内高校起到辐射性示范作用。另外,传统的培训机构如学而思、新东方、高思、精华学校等也在在线教育方面加速布局。
3.现阶段发展特点
社会的发展带给在线高等教育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学习者对在线学习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国际教育学界对在线教育战略的广泛认同,量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这已成为推动在线高等教育全速前进的重要动力,在线教育已基本覆盖大部分学科的各类层次。[14-15]
从在线教育这一概念提出至今,在线高等教育的重要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用户类型及基数提升。用户类型由高校学生扩展到全社会的所有有学习兴趣的人,参与学习的人数也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在edx平台上, MIT的《电路与电子》课有160多个国家的15万多名年龄从14岁到74岁学生报名参与学习。Draves在《九个转变:21世纪的工作、生活和教育》一书中指出,由于网络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将有50%以上的学习都会通过在线教育来实现。[16]
②注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网上互动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国际风行的在线教育模式不仅关注课程内容,而且重视组织学习和学习评价,国际上的公开课甚至已有学分认证。当代在线教育之所以在全球领域风行,远不只是信息技术这一教育教学手段的普及和应用而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的普遍接纳[17]和完整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教师由知识传播者变更为学习促进者和指导者。2011年,美国斯隆联盟对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和面授学习效果认可度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对在线学习效果持乐观态度。[18]
③注重开发优质数字资源。在线高等教育不仅通过信息与网络技术将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且十分注重数字资源的质量与形式,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习者本身应享有完整的学习体验。它是开放教育资源发展十年的全新质性蜕变,展示了在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两者兼容并包的种种可能。
④已成为文化传承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在线高等教育爆发式的增长,在快速促进高校职能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让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人才建设的这一单一范畴,而是使之超越国界,成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成为各国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和软实力输出主要和重要载体。
⑤投资迅猛。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2012年上半年有165家教育类创业公司获得融资。而根据投资机构GSV Advisors的数据,2011年的教育类创业公司的投资情况已经超过“互联网爆发期的最高点”。11月,投资分析机构CB Insight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教育类科技公司从风险投资那里获得了大约13.7亿美元的融资。
毋庸置疑,在线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之成为各高校下一轮竞争的焦点。在线教育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中因历史原因而导致的发展不均衡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途径,为变更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契机。
三、存在的问题
在线高等教育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利益重组的问题
在线高等教育的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教师、学生等,各主体间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是一个利益重组的过程。站在这种角度看,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将面临长期且艰巨的挑战。如在上海构建的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中,如果学生选修了平台上的课程且通过考试,所获得的学分就会被参与平台构建的30所高校认可,这就使得其他学校采取传统授课方式的同类课程教师出现被淘汰的可能。这对于战略决策者来说,是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如何合理掌控这个度,变革过程中结构延续的惯性,都将成为最大的阻力。
2.教师信息素养适应问题
教学的设计是一项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在线课程需要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设计、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更多地开展教学研究,教师的工作内容、复杂性、工作量都相应增加了,[19]教师是否能够适应,这无疑是一个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需要迅速提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迅速转变,教育的管理模式需要迅速调整。培训相关的学术人员,通过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构建性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发展,并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20]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3.开放教育资源问题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长期的积累,形成了足够规模的优质大学课程资源。,就国内来说,我国自2003年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11年启动了“国家精品开发课程建设”,2012年启动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但是这些课程关注度、浏览量均不尽人意。[21-23]特别是因为这些课程的建设是一种项目驱动的形式,缺少持续的更新和优化。有没有足够好到可以接受大规模网上教学的评价与考验?其次是这些优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问题。如何在促进优质教育教育共享的同时,关注优质资源创作者和提供者的利益保护,提高其积极性,开发更多更好的资源,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4.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
信息技术发展给知识产生、传播、获取、管理与利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新技术环境支撑下的教学规律、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将产生很大变革,推动教学理论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知识协作和交流的学习环境的建构主义。如何在当前网络资源丰富、宽带互联技术成熟、无线移动终端普及的情况下,积极创新教学机制,逐步形成以自主学习、知识传播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所有老师面前的一个很紧迫的问题。
5.统一的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建立问题
现阶段在线高等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之间在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求同存异,最大限度保证教学质量是最为核心的关键问题。解决办法之一就是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稳定的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2012年11月13日,美国教育理事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ACE)同意对Coursera上几门由顶尖大学提供的课程进行同等学分评估(acredit-equivalency evaluation),以此评判这些课程的质量,是否可以用于推荐学分。但现在国际上并没有权威及明确统一的课程标准与评估体系,各国之间在线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文化差异等因素而产生的在线学习及课程各具特色等,也为统一标准的出台制造了阻碍。
6.资金及技术问题
根据《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1)》的调研,在我国450多所高校中,80%的学校认为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校园网发展的首要问题。“按流量收费,以网养网”是很多学校无奈的选择,这些,都直接增加了在线教育的成本,成为阻碍在线教育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尽管大部分提供在线教育的高校已设计并成功研发出优质网络课程,但仍需持续追加投入大量资金以更新与维护网络课程、资源和设备等。而对那些准备提供在线教育的高校而言,则需面对开发和传送在线学习材料的高额成本[24]。在线课程的制作、设计、开发、传送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是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阻滞。如何从信息及网络技术角度出发,打破常规意义上的课堂和教室的桎梏,将教育领域从物理二维空间发展至更广阔的多维度信息空间,这也是值得所有教育理论研究者钻研的课题。
7.运营模式问题
到目前为止,在线高等教育并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营及商业盈利模式,虽然它自出现伊始就吸引了许多非盈利性的慈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等商业性盈利机构的青睐。供应商、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尚没有得到颠覆性技术的支持。[24]目前正在尝试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有将在线高等教育课程作为大学预科课程提供给商业网络教育机构有偿使用,或者向本校学生收取相关学费后提供在线高等教育课程并授予学分,除此之外还可提供成绩单、学业证书、就业推荐等项目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因在线高等教育在客观上来说需要长期大量投入,如果没有合适的运营模式,在线教育是不会具有持续性发展的潜力的。在在线教育日益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找到既符合教育规律,又能促使教育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适当的商业模式,发挥在线教育的最大功效及收益,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8.跨文化与在线学习文化的建立问题
在线高等教育中存在一些跨文化的现象与问题。技术人员、传统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群体之间对在线学习的不同看法存在文化冲突。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跨文化意识在在线学习中需要尽量照顾[25]。Curtis J.Bonk认为开放教育世界的三大宏观汇聚趋势:学习工具和基础设施的可用性,自由和开放的教育内容与资源的可用性,一场面向开放获取信息、国际协作、以及全球共享的文化运动。使当今全人类数字化的第三大宏观汇聚趋势是一种协同建构、协商和共享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文化创造:即一种“参与式学习文化”[26]。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参与式学习文化”的建立就成为了在线教育的重中之重了。
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全球在线教育的高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高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改革契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挑战,为国家快速实现软实力的输出,提供了更便捷的战略性机会。针对当前在线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我国在线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①重视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机会。应从国家战略竞争高度,人才培养角度,国家软式实力输出角度,打破原来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制订大学在线教育发展长远规划,把开放教育资源和MOOC纳入大学发展战略中。投入资金扶持在线教育的发展与扩张,抢占全球市场,影响全球。国内最顶级的大学应该积极推动MOOC的开发与应用,努力提供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并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对于一般大学而言,应该充分利用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②加强引导,大力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把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国培”中的专项,同时,设立为期3年的“高校国培计划”,专门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在最短时期内,快速提高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利用水平,为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做好人才支撑。在熟练和舒适地运用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培养教师和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约束、高效时间管理、在线协作的能力等一系列的个人特质和技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在线参与式学习方法。
③大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重视在线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下,制订相关标准,整合专家资源,开发符合当前需求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应引导教师将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精品课程,以及世界名校的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开放教育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通过这些开放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④积极探索和深化在线教学模式的创新。近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高等学校,陆续开展了许多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取得了优秀成果。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学应该积极探索将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翻转教室等创新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之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⑤加强在线高等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组织开展多维度立体教学效果评价。加大对在线教师科学、系统的培训力度,制定统一、完善的在线课程的制作标准,建立适合在线学习特点的多维度立体评价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是我国高校在线教育保持健康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保证[24]。组织有关方面专家,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制定网络公开课、微课程和讲座等教学资源的上网认证标准;针对经过认证的教学类资源制定网上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制定课程微证书发放办法,以及各种类学位对课程微证书要求的数量和种类。当然,一定要考虑到与现行学位的等价和衔接平衡等问题。把握在线学习的科学规律,从聚合、连接、分享和创建四个维度[27],我国高校有必要借鉴美国,将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情况纳入在线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保证在线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建设免费的国家教育宽带网络,或为在线教育提供者提供带宽补贴,为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网络支撑与保障,为国民提供公平在线教育的条件。为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应建立多元融合的筹资模式,如捐助模式、自筹模式、投资模式等。通过各种类型的筹资手段,引导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在线高等教育事业,充分发挥资本优势。
⑦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在线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商业及风险投资公司大放异彩。目前看来商业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抢滩在线教育已经渐成风潮,并将给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带来持续的资金和创新动力。[28]只有在商业资本的推动下,引入专业的管理及运营人员,制定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契合市场经济的在线教育发展方案及计划,才能为在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在这个基础上,高校和教师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教学材料、优质资源的组织、教学效果提升等教学研究工作中去。由此而建立的商业运营模式可为在线高等教育创造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⑧建立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在在线教育起步至发展、成熟、壮大的十年间,全球协作、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这为免费获取大量教育资源提供了机会。随着信息消费的日益成熟,教育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进行了转化,同时,人们也改变了以往仅仅作为被动方即信息内容消费者的习惯,慢慢将角色过渡成为主动方即网络学习内容的创建者和开发者。从朱学恒的“Open Course,Open Source”理念、到余志海的“多背一公斤”、再到FreeRice的“背单词,捐大米”,在各种类型的实践社群和学习社区中,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的教学活动,在Busuu、ChinesePod、Livemocha等语言学习环境中,无不充分体现了这种协作、参与、共享的理念。随着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共享、协作与参与式的学习新文化。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为我国在线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面前,在线高等教育要承担起历史的使命,要稳固已有成果和学术地位,需要挑战学科发展中的禁锢, 突破领域研究的瓶颈,用更敏锐的洞见和更宽广的视野来引领教育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2]林曾.从远程教育到在线教育:风险社会中的网络技术会把教育引向何方?[J]远程教育杂志.2010,2(197):3-10.
[3]熊华军,刘兴华.穿越距离: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评价与启示—基于2011年斯隆联盟报告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1(276):37-41.
[4]祝智庭.教育技术前瞻研究报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2,4(228):5-14.
[5]肖爱平,蒋成凤.美国凤凰城大学的运营状况_成功经验及启示[J].2008,6(189):32-35.
[6]MITx MITs new online learning initiative [EB/OL].http://mitx.mit.edu.
[7]吴维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ursera评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1042):39-41.
[8]Uadcity. Learn think do higher education for free[EB/OL].http://www.udacity.com.
[9]Coursera. Take the worlds best course,online for free[EB/OL].http://www.coursera.org.
[10]Edx. The future of online education for anyone, anywhere, anytime[EB/OL].https://www.edx.org.
[11]Kevin Carey. The siege of academe [EB/OL].http://www.washingtonmonthly.com/magazine/septemberoctober_ 2012/features/_its_three_oclock_in039373.php.
[12]Free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new teaching technology reinvent online [EB/OL].Education.http://news.stanford.edu/news/2011/august/online-computer-science-081611.html.
[13]Coursera raises $ 16M for free online education for the masses [EB/OL].http://venturebeat.com/2012/04/18/coursera-raises-16m.
[14]Allen,E.,&Seaman,J.(2004).Entering the Mainstream:the Quality and Extend of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03 and 2004[R/OL]. http://www.sloan-c.org/publications/survey/pdf/entering the mainstream.pdf.
[15]Allen,E.,&Seaman,J.(2005).Growing by Dgrees: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05[R/OL].http://www.sloan-c.org/publications/survey/pdf/growing by dgrees.pdf.
[16]Draves, W. A & Coates, J. Nine Shift: work, life and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M]. Wisconsin: LEARN Books,2007.
[17]杨家兴.在线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制度选择.中国远程教育[J].2006(7):14-19.
[18]Elaine Allen.Going the Distance: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 and Quahog Research Group,LLC.2011.
[19]张满才,丁新.在线教育:从机遇增长,到融入主流、稳步发展——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系列调查评估对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4(12):10-17.
[20]翁朱华.在线辅导:在线教学的关键——访在线教学领域知名学者吉利·西蒙博士[J].开放教育研究.2012,12(18)4-8.
[2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010/109658.html.
[22]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111/xxgk_126346.html.
[23]关于启动2012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gggs/201204/134721.html.
[24]钱玲,张小叶.美国高校在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自斯隆联盟的系列调查评估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2011,2(253):65-69.
[25]Cary A.Duval.在线教育与跨文化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01,3(31)14-18.
[26]柯蒂斯J.邦克.《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
[27]R Kop ,F Carroll. Cloud computing and creativity: Learning on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J/OL].European 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E-learning,2012.
[28]杨满福.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6(317)73-77.
(编辑:王晓明)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挖掘出当前在线高等教育领域在利益重组、信息素养、优质开放教育资源、教学模式、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资金及技术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跨文化与在线学习文化的建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在线教育发展规律,提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并统筹发展,不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开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大学课程教学模式,完善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建立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7-0009-06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1]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它与教育教学逐渐全面深度融合,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终身教育和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线高等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线高等教育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远程教育,它区别于以往通过电视、信函等为载体的传统远程教育,它的宗旨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从这五个“任何”中可以看到在线高等教育与人生发展的理想境界——教育机会的平等、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性、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成为可能。[3]在线高等教育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教育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线高等教育将革命性地改变知识的传播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给教育带来颠覆性影响。
我国基于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仿效、探索、开发,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与特色的在线教育体系,这在快速促进高校职能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彻底变革现行传统教育,让教育冲破束缚、打破界限约束,成为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在线高等教育稳步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利因素在制约在线教育的扩大与发展,从而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挖掘出当前在线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网络教学方式与学习策略、文化传承方式、教育管理运营模式等多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探讨在线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祝智庭先生将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局势概括为四句话,即“美国一马当先,欧洲稳步前进,亚洲后来居上,中国奋起直追”[4]。在线高等教育现状也可以用这一句话来概括。
1.国外现状
美国的在线教育30多年前开始向高等教育层次发展,进入21世纪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成立于1976年的凤凰城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是目前被视为世界上最会经营、最成功的网络大学。1989年,它成为美国第一批被认可的提供网络学位教育的学校。[5]此后,涌现了一批在线高等教育的案例。2001年MIT就曾率先向社会推出了免费在线课程。[6]2010年Udemy是作为一个开放式在线教育网站,允许任何用户开发并创建自己的课程。[7]2012年,美国在线高等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美国Harvard、MIT、Stanford等名校开始提供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涌现了有国际在线教育三驾马车之誉的Coursera、Udacity和edX,很多名校先后纷纷选择加入其中[8-13]。2013年1月23日,美国高等教育联盟(Academic Partnerships)发起“与学位挂钩的大规模在线公开课”计划(MOOC2Degree)。一些大学开始接受MOOC课程的证书,承认其学分。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美国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2012年4-12月间,美国有11家在线教育类公司获得风险投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投资领域覆盖了高等教育、在职培训和基础教育等各个领域。
在线高等教育席卷全球,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也逐渐展开。日本的Schoo、巴西的Veduca、英国的FutureLearn、德国的iversity、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如同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线高等教育的规律、模式和技术等。
2.国内现状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风起云涌之际,国内的在线高等教育也开始出现一些让人兴奋的状况。1998年,教育部批准在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四所高校内进行在线高等教育试点。截止2008年,全国共有68所高校加入到在线高等教育这一新兴领域中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3]。2007年开始,简单学习网、多贝网、YY教育、微课网等在线教育平台相继涌现,在在线教育领域展开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国内高校中也涌现出来一批高等教育改革探路者,为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校际间的优势互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上海市组织30所高校建成了“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参与该项目的高校中的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选课,修读、考核、评定合格后认可学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分别采取加入相关平台、和企业合作开发等方式开展在线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从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育机制等诸多方面上给国内高校起到辐射性示范作用。另外,传统的培训机构如学而思、新东方、高思、精华学校等也在在线教育方面加速布局。
3.现阶段发展特点
社会的发展带给在线高等教育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学习者对在线学习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国际教育学界对在线教育战略的广泛认同,量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这已成为推动在线高等教育全速前进的重要动力,在线教育已基本覆盖大部分学科的各类层次。[14-15]
从在线教育这一概念提出至今,在线高等教育的重要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用户类型及基数提升。用户类型由高校学生扩展到全社会的所有有学习兴趣的人,参与学习的人数也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在edx平台上, MIT的《电路与电子》课有160多个国家的15万多名年龄从14岁到74岁学生报名参与学习。Draves在《九个转变:21世纪的工作、生活和教育》一书中指出,由于网络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将有50%以上的学习都会通过在线教育来实现。[16]
②注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网上互动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国际风行的在线教育模式不仅关注课程内容,而且重视组织学习和学习评价,国际上的公开课甚至已有学分认证。当代在线教育之所以在全球领域风行,远不只是信息技术这一教育教学手段的普及和应用而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的普遍接纳[17]和完整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教师由知识传播者变更为学习促进者和指导者。2011年,美国斯隆联盟对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和面授学习效果认可度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对在线学习效果持乐观态度。[18]
③注重开发优质数字资源。在线高等教育不仅通过信息与网络技术将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且十分注重数字资源的质量与形式,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习者本身应享有完整的学习体验。它是开放教育资源发展十年的全新质性蜕变,展示了在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两者兼容并包的种种可能。
④已成为文化传承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在线高等教育爆发式的增长,在快速促进高校职能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让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人才建设的这一单一范畴,而是使之超越国界,成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成为各国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和软实力输出主要和重要载体。
⑤投资迅猛。调查数据显示,在美国2012年上半年有165家教育类创业公司获得融资。而根据投资机构GSV Advisors的数据,2011年的教育类创业公司的投资情况已经超过“互联网爆发期的最高点”。11月,投资分析机构CB Insight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教育类科技公司从风险投资那里获得了大约13.7亿美元的融资。
毋庸置疑,在线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之成为各高校下一轮竞争的焦点。在线教育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中因历史原因而导致的发展不均衡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途径,为变更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契机。
三、存在的问题
在线高等教育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利益重组的问题
在线高等教育的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教师、学生等,各主体间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是一个利益重组的过程。站在这种角度看,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将面临长期且艰巨的挑战。如在上海构建的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中,如果学生选修了平台上的课程且通过考试,所获得的学分就会被参与平台构建的30所高校认可,这就使得其他学校采取传统授课方式的同类课程教师出现被淘汰的可能。这对于战略决策者来说,是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如何合理掌控这个度,变革过程中结构延续的惯性,都将成为最大的阻力。
2.教师信息素养适应问题
教学的设计是一项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在线课程需要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设计、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更多地开展教学研究,教师的工作内容、复杂性、工作量都相应增加了,[19]教师是否能够适应,这无疑是一个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需要迅速提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迅速转变,教育的管理模式需要迅速调整。培训相关的学术人员,通过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构建性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发展,并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20]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3.开放教育资源问题
美国在线高等教育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长期的积累,形成了足够规模的优质大学课程资源。,就国内来说,我国自2003年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11年启动了“国家精品开发课程建设”,2012年启动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但是这些课程关注度、浏览量均不尽人意。[21-23]特别是因为这些课程的建设是一种项目驱动的形式,缺少持续的更新和优化。有没有足够好到可以接受大规模网上教学的评价与考验?其次是这些优质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问题。如何在促进优质教育教育共享的同时,关注优质资源创作者和提供者的利益保护,提高其积极性,开发更多更好的资源,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4.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
信息技术发展给知识产生、传播、获取、管理与利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新技术环境支撑下的教学规律、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将产生很大变革,推动教学理论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知识协作和交流的学习环境的建构主义。如何在当前网络资源丰富、宽带互联技术成熟、无线移动终端普及的情况下,积极创新教学机制,逐步形成以自主学习、知识传播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所有老师面前的一个很紧迫的问题。
5.统一的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建立问题
现阶段在线高等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之间在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求同存异,最大限度保证教学质量是最为核心的关键问题。解决办法之一就是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稳定的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2012年11月13日,美国教育理事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ACE)同意对Coursera上几门由顶尖大学提供的课程进行同等学分评估(acredit-equivalency evaluation),以此评判这些课程的质量,是否可以用于推荐学分。但现在国际上并没有权威及明确统一的课程标准与评估体系,各国之间在线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文化差异等因素而产生的在线学习及课程各具特色等,也为统一标准的出台制造了阻碍。
6.资金及技术问题
根据《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1)》的调研,在我国450多所高校中,80%的学校认为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校园网发展的首要问题。“按流量收费,以网养网”是很多学校无奈的选择,这些,都直接增加了在线教育的成本,成为阻碍在线教育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尽管大部分提供在线教育的高校已设计并成功研发出优质网络课程,但仍需持续追加投入大量资金以更新与维护网络课程、资源和设备等。而对那些准备提供在线教育的高校而言,则需面对开发和传送在线学习材料的高额成本[24]。在线课程的制作、设计、开发、传送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是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阻滞。如何从信息及网络技术角度出发,打破常规意义上的课堂和教室的桎梏,将教育领域从物理二维空间发展至更广阔的多维度信息空间,这也是值得所有教育理论研究者钻研的课题。
7.运营模式问题
到目前为止,在线高等教育并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营及商业盈利模式,虽然它自出现伊始就吸引了许多非盈利性的慈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等商业性盈利机构的青睐。供应商、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尚没有得到颠覆性技术的支持。[24]目前正在尝试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有将在线高等教育课程作为大学预科课程提供给商业网络教育机构有偿使用,或者向本校学生收取相关学费后提供在线高等教育课程并授予学分,除此之外还可提供成绩单、学业证书、就业推荐等项目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因在线高等教育在客观上来说需要长期大量投入,如果没有合适的运营模式,在线教育是不会具有持续性发展的潜力的。在在线教育日益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找到既符合教育规律,又能促使教育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适当的商业模式,发挥在线教育的最大功效及收益,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8.跨文化与在线学习文化的建立问题
在线高等教育中存在一些跨文化的现象与问题。技术人员、传统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群体之间对在线学习的不同看法存在文化冲突。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跨文化意识在在线学习中需要尽量照顾[25]。Curtis J.Bonk认为开放教育世界的三大宏观汇聚趋势:学习工具和基础设施的可用性,自由和开放的教育内容与资源的可用性,一场面向开放获取信息、国际协作、以及全球共享的文化运动。使当今全人类数字化的第三大宏观汇聚趋势是一种协同建构、协商和共享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文化创造:即一种“参与式学习文化”[26]。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参与式学习文化”的建立就成为了在线教育的重中之重了。
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全球在线教育的高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高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改革契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挑战,为国家快速实现软实力的输出,提供了更便捷的战略性机会。针对当前在线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我国在线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①重视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机会。应从国家战略竞争高度,人才培养角度,国家软式实力输出角度,打破原来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制订大学在线教育发展长远规划,把开放教育资源和MOOC纳入大学发展战略中。投入资金扶持在线教育的发展与扩张,抢占全球市场,影响全球。国内最顶级的大学应该积极推动MOOC的开发与应用,努力提供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并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对于一般大学而言,应该充分利用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②加强引导,大力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把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国培”中的专项,同时,设立为期3年的“高校国培计划”,专门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在最短时期内,快速提高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利用水平,为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做好人才支撑。在熟练和舒适地运用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培养教师和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约束、高效时间管理、在线协作的能力等一系列的个人特质和技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在线参与式学习方法。
③大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重视在线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下,制订相关标准,整合专家资源,开发符合当前需求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应引导教师将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精品课程,以及世界名校的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开放教育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通过这些开放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④积极探索和深化在线教学模式的创新。近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高等学校,陆续开展了许多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取得了优秀成果。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学应该积极探索将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翻转教室等创新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之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⑤加强在线高等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组织开展多维度立体教学效果评价。加大对在线教师科学、系统的培训力度,制定统一、完善的在线课程的制作标准,建立适合在线学习特点的多维度立体评价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是我国高校在线教育保持健康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保证[24]。组织有关方面专家,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制定网络公开课、微课程和讲座等教学资源的上网认证标准;针对经过认证的教学类资源制定网上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制定课程微证书发放办法,以及各种类学位对课程微证书要求的数量和种类。当然,一定要考虑到与现行学位的等价和衔接平衡等问题。把握在线学习的科学规律,从聚合、连接、分享和创建四个维度[27],我国高校有必要借鉴美国,将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情况纳入在线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保证在线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建设免费的国家教育宽带网络,或为在线教育提供者提供带宽补贴,为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网络支撑与保障,为国民提供公平在线教育的条件。为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应建立多元融合的筹资模式,如捐助模式、自筹模式、投资模式等。通过各种类型的筹资手段,引导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在线高等教育事业,充分发挥资本优势。
⑦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在线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商业及风险投资公司大放异彩。目前看来商业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抢滩在线教育已经渐成风潮,并将给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带来持续的资金和创新动力。[28]只有在商业资本的推动下,引入专业的管理及运营人员,制定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契合市场经济的在线教育发展方案及计划,才能为在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在这个基础上,高校和教师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教学材料、优质资源的组织、教学效果提升等教学研究工作中去。由此而建立的商业运营模式可为在线高等教育创造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⑧建立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在在线教育起步至发展、成熟、壮大的十年间,全球协作、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这为免费获取大量教育资源提供了机会。随着信息消费的日益成熟,教育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进行了转化,同时,人们也改变了以往仅仅作为被动方即信息内容消费者的习惯,慢慢将角色过渡成为主动方即网络学习内容的创建者和开发者。从朱学恒的“Open Course,Open Source”理念、到余志海的“多背一公斤”、再到FreeRice的“背单词,捐大米”,在各种类型的实践社群和学习社区中,在“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的教学活动,在Busuu、ChinesePod、Livemocha等语言学习环境中,无不充分体现了这种协作、参与、共享的理念。随着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共享、协作与参与式的学习新文化。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为我国在线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面前,在线高等教育要承担起历史的使命,要稳固已有成果和学术地位,需要挑战学科发展中的禁锢, 突破领域研究的瓶颈,用更敏锐的洞见和更宽广的视野来引领教育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2]林曾.从远程教育到在线教育:风险社会中的网络技术会把教育引向何方?[J]远程教育杂志.2010,2(197):3-10.
[3]熊华军,刘兴华.穿越距离: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评价与启示—基于2011年斯隆联盟报告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1(276):37-41.
[4]祝智庭.教育技术前瞻研究报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2,4(228):5-14.
[5]肖爱平,蒋成凤.美国凤凰城大学的运营状况_成功经验及启示[J].2008,6(189):32-35.
[6]MITx MITs new online learning initiative [EB/OL].http://mitx.mit.edu.
[7]吴维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ursera评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1042):39-41.
[8]Uadcity. Learn think do higher education for free[EB/OL].http://www.udacity.com.
[9]Coursera. Take the worlds best course,online for free[EB/OL].http://www.coursera.org.
[10]Edx. The future of online education for anyone, anywhere, anytime[EB/OL].https://www.edx.org.
[11]Kevin Carey. The siege of academe [EB/OL].http://www.washingtonmonthly.com/magazine/septemberoctober_ 2012/features/_its_three_oclock_in039373.php.
[12]Free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new teaching technology reinvent online [EB/OL].Education.http://news.stanford.edu/news/2011/august/online-computer-science-081611.html.
[13]Coursera raises $ 16M for free online education for the masses [EB/OL].http://venturebeat.com/2012/04/18/coursera-raises-16m.
[14]Allen,E.,&Seaman,J.(2004).Entering the Mainstream:the Quality and Extend of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03 and 2004[R/OL]. http://www.sloan-c.org/publications/survey/pdf/entering the mainstream.pdf.
[15]Allen,E.,&Seaman,J.(2005).Growing by Dgrees: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05[R/OL].http://www.sloan-c.org/publications/survey/pdf/growing by dgrees.pdf.
[16]Draves, W. A & Coates, J. Nine Shift: work, life and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M]. Wisconsin: LEARN Books,2007.
[17]杨家兴.在线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制度选择.中国远程教育[J].2006(7):14-19.
[18]Elaine Allen.Going the Distance: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 and Quahog Research Group,LLC.2011.
[19]张满才,丁新.在线教育:从机遇增长,到融入主流、稳步发展——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系列调查评估对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4(12):10-17.
[20]翁朱华.在线辅导:在线教学的关键——访在线教学领域知名学者吉利·西蒙博士[J].开放教育研究.2012,12(18)4-8.
[2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010/109658.html.
[22]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111/xxgk_126346.html.
[23]关于启动2012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gggs/201204/134721.html.
[24]钱玲,张小叶.美国高校在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自斯隆联盟的系列调查评估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2011,2(253):65-69.
[25]Cary A.Duval.在线教育与跨文化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01,3(31)14-18.
[26]柯蒂斯J.邦克.《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
[27]R Kop ,F Carroll. Cloud computing and creativity: Learning on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J/OL].European 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E-learning,2012.
[28]杨满福.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6(317)73-77.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