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胡继莲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数学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利用多种手段挖掘数学阅读素材,围绕数学阅读中氛围营造、兴趣培养、习惯形成等方面的内容来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思维 ?能力培养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其核心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学生们从形式简单的理解、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开始,逐步拓展到空间想象、抽象、归纳、演绎等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多层次训练,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延展性和弹性,让孩子有独立的思考、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阅读可以通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加工、筛选、整理,经过内化建构成数学方法,是进行数学思维建构的一种有效形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总感到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事,不能很好地将阅读与数学学科相结合。

    一、数学阅读的意义

    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指对数学概念、公式、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具有准确、简练、抽象和符号化等特点。掌握数学语言能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思维发展。数学学习过程伴随数学语言的学习,数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低。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由此可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小学阶段,家长们比较注重孩子们艺术特长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孩子们阅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本人任教学校一至六年级近500多名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课外在阅读方面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整体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一是学校虽建有图书馆并配备了大量图书资源,班级也设有图书角,但数学方面的阅读书籍既少又不适合该年龄段学生阅读,比如热门读物不多、阅读难度不匹配、学生可选余地小……图书借阅管理手续繁杂,图书流通不便,甚至有些班级为了图省事,干脆将图书角当成了摆设。二是学生阅读书目基本以文学故事、历史文化、人文艺术类为主,学校在开展书香校园、演讲、朗诵、手抄报等评比活动时往往忽略数学学科的参与。因此数学学科的课外阅读氛围较差,学生明显缺乏阅读兴趣和积极性,阅读时间也明显不足。三是阅读方法掌握不够,并且缺乏针对性,阅读习惯尚待培养,自觉意识尤须加强。四是部分教师不敢放手让低年级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课堂上往往听得多、读得少。学生因阅读能力较差而读不懂数学题,不会分析、不能理解数学题的现象普遍存在。以上情形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中的阅读内容

    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数学的实用性,留下了许多经典数学问题。如:“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问题)“今有垣厚十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九章算术》中“老鼠打洞”问题)这些经典问题语言准确精练,表述生动形象,要学习这些,首先就得过阅读关。古时尚且如此,现代也是一样。

    我国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涉及阅读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定义和概念的阅读理解:通过列出事物的基本属性来描写或者规范概念的意义,语言简练而准确,不得引起歧义。

    (二)文字题的阅读理解:小学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学习全程,四则混合运算文字题是学生最容易混淆,错误率最高的题型,它将直观的算式题改变成文本信息呈现出来,学生要读懂其中隐含的文本信息,明确计算顺序和逻辑关系。

    (三)应用题阅读理解: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文字进行描述,通过设定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让学生阅读分析求解顺序,表达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从而帮助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和思维建构。

    (四)看图题阅读理解:语文中看图写话、看图作文是一种情景再现,数学中的看图就是数形结构演变、逻辑思维再现,从直观的实物示意图形到线段图、几何图等,既能实现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又能实现互逆过程。

    四、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多措并举,创设全程阅读氛围

    借助于智慧阅读平台,开展课前阅读。日常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了歙县智慧阅读平台的海量资源和“一屏三端”功能,学生在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课前预习时,可先自行阅读每课时中的“读一读”“童话故事”和“图书推荐”中的書籍,如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长度单位的童话故事《小淘气的奇怪梦》和《国王的新衣有多长》,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感念。又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让孩子课前在“学习通”上阅读《数学帮帮忙:上车喽!》和《赶不上的轮船》两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认识时间的重要性,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挖掘教材阅读内容,重视课堂阅读。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是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精心编写而成的,教材中的许多经典例题都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教材本身就极具阅读价值。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阅读资源,针对教材中“你知道吗?”以及我国古代数学知识、小知识等,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营造阅读氛围,渗透数学知识。

    推荐优秀数学书籍,拓展课外阅读。我还借助于歙县智慧阅读平台的海量资源,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分级推荐数学方面的优秀课外书籍,如《吉莉娅数星星》《100层的房子》《小小牛顿·比比看》《数学思维游戏》《数理化通俗演义》……这些课外数学书籍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成长。

    (二)齐抓共管,提高全员阅读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通过阅读生活中一些真实而有趣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数学知识,走进数学殿堂。比如生活中的“节能问题”,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要节能必须做到哪几点,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算一算;又如日常存款问题,可让学生阅读如何合理存款的资料,从而取得最大收益,财富最大化对学生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再如超市“打折问题”,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打折方案,思考采取哪种方案才能享受最大的折扣优惠……学生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战”体验,就会加深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对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必定有新的认识。

    适度表扬鼓励,提高阅读兴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一定会身心愉悦。对于在数学阅读方面的自觉行为,要适时地从语言、神态、肢体、表情或物质等方面给予激励。积极的评价更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劲头。

    开展多种活动,保持浓厚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将数学阅读活动融入教学计划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如“讲一个数学故事”“编一份数学小报”“写一篇数学阅读日记”“演一道经典习题”等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多思多想,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首先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听有声阅读和看绘本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校听老师阅读,在家听家长阅读。高年级学生既可以教材为主自学式阅读,也可根据教师推荐或自己的兴趣选择优秀课外书籍,要坚持每天阅读、持之以恒。

    其次要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同一知识点的计算题正确率很高,判断题、文字题、解决实际问题等类型的正确率却很低。究其原因时发现:这些学生已经掌握这部分教学内容,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没有认真阅读习题、误解题意、看错数字而做錯。因此要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阅读习惯,从而杜绝上述情况发生。

    最后要养成理解思考的习惯。古人常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主动质疑问难是积极思考的体现,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大胆质疑问难、积极思考,还要积极创造有利时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阅读-分析-实践-表达-总结”的过程,由表及里、步步深入,逐步形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数学阅读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强化数学思维能力,反复转化从而形成内在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数学阅读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春霞.让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焕发生命活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1).

    \[2\]赵丽君.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2019(22).

    \[3\]张华平.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提升浅析\[J\].新课程(小学版),2019(1).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解析几何运算

    周元清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解析几何运算是发展这一素养的很好的载体,提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

    虞群【摘 ?要】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写作时的结构意识提升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增加写作素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