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人生之火吟唱光明之歌
邹婧
1928年,徐志摩拿着一根纸烟向一位朋友点燃的纸烟取火,他说道“Kissing the fire”。1931年,他就在半空中对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璀璨短暂,惊鸿一瞥。人们在扼腕长叹之时,也许还没有瞥见同时代的另一位吻火者——梁遇春。在徐志摩离世半年之后,梁的灵魂也飞升去吻天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梁遇春就像是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但这个青年才俊,却用他短短28年生命,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上空,划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这当中就有一篇精彩而又独特的悼念徐志摩的文章《吻火》,梁遇春用不足六百字的篇幅,展现出了徐志摩的灵魂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诗人“吻着人生之火”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一、以小见大,遗形取神
作为一篇悼念文章,梁遇春不落窠臼,另辟蹊径,选择了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他心目中的徐志摩。短短五百多字的篇幅,作者既没有描摹诗人的外在形象,也没有写诗人的生平事迹,只是通过两个典型的侧面——“惊奇”的眼神和“吻火”的动作,来展现徐志摩的风采和灵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优秀的写人作品,往往都有对人物眼睛的描摹,比较著名的就有鲁迅小说《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通过祥林嫂眼睛的先后变化,就把她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的表现出来。同样,《吻火》这篇文章对人物眼睛的描写也很精彩。如文章开头:“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中国人明明是没有银灰色眼珠的,可作者却认为徐志摩的眸子是银灰色的,这足以让人困惑,所以围绕着“银灰色”作者作了细腻的解读。其实作者很快就否定了,但偏偏这么说,是因为徐志摩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有着惊奇的眼神,像在猜人生的谜,要去探索揭开宇宙的神秘,所以作者说“我觉得他的眼睛真带了一些银灰色”。接下来作者为了强化这一感觉,又用了一个新奇的比喻,说徐志摩的眼睛像希腊雕像那两片“光滑的,仿佛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这个比喻令人遐想,希腊人崇尚智慧,在古希腊涌现出很多的哲人和圣贤,希腊人总是困惑大千世界的捉摸不定,乐于探求亘古不变的真理,智者们灵光闪动,思索不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摘取智慧王国的桂冠,而作者说诗人的眼睛像希腊雕像的眼睛,仿佛也让我们看到了徐志摩眼中的智慧、灵动、探索等等,总之是含有无穷情调的。这时,作者说银灰色的感觉就是这个意思。可见,这双银灰色的眸子既是作者眼见的事实,又是其心见的印象。这又容易让我们想到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红眼睛阿义,阿义的身份是狱卒,经常勒索囚犯及家属。鲁迅要把他塑造成一个见利忘义、见钱眼红的人物形象,那么他的眼睛就一定是红的,这样才能暗示出人物的特点。因此,梁遇春眼中的徐志摩有一双银灰色的眸子就不难理解了。不仅如此,作者在文中还作了相应的延伸,说徐志摩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天天都有兴致,悲哀的时候也不垂头丧气,面对丑恶也要去探索。如此,我们就从一双惊奇的眼神慢慢窥见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他对待生活的态度,那就是诗人对待世事的好奇、乐于探索人生的美好、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热爱生活的人,很自然的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接着作者又写到了徐志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动作:吻火(kissing the fire)。其实是诗人脱口而出的幽默玩笑语,但作者却从记忆的仓库中把它挑拣出来,可谓是慧眼独具,之所以写这句话,是因为作者认为可以代表徐志摩对于人生的态度。接着作者就以火喻人生,写出了不同人对待人生之火的不同态度,有的人是敬而远之,隔江观火,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暗淡的、没有光辉的生活,而诗人则是亲吻人生之火,投身于生活之火,于是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春花,所以诗人才能歌唱人生的神奇。于是,由诗人一个借火点烟的动作我们又窥见了其人生态度,而作者对这种人生态度的赞美之情也自然寄寓其中。
至此,文章两部分在人生态度的层面实现了对接,两者互为表里,有了惊奇的眼神才会有吻火的惊人之举。文章短小精悍,用以小见大、遗形取神的方法,让我们了解了徐志摩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
二、朴实无华,含蓄隽永
和众多悼念文章不同,《吻火》这篇散文没有充满着伤感和沉痛,这主要得益于本文的语言,作者没有热情的歌功颂德式的赞美,就是用朴实无华、自然平实的语言,达到了让人遐想,引人深思的目的,同时也让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和梁遇春《吻火》形成鲜明对照的,可以看一下凌淑华悼念徐志摩的文章《志摩真的不会来了吗?》当中有这样的文字:“我就不信,志摩,像你这样一个人肯在这时候撇下我们走了的。平空飞落下来解脱得这般轻灵,直像一朵红山棉辞了枝柯,在这死的各色方法中也许你会选择这一个,可是,不该是这时候!莫非你(我想在云端里真的遇到了上帝,那个我们不肯承认他是万能主宰的慈善光棍),他要拉你回去,你却因为不忍甩下我们这群等待屠宰的羔羊,凡心一动,像久米仙人那样跌落下来了?我猜对了吧,志摩?……你真的不回来了吗?”这段文字可以说感情浓烈,作者在修辞、句式等方面都在直接抒发着对诗人离世的悲痛,感人至深。
但《吻火》却不是如此,应该说徐志摩的离世对作者的震撼是强烈的,否则他不会写下这篇文章。但文中,作者仅用朴素的语言,平实地刻画诗人的眼睛和动作,来展现诗人的风采和灵魂,虽然没有放任情感的任意宣泄,但依然表现出与徐志摩的神思暗合,和对徐志摩的特殊情感,同样让我们感受到情真意切、回味无穷。尤其是文章最后一句“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此句可谓是灵光闪现,让人浮想联翩。如果说借火点烟是用嘴用舌,那么现在的诗人则是在烈火中与之融为一体了。作者把诗人意外离世的悲惨事件作了最诗意的表达,也让诗人诗意人生得到了壮丽的升华,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这种人生态度的高度赞美。如果梁遇春不是一个具有吻火精神的人,哪能想象出这样的神奇人生,写出这样火热的文字?或许我们可以看一下作者另一篇散文《观火》中的这段文字:“我们的生活也该像火焰这样无拘无束,顺着自己的意志狂奔,才会有生气,有趣味。我们的精神真该如火焰一般地飘忽莫定,只受里面的热力的指挥,冲倒习俗,成见,道德种种的藩篱,一直恣意下去,任情飞舞,才会迸出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现在,我们不难明白,其实梁遇春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吻火者,光明火热的人生就是他自己的人生追求,所以才会和徐志摩如此的心有灵犀。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靠着作者质朴无华,平时自然的语言得以铺陈,引人遐想,让人回味。
梁遇春在他所编的《小品文选》序言中这样写道:小品文是用轻松的文笔,随随便便地来谈人生……小品文的妙处也全在于我们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妙的性格的作者的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小品文家信手拈来,信笔写去,好似是漫不经心的,可是他们自己奇特的性格会把这些零碎的话熔成一气,使他们所写的篇篇小品文都仿佛是在那里对这着我们拈花微笑。的确,我们从这篇精致的“小品文”中看到了徐志摩吻着人生之火的人生态度,也从梁遇春的眼睛里看到了他所礼赞的火热人生。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七中学)
1928年,徐志摩拿着一根纸烟向一位朋友点燃的纸烟取火,他说道“Kissing the fire”。1931年,他就在半空中对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璀璨短暂,惊鸿一瞥。人们在扼腕长叹之时,也许还没有瞥见同时代的另一位吻火者——梁遇春。在徐志摩离世半年之后,梁的灵魂也飞升去吻天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梁遇春就像是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但这个青年才俊,却用他短短28年生命,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上空,划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这当中就有一篇精彩而又独特的悼念徐志摩的文章《吻火》,梁遇春用不足六百字的篇幅,展现出了徐志摩的灵魂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诗人“吻着人生之火”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一、以小见大,遗形取神
作为一篇悼念文章,梁遇春不落窠臼,另辟蹊径,选择了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他心目中的徐志摩。短短五百多字的篇幅,作者既没有描摹诗人的外在形象,也没有写诗人的生平事迹,只是通过两个典型的侧面——“惊奇”的眼神和“吻火”的动作,来展现徐志摩的风采和灵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优秀的写人作品,往往都有对人物眼睛的描摹,比较著名的就有鲁迅小说《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通过祥林嫂眼睛的先后变化,就把她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的表现出来。同样,《吻火》这篇文章对人物眼睛的描写也很精彩。如文章开头:“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中国人明明是没有银灰色眼珠的,可作者却认为徐志摩的眸子是银灰色的,这足以让人困惑,所以围绕着“银灰色”作者作了细腻的解读。其实作者很快就否定了,但偏偏这么说,是因为徐志摩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有着惊奇的眼神,像在猜人生的谜,要去探索揭开宇宙的神秘,所以作者说“我觉得他的眼睛真带了一些银灰色”。接下来作者为了强化这一感觉,又用了一个新奇的比喻,说徐志摩的眼睛像希腊雕像那两片“光滑的,仿佛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这个比喻令人遐想,希腊人崇尚智慧,在古希腊涌现出很多的哲人和圣贤,希腊人总是困惑大千世界的捉摸不定,乐于探求亘古不变的真理,智者们灵光闪动,思索不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摘取智慧王国的桂冠,而作者说诗人的眼睛像希腊雕像的眼睛,仿佛也让我们看到了徐志摩眼中的智慧、灵动、探索等等,总之是含有无穷情调的。这时,作者说银灰色的感觉就是这个意思。可见,这双银灰色的眸子既是作者眼见的事实,又是其心见的印象。这又容易让我们想到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红眼睛阿义,阿义的身份是狱卒,经常勒索囚犯及家属。鲁迅要把他塑造成一个见利忘义、见钱眼红的人物形象,那么他的眼睛就一定是红的,这样才能暗示出人物的特点。因此,梁遇春眼中的徐志摩有一双银灰色的眸子就不难理解了。不仅如此,作者在文中还作了相应的延伸,说徐志摩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天天都有兴致,悲哀的时候也不垂头丧气,面对丑恶也要去探索。如此,我们就从一双惊奇的眼神慢慢窥见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他对待生活的态度,那就是诗人对待世事的好奇、乐于探索人生的美好、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热爱生活的人,很自然的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接着作者又写到了徐志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动作:吻火(kissing the fire)。其实是诗人脱口而出的幽默玩笑语,但作者却从记忆的仓库中把它挑拣出来,可谓是慧眼独具,之所以写这句话,是因为作者认为可以代表徐志摩对于人生的态度。接着作者就以火喻人生,写出了不同人对待人生之火的不同态度,有的人是敬而远之,隔江观火,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暗淡的、没有光辉的生活,而诗人则是亲吻人生之火,投身于生活之火,于是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春花,所以诗人才能歌唱人生的神奇。于是,由诗人一个借火点烟的动作我们又窥见了其人生态度,而作者对这种人生态度的赞美之情也自然寄寓其中。
至此,文章两部分在人生态度的层面实现了对接,两者互为表里,有了惊奇的眼神才会有吻火的惊人之举。文章短小精悍,用以小见大、遗形取神的方法,让我们了解了徐志摩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
二、朴实无华,含蓄隽永
和众多悼念文章不同,《吻火》这篇散文没有充满着伤感和沉痛,这主要得益于本文的语言,作者没有热情的歌功颂德式的赞美,就是用朴实无华、自然平实的语言,达到了让人遐想,引人深思的目的,同时也让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和梁遇春《吻火》形成鲜明对照的,可以看一下凌淑华悼念徐志摩的文章《志摩真的不会来了吗?》当中有这样的文字:“我就不信,志摩,像你这样一个人肯在这时候撇下我们走了的。平空飞落下来解脱得这般轻灵,直像一朵红山棉辞了枝柯,在这死的各色方法中也许你会选择这一个,可是,不该是这时候!莫非你(我想在云端里真的遇到了上帝,那个我们不肯承认他是万能主宰的慈善光棍),他要拉你回去,你却因为不忍甩下我们这群等待屠宰的羔羊,凡心一动,像久米仙人那样跌落下来了?我猜对了吧,志摩?……你真的不回来了吗?”这段文字可以说感情浓烈,作者在修辞、句式等方面都在直接抒发着对诗人离世的悲痛,感人至深。
但《吻火》却不是如此,应该说徐志摩的离世对作者的震撼是强烈的,否则他不会写下这篇文章。但文中,作者仅用朴素的语言,平实地刻画诗人的眼睛和动作,来展现诗人的风采和灵魂,虽然没有放任情感的任意宣泄,但依然表现出与徐志摩的神思暗合,和对徐志摩的特殊情感,同样让我们感受到情真意切、回味无穷。尤其是文章最后一句“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此句可谓是灵光闪现,让人浮想联翩。如果说借火点烟是用嘴用舌,那么现在的诗人则是在烈火中与之融为一体了。作者把诗人意外离世的悲惨事件作了最诗意的表达,也让诗人诗意人生得到了壮丽的升华,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这种人生态度的高度赞美。如果梁遇春不是一个具有吻火精神的人,哪能想象出这样的神奇人生,写出这样火热的文字?或许我们可以看一下作者另一篇散文《观火》中的这段文字:“我们的生活也该像火焰这样无拘无束,顺着自己的意志狂奔,才会有生气,有趣味。我们的精神真该如火焰一般地飘忽莫定,只受里面的热力的指挥,冲倒习俗,成见,道德种种的藩篱,一直恣意下去,任情飞舞,才会迸出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现在,我们不难明白,其实梁遇春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吻火者,光明火热的人生就是他自己的人生追求,所以才会和徐志摩如此的心有灵犀。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靠着作者质朴无华,平时自然的语言得以铺陈,引人遐想,让人回味。
梁遇春在他所编的《小品文选》序言中这样写道:小品文是用轻松的文笔,随随便便地来谈人生……小品文的妙处也全在于我们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妙的性格的作者的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小品文家信手拈来,信笔写去,好似是漫不经心的,可是他们自己奇特的性格会把这些零碎的话熔成一气,使他们所写的篇篇小品文都仿佛是在那里对这着我们拈花微笑。的确,我们从这篇精致的“小品文”中看到了徐志摩吻着人生之火的人生态度,也从梁遇春的眼睛里看到了他所礼赞的火热人生。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