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詹伟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再也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三维目标明确告诉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孩子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效开展情感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感恩意识等,更好地凸显学科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两个纲领性文件,都强调要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放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甚至把它作为检验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从侧面也体现出,情感教育必须贯穿我们的教学活动全过程。
什么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情感教育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孩子们经过心与心的交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逐渐形成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见,情感教育重点是把孩子们培养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具体来说,要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爱科学、团结关心同学、诚信友善、爱学习、爱劳动、有理想等方面的思想品德,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人。
我们是一线的老师,直接和孩子们共同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任务。作为老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应重视潜移默化地围绕孩子们开展情感教育,凸显学科人文价值,培养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把孩子们培养成人。数学学科是对客观现象的总结、归纳、概括,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征——枯燥,缺乏趣味性。而这一特征更有利于我们发掘数学科学家们在做数学研究时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所以我觉得要做好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
一、结合科学实验数据,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全面了解我们工作的特殊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首先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認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将来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我认为在把这些鲜活的生命培养成为一个个真正的人的教育活动中,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都愿为之奉献一切,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永远屹立于世界。
什么是爱国?爱国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以祖国为骄傲,愿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情怀。我们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把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放在第一位。数学的人文性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特有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直观、形象的数学知识体系,进一步掌握人文知识,获得情感熏陶。这方面数学学科有着独特的天然优势。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后练习题:从2005年,我国成功进行第一次发射载人航天实验开始,到现在已六次成功实施了这一伟大工程。请大家回家后,完成下列统计表,并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表格统计了神舟飞船从第一次到神舟十一号发射时关于载人人数、飞行时间等的数据)
设计这道题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从神舟五号载1人飞行21小时、神舟六号载2人飞行115小时到神舟十号载3人飞行15天、神舟十一号载2人飞行33天,我国的神舟飞船载人人数逐步增加,飞行时间越来越长,引导孩子们体会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飞速提升,从而激起孩子们情感的共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开展互助互学小组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集体主义教育。集体可以是一个小组、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每一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当个人想法与集体要求产生矛盾时,个人要服从集体,个人的言行要和集体的要求保持一致。孩子们经历了集体活动,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正确的“公私”观念。开展有关“大公无私”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懂得:现在,个人利益要服从班级和学校的利益;将来,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开展集体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集体观念;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合作共享,学会礼让;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意识、大局意识。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是离不开集体的,只有有了集体,才有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从而促进孩子们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只有人人都具有了集体主义精神,才能避免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集体的侵害,才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长大后,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在设计数学学习活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科学确定教学方法、灵活开展教学活动来有效开展集体主义教育。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刚刚开始集体生活的阶段,非常关键。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把孩子们分成几个互助互学小组,指引他们进行互帮、互助、互学活动。通过互助互学小组开展集体研学、学习竞赛、游戏活动、实验操作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科学分工、互相配合,从而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切实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0年6月上 第11期 (总第51期)
三、习惯养成教育,助力培养孩子们的严谨学习态度
习惯养成教育就是紧密围绕着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等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好习惯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质,可以使人受益终身。例如,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可以使人的身体更健康、精力更充沛;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可以使人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效益;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更为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
数学抽象逻辑性非常强,对孩子们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而这些高要求,都与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孩子们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例如,通过布置限时作业,引导学生爱惜时间、提高效率;通过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引导学生友好交往、共同进步;通过组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知识;通过微小的变化,让孩子体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感恩教育
也许大家会觉得数学学习和感恩教育关系不是很紧密,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往往無从下手。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一下我们的教材时,我们会发现感恩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反观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作为家庭中的“小皇帝”,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亲人、国家社会为自己提供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别说让他们去感恩了,他们有的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恩”。由此看来,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非常必要。只有人人都具备了感恩意识,都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自然、回报社会、回报他人,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美好。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翔实的数据、科学的论证,可使学生更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所获得的恩德,并逐步形成感恩意识。
例如,在分数、百分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报刊和网络上收集一些分数、百分数的数据,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如收集反映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的分数、百分数,让他们感受广大农民做出的巨大贡献;收集反映国家高速铁路建设新增里程的分数、百分数,让他们感受铁路工人取得的显著成绩;收集反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分数、百分数,让他们感受祖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教师借机点拨:正是因为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祖国经济才获得了飞速发展,我们才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与那些空洞的说教相比,这些真实的数字,更能打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更能引导他们知恩、感恩、报恩。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能……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扣数学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有效开展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学科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怀春.教师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